第一图书网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读书经验

侯德云 编 九洲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九洲  

作者:

侯德云 编  

页数:

207  

字数:

22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活着都是要吃饭的,不吃饭没法活,这是硬道理,傻子都懂的硬道理。但是,人活着,跟猪狗鸡鸭毕竟不同,光有饭吃还不行。这个世界几十亿人,大概没有多少光喂饭就能满足的,饿的时候都说,给口吃的就行,一旦吃上了这口,别的需求也就来了。要恋爱、结婚,跟人交往、沟通,要交朋友、挣钱、唱歌,一句话:要学习,得有精神生活。即便理想不高,就当个旧时代的农夫,也得有人教你怎样种地,如何喂牛套车,稍微有点精气神,就会想到出门赶集看戏,有的人还自己学着唱上两口。  精神生活,离不开书。  我们这个国家多灾多难,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每天除了吃,不想别的,因为多数时候,吃不饱。那年月,孩子进学校读书,除了课本,家长没钱,也不认为有需要给孩子买点课外的书,甚至孩子看课外书,还会遭到责骂。在家长看来,那些东西没用,上个学,识几个字,会算个账也就行了。在那个时代,众多平民百姓养孩子,跟养猪喂鸡没有多少区别。  后来的中国人,开始有点闲钱了,一对夫妻一个孩儿,宝贝多了,除了把孩子喂得营养过剩之外,也操心孩子的教育。即便如此,过去的思想境界依然左右着他们,家长们宁肯花大价钱,逼着孩子满世界进补习班,学钢琴,学奥数,学英语,学画画,学书法,学围棋,学一切听说可以提高素质的玩意儿,但就是没时间让孩子老老实实坐下来看本书。跟过去一样,众多的家长认为,课外书没用,耽误孩子学习。

内容概要

  本书精选了中外各界名人关于读书的76篇精彩文章,这些有关读书的经验都是历经时间洗礼,千锤百炼后积淀下来的生命养料,是大浪淘沙后遴选出来的闪光的金子。本书内容丰富,既有如何读书的心得,也有如何选书来读的经验;有读书的乐趣,也有关于书的记忆和读书的往事……
  打开本书,在名人的启迪陪伴下,相信我们定能发现书的妙处,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开启充满书香的人生旅程。

作者简介

  汤吉天,山东青岛人。青年时期曾就读于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今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河北省工作。曾担任廊坊师专(今廊坊师范学院)校长、河北省文联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各类文体的作品360余万字。20世纪80年代末,调入天津师范大学任教,任文学院教授。曾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书籍目录

第1辑 把阅读当做人生大事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把阅读当做人生大事
 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给我
 我存在 我读书
 书是我最可靠的阶梯
 谈读书
 黄金屋
 成功,就是多读一本书
第2辑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执著阅读
 忆读书
 童年读书
 姐弟读书乐
 童年读书
 漫话读书
 书的蛊惑
 书与你
 借书旧忆
 大写的“人”字
 雨夜的中的一本书
第3辑 有书赶快读
 春天不是读书天
 阅读经典
 经典是什么
 读书苦乐
 读书=幸福
 有书赶快读
 话说书缘
 开卷有益乐无穷
 读杂书
 读书
 读书闻篇
 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4辑 读书在修养
 读书使人优美
 读书意在修养
 闲话读书(节选)
 读书的艺术
 论读书
 两种读书人
 读书的意义
 与书为友
 书的长旅
 论书籍
第5辑 读书的方法
 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五类作品的读法
 一个总统的阅读心得(节选)
 读书的方法(节选)
 这辈子哪本书是属于自己的
 开卷未必有益
 我的读书经验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节选)
 读书与读自然书
第6辑 还是好读书着好
 还是好读书着好
 读书的癖好
 书呆子
 情痴不关风与月
 我之于书
 书虫
 书痴
 如厕阅读
 有一个爱书的人
 书渴
 我有个偏爱
 买书
 买书之趣
第7辑 闲坐小窗读万卷
 书趣
 借书满架
 三间书房
 一大乐事在书室 
 书房
 我的“南书房”
 我的书房
 我的书和书房
 日坐书城
 闲坐小窗读万卷
 书墙·书架·书橱

章节摘录

  第1辑 把阅读当做人生大事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出自《诗经?小雅,小曼》:“我视谋犹,伊于胡底?”意为:到什么地步为止,形容结局不堪设想)。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刘项原来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把阅读当做人生大事  一、尽早把阅读当做一件人生大事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儿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  二、先找一些名著垫底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而先要做一点儿垫底的工作。  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因此尽量要把底垫得结实一点儿。时间少,要寻找一种省俭方式。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们,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对于专业之外的文化领地,我们没有时间去一寸一寸领,攻取几个制高点就可以了。  三、名著读不下去也可以暂时放下  即使是一位熟悉的师长很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了一份必读书目,书目里的名著也有读不下去的时候。  读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读。这就是非专业阅读的潇洒之处。  这么有名的著作也放下?是的,放下。因为你与它没有缘分,或许说暂时无缘。  再有针对性的书目也只考虑到了你接受的必要性,而无法考虑到你接受的可能性。所谓可能,不是指阅读能力,而是指兴奋系统,这是你的生命秘密。别人谁也不清楚。  四、有一两个文化偶像不是坏事  在选读名著的过程中,最终会遇到几部名著、几位名家最与你情投意合。你着迷了,不仅反复阅读,而且还会寻找作者的其他著作,搜罗他们的传记,成为他们的崇拜者。我的一位朋友说他一听到辛弃疾的名字就会脸红心跳,我在读大学时对法国作家雨果也有类似的反应。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偶像。  偶像的出现,是阅读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能够与一位世界级或国家级的文化名人魂魄与共,真是莫大的幸福。然而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你为什么与他如此心心相印?不完全是由于他的学问、艺术和名声。有很多比他学问更高、手法更精、名声更大的人物却没有在你心底产生这样强烈的感应。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与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关系,他是你精神血缘上的前辈姻亲。暗暗地认下这门亲,对你很有好处。  五、要把阅读范围延伸到专业之外  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主要是为了今后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痛苦,很可怜。”  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大学时代的生命弹性,除了运动和娱乐,更重要的体现为对世界整体的自由接纳和自主反应,这当然是超越专业的。  现在很多大学都发现了学生只沉陷于专业,并因此开设了通识教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同样作为一门课程,通识教育也保留着某种难于克服的狭隘性和被动性。因此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课外阅读不可缺少。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使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足够的整体视野,连专业都很难学好。  六、读书卡片不宜多做  读书有一个经常被传授的方法,那就是勤奋地做读书卡片。读到自己有兴趣的观点和资料,立即抄录在卡片上,几个月之后把一大堆卡片整理一番,分门别类地存放好,以后什么时候要用,只要抽出相关的一叠,自己也就可以获得一种有论有据、旁征博引的从容。  这种方法,对于专业研究、论文写作是有用的,但不适合青年学生的课外阅读。从技术上说,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大。又不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卡片无从做起,即使做了也没有太大用处,白白浪费了许多阅读时间。如果要摘录隽语佳句,不如买一本现成的《名人名言录》放在手边。  但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小事。最麻烦的是,做卡片的方法很可能以章句贮藏取代了整体感受,得不偿失。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即使撷取了它的眉眼,也失去了它的灵魂。  我不主张在课外阅读中做很多卡片,却赞成写一些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读书笔记,既在描述书,又在描述自己。每一篇都不要太长,以便将即时的感受提炼成见识。  七、青年人应立足于个人静读  青年人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互相讨论能构建起一种兴趣场和信息场,单独的感受就流通起来了。  但是总的说来,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体会,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阅读的程序主要由自己的生命线索来连接。而细若游丝的生命线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打理和维护的。这一切,都有可能被热闹所毁损。在同学问高谈阔论易生意气,而一有意气就会坠入片面。肤浅变得更加肤浅。  就像看完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个善于吸收的观众,总喜欢独个儿静静地走一会儿。慢慢体味着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台词,咀嚼着艺术家埋藏其间的良苦用心,而不会像有些青年那样,还没有出电影院的门就热烈谈论开来了。在很多情况下,青年人竞争式的谈论很可能是一种耗散,面对越是精深雅致的作品可能越是这样。  八、有空到书店走走  大学生的阅读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但是,我希望大家有空也到书店走走。书店当然比图书馆狭小得多,但它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前沿。当代人的精神劳作有什么走向?这些走向与社会走向有什么关系?又被大众接受到什么程度?解答这些疑问的最好场所是书店。  崭新的纸页。鲜亮的封面。夸张的宣传,繁忙的销售,处处让你感受到书籍文明热气腾腾的创造状态。而创造,总是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  你可以关注一下畅销书排行榜,判断一下买书的人群,然后,也准备为自己选几本书。在书店选书与在图书馆有所不同,对于重要的书,你会反复考虑永久拥有的必要性,于是在书架前进行了一次短短的自我拷问。你也许会较少犹豫地购买几本并不重要有趣、可爱的新书,由此你对自己与书籍的奇异关系产生了某种疑问,这种疑问的每一个答案都让人开心。  读书改变命运  成长在“毒草”中  我看书比较早,八九岁就开始看比较大的书而不是小人书。我小时候也比较怪,一方面非常饥渴,特想看书;另一方面,当时的政治环境特影响你,一看就是“毒草”,看了觉得受不了。我记得看了《铁流》以后就感到特别纳闷,苏俄红军怎么是这样的,跟叫花子似的?跟我想象中的红军相差太远了,觉得不可思议,而且这书是鲁迅推荐的,就“啪”一下把书合上了。但还是想看,再翻过来,一个晚上就把它看完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搞到一本好书很不容易,所以都是如饥似渴地看,我看了很多世界名著。在小朋友中间,看书分几个档次:大多数人既然课不上了,什么都不看;还有一些人就是看《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等。这些书我也看,但很快就感觉不过瘾了。  我所在的黑龙江农场的中层干部大都是发配来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读书人,家里有一定的藏书,我父母也是这个层次的人,家里也有点书,记得好像主要是苏联小说。有的家里被抄查之后,书还放在那儿,因为是边疆,政治运动没有搞得那么严酷。我们这些爱看书的小孩就把家里的书拿出来换着看,记得有个小孩的父亲原来是造反派头子,专抄人家,书都拿到他家去了。后来他也被抓走,我们就拿一点吃的东西,跟他家小孩换书看,因为他家书特别多。但是,当时我们看的书大多都没有皮儿,也不知道书名和作者。到后来改革开放以后,才发现《安娜?卡列尼娜》、《猎人笔记》,什么《红与黑》,我都看过了。到现在我还养成一个毛病,就是不大关心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梦》是“文革”后期上中学看的之外,其余的三部都是“文革”正热闹的期间看的。可以说,看世界名著为我打下了基本的文学底子。  沉醉在乱读书中  大了一点之后,有几部书对我影响特别大。一个是林汉达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作者也写过《中华两千年》。他是写通俗史的,但是很真实,文笔也很好。那时我十三四岁,在一个山沟里的中学读书,半天劳动,半天上课。那时的课也上得稀里糊涂,课本薄得可怜,也没有考试。我们老师大部分是知青,他们从北京和上海搞了很多旧书,其中就有这个。《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在我那里放了很长时间,我读得很仔细。所以后来看《左传》很轻松,因为大部分故事在《东周列国故事新编》里面都提过了,很多典故和成语都是从那里来的。接着又读了《楚辞》、《汉赋》等古典文学著作。这些书老师都不大会看。  我们语文老师家里有一套《沫若文集》,我向他借出来了。除了看他的诗集,我觉得他的戏剧也挺好看。什么《琥珀》,什么《孔雀胆》,什么《秦始皇》啊,都挺好玩的。这期间也看过高尔基的书,三部曲。中学的时候我特别想当作家。编过话剧剧本,写过相声、快板书,而且都在学校演出了。我写的诗歌也时常在学校朗诵,觉得自己很不得了。社科院编有一本《中国文学史》,中学后期我有计划地按照这里面的脉络自修。从汉赋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到骈体文都看了。中国古代文学,我基本上都过了一遍。那时候书少,少得可怜,搞到一本书,只要有工夫,就抄。中学时,我还抄过一本翻译过来的《美国政府机构》,大约30万字。同学们都抄小说,如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还有什么梅花党之类的,因为读过名著,我对这些书看不上眼,觉得这是什么玩意儿呀。我看了《美国政府机构》这本书才第一次知道,美国政府的保卫工作是财政部负责的,国务卿是外交部长,大吃一惊。  刺痛在鲁迅作品中  真正对我产生很大影响的还是《鲁迅全集》。看这套书的时候是1974年,我已经高中毕业,在农场放猪。因为没书看,难受得要命,我自己订阅了刚复刊的《历史研究》,还有上海的《学习与批判》,几乎看见有字的东西就不放过。《学习与批判》是“四人帮”的刊物,但是当时,我挺欣赏里面的文字。再后来,我发现我们连队还有图书室,图书室没什么书,但有一套20本竖排的《鲁迅全集》。开始,管阅览室的人只让我一本一本借,后来,我感动了上帝,管理员允许我把它全部搬回,放在我那儿。  开始,我读的是鲁迅的小说,如《呐喊》、《彷徨》等。接着又看杂文,杂文看完了,后来又看《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什么的,最后又看他的译作。反正时间非常充裕,没有东西看,我就反复看鲁迅。放猪是在草甸子里面,四面是水,把猪赶进去,就可以看书了,谁也不来管你。就是脏一点,活儿不是太累。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作序推荐《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读书经验》!  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及时地来到你的身边,忠诚守候在你的生命左右,随时宽解,充实你的灵魂。  ——俞敏洪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比尔·盖茨)  我所认识的伟大领袖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博览群书。读书不仅开阔思想,鞭策自我,而且能使大脑活动,得到锻炼,今天坐在电视屏幕旁如痴的青年人,成不了明天的领袖。看电视是消极的,读书是积极的。  ——理查德·尼克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读书经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