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在文化深处取暖

毛眉 毛眉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8-09出版)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毛眉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8-09出版)  

作者:

毛眉  

页数:

263  

Tag标签:

无  

前言

旅行能够增长阅历,满足好奇,但这仅仅是旅游极小的一部分含义,旅游的真正要意在于,使得我们程式化的生活得到翻页,去获得其他多元文化间的参照与碰撞,并在这种参照与碰撞中,为自己所固有的那一支文化定位。旅行不可能不是一种文化比较,因为,路途中的人,在走出家门后,对不同于自己的习俗感兴趣,不断地寻找那些属于自己文化的东西,总难免会以自己的文化为尺度,去衡量所遭遇到的文化间距,这简简单单的一找、一对照,其实就是一种不自觉的文化比较了。如果旅行者的文化背景和旅游景观的文化表现得一致,并能互相交流补充,那么,就会增强旅游者的文化认同感;反之,如果二者之间存在着隔膜,旅行者可能通过内心的反思,在文化互动的另一层面上进行审视,对自己所拥有的文化习俗进行反刍。这一点,恰是旅行的精妙所在。

内容概要

  一位散文界的前辈对学生说,读这样的散文,能够再度拾起当代文化人的责任和良心。  一位网络读者对他的朋友说,读了这样的文字,让我又有了买书的愿望。  一位著名的出版人感慨地说,这样的图书得以出版,实在是响应了当代出版人数年来苦苦的等待。  《在文化深处取暖》是作者毛眉以余秋雨式的文化叙述,将沉睡了千年的草原轻轻地唤醒,荒原深处,那些越走越远的马背枭雄灿然回首,和我们的心灵激情地相遇了。  毛眉的文字正在被热热烈地阅读和传抄,他们与她们,情愿占用某一个休闲日,跟随她的思绪,去奔赴一场场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关于生命,关于崇高和尊严,关于卑贱和自省的思想盛宴,去完成一次次涤荡灵魂的精神漂泊。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前面在文化深处取暖——自序大观楼上读书人的一声长叹苍茫山水间那一个影影绰绰的背影无法终止的千年哀痛御史名僧共一楼新疆抱愧林则徐宁以缄默渡残春“青山青史两蹉跎”结在贵胄藤上的苦瓜石破天惊的重逢被语言分割的世界捕蛇者的千年期待用千行诗嵌万般愁神越关山哭柳侯背对世界的钓者古代思想高地的天问天答寻找海瑞天涯万里会东坡中国的文化便是流放中和小镇的古风今韵大宋王朝的文化挽歌儋州满街春梦婆天子呼来不上船中国文人内心里的一声哭所有的天才都是被告从苏轼到东坡人生是一场漫长的病痛是谁把盐粒倒进了大海新疆是塔里木河的赠品花枝满手拾不迭把所有的世纪都变成此刻美丽的骨头我的新疆,让我拖你入海后记

章节摘录

无论一个大诗人、大作家,或一种大的文化现象的出现,无不是一个巨大的精神现象。因为,任何一个人都置身于他自己的历史文化之中,他都必须以自己为某种新的“源头”,从而具有开创和综合的双重意义。如果说,一个世纪是一种既定的公式,每个时代都表明了一种思想,那么,在他之后,那种原有的文化便转换生成了另一种文化,徐霞客不过也没有例外而已。正是当时社会的大变革,为他提供了一种历史机遇。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有两种出路:一是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泰民安之时,可以学而优则仕,在朝为官,施展个人抱负,报效国家。另一种,当社会动荡黑暗,奸佞擅权,除少数人欲力挽狂澜于既倒,为国捐躯外,不少自恃清高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不满,即放步名山大川,徜徉于山水之间,冶情养性,以求超脱世俗。徐霞客不幸生于乱世,在目睹了朝政腐败,阉党擅权后,他从至友东林党人同情下层民众,主持正义,抨击朝政,正直谏言,宁被杖毙狱中而不屈服的气节德行中,吸取了时代的营养。徐霞客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所以,在应试失败之后,他埋头于真正感兴趣的古今史籍、舆地图经,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无意再走仕途之路。何况,他所处的时代已不同于古代了,当时,东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已经显示出了一丝曙光,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勃生机也已出现。徐霞客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东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理论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积极影响,也继承了诗礼传家,立德立言的家风传统。徐霞客自公元1587年出生,到1641年病逝,享年56岁。他一生处于西方世界和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西方的传教士已经踏进了中国的国门,为了排除传教的障碍,他们设法争取官府的支持,同时,广泛接触中国的士大夫,向他们传播西方的近代文化。

后记

我是从天山北坡的昌吉回族自治州放出来的一只风筝,线团始终留在那里,不断地缠绕,一牵一拉之间都动我心魄。昌吉州党委、政府、文联,给了我可贵的支持,因为他们,我可以把所有精神的光束完全投放到月亮上去,而不必担心脚底下摔跤。能够在这个我无法担当的市场经济中,保有最起码的文学的良知、生存的自尊,与写作的自由,使我的性格与命运,命运与使命,完全地契合,让我每天都怀着感恩,平静度日。感谢中国华侨出版社的崔卓力女士,她以一个资深编辑的透视功力,在看了我的诸多游记作品后,语出惊人,她说,你可以把这些作品不要以时间,地点为线索,而是以主题为线索,提炼出来,比如,以某种文化命题为主题,以哲学,以历史,以大的事件为主题,然后,将你所有的颖悟装进去,其实,这恰恰是你的优势。一语点醒梦中人。那次我们两个人的会面,是这套作品最初的一点点由头。这套作品就这样无中生有地被她给催生了出来。尤其是她在编辑这部作品时所付出的努力,让我看到了一位优秀的编辑所具备的各种元素。她反复阅读每一篇文字,然后,提出导语,炼出主题,我惊讶于她所具有的那种对事物,对文字加以提炼的腕力。她的认真与敬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遇到这样的编辑,不能不是作者的福分。我由此开始了被她指明了方向的写作,而这,是我接下来要感谢她的地方,正是她的这次提议,给了我在写作这些作品时,在两年间所拥有的快乐。我在如她所言的“优势”中,每天,泡好一杯茶,端到电脑前,打开音乐,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而我这样貌似孤独的写作却始终与一个广阔世界的哀乐紧密相连,还要感谢的是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我频频在这里查书、读书、借书、还书,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精神大餐。每次,我都能优越地借到12本书,这个学期一开学去借书时,居然给我增加到一次能借20本,让我大喜过望。在不写作、不外出的时候,我以马不停蹄的速度,几乎将这座大型而完备的图书馆的文史部分翻了个遍,它让我有可能维持着一个写作者和思想者所必不可少的庞大的阅读量。而这样一个阅读量,仅仅靠买书,难以为继。我所生活的城市,可以没有咖啡馆、没有影院、没有银行、没有超市,但万万不能没有一座完备的图书馆。这也正是我能够在这座城市里得以定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是我所傍着的一个烟气缭绕的蔚蓝的海洋。这个图书馆从领导到所有馆员,无不对我做过亲切的接待,在此,献上由衷的感谢。


编辑推荐

《在原生态文化散文书系1:文化深处取暖》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走进一个伟人的心灵是容易的,而走进一个凡人的心灵却是困难的。认识一个死去千年的人,其实比了解你身边的活人更容易。看见蝴蝶想起庄子,看见月亮想起李白,苏轼在赤壁怀古,我在桃榔庵怀念着苏轼。一位散文界的前辈对学生说,读这样的散文,能够再度拾起当代文化人的责任和良心。一位网络读者对他的朋友说,读了这样的文字,让我又有了买书的愿望。一位著名的出版人感慨地说,这样的图书得以出版,实在是响应了当代出版人数年来苦苦的等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在文化深处取暖 PDF格式下载



文字思想很深刻,但是读起来很温暖……


看到这本书,想到余秋雨,但是此书又别有一番滋味


浪漫、唯美、抒怀。会不由自主的被作者带着去思考。看后清心、醒脑、提神,好书!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