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振声伤寒发挥
2010-2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肖相如
288
本书旨在搜集、整理我国近现代著名中医生前遗留的著述、文稿、讲义,等等。这些文献资料,有的早年曾经出版、发表过,但如今已难觅其踪;有的仅存稿本、抄本,从未正式刊印、出版;有的则是家传私藏,未曾面世、公开过,可以说都非常稀有、珍贵。从内容看,有研习经典医籍的心悟、发微,有学术思想的总结、阐述,有陆证经验的记录、提炼,有遣方用药的心得、体会,篇幅都不是很大,但内容丰富多彩,且都带有鲜明的名医个人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足资今人借鉴。
时振声,男,汉族,江苏省镇江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同)西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副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时氏出生于名医之家,幼承家训,1949年随父时逸人先生侍诊,并就读于前中央国医馆附设中国医学专修科(后改为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1951年毕业,1952年在南京考试合格后取得了中医师资格,遂正式行医。1953年赴山东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学习西医5年,毕业后留该院附属医院内科工作。1959年调至中医研究院。先后在西苑医院传染病组、消化组、肾病组从事临床科研,在研究生部从事研究生教学。时氏虽然以肾病学家闻名于世,但同时也是临床实践派的伤寒学家。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研究《伤寒论》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伤寒论》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章 对《伤寒论》六经辨证及其传变的看法 第四章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的统一性第二部分 各论 第一章 《伤寒论》太阳病的探讨 第二章 《伤寒论》阳明病的探讨 第三章 《伤寒论》少阳病的探讨 第四章 《伤寒论》太阴病的探讨 第五章 《伤寒论》少阴病的探讨 第六章 《伤寒论》厥阴病的探讨第三部分 医论 第一章 对《伤寒论》阳明病提纲的看法 第二章 有关《伤寒论》厥阴病几个问题的意见 第三章 对《伤寒论》厥阴病的再认识 第四章 《伤寒论》治疗湿热六法 第五章 谈《伤寒论》中的风湿病 第六章 《伤寒论》发热的辨证分析 第七章 《伤寒论》下利的辨证分析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第八章 《伤寒论》中的附子配伍应用探讨 第九章 《伤寒论》麻桂柴之应用 第十章 小陷胸汤运用辨析 第十一章 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脉诊的探讨第四部分 病例讨论 第一章 伤寒(太阳病)病例讨论 第二章 伤寒(太少并病)病例讨论 第三章 伤寒(三阳合病)病例讨论 第四章 伤寒(热人血室)病例讨论第五部分 伤寒方在肾病中的运用经验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中,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寒证可以转化为热证,热证也可以转化为寒证,说明了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变化之中,而这种相互消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着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如《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瞩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以上两条说明阴阳各自向对立面转化。前条为太阳病
六经是动态的变化过程,阴阳之气的盛衰是六经变化的根据,救治传染病的实践是研究伤寒的正确方法,感染性休克是解读厥阴病的有效途径。
有继承,有发挥,理论联系实际。
好书,不过还没细看
民国遗老之作
肖的书很好,他整理的老师的经验也很好,收藏学习!
很实用的一本书,努力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