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

毛建军 编 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作者:

毛建军 编  

页数:

16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古典文献学以古籍为主要研究对象。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古籍组织和利用方式应运而生,这一新方式即古籍数字化。古籍数字化的出现意味着古典文献学有了新的研究对象,并为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模式,必将给古典文献学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视野。 本书以古典文献学为中心,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古籍数字化的开发与建设问题,以此为古籍数字化基本理论的构建提供可行策略。构建古籍数字化系统理论可以为古籍数字化出版提供基础理论,开拓古籍整理和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新视野,为文史研究者提供新思维和新工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古籍数字化概说 第一节 古籍数字化概念的形成 一、20世纪80年代 二、20世纪90年代 三、21世纪初 第二节 古籍数字化的基本性质 一、古籍数字化的基本要素 二、古籍数字化的基本原则 三、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第三节 古籍数字化的开发层次 一、编制古籍电子索引 二、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 三、古籍原文图像复制 四、汇编古籍电子丛书 五、古籍标点今译与普及 第四节 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流通 一、古籍光盘的出版 二、古籍网络的出版第二章 古籍索引的电子化 第一节 古籍索引电子化 第二节 古籍索引编制的回顾 第三节 古籍索引电子化实践 第四节 古籍电子索引的检索 一、古籍电子索引的分类 二、古籍图谱电子索引 三、智能型古籍电子索引 第五节 古籍电子索引的规范 一、两种《古今图书集成》电子版简介 二、两种《古今图书集成》电子版比较 三、古籍电子索引的理想模式与规范第三章 古籍书目数据库的规范 第一节 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概念 第二节 中文古籍的计算机编目 第三节 古籍书目数据库的著录 第四节 古籍书目数据库的规范 一、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标准 二、古籍书目数据库的评价 三、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第四章 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利用 第一节 国外书目数据库的建设 第二节 台湾地区书目数据库的建设 第三节 大陆地区书目数据库的建设 第四节 专题古籍书目数据库 一、地方志书目数据库 二、家谱书目数据库 三、出土文献书目数据库第五章 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实现 第一节 古籍全文数字化的实践 第二节 古籍全文数据库的类型 一、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存储方式 二、古籍全文数据库的类型 第三节 古籍全文数字化的实现 一、选题确定与版本选择 二、数字化的硬件与软件 三、古籍全文数字化的基本流程 第四节 《中国基本古籍库》 一、收录之广与版本之精 二、全新便捷的分类方法 三、多功能的检索系统 四、完善的阅读编辑功能第六章 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利用 第一节 国外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设 第二节 台湾与香港地区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设 第三节 大陆地区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设 第四节 专题古籍全文数据库 一、地方志全文数据库 二、出土文献全文数据库 三、中医古籍全文数据库附录 附表一:古籍类光盘数字资源简表 附表二:古籍电子索引资源简表 附表三:古籍书目数据库一览 附表四:古籍全文数据库一览 附表五: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古籍数字精品列表 附表六: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古籍数字精品列表 附表七: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古籍数字精品列表 附表八:台湾汉珍数位图书公司古籍数字精品列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章学诚提出了别裁、互见以及索引分类的方法。章学诚还主编了《历代纪元韵览》和《明史列传人名韵编》。在章氏的影响下,先后出现了多种检索类工具书。随着西方索引概念及索引编制技术的传入,我国近现代索引事业也迎来了全新的面貌。在西方学术研究方法的影响下,索引编制受到空前关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索引运动”。索引运动提倡用西方科学的治学方法来整理国故,在胡适、林语堂、刘半农等的大力提倡下,传统国学研究在大量古籍索引的帮助下,也取得了快速进展。在古籍索引编制方面以哈佛燕京学社大规模的古籍引得编纂活动最为突出。从1931年春至1950年冬,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共编制引得正刊41种、引得特刊23种(附原文者为特刊),各种引得合计63种,这些古籍索引遍及经、史、子、集。除了索引编制外,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也将古籍索引编制工作的经验总结成索引理论,洪业的《引得说》是其代表。此外,部分知名学者也十分重视古籍索引的编制,如叶圣陶的《十三经索引》、王重民等编制的《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顾颉刚的《尚书通检》、杨殿殉的《石刻题跋索引》都是至今还在应用的索引名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古籍索引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古籍索引工作受到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古籍索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据何小清统计,建国40年来,我国总共编制出版了83种古籍索引。另外,国外汉学界对中国古籍索引的编制也非常重视,编制了大量中国古籍索引,其中尤以日本为最。据陈东辉统计,日本出版的中国古籍索引约占全部中国古籍索引的8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古籍索引研究和实践又有了新的成就和发展趋势。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与古籍索引编制的结合,使古籍索引工作与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古籍索引的编制也迎来了电子化时代。电子化古籍索引具有容量大、体积小、检索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其一出现就受到索引界的高度重视。在短短的20年间,国内外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制了大量检索型古籍索引数据库。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当属《古今图书集成索引》电子版。1988年广西大学在《古今图书集成索引》出版后就开始进入电子版的制作。经过10年的辛苦工作,1999年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了电子版《古今图书集成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非常需要,很实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