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盛世中国

任吉东,高福美 等著 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作者:

任吉东,高福美 等著  

页数:

3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能像隋唐一样,让无数华夏子孙为之倾倒向往,让时至今日的我们依然想梦回唐朝。隋唐的伟大,并不在于它的开疆拓土,在这方面,它比不上蒙元帝国;也不在于它的科技文化,在此领域,它稍逊于北南两宋。它吸引人的是一种多元的包容与自信,一种豪放的胸怀与坦荡,一种放任四海而万邦来朝的优越与尊贵。当历史的脚步缓慢进入公元6世纪晚期,此时的中国大地上。仍然是一片破落景象,长达数百年的内乱虽已经是强弩之末,却依然笼罩在各族人民的头上。这种持续的长期的战乱,似乎就像中国传统历史的间歇性疾病一般,总会在一段祥和安定的时段后出现,以其狰狞的面孔蹂躏着中华民族的肌体与血脉。在这一点上,罗贯中的话语无意间成为历史的禅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从有朝代记录开始,就一直演绎着这一普遍的真理,统一与分裂成为中国历史最常见的形态和带有周期性的循环。在这里,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去探讨一下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曾经发生过的那些离离合合的悲喜剧,去探寻一下在这些悲喜剧背后所隐藏的成因和规律,由此加深对我们所关注的这段历史的认识与感悟。如果从远古算起,最早的离合时代应该是黄帝时代,黄帝与蚩尤的征战是为离,而黄帝与炎帝的依附是为合,从数字上看,在黄帝时传说有百里之国万区,大禹会诸侯于涂山时,尚有执玉帛者万国,但至商朝便锐减至3000国,周朝更减到1800国,到春秋时代竟只有一百几十国了。而从有可靠文字可查的夏朝开始,这种离合趋势(分裂与统一)愈加明显。夏商西周时期,加起来约1357年,以上3代是中国第一种统一的国家形式。这种形式不同于以后的封建王朝体系,如果给他加上一个名字,暂且可以称之为共主联邦制,因为这时候它名义下各诸侯国的军政主权比较独立,只是名分上的共主。开创这一时代的夏朝国君。就是著名的大禹的儿子启,这个朝代共有16王,历经大约500年。随后商汤取而代之.商有31王,持续了大约600年左右,然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封神演义》里的武王伐纣了。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其中西周共13王,历经257年,而结束这大一统美好时代的,则是首倡“愚人节”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搞得诸侯们个个以为“狼来了”,其结果就是都城被狼的兄弟——犬戎攻破,西周灭亡。春秋战国时期,大约延续了600年左右,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分裂时期,也是创立新型统一国家的过渡时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段,从数量上讲,是多国变少国;从质量上说,是小国成大国。在春秋300余年中,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屡见于记载。如齐灭掉10国。鲁灭掉9国,宋灭掉7国;最厉害的是楚晋秦,其中,楚国灭43国,晋国灭34国.秦国灭23国;就连小国郑卫也各灭3国,由此出现了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结束这一时期的是在公元前771年以为周王养马的身份被分封到西北边陲(现陕西省西南部)的“秦国”(子爵侯国),这个被其他侯国普遍鄙视的蛮夷之国在经历了500多年的发展后,秦王赢政只用了短短的17年的时间,就结束了长期的四分五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秦汉两朝则持续了约441年的统一帝国。其中有过短期的内乱与战争。秦朝二世而亡,仅仅生存了15年。楚汉相争用了5年时间,最后刘邦建立了西汉,延续了215年,到公元8年,汉王朝被外戚王莽篡夺,也生存了15年;后又被汉光武帝刘秀夺回来,建立了东汉。经过了100多年,到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各州郡长官起兵讨伐董卓,中原大地又一次步入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约376年,典型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三国鼎立,魏灭蜀,晋篡魏,晋灭吴,大约60年左右。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又进入短暂统一的局面,西晋名义上算是统一了52年,但其中后15年还是内乱阶段。到东晋南北朝时期,彻底进入全面分裂的局面,经过东晋的偏安和十六国的纷扰以及南北朝的对立,这种大分裂一直延续了近300年。这个时代的终结者,是这个时代特殊的产物——民族融合的混血儿杨坚。公元581年,北周的隋王杨坚(周宣帝皇后杨氏之父),接受了自己的外孙周静帝宇文衍的“禅让”,兵不血刃地登上了皇帝宝座,随后,又经过了数年的大规模征战,中华大地终于在公元589年再度实现了强大的统一。隋唐,约315年统一时期。其中隋朝39年,天下转入李唐手中,包括史无前例的武周时期,共经历了约276年。公元907年3月,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辞,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梁王的朱全忠,接受了唐哀帝李祝的“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统一了300多年的中国,再次走进了分裂时期。历史似乎陷入了循环的怪圈,在统一、分裂,再统一、再分裂中徘徊前行,总是让我们在往返式地兜了一圈后重新回到原点。然而,聪明的你肯定知道,在人类的历史上,任何一次简单的复制循环,在事实上都没有出现过,即使是再相像的循环,实质上都是螺旋式的上升与前进。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我们不难发现,从黄帝时期开始的离合反复,其内在主线恰恰是君权的扩张与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凝聚。黄帝时代,所谓的最高统治者,不过是各部落酋长共同拥戴的大酋长,就连他本身的专职工作也是部落酋长,他的实际控制范围不过是在自我部落之内,对于外部落所能行使的权力十分有限,类似于今天联合国的地位。夏朝正式建立了领导世袭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方慢慢巩固起来,权力也随而增加,但依然是名义上的领导,类似于今天的大英联合王国。到周朝时,由于采用了分封子弟或功臣以控制其他诸侯的政策,使得统治者通过血缘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权力日渐膨胀。春秋战国时代,虽然总领导形似傀儡,但诸侯国的国王却在自己的地盘中加强了专制的权力,他们努力的方向是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建立统一的大帝国。而这时的统一,不仅仅是地域上的一统。更有完成君主政治的内涵在里面。秦汉的统一正是这种趋势的最终反映。秦亡汉兴,暂时的分裂只能破坏统一的局面,而不能破坏统一的基础。这种基础是历史沉淀的集合,分裂只能破坏其形,而无法动摇其核。我们看到,汉朝是嫁接在秦朝的政制之上的,所作的调整只是对施政方式的改进,而加强的则是君权的无上地位。其后的分裂则完全是与君权的纷争息息相关。这时候的参与者,不仅仅是不甘忍受压迫的平民,更有拥兵自重的地方长官和割据实力,因地方势力引起的分裂,短期内是无法消除的,因为他们都有雄厚的势力,巩固的地位,彼此不相上下,势均力敌的斗争必然是持久战。所以东汉末年群雄吞并的结果,只能造成三国鼎立,而不能立刻进入统一的局面。西晋统一仅仅是地缘上的合并,它本身固有的也是历史遗传下来的门阀世族,成为限制王权、影响统一的又一障碍。“八王之乱”中各王动辄起兵百万正是这一明证。这段时期更因内乱牵动了外患,一直悬而未决的民族问题在此时集中爆发,这更使得分裂的系数大大增加,分裂的时期越发漫长。但恰恰正是此时的战乱分裂削弱门阀世族的力量,使得各种组织集团发生解构与重组。而作为主旋律的,无论是东晋的北伐,还是少数民族的汉化,不管哪朝哪代的共同目标还是统一,这个巨大的向心力保证了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和最终趋势。虽然历经近3个世纪的分裂,最终还是回归了统一的大势。对于这次大分裂,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以至于这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也颇为尴尬。对这近300年的混乱时期,很难找到一个精确的形容字样和定位。作为后秦汉、前隋唐的时段,中间没有一个统一的帝国作为铺垫;把它当作一个过渡时期看待,又未免牵扯得过长。这一时期,是一个宦官干政的恐怖时代,是一个官场超强腐败的空前时代,也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时代,是一个创造奇迹、诞生英雄、制造恶魔的时代,涌现出了无数的“快男”和“超女”。这也是一个充满杀戮与血腥的时代,王朝瞬间转换,皇帝朝不保夕,怎一个“乱”字了得。但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和封建王权走向成熟的关键时刻,众多繁杂的民族族群一步步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熔炉,丰富了中华的肌体,补充了民族的血脉,更成就了后世民族统一的基石。围绕君权的厮杀,优胜劣汰,强者为王,数易其手,更显现出君权地位的尊贵与排他。更迭的朝代、纷攘的帝王都在追寻同一个境界,那就是皇权专制的唯我独尊。隋唐正是在这片滋润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奇葩,是在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赢得的硕果。它的诞生,代表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我们探讨隋唐王朝的崛起,必须关注他们的生前身后事,解读历代帝王的精彩亮相与表演,阐释在每一个历史的角落中不经意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与力量源泉,从中找出王朝崛起的潜规则与原动力,找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背后原生态的秩序与脉络。无论我们对隋朝有着怎样的褒贬不一,但结束分裂,重获统一,这个不更的事实无疑是值得浓墨重抹地大书特书,况且它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旧时代,它开辟的则是一个强大富足的新世界。在这里,我们不得不着重提出重新认识和评价隋文帝杨坚这个形象。虽然他的亮相令人腹议,名为禅让,用脚后跟想想也是诚实的谎言,实则是夺权于孤儿寡母,而且还是自己的外孙,让人感到不齿;但就是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杨坚也无疑是个成功人士,14岁就登台拜将,随后一帆风顺,直至最后成功地黄袍加身。而他的作为也堪称前无古人,后乏来者。在他的手中,中原王朝的疆域又大致恢复到了汉代的范围,而37年的大隋王朝所建立的正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范围,却超过了以往。而他的一些带有创新性的政策工程,无疑是集前代之大成、发后世之初轫,成为历代帝王奉行的楷模,造福当代,泽被后世。如果把秦始皇比成是开天辟地的盘古,而杨坚则是补天造人的女娲,前者开一代之风,后者修万世之福。大家知道,创世容易守世难。平心而论,同样作为开国皇帝,杨坚“开皇之治”的高度,是秦汉两朝以及后来的唐初李渊父子所无法企及的,史书称之为“鸿恩大德,前古未比”。接下来出场的是杨广。和大多数亡国之君一样,这也是一个贬多褒少的暴君形象。很多人喜欢拿他与秦朝的胡亥相比.以其都是两代就亡国:也有人喜欢拿他与陈后主相提并论,因二者都好江南美女。但胡亥与陈叔宝都是不通世事的富贵王孙,杨广却不是,他亲自领兵打仗,开运河、立科举,办学校。他决不同于那些昏天昏地、无所作为的亡国之君,而是一个有作为、有抱负的青年才俊。只不过他的作为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用现在的话说,是主观上的善意成就客观上的恶果。我们一向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物,但不知道为何对待亡国君主总爱一锅烩。我们不能不看到他的败亡,但却不能因为失败而全盘否定他的作为。隋朝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却是中国封建社会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阶段,没有隋朝的孕育发芽就没有唐朝的全盛时期。正是有了隋朝的这块跳板,唐朝才能一跃成为世界的中心,人间的天堂。可以说,唐朝享受了隋朝的巨大遗产,而隋朝承担了全部的成本,可谓是伟大的牺牲。因此,《剑桥中国隋唐史》高度评价隋朝:“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唐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无论你生在何处,长在何方,只要你的血液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DNA,一个伟大的朝代就是你无法割舍的童年记忆——那就是唐朝。这个朝代离我们是如此的遥远,却又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生命力最顽强的标志,有如国外的唐人街,国内的唐装热(虽然那并不是真正的“唐装”)。从某种意义上说,唐朝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王朝。而是中华民族自强繁盛的一种符号,一种凝聚,一份热血。与其他朝代一样,唐朝的建立也是在兵马厮杀中尘埃落定的。所不同的是,他的开创者是拥兵自重的豪门世家,这一点颇有南北朝的遗风。这也使得在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少了些拖泥带水的羁绊,多了些畅快淋漓的洒脱;少了些市井野乡的传说,多了些武林豪杰的佳话。我们发现,这时的演绎主角已经换成开国功臣武将,皇帝的神圣光环已然褪色。这里也没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诠释,而是成也英雄败也好汉的气概,一种大气赫然涌现,一种胸怀表露无遗。没有小人的钩心斗角,没有政客的朝秦暮楚,有的是英雄惜英雄的快意,有的是好汉重好汉的磊落。这就是大唐盛世的底蕴,这就是大唐威严的内涵。唐朝是幸运的,他几乎继承了隋朝的整个家底,不要说李唐,就连各地的起义军都沾了隋朝的光。隋朝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国富民贫。据《隋书·食货》记载,在隋朝灭亡之前:“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韧,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也就是说,隋朝仓库的银子哗哗的,全国百姓饿得哇哇的。于是,包括李唐在内的起义军,都毫不客气地奉行拿来主义。由此,唐朝建国初期就已经是腰缠万贯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大唐的诞生直接赢在了起跑线上。唐朝是勃勃向上、开拓进取的朝代,自开国之初就南征北战:破突厥,李世民被推戴为“天可汗”;占西域,与波斯及印度接触;克平壤,置安东都督府。极盛时期的唐朝拥有的疆域,最西到达成海,最北到达西伯利亚,最东到达萨哈林岛(库页岛),最南至北纬180,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除了武功,大唐最值得称道的是文治。唐朝继续完善隋朝确立的三省六部、科举制度、均田制及租庸调制等,社会迅速发展。大唐出现了历史上极有名的两个好时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李世民的政绩总结为《贞观政要》,还成为当时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后世君主模仿学习的对象。此时的唐朝,国势登峰造极,四海成归,八方来朝,因为各国朝贡使节众多,各种服装离奇,中书侍郎颜师古即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请以画师作“王会图”纪念盛况。邓之诚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的记述,列表分析和唐朝接触的“诸族”,共有48“国”。其中有名的如日本的“遣唐使”,更是规模宏大,每次来访的人数多达2000人。还有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中国一住就是几十年。与此行对应的,唐朝也是一个标新立异、爆料不断的朝代: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毒死皇帝的皇后,“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子纳父妃,父抢子妇,公主干政,醉打金枝,可谓绯闻不断,丑剧频出。以至于乐极生悲,盛极一时的大唐,终于栽倒于女人的怀中。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让盛唐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随后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让苟延残喘的唐朝慢慢走向死亡。但唐朝的晚节不保并没有使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所折扣。因为唐朝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的精神财富与制度文明。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唐朝国力鼎盛之时,连横跨欧亚非大陆的罗马帝国也无法望其项背。而唐帝国超越罗马帝国的远不止此。罗马帝国覆灭后,就再也没有罗马;而唐帝国灭亡后,中国还在,之后还有宋元明清等朝代延续。唐朝的血脉还在一如既往地延续下去,后世王朝不过是他的翻版和复制,只不过名称各异罢了。唐朝更是科技和文化的丰收季节,为中华文化做出了许多贡献。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千金方》是集医学大成的医药著作,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术。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则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且不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作者李白,自陈子昂、王勃等“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的诗人就层出不穷,盛唐时期与李白同工异曲的杜甫、岑参、高适、王维、孟浩然,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自我的丰富想象,又有现实的细致描绘,更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秀丽清新的田园诗和沉郁厚重的“诗史”。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使得唐诗成为中国古诗乃至中国文学不可逾越的巅峰。唐朝(加上隋朝)绝对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朝代。中国历史因为有了隋唐元素而愈显华丽与高贵。隋唐是创造奇迹、制造神话、成就伟业的时代,在那里有我们遗失的梦想,有我们渴望的复归。回味隋唐,就是追随我们精神的家园,寻找我们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呐喊!对于历史,很多先人都有过名言。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龚自珍则认为:“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而每一部王朝兴衰史,就是一部启迪我们的智慧、告诫我们经验的百科全书。每一个王朝的崛起与衰亡,都会帮助我们去认识世事发展的因缘,认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盛世修史,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历史本身,更在于有助于现实的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鄙人不才,自幼颇爱历史,杂读百家,无论《史记》、《汉书》,还是《三国演义》、《红楼梦》都认真阅读过。既长,诸科中偏爱文科,尤以历史为最爱,正论野史不论理解与否,统统收入囊中。以后又经历了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研究虽愈发深入,但领域却日见狭窄。今有李子迟、张博二兄不以鄙陋,邀为著书,自感实力淡薄,勉为其难,敢不尽心尽力,数易其稿,皓首穷经。不敢称一家之言,只为读史偶有心得,与诸君分享一二。望所有一直热爱历史或曾经热爱历史或还未热爱历史的人都能来看一看、想一想。希望不同的人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部宏重的历史,能够找到一种借鉴,产生一份遐思,进出一点火花。历史最大的魅力,就是在其中所蕴含的无限可能与变数,最大限度地阐释其中的奥秘,找到打开历史宝库的钥匙,是每个读史者最大的乐趣。我们愿与各位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属于探索者自己的快乐。任吉东2008年12月

内容概要

《盛世中国:隋唐卷》是本丛书的第二本,以浓墨重彩、酣畅淋漓的文风,介绍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伟大的一个太平盛世——东土大唐和它的先声——杨隋王朝,那些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盛世中国》丛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五个主要盛世(秦汉、隋唐、两宋、明朝、清朝)的起源、发展、高潮、衰落、灭亡全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其政治管理的出色、军事外交的强盛、文化科技的辉煌。
  本丛书作者基本上以著名的南开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硕士为主体,以及部分专业作家和知名撰稿人组成,知识广博,史料丰富,秘闻多见,故事精彩,且观点、见解把握到位,可读性强;兼之语言流畅,文笔生动,佳句不断,通俗易懂,是一套不错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普及读物。

书籍目录

前言 中华五千年第一朝:东土大唐
上部 隋杨王朝
第一章 大分裂的终结者——隋文帝杨坚
王侯将相,岂无种乎
外戚夺权,源远流长
家贼难防,外公篡位
第二章 短暂而伟大的隋朝
隋朝军事外交的强盛:(1)杨坚的远交近攻
隋朝军事外交的强盛:(2)在《后庭花》歌里势如破竹
隋朝政治管理的出色:(1)新时代的开创者
隋朝政治管理的出色:(2)开皇之治
隋朝文化科技的辉煌:李春与赵州桥
第三章 又是二世而终
兄弟阋墙,杨广登基
都是皇帝宝座惹的祸
隋朝政治管理的出色:(3)他也曾励精图治
三伐高丽导致王朝动荡
大业神话的破灭
下部 大唐帝国
第四章 大唐帝国的奠基人——唐高祖李渊
从太原城到长安都
军事外交的强盛:开国天子东征西战
政治管理的出色:贞观之治的开创者
第五章 大唐“进行时”
自古英雄出少年
同根相煎的伦常惨剧
道德光环笼罩下的名君形象
两朝帝王宠一妃
以周代唐,女主天下
男权社会的颠覆与沦陷
神龙革命与无字碑
权力斗争的胜利者——李隆基
唐明皇多才多艺
开元名相·天宝佞臣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弱势君王与强势军阀
李唐一朝的宦官专权
甘露之变,除阉不成
第六章 大唐政治管理的出色
贞观之治是一座高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伯乐天子的人才观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明君的明镜——魏征
天意政治与佛教立国
请君入瓮与模棱两可
女性立场的改革运动
开元盛世是另一座高峰
两税制的出台
昙花一现的王叔文改革
第七章 大唐军事外交的强盛
“天可汗”与胡风汉韵
气吞四海的开元朝
唐德宗:以藩制藩,虎头蛇尾
唐宪宗:整肃诸侯,夕照回光
魏博结盟,不战而胜
淮西之役,雪夜奇袭
一代名将李晟
平乱重臣裴度
第八章 大唐文化科技的辉煌
伟大的唐诗
李白杜甫,双子星座
韩柳古文运动
繁盛的音舞书画艺术
佛教兴盛与三大石窟
熠熠唐三彩
“药王”孙思邈
印刷术与火药
子午线的测量
第九章 大唐徐徐落幕
牛李党争,朋党之乱
“天补平均大将军”王仙芝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朱温的禅让闹剧
唐未经济,虽败犹盛
附录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当历史的脚步缓慢进入公元6世纪,此时的中国大地上,仍然是一片破落景象,长达数百年的内乱虽已经是强弩之末,但仍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朝。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朝代,历史上总称为南朝。北方则经历了北魏的短暂统一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历史上把这北方的5个朝代总称为北朝。隋文帝杨坚所处的时代恰恰是北周末年。杨坚之所以能最后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和杨氏的世族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杨氏是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杨坚发达后,自称是汉太尉杨震的14世孙,意思是出自汉代士族高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华阴杨氏。按玉牒所载,杨震共生5子,分别为牧、里、秉、让、奉,人仕者牧、秉、奉3子。隋文帝系长子杨牧的13世孙,世系如下:1世杨震,字伯起,号关西夫子;2世杨牧,字孟信,富波侯;3世杨统,不仕;4世杨琦,字子奇,侍中;5世杨亮,阳成亭侯;6世杨孕,不仕;7世杨渠,不仕;8世杨铉,为燕北平太守;9世杨元寿,后魏武川镇司马;10世杨惠嘏,太原太守;11世杨烈,平原太守;12世杨祯,宁远将军;13世就是皇考杨忠,隋国桓公;14世杨坚,隋文帝。杨家真正发迹是在杨坚的父亲杨忠时期。公元439年,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初步结束了北方纷乱局面,建立起东起辽河、西至甘凉的稳定政权,经过孝文帝改革之后,一度呈现兴盛之势。然而好景不长,拓跋氏皇位尚未热乎,便又面临内讧的危机,两大势力集团:西边的宇文泰和东边的高欢已经剑拔弩张、分庭抗礼了。宇文泰在关西起事,打败尔朱集团大将,进据长安,随后迎孝武帝西迁,与高欢彻底决裂。拓跋氏的北魏政权自此一分为二,成为东西两魏,实则分别是宇文氏与高氏的傀儡政权。后来这两个大集团的后代干脆废掉了傀儡,自己当上了皇帝。高欢的儿子高洋改东魏为齐,史称北齐,建都邺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改西魏为周,史称北周,建都长安,变成了北周和北齐两个对峙的新政权。就在这个朝代更迭的转折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追随独孤信投靠了宇文泰,而后杨忠在为宇文泰及其子嗣成就霸业、创建北周、统一北方中立下汗马功劳,号称孤胆英雄,历任车骑大将军、都督朔燕显蔚四州诸军事、朔州刺史,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成为西魏府兵12大将军之一。当时朝中最高首领是八柱国,宇文泰为八柱国之首,杨忠则是八柱国之一。最能说明宇文氏把杨家看成是自己人的,就是宇文泰逼着当时的西魏皇帝把杨忠从汉族变成鲜卑族,并赐姓“普六茹”,这在当时是一种荣幸和地位的象征。公元541年,即西魏大统七年,杨坚出生。和许多帝王一样,传说他出生时也有祥云出现,并且相貌不凡。据《隋书·文帝纪》中记载:“生高祖(杨坚)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人顶,目光外射,有纹在手日'王'。”杨坚的小名叫那罗延,是佛教中的“金刚力士”之意,杨坚的“坚”字也由此而来(取金刚坚硬之意),他的童年是在寺庙中度过的,这也成为他以后推崇佛教的根源。少年时代的他并没有多少过人之处,反而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遭人耻笑。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说他“不晓书语”。但因为父亲的关系,杨坚在14岁就开始了政治生涯,被举荐担任功曹,官职不大却是好的开始。后又被授予散骑常待、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的荣誉职衔,晋封为成纪县公。当时,西魏权臣宇文泰非常赏识杨坚。第二年,宇文泰的侄=产宇文护废恭帝,立堂弟宇文泰三子宇文觉为帝,即孝闵帝,建国号为“周”。杨忠升为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子杨坚也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不久又升为大兴郡公,到19岁时,杨坚被任命为随州(今属湖北)刺史,进位大将军。公元568年杨忠去世,杨坚袭爵,成为随国公。不仅如此,他还娶了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伽罗为妻。因为她的姐姐嫁给了皇帝,从此杨坚成为周明帝的连襟,地位更加显赫。


编辑推荐

《盛世中国:隋唐卷》介绍了隋朝的兴亡。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唐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盛世中国 PDF格式下载



中国人必须了解自己的历史


之前没有注意评价和试阅,内容很好,就是太枯燥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