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广西卷)

杨秀昭 杨秀昭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杨秀昭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05出版)  

作者:

杨秀昭  

页数:

94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广西卷》是“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的子课题,整卷共编入36篇独立成文却又相互关联的论文。《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广西卷》研究范围涵盖了广西的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京、水、彝、仡佬等10个少数民族的信仰体系、宗教仪式与仪式音乐,以及这些仪式音乐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这些特征的缘由,揭示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与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该项目的意义,有利于全面认知我国各民族丈化的长期交流、相互依存的格局,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和互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同时,也有利于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其优秀的传统文化,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作者简介

  杨秀昭(1940-)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民族音乐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广西特色器乐》等专(合)著8部,发表《壮侗语各民族音乐文化论纲》《广西芦笙乐论》等学术论文70多篇。其教学与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级“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获省(区)级“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曾应邀到日本、泰国和台湾、香港等地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与讲学10多次,受聘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考试委员会委员。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区人民政府颁发给荣誉勋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总序广西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综述壮族民间宗教信仰及其音乐概述壮族“蚂蜗节”祭仪及其音乐东兰兰阳、天峨纳洞两地壮族“蚂蜗节”仪式及其音乐考察与比较壮族(布偏)“做天”仪式及其音乐壮族“七十二巫”调壮族“喁囊海”(Vaiznaegzhaij)祭祀仪式及音乐东江村壮族“春祈秋报”祭仪音乐个案考察壮族师公教“打醮”仪式音乐研究宜州壮族超度仪式音乐及其蜕变壮族僧公祭祀音乐瑶族宗教信仰及其祭祀音乐概述瑶族“还盘王愿”仪式音乐及舞蹈研究坳瑶“盘王节”祭祀乐舞述论坳瑶“游神”祭仪及其音乐花蓝瑶“跳甘王”祭仪及其音乐山子瑶“跳香火”祭仪及其音乐大板瑶“度身”仪式音乐个案考察桂西北布努瑶“开悼”仪式音乐调查报告桂西北布努瑶“作鬼”仪式音乐调查报告逝者的典乐——白裤瑶丧俗音乐研究茶山瑶“做洪门”祭仪音乐广西苗族民间祭祀音乐概述隆林偏苗丧葬仪式音乐调查报告西林白苗“烧灵”仪式及其音乐南丹中堡苗族丧葬仪式音乐个案考察广西侗族民间祭祀音乐概论仫佬族民间宗教信仰及其音乐概述仫佬族“依饭节”仪式音乐仫佬族“打斋”仪式及其音乐毛南族民间宗教祭祀音乐京族民间祭祀音乐概述广西水族民间祭祀音乐概论广西彝族民间祭祀音乐概论广西仡佬族宗教祭祀音乐概论寻声问道——走进广西天主教音乐广西天主教追思仪式及其音乐基督教南宁市中山路礼拜堂实地调查报告

章节摘录

  、广西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发展脉络  广西少数民族宗教,萌生于古代“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及其衍生的鬼神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崇拜就有祭仪,祭仪的执行者即巫。巫见诸文献,是壮侗族群的先民古代瓯骆集团信仰的“越巫”。《史记·孝武帝本纪》云:“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相似记载还有明邝露


编辑推荐

杨秀昭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广西卷》内容范围涵盖了广西的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京、水、彝、仡佬等10个少数民族的信仰体系、宗教仪式与仪式音乐,以及这些仪式音乐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这些特征的缘由,揭示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与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广西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