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旧地重游

[英]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1-0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英]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译者:

赵隆勷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丛书之一,描写了伦敦近郊布赖兹赫德庄园一个天主教家庭的生活和命运。老马奇梅因侯爵一战后抛下家人长期和情妇在威尼斯居住;他夫人表面笃信宗教,却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父母的生活丑闻给子女打下了耻辱的印记,扭曲了他们的天性。尤其是次子塞巴斯蒂安,家庭的负累使之以酒度日,潦倒一生。而长女朱莉娅,年轻美丽有思想,却由于宗教断送了爱情和幸福。本书的叙述人赖德也是故事的参与者

书籍目录

译序 原作者再版序言 序幕
旧地重游 第一部
我也曾有过田园牧歌的生活 我遇见塞巴斯蒂安.弗莱特--还遇见安东尼.布兰奇--初访布赖兹赫德/ 我的堂兄贾斯珀的谆谆告诫--警告提防诱惑--牛津星期日的早晨/ 我的父亲在家里--朱莉娅.弗莱特小姐/ 塞巴斯蒂安在家里--马奇梅因勋爵在国外/ 牛津的秋天--和雷克斯.莫特拉姆共进午餐--和博伊.马尔卡斯特共进晚餐--桑格拉斯先生--马奇梅因夫人在家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旧地重游 PDF格式下载



   断断续续拖了一个月才看,我实在不是个严肃的人,时常有看不下去的时候。
   先看了09年的电影(导致读的时候总是自行代入电影演员和场景),现在看了书才发现差别真是大:电影更像是个严肃背景下的混乱的爱情故事;而书——太多的细微情节、细节描写、历史背景、宗教知识,对我而言比较难读。
   我不觉得我理解了这个故事,就跑去看文艺标杆的书评,然而标杆也表示没有看懂,但她说这故事讲的是”天主教如何吞没一切“。
   补补宗教知识回来再看好了。


  人人都喜欢sebastian,我也不例外,不是虚构的、夸张的那种,也不是实在的、温暖的那种,也不是百转千回的、令人揪心的那种,它就是sebastian,在每个人的骨子里都存在过(或者有些人),它是一种带着缺陷的圣洁,这位作者通过科莉迪亚说她的哥哥是那种“圣人”,不知道他怀着怎么样的感情色彩,或者是很暧昧的,像整本书一样,并不是非黑即白。在sebastian这个人物时,我觉得我能触到,它不是虚构的,它是存在的。我可以迷信这样一种,愿意形容它是带着缺陷的圣洁。
  这里面人的生活,大概只有sebastian的酒鬼生涯最无可述,最虚无。但 charles,科莉迪亚,他们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这是被charles回避但无法抛弃的。很精彩的,是科莉迪亚回来,察觉到charles对她的挫折的认定,她说,那正是她看到charles和朱丽亚时所想到的,“受挫的感情”。从sebastian的转折过后,他们的十年的确,是“死寂的十年”。
  而sebastian,像他父亲的伴侣所说,他爱上了他的幼年时期,这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麻烦,在世俗中的痛苦。
  sebastian,希望他的肉体,可以像科莉迪亚所说,某天清晨,在修道院外,被道士们发现,然后,微弱的呼吸,静静地慢慢地消失。


    个人觉得这版Sebastian和Charles的声音跟电视剧相比更年轻,也更符合前半部分大学生的设定(虽然我可迷AA叔和JI叔的声音了o(*////▽////*)q ,但客观的说AA叔和JI叔的声音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有点太成熟了),但总觉得这版Sebastian没有AA叔演绎得那么精彩,贵族的气场不太够,但如果不跟AA叔比的话也算是很不错了。 无论是什么版本我都喜欢S啊……最后一段听到Charles回忆Sebastian说“this is where my family live”的时候,眼泪差点掉粗来T T
    
    Charles的话,感觉跟JI叔的声音有点像?但没JI叔的声音那么低沉,有个别地方感觉处理得有点违和,整体还是挺好的。
    
    一直觉得Charles的父亲是个很有趣的角色,对待Charles的态度很……唔,好玩。电视剧和广播剧里的父亲表现得都很棒,完全符合我的想象XD
    
    Cara的声音比我想象的……老好多啊= =觉得Cara应该没那么……老吧orz
    
    很喜欢这里的Cordelia,特别是读写给Charles的那段,很活波很少女的声音,很惊艳啊><后面重逢时那种淡定也表现得很好><
    
    
    
    整体来说,因为是广播剧所以有些声音无法表现的小细节都砍掉了,虽然可以理解,可是……超爱那些小细节的我有点怨念啊_(:3」∠)_ 总觉得没了那些小细节就少了很多趣味……
  
  
  2012.08.29


  
  “我的主题是回忆,在战争时期一个阴暗的早晨,一群长着翅膀的东西在我的周围飞翔。”战争中的查尔斯随军队开拔,因缘际会来到一处栖身着二十多年前回忆的旧宅:布赖兹赫德。仿佛突然吃下一块普鲁斯特的小德莱娜点心,查尔斯顿时长身立定于时间的旷野中,与历历人世背道而驰,四下春荒荒的,他摊手,只见遗忘与回忆交叠的明迷:“巨大的沉默,起先是一片空虚,但是随着我的受了伤害的感官恢复了知觉,我耳边逐渐充满了许多甜美的、纯真的、久已忘却的声音:因为他说出了我那么熟悉的一个地名,具有古老深奥魔力的魔术般的地名,只消一听到它,魂牵梦绕的岁月的影子就开始在我眼前联翩飞舞了。”
  
  时间的潮汐构筑了查尔斯——也可说伊夫林•沃——回忆的丰饶之海,一个《旧地重游》中最重大的美学现象。断流回溯,道阻且长。通过回忆,重访的是英国贵族渐渐凋敝的家业(state)、上流社会的荣光与“青春的柔情”,因而回忆机制也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心理行为,它编织着情节,推动了主题,以诗学的方式,在现实经验断裂带的创面上重建一种人的实在(being)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据。
  
  伊夫林•沃的回忆诗学绝不简单,它多维度的支脉交叉纵横,组成一张回忆之网,将逝去的时间一网打尽。首先,旧地重游是查尔斯本人返身时光深处,作为小说的叙事主体,查尔斯和盘托出故事,经历了一次现实—回忆—现实的穿梭之旅;其次,处于在现实夹缝的回忆又被分割成两大支脉,导向与塞巴斯蒂安“序幕式”的友情与恋情以及与朱莉亚后续的爱情;最后,在歧路叠出的回忆分流中,伊夫林•沃又设置了新的回忆起点,那就是安排朱莉亚回忆自己不幸的婚姻生涯与小妹科迪莉亚回忆去探访成为酒鬼的塞巴斯蒂安的经历,如此环环相扣的回忆既是艺术的主题,也是生命的主题——实际上,着墨不多的那个现实生活中的“我”才是立身时光稳固的制高点的“此在”,也从而能更洞彻地将目光引向纵深处,毕竟,过去的回忆构筑的是现在的自我,而回溯的目的也在于通过对当下持存的确证与修正,查尔斯坦言:“这些回忆时时刻刻伴随着我,构成了我的生命——因为我们确定能拥有的,除了过去一无所有了。”
  
  伊夫林•沃所展现的回忆诗学是恋物癖的与空间化的。
  
  恋物的回忆。一边遥想“繁花似锦在的栗子树下带着玩具熊的那个青年”,一边谈及弗洛伊德那些涉及“阉割”、“欲望”概念的“恋物癖”,多少有些败兴,但正是小说叙事者查尔斯所暴露出的“恋物癖”,暗示出回忆对“缺省项”哀愁的憧憬。恋物癖的关健在于“那个不具备的东西,”人们可以从他身上找到倒错的根系。弗洛伊德以一种惊人的执着精神对恋物癖进行了研究,小男孩发现小女孩没有阴茎,这阉割的状况令他无法忍受,他的精神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是认识到这不容置疑的事实,另一部分将其拒之门外,以一种可以满足其欲望的组织取而代之。有时,人们将恋物癖患者的这种否认精确地称之为对性差异的拒绝,这也从心理机制角度很好的解释了查尔斯与塞巴斯蒂安之间暧昧的同性恋情,他们同吃同住,伊夫林•沃隐晦地写到,当一次科迪莉亚推门进屋,看见他俩都没穿好衣服,读者不由会心一笑。为了在女性身上找到被阉割的替代物,以换喻为基础,恋物癖展开了对丝袜、丝绸、皮毛等物品的迷恋。
  
  将恋物癖置于更为特定的文化结构中时,它包蕴了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田园牧歌的传统已饱受冲击,文学中怀旧牧歌的情调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神血缘上的眷恋——对贵族精神的眷恋。一个德国人曾对英国贵族精致生活的派头做过评价:“风俗要求主人提供许多奢华的娱乐和消费……风格优雅的住宅,装配考究的家具,壁画,餐具,穿着新衣的漂亮健壮的仆役,丰富的食物……”。作为中产阶级之子的查尔斯,进入牛津大学伊始,希望以同样精雕细琢的风格装扮房间——“在我住进去的第一天下午,我就骄傲地把一副凡•高的《向日葵》复制品挂在壁炉上面,竖起一扇屏风,上面画着罗杰•弗赖画的普罗旺斯风景画,这扇屏风我是在欧米加工艺厂为还债而举行拍卖时廉价买来的。我还贴起了一张从诗歌书店弄来的麦克奈特•考弗和赖姆•希茨画的招贴画,而且,回忆起来最令我伤心的是,摆在壁炉架上两支细长黑蜡烛之间的一个波莉•皮奇恩的瓷像。我的书数量少而且很平常……”——查尔斯的这些物品平庸无奇,远称不上贵族式,但它为将要到来的贵族奢华设下一个伏笔。
  
  当他第一次受邀到塞巴斯蒂安的家宅“布赖兹赫德”参观时,这种恋物癖才蓦地绽出,以惊人的记忆力,查尔斯复现出二十年前贪婪的观察:“墙上糊着带条纹和玫瑰花图案的壁纸。屋角有一个能前后摆动的木马,壁炉架上有一张圣心的石印油画;空壁炉被一束南美洲大草原上的绿蒲苇和宽叶香蒲遮住,衣柜擦得很干净……雕刻的贝壳和熔岩,印花皮革,彩色木制品,瓷器,地下挖掘出来的橡木,有波形花纹的银器,萤石,雪花石膏制品,珊瑚,许多假日的纪念品……花布罩衣的天使,攀缘蔷薇,花朵盛开的草地,轻轻摇晃的灯,凯尔特字体写的经文,穿甲胄的圣者:这一切以一片清晰的、色彩鲜明的复杂图案布满在墙上……圣坛的台阶上铺着草绿色地毯,上面点缀着白色和金黄色的雏菊。”事无巨细,一切贵族生活的器物都被收入查尔斯眼中,通过对这些精美物品的凝视与迷恋,彼时贵族早已衰落的事实被遮掩过去,那些已经空洞的、悬置的、匮乏的旧梦在物品上光华流转地焕发了生机。在《旧地重游》的文本褶皱中,处处暗涌着对物品巴尔扎克式的工笔描绘,凝视将物品的完整形象加诸己身,永恒的匮乏催生出永恒的虚像——恋物癖以转喻的方式唤起了对于旧日贵族生活的回忆。
  
  物品与回忆的关系还不仅于此,它更指涉向一种肉身与记忆的哲学。张爱玲在名篇《张看》中谈到:“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块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愁。”她所提及的物品都是有形有实的,能印刻在人眼,触及于人体,印刻于人心。实则早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就将回忆与人的知觉相联系——“一个有所回忆或有所期望的人会对他所回忆或期望的人感到愉快,因为他们都有感觉”,这提示我们的是一种基于物品与肉身相遇的身体哲学生焉。往往正如现象学所揭示:身体的感触往往是记忆与现实接触的印记。身体的知觉性在记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思想与情感这些精神性的东西可能会欺骗我们,但身体的“感觉”不会,身体仿佛也能“表达和说话”。常常是这些印刻在肉身的上的时间痕迹,激发了查尔斯的回忆。
  
  “恋物癖”对物品的迷恋,用眼睛占有,用肉身说话,构筑了《旧地重游》中回忆诗学最有意味的一翼。
  
  空间化的回忆与恋物的回忆异质同构。家宅基业(state)是一个充满隐喻意味的空间。里尔克《在怀中》写道:“家宅,草地一隅,夜的微光\忽然之间您获得了人一般面容,\您在我们身边,拥抱着我们,我们被您拥抱。”家宅是变动不居的回忆风景中最为凝固的东西。现象学家巴什拉指出除了回忆,出生的家宅从生理上印刻在我们心中。它是一组器质性习惯。他举了一个例子:时隔20年,尽管我们踏过的都是无名楼梯,我们仍会重新感受到那个“最初的楼梯”所带来的反射动作,我们不会被这个略高的台阶绊倒。家宅的整个存在自行展开,与我们的存在相契合。在他看来,家宅是事实,比恋物癖所迷恋的物品更为切实的事实。他迫使我们追问:事实是否确曾有过记忆赋予它们的价值?久远的记忆只有通过赋予它们价值,赋予它们幸福的光晕,才能够被忆起。一旦抹去价值,事实也就不复存在。它们可曾存在过?事实,就是家宅。
  
  在英国贵族文化中,家宅意义非凡。在贵族传给子女的资产中,seat(基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一般指坐落在乡村的祖业,包括亲属家人和住宅(house)。一般的身世只有乡村的“seat”,而富有的贵族则除了“seat”之外,还有城中的“house”。在乡村的seat,是个特别有趣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大家人的居所,附近有祖先的目的,并由可以就近使用的教堂——这往往是为了贵族们做礼拜的方便,自中世纪就修建起来的。在布赖兹赫德家,最后一位建筑师增添了一个柱廊和几个楼阁式的厢房。其中一个是小礼拜堂。马奇梅因夫人热衷于天主教,常祷告于此。
  
  在十六至十八世纪,贵族的乡村住宅往往是一大片土体(一般均在好几千亩以上),富有仆人房间、账房、生意房等等,布赖兹赫德也完全符合这一家宅的要求。《旧地重游》中,出现了婴儿房,中国式房间等等别具情调的空间。它处于一处与世隔绝的地方,处在一个孤零零的、蜿蜒的山谷怀抱之中,“绿树丛中闪现着一所古老宅子的圆顶和圆柱”、“ 在圆屋顶那一边出现一条河水逐渐远去,变得模糊,一片坡度很小的山峦卫护着、掩映着它。”围绕着家宅,许多贵族活动也就此展开,室内外活动兼有。
  
  室外活动以猎狐为代表,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猎狐构成绅士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甚至被视作出身高贵的人的唯一值得尝试和注重的乐事,这项活动只能在私人领地上进行,是标准的围绕seat展开的室外活动。《旧地重游》中,查尔斯回想起一次颇为盛大的猎狐。马奇梅因公爵家的人几乎都参加了,“布赖兹赫德穿了件鲜红的衣服;科迪莉娅漂亮极了,她系着一条白色硬围领,下巴高高地翘起来。当塞巴斯蒂安穿着一件花呢外套进来的时候,她悲叹道:“嗨,塞巴斯蒂安,你怎么能像那样出去呢,快去换衣服吧。你穿着猎装可显得漂亮哩。”当然,酒鬼塞巴斯蒂安不会错过这次开溜的机会,借集体外出猎狐之名,他向查尔斯借了钱,依旧去买醉一番,这件事使得查尔斯与马奇梅因家出现裂痕,几乎不再交往,也为此去经年,重返故园奠定了基础。回忆在此形成,也几乎再次消散。室内的活动以大牌、聚餐、阅读为主。布赖兹赫德庄园的女主人,马奇梅因夫人对夜间阅读极为兴致盎然,她经常“情绪饱满地念《一位小人物的日记》”,有时竟到夜里十点多。(PS:八卦一下,沃对格罗史密斯兄弟的《一位小人物的日记》的日记推崇备至,称其为“世界上最有趣的书”,因而此书频频现身《旧地重游》,当沃描写道朱莉亚的手神经质的挫着几个小面包球时,不免使人联想到《一位小人物的日记》中的人物“throwing bread-pills at each other”来~)
  
  室内外的活动使家族成员更为内聚,因而家宅的回忆是群体的回忆,也是更具历史感的回忆。
  
  这些家宅固定在他受人尊敬的乡镇或田园上,他们祖先的一股在哪里安静地场面,他们光荣的名字流传四方。当马奇梅因侯爵临死前重返布赖兹赫德时,基业唤起了他的回忆:“那时我们家是骑士,自从阿金考特战役就成了男爵,在乔治王朝,荣誉更大。他们是后来的,却要先垮下去……在那个全盛时代,是剪羊毛和广袤的麦地的时期,是欣欣向荣、大兴土木的时期,那时侯沼泽地排干了,荒凉的原野开垦出来了,当时一位祖先建了一所房子,他的儿子就在上面加了一个穹顶,儿子的儿子又给房子两边添上厢房,筑上河堤,拦住河水。”这些历史的回忆闪烁着骑士的光芒、证明着新世纪衰朽的贵族最不可移易的价值,正像巴什拉所描绘的,抛开所有保护方面的实证价值,在出生的家宅里建立起了幻想的价值,这是当家宅不复存在之后仍然留存的最后价值。它是有关贵族回忆里最坚实——也许也是最后的——栖身之所。
  
  当从线索牵缠的回忆中返回现实,沃写到,如今留下的只是“沙滩上的灼热的阳光和大理石建筑里的阴凉”——不论是恋物癖的回忆抑或家宅的回忆,物是人非的景色里,他很清楚一切已难以精确追回,在月亮升起与落下之间的一生,以后就是黑暗,连岁月与早晚都成了懒得追问的细节,也许,追忆似水年华的结果,只是不可追忆。
  
  
  
  
  


   封面设计大爱啊。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是在新华书店发现这本书,评价很不错,于是从网上买来读,由于对英国历史和天主教的不理解,所以读不太懂,尤其是里边的笑话和一些对话,导致的后果,更是莫名其妙啊。最不能明白的是茱莉亚放弃了与查尔斯的结合,说是由于宗教里关于“罪孽”的理解,没有从文中读出来啊,天主教的家庭不允许离婚,她最终不是离了吗?为什么不和查尔斯在一起呢!!


  摘自《中国民航报》 作者:格 林
  
   不读此书,谁解感伤隐忍;此书之后,世间再无贵族
  
  
    旧地重游,从书名就可以感受到很浓的回忆气息,经历时间的跨越,实现空间的回归,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变与不变,总能为读者带来冲击与感慨。以回忆为主题的作品很多,杰出的都具备真挚、坦诚的特点,《旧地重游》便是其中之一。作者敢于承认:“一个人回忆往事时,容易把他伪造的早熟现象或装出来的天真神气赋予他的青春时代,就仿佛改变画在门边记录身高的日期一样。”
    《旧地重游》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伦敦近郊布赖兹赫德庄园一个天主教家庭一家人的生活和命运,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间段为大背景。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中国的一部名著,就像评论所说的那样:“作者热衷看齐的作品应该是《追忆逝水年华》,但神经质的中文读者很难不侦察到《红楼梦》的影子。”
    全书几乎都是回忆,而回忆的内容是青春,回忆的时代也是青春。虽然描写了整个贵族家庭的命运,却是由一对志同道合的少年的友谊入手并贯穿的,他们有徘徊迷惘的年纪,有懵懂生涩的人生。没有人会否认青春的美好,没有人不为青春的流逝感到失落,作者自己也说:“我认为我正在失去的是青春,而不是岁月。”不难体会出其中的一份无奈。但是,通常情况下,青春的美好总是由当时的“恣意妄为”来表现的,起码在文学作品中多是如此。在最美好的年华,人总要作出一些任性、错误甚至“邪恶”的举动,很少有人能够逃脱叛逆的轨迹,只是或多或少的区别。“那种邪恶既丰富了青春的历程,又放慢了青春的速度,就像那种酒一样,控制了葡萄的发酵,使之不能饮用,必须年复一年藏在黑暗的地窖里,直到最后酿造得适于摆在桌上供人饮用。”
    伊夫林•沃被誉为“英语文学史上最具摧毁力和最有成果的讽刺小说家之一”,足见他的个人造诣。董桥说:“伊夫林•沃是最忍得住情的一位作家。”而《旧地重游》无疑是他的一部佳作。《纽约时报书评》评论道:“《旧地重游》具有那种只有在一个处于创作巅峰期的作家那里才会找得到的深度与分量。”阅读之后,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全书中背离宗教最久、最顽固的叛逆者马奇梅因勋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接受了祈祷。无论是书中的“我”还是作为读者的我本人,看到勋爵把手移向额头,都以为他要揩掉额头上的圣油,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那只手缓慢地移到胸前,又移到肩膀”,他作出了画十字的表示!我无法体会那种宗教的情感,但是这处情节,确实令我的心弦被“莫名”地拨动了一下。我想这是只有大师才能做到的。
    翻过的青春篇章,已经成为过去,不需要过分执著,只需要坦然面对,并且珍藏……
  
  


  摘自《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杨大亮 张发祥
  
  
  
  一
  
  
    伊夫林•沃是本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主要的讽刺小说家之一,是具有现代英国天主教的作家。1903年,沃生于伦敦西北部的一个城市——汉普斯特,从小即接受了良好的文学熏陶,父亲阿瑟•沃是位知名编辑、出版商兼文学批评家,虔诚的英国天主教徒。其兄长亚历克(Alec Waugh)也创作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声名远扬,在这个书香之家,伊夫林•沃很早便开始接受英国诗文经典的熏陶。
    沃早年在牛津大学攻读近代史专业,并且一度专心于美术的学习。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沃对于艾略特的现代派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潜心钻研学习,从中吸取了视野开阔的史诗气质;同时,他也接受了另一位作家的风格,即讽刺小说家弗明克的作品风格。从弗的手法中,他吸取了语言通俗而富有意义的幽默风格,沃对这两位作家的欣赏与学习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沃的第一部小说《衰亡》(Decline and Fall,1928)一炮打响,为其赢得了讽刺小说家的名声,并且为其以后的创作定了基调。事实上,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他提起讽刺之笔来记录一个帝国的衰亡历史,通过对一个青年近于荒诞的生活经历的记述,对那个不分善恶,没有正义、公理之分的黑暗和丑恶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在这部作品中,沃以其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现代生活中荒诞可笑和孤独悲哀的东西糅合在一起,描写了一个衰败和沉沦时代的一些侧面。
    沃的创作生涯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停战阶段,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六部讽刺的长篇小说,他在素材的安排和运用上渐趋老练,风格也渐趋完美起来。这其中三部作品分别为《衰亡》(1928);《罪恶的躯体》(Vile Bodies,1930);《一捧尘土》(A Handful of Dust,1934)。这些成为其前期创作的代表性的成就,反映了英国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动荡和道德沦丧。在这些早期作品中,他着力讽刺的,首先是婚姻和家庭关系上的堕落;此外,沃也讽刺了英国的教育制度,特别是英国的公学;宗教的衰落也是沃三本早期作品的另一个重要讽刺的内容,这一点在《一捧尘土》中有最突出的表现,甚至英国的政治生活也是沃讽刺的重要方面。沃早期作品的社会性和现实意义使得其幽默表现出严肃性,也使他的讥讽有了深度,使其成为本世纪杰出的讽刺大师。沃的第二个创作阶段包括战后二十年。在此阶段中,他小说类型多样化,有《旧地重游》(Brideshead Revisited,1945)、《亲者》(The Loved One, 1948)和《废墟中的爱情》(Love among the Ruins, 1953)以及战争三部曲《荣誉之剑》(The Sword of Honour),《军人》(Men at Arms,1952)、《军官与绅士》(Officers and Gentlemen,1955)和《无条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1961)。这一阶段中,沃的作品趋于“严肃”的风格,《旧地重游》中寄托了他对天主教的虔诚信仰,也较全面地阐明了自己对二战的看法,并从天主教的观念出发,探求战争所引起的人的价值的改变,尤其是战争三部曲,较早期作品更直接地触及了当代世界的重大政治、历史问题,也更能反映其资产阶级立场。该书浓厚的宗教说教色彩,多愁善感的爱情故事和对爵士时代英国上层阶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描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许多读者对该书的题材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二
  
  
    小说《旧地重游》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作者本人的自传成分,天主教是推动书中情节的重要因素。小说描写了伦敦附近布莱兹赫德庄园一个天主教家庭的生活和命运。主人公兼叙述者查尔斯•莱德上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随部队换防来到了马奇梅因侯爵的旧居,触景生情,回忆起和他有深厚友情的这个家庭的成员们:这是一个古老的天主教家族,马奇梅因侯爵在一战期间赴国外参战,战后没有回国,留在意大利长期与情妇卡拉在威尼斯同居。妻子马奇梅因夫人表面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却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她具有圆滑的社交手腕,为掩盖家庭丑闻她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被丈夫的抛弃使她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最终她愤懑而死,而她又把悲剧带给了整个家庭。父母的生活丑闻给子女打下了耻辱的印记,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家族丑闻的笼罩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极大的扭曲。他们不甘于循规蹈矩,小儿子塞巴斯蒂安是“妖艳的少年”的代表,平日放荡不羁,酗酒成性,一生经历坎坷,他和故事叙述人莱德是牛津大学的同窗好友,在寻求美好生活中,走入歧途,流落异国。大儿子布莱兹赫德是未来爵位和庄园的继承人,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沉闷、迂腐、生性怪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虔诚的天主教信仰者。小女儿科迪莉娅是马奇梅因家族的孩子中最真诚可爱的一个。她从小深受天主教文化熏陶,在修道院办的学校中长大,是位坚定不移的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大女儿朱莉娅年轻貌美、光彩照人、风度优雅。父亲的丑闻影响了她的婚姻前景,她对天主教的笃信同样使她没有任何可能与信奉新教的皇室攀亲。出于叛逆心态,朱莉娅违拗母亲的意愿,嫁给了一个来自加拿大的离过婚的政客雷克斯,她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发现雷克斯仍与前妇人藕断丝连,最后离婚,叛离罗马天主教。虽然与查尔斯的重逢使她重燃爱情火花,可是她能感觉到无处不在的宗教影子在时时刻刻地困扰着她。许多年后,莱德成了画家,颇有名气,在与朱莉娅邂逅相遇时,莱德办了离婚手续,朱莉娅也正在离婚手续的办理之中,这时,传来了塞巴斯蒂安的消息:他到突尼斯的修道院,请求做一名修道士,却只做了名守门人,而侯爵在情妇的陪同下回到府第。尽管他已不可救药,但依然固执地拒绝涂油礼,然而,在其临终之际,他竟奇迹般地要求赦免他的罪孽。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中,朱莉娅与莱德诀别了。因为老侯爵的临终之举重新燃起了朱莉娅对天主教的信仰,她说“她不能再违背上帝意旨了”,再与莱德结婚,意味着永远失去了上帝的庇护。出于深重的罪孽感(天主教视离婚、再婚为罪孽),她拒绝了莱德的爱情,以受苦去赢得上帝的宽恕。而莱德也从侯爵的忏悔中,得到了启示,颇为感动,理解了朱莉娅的决定,并由不信神灵转为笃信上帝。从此,恪守信仰和传统的这个“天主教”名门贵族的成员已风吹云散,各奔其所。荒凉的府邸为军队接管,莱德在庭院中久久徘徊,他失去了家庭、青春与爱情,当时为侯爵夫人举行安灵弥撒的小教堂已向世人开放。一盏古老祭坛上燃起了红色灯焰与莱德对视着,好像在对世人诉说着什么。
  
  
  三
  
  
    《旧地重游》是伊夫林•沃的第一部宣传天主教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并借助于书中人物的口来评论了书中的人物,同时也借以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的看法和皈依的愿望。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记述了一个天主教家庭的离散聚合,试图在向读者们说明,在道德衰微、精神空虚的时代,唯有天主教才能为人们提供信仰与指导,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光明和希望,一切叛离的人终将回归,一切不信仰的人也终将皈依。在这个家庭里,成员的灵魂却不同程度地被上帝所捆绑,侯爵夫人、长子布莱兹赫德及小女儿柯迪莉亚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从来未怀疑与叛离自己的信仰与愿望,也从未想过摆脱上帝的想法,而侯爵,次子塞巴斯蒂安及长女朱莉娅则背叛了上帝而企图获得幸福,却经历了苦难的颠簸;侯爵离家独自出走,与情妇住在意大利;塞巴斯蒂安则借饮酒来逃避宗教的管束;而朱莉娅则嫁给了新教徒—— 一个离过婚的庸俗政客,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上帝的蔑视。然而,宗教是精神鸦片,长期以叛逆行动嘲弄宗教的老侯爵在经历过了一系列的生活磨难后,却又不得不重返宗教,在死亡的恐惧中被上帝感召,回到上帝身边,临终之时忏悔了自己的罪过,最终重归故土,在布莱兹赫德庄园离开人世。
    老侯爵的行动让长女朱莉娅重新召回了自己对天主教的信仰,她说她不能再拒绝上帝的慈悲,不能再次违背上帝的意旨,她承认自己是蒙受天恩的幸运儿,随后,她果断地取消了和无神论者查尔斯•莱德的婚姻,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宁愿受苦以赢得宽恕,而莱德这个无神论者,竟在最后接受了天主教的思想,相信了上帝。而他在过去曾坚持认为正是天主教的婚姻制度毁了老侯爵马奇梅因夫妇的婚姻,断送了朱莉娅的幸福。
    长子布莱兹赫德是位迷茫的贵族青年,从小被母亲送进天主教中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虔诚的天主教信仰者。他生性怪僻,古板得像个“死木头疙瘩”,唯一的“爱好”就是收集火柴盒。正如以塞亚•伯林所言:“对知识和科学进步没有兴趣,对政治权力没有兴趣,对幸福没有兴趣,对为了找到个人的社会位置而去适应社会没有兴趣……他们相信少数比多数更神圣,失败比成功更高贵。”
    次子塞巴斯蒂安平日放荡不羁,随身携带一只玩具熊。他和故事叙述人莱德是牛津大学的同窗好友,在寻求美好生活中,走入歧途,成为一个酒鬼,经常酗酒、搞同性恋,后来他母亲侯爵夫人对他同性恋取向的不容使他流落天涯,最终,他也回归了宗教的港湾。他来到修道院,愿做一名修道士,他的请求遭拒绝后,他又情愿只当一名守门人。
    在这个家族中,小女儿柯迪莉亚是个真诚、可爱、性情开朗、极具魅力的孩子。她笃信天主教,深受其文化熏陶。母亲辞世后,她进了修道院。她认为上帝恩宠的范围极广,即使是天涯海角,流浪彷徨,痛苦无依,上帝也会伸手将其拉回来,上帝终究要掌握所有人的灵魂,哪怕是酒精中毒,对社会丝毫不能适应的塞巴斯蒂安,哪怕是追求真爱,近在眼前的朱莉娅。她对家人和朋友始终充满着善意和帮助,她精心地照料并送走了临终的老父,帮助安排了塞巴斯蒂安的生活,同样是她对姐姐朱莉娅与查尔斯之间的爱情表达了充分的理解。
    在故事的结尾,这个已被描绘成两千年恪守欧洲宗教和英国传统的典型家庭,却被战争打散,历尽劫难与痛苦的思想挣扎,又重新归于平静。府邸小教堂的那盏灯火,是《旧地重游》这部书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休止符,代表了作者的希望,它告诉世人在渺茫的世道中,宗教这个信仰的灯光依然还可以算作是一个光明的东西。
  


   我读的是译林出版社2009年的第二版,深蓝色的布艺封面精装版。封面上烫印的约克郡的霍华德城堡,我现在正在看的1981年由本书改编的电视剧《故园风雨后》就是在霍华德取景的。英伦贵族范儿不言而喻。
  
   读完整本书后,我不断地挑我喜欢的片段重读,其中读得最多的是第一部《我也曾有过田园牧歌的生活》,想必这句话是给大多数读者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吧。字里行间中可以对大英帝国的贵族生活管中窥豹,浓浓的英伦情怀会把你淹没。而且这一部分就像《红楼梦》前面四十回那样处处透漏着盛世大族最后的辉煌和落寞前的苦苦挣扎。塞巴斯蒂安和查尔斯的爱情在这里开始也逐渐淡漠。环绕着牛津、美酒、华服、豪宅、异国度假等展露出令人痛心的末日盛世。我想,也只有如此优渥的条件才能产生塞巴斯蒂安和查尔斯之间天真烂漫的爱情。
  
   伊夫林•沃是双性恋作家,他曾在牛津读书时加入了一个男子同性恋俱乐部(名字我忘记了)。结识了不少名流和纨绔子弟。在第一次读作品时我就毫不怀疑地认为赛与查有恋情。这不仅可以从塞与查相处时查尔斯真心深情的内心独白和他对塞的容忍和关心呵护中看出来,在文中也有多次隐晦地提及他们之间的爱情。
  
   译林版P28写到查尔斯对塞的看法“他是迷人的,带着女性美,这是一种极端年轻的美,高唱着情歌,遇到头一阵寒风就凋谢了。”这在文中诸多对赛的美貌描写中算的上有预言意义,不吉祥的“遇到头一阵寒风就凋谢了”预示着日后他震撼人心的不幸。查尔斯莫名其妙地就被塞彻底吸引了,不过似乎所有人都这样。他天生地就包容了塞巴斯蒂安的不合群的乖僻,不自觉地也是放任自由地卷入了塞巴斯蒂安的生活。这一句话前后出现了不少关于塞的美貌和乖张描写,但是单单抽出这句来是想说塞巴斯蒂安的悲剧结局是由种种因素注定的命运。即使是查尔斯也无法像卡拉保护马奇梅因勋爵那样拯救塞巴斯蒂安。
  
   而第二章查尔斯直白的想法更是明确说明他是爱塞巴斯蒂安的。查尔斯与表兄的对峙是为了保护和包庇塞巴斯蒂安。而他在P43页的独白“和塞巴斯蒂安在一块儿度过的那个夏季学期中,我仿佛获得了我前所未有的一段幸福童年,虽然这个时期的享受不过是绸衬衣、甜酒和雪茄烟;这时的淘气,在严重罪恶分类中也属于一种轻罪,但我们身上有一种婴儿似地清新,不乏天真之乐。”还有接下来的“我”愿意告诉表兄“一切知识的来源在于了解并爱人类中另一个成员”,毫无疑问,这个“另一位成员”就是塞巴斯蒂安。在这里,查尔斯对于塞巴斯蒂安的爱是在他能察觉出来之前就自动萌发的,他爱得毫无理由也毫不突兀,好像塞巴斯蒂安生来就是要接受查尔斯的爱一样。这是种隔着许多重雾的爱,这时男孩们的爱就像神话里阿基琉斯与帕特洛克罗斯之间的爱,亚历山大大帝与赫菲斯提昂之间的情一样纯真天然。
  
   第三章中写的是一段让人不忍回忆的美好时光的序幕。查尔斯接到塞巴斯蒂安拍的电报后,立即打消赌气飞奔布赖兹赫德。一路上种种塞巴斯蒂安遇难猜测像是“脑子里的恐怖像酵母一样发酵,大片的泡沫泛起来,呈现出种种灾祸的情景”。而见到塞之后,虽说有感到欺骗的恼火,但是不可否认,查尔斯深深地关心着塞,他也害怕失去他。这点在电视剧里表现的尤为明显。
  
   而第四章几乎是第一部乃至整本书中最英伦贵族情怀弥漫的狂欢了。和塞巴斯蒂安呆在城堡里悠闲度日,和塞巴斯蒂安在威尼斯纵情欢乐。这种青春柔情让查尔斯好像置身天堂。他们肆无忌惮地饮酒,画画,闲逛,交谈,游戏。这是查尔斯爱回忆的夏天,爱回忆那时天真烂漫的塞巴斯蒂安。在去威尼斯之前,有一段描述科迪莉亚在房顶找到他两时,查尔斯的回忆记录的是他们在晒太阳,他们都光着身子,塞巴斯蒂安嚷着“天哪”把毯子拿给查尔斯盖上身体。这点细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之间是否会发生些什么全凭读者的理解意愿去判断了。
  
   在威尼斯,一切变得悠闲自得。查尔斯和塞巴斯蒂安在马奇梅因勋爵的情妇卡拉和她找来的威尼斯贵族向导带领下,充分地享受到了美的盛宴。在电视剧里第二集描绘的就是如此贵族青年度假的惬意。而重头戏在临别前一天,卡拉和查尔斯的一段单独谈话:
   “我想你很喜欢塞巴斯蒂安。”她说。
  
   “嗯,当然啰。”
  
   “我懂得英国人和德国人那种浪漫的友谊。他们不是拉丁民族,如果这种友谊持续的时间不太长,我想是很好的。”
   ……
   “这种友谊是一种爱,在孩子们还不懂得它的意义的时候,他们身上就产生了这种感情。在英国,这种爱在你快长大成人时出现;我觉得我是喜欢这种爱的。对另一个男孩子怀有这种爱要比对一个女孩子怀有这种爱好一些。你知道,亚历克斯对一个女孩,对他的妻子就曾有过这种爱。你认为他爱我吗?”
  
   显然,许多人都看出了塞巴斯蒂安和查尔斯之间的高于友谊的情愫。他们之间的感情是超越友谊的,我想毋庸置疑。
  
   在这一段故事中,有一小段话揭示了悲剧爆发的开始,那时查尔斯说的:“他并不是没有爱,而是已经没有了爱的欢乐。因为我不再是他寂寞时的伴侣了。”
  
   然后,就是旧地荒芜。真是让人不忍回忆的衰败史。这时,因为马奇梅因夫人和塞巴斯蒂安的个性使然,查尔斯最终离开了塞巴斯蒂安。他们之间悄然改变的化学反应让我万分痛心但又觉得合情合理。塞巴斯蒂安生在如此显赫古老的天主教家族,有刻骨铭心的家丑,道貌岸然的母亲,抛弃家人的父亲,他不可能有健全的人格。他过分热爱自己的童年,迷恋玩具熊阿洛伊修斯,迷恋老保姆霍金斯。而查尔斯,身上却没有那种古老贵族身上特有的遗传的致命哀伤气质。他或许深爱过塞巴斯蒂安,但是这种爱和热情随着时间和世事的磨砺而消退。但是打心底里,如此深爱过的人如何叫人忘怀,所以我相信他与朱莉娅的结合必然有塞巴斯蒂安的影响。
  
   查尔斯自己说过朱莉娅和塞巴斯蒂安几乎一模一样,而塞巴斯蒂安也说过茱莉娅和自己外貌一样。我个人认为,查尔斯在不知不觉中寻找着他的初恋塞巴斯蒂安在朱莉娅身上的影子。
  
   P276在游轮上暴风雨中的一段对话,朱莉娅问查尔斯为何结婚。
   “……因为孤独,失去了塞巴斯蒂安。”
   “你爱他,是吗?”
   “是的,他是个序幕。”
   P326的一段对话:
   “多可怕呀,”朱莉娅又一次说道,“想想你怎么把塞巴斯蒂安完全忘记了。”
   “他是一个‘序幕’。”
   “这是你在那场暴风雨中说过的话。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想,也许我也不过是个‘序幕’罢了。”
   这段对话暗示的内容有两条:查尔斯爱过塞巴斯蒂安;朱莉娅认为查尔斯爱的或许不是她。
  还有更多的蛛丝马迹或者露骨的描写让我们知道查尔斯和塞巴斯蒂安之间是有过恋情的,不过这种微妙的感情甚至他们自己都没正视过,但是旁人看的一清二楚。
  
   还有同样P326的一段独白:
  
   “我没有忘掉塞巴斯蒂安。他在朱莉娅身上每天都和我在一起,或者毋宁说,在遥远的田园牧歌式的日子里,我在他身上认识了朱莉娅。”布赖兹赫德家的两兄妹让查尔斯感到幻影重重。而且第二部《旧地荒芜》第二章开头就说了,兄妹之间给予人模糊不清的分界,由于塞巴斯蒂安的堕落,朱莉娅的形象更加清晰了。这是一种爱的转移,就像《林先生的小孙女》里主人公林先生本能的求生欲自然而然地迸发那样,查尔斯的爱潜移默化中转移给了更富生命力的朱莉娅。
  
   塞巴斯蒂安是查尔斯心底最柔软的初恋,查尔斯不会忘记他的,也无法忘记他的。只要他看到布赖兹赫德的哪怕一块石头他都不会忘记就是那个当年抱着玩具熊站在盛开的栗子树花下的男孩为在牛津规规矩矩念书的他打开了一扇改变终生的大门,也是那个美貌梦幻的少年给予了他最最青春柔情的日子。
  
   至于塞巴斯蒂安,在第三部中提到一个特别的人物——德国流氓库尔特。小说后半部中,布兰奇说过塞巴斯蒂安和那个德国佬打的火热。塞巴斯蒂安漂泊一生,最后找到了一个相依为命的混球。库尔特跟塞巴斯蒂安有6年深厚的感情,塞巴斯蒂安和库尔特在一起时几乎一度戒了酒。库尔特可以说是塞巴斯蒂安的卡拉。但是贵族出身的塞为什么愿意收留库尔特并且在病痛缠身的情况下照顾库尔特呢?他说“当你的一生有了人来照顾你,有一个人来照顾你自己,这种变化是多么愉快啊。当然,非得是一个需要我来照顾的、濒于绝望的人。”这时的塞巴斯蒂安再也不是那个抱着玩具熊、就着篮子里的草莓躺在树下喝美酒的塞巴斯蒂安了。少年时的温柔衷情都被可怕的束缚给抹杀。他只希望有个不会控制自己心灵自由的人来相依为命,而查尔斯在与自己家人接触深交后变得不再是“自己”的朋友了。他时刻怀疑查尔斯会不会是母亲派来监视自己的,这种情况下,爱情之火怎么不熄灭呢?
  
   至于库尔特,我认为他跟塞巴斯蒂安绝对不会是两个流浪汉聚在一起这么简单。P233中一段对话耐人寻味:
  
   “据你看来,”布赖兹赫德问道,“我弟弟和这个德国人之间的关系有没有什么不正经的地方?”
   “没有,我肯定没有。无非是两个流浪人漂流到了一起罢了。”
  
   查尔斯从来都是千百般庇护塞巴斯蒂安的,这次也不会例外。根据后文塞巴斯蒂安寻找失踪的库尔特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绝对“不正经”,而且塞巴斯蒂安身上那种女性的美、阴柔的气质,与查尔斯之间的分明情愫还有牛津念书时与布兰奇的交往过密不难让人怀疑他是同性恋者。但是,这时查尔斯还不忘保卫塞巴斯蒂安最后的尊严。
  
   查尔斯很大一部分可以看作是作者伊夫林•沃的化身,几乎同样的经历和气质。所以我假定查尔斯其实是个双性恋者。他与塞巴斯蒂安之间爱情在本书中并没有埋得很深,但是伊夫林用一种模糊了的笔调描写它,让它变得朦朦胧胧但又从未断绝。
  
   对于查尔斯来说,得到塞巴斯蒂安宛如圣眷,失去塞巴斯蒂安也是上天的旨意。塞是查尔斯青年时代抓不住的蝴蝶、看不够的流星,美好但是转瞬即逝。给予了他刻骨铭心的永恒怀念,也只能是怀念。
  
   对于塞巴斯蒂安来说,查尔斯是招人争夺的奖品,想要但是抢不过来。好不容易偷偷藏在怀里摆弄一下,却又被人发现夺走。他是塞生命中念念不忘的过客,也只是念念。
  
   以上6/13/2011 1:42:04 AM 与广州
  


  终于把伊夫林•沃的《旧地重游》中文版读完了。
  
  这本一直买不到的书。
  
  在当当和卓越长期处于缺货状态的书。
  
  二手书店已经炒到58块钱起的书。
  
  幸好我先将英文版的据为己有了。
  
  
  
  如果有人问这本书讲了什么,我会说,它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天恩”,什么是“爱情”,孰轻孰重。
  
  在老伯爵的灵床前,天恩,揭开面纱,徐徐降临。老伯爵得到了所谓的赦免和上帝的恩赐。至于到不到得了天堂,没人知晓。
  
  茱莉亚为了在若干年后,也许是很久以后,自己的弥留之际也能获得浩荡的天恩,对她深爱的男人,说了句:再见。她告别的不仅仅是这个男人,也是她一生唯一的一场---------爱情。
  
  塞巴斯蒂安,我深爱的这个人物,没有结局。沃没有给我们结局。
  
  因为他要让他成为谜样的人,无关天恩,无关爱情。
  
  爱,既是他本身,与情无关。
  
  沃把塞巴斯蒂安的爱写得隐忍而深沉,因为他知道他给不了塞巴斯蒂安任何结局。
  
  我,喜欢这样的爱。
  
  两个男人的爱。
  
  永远沉默,永远不需要结局。
  
  也许,对于塞巴斯蒂安这一类的男子,这便是上天能给的,最大的恩惠了。


  一次看到某个知名作者在博客上对这本书的评论,溢美之词毫不吝惜,搞得我还以为出于某种不可知的原因,我竟然错过了一个伟大的作家。激动之下,不但马上去买了原著,还同时买了BBC当年的电视剧版本。但是等我终于看完原著之后,那几张电视剧的碟子就再没动过,因为觉得不值得再浪费时间。
  
  然后你会发现说,在大部分时候,历史还是公平的,尤其是,假以一定时间之后。那就是为什么你从来没有听说过伊夫林-沃,为什么你从来没有听说过Brideshead Revisited. 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对于历史没有什么意义的作家和作品, or as better put in English, a writer and a work with no historic significance.
  
  当我们谈论伟大的作家的时候,纯粹的写作水平只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对他的时代有一个观点,而这个观点,不但对他同时代的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更能帮助于后世代去了解和理解他的时代。(Those great writers always had something to say about his TIME, and what he's got to say not only inspire his people of the time, but also help the coming generations, to make sense of it).
  
  从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的最初几十年,是人类历史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也是艺术创作力极其旺盛发达的时代。在伊夫林-沃之前,已经出现了Virginia Wolf,D.H. Lawrence, E.M. Foster, 他们的作品,对我来说,已经定义了20世纪初的英国,甚至能够瞭望到后来的英国,整个西方世界的发展方向。
  
  伊夫林-沃身于这样风起云涌的时代,却缺乏Wolf的前卫、Lawrence的尖锐、Foster的深邃,我不禁要说,who still needs Evelyn Waugh?
  
  有人把Evelyn Waugh和海明威比较,说他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如果真要说迷惘的话, Evelyn Waugh那种黛玉葬花式的无病呻吟,和海明威那种把自己抛入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过后的迷惘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说真的,我一点也不觉得海明威迷惘,对我而言,他只是登临绝顶后的虚空感,有点像独孤求败)。
  
  抛开"大帽子“不谈,单就小说的构造而言,在这部小说的人物里,除了查尔斯对贵族生活和身份深深执迷的那份虚荣和软弱,其他人物的人生选择,从Sebastian的自我荒废,到Julia的反复无常,都难以让人信服,你看到他们做了这个那个,变成这样那样,但你真的难以理解,why and how? 如果真要我去理解的话,我只能理解他们都非常非常地虚弱,they all have feeble minds and flickering hearts, that's all.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话,don't worry, you won't miss anything big.
  
  P.S. 两年前,在我忽然对这本书发烧的时候,好莱坞正在拍这部电影,当时以为这部电影马上就会家喻户晓,结果它也悄无声息地过去了,现在想想也不奇怪,这个剧本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张力,没有说服力的剧本,这部电影怎么可能有呢?
  
  http://echoineurope.com/blog/?p=132
  
  
  
  
  


  first, it is anything but a review, honestly...- -
  
  
  I want to write something about it for a long time, but lazy as i am, dont want to start.
  
  This novel means sth to me,my dissertation.
  Well, dont know what my instructor will say, i have already email it to her but she havent reply yet. Hope she thinks its okay.
  
  This is hardly a review, i just want to write sth, like Sebastian once said he wanted to bury golds under the places where he had swteet mmrs. mmrs do fail ppl, they cant last forever, can they? I am not confident about mine, so here i am, trying hard to save my mmr, then it will remain me when i nearly forget them. Maybe not the whole thing, but at least i know about my feeling then.
  
  As a english major i have to say I am rather poor in english writing. not pretending, Im merely practicing.
  can c my level from the things i wrote. middle school level- -.
  
  know what my essay is about? narratology. i hardly doubt that there is anyone who write it. At the beginning i intended to write about Wuthering Heights, my fave novel of all time, but u know what instructors always say, too many ppl write about it. At that time i was reading this novel and about to finish, so i became hotheaded and decided to write sth about it.
  
  i think maybe like most ppl, well, im not sure, maybe like some ppl, i read this novel becoz of the tv series, Jeremy and Anthony as the main characters. It was that beautiful that i couldnt help to ge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original work. I bought this book online since i could not find it in the bookstores. well, i like real books and i have a hobby of collecting books i loved and books w/ beautiful covers>< whenever i see a book with nice covers, i cant its temptation, so i will make it my achievement. recently i went to the bj books buildin for several time n bought some. i saw the WH with very pretty covers, but then i decided not to buy it now, i will buy it as a souvenir when i go to its homecountry.
  
  Well, i said it is not exactly a review...
  
  i think maybe this novel is still a bit harder for Chinese reader( well,poor vocab is of important to me of coz. i found my mmer is falling= =. owing to my bad habbits probs.) religious problems always hard to grasp, are they? But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are really beautiful.
  
  just like i was immediately enchanted by Jeremy Irons beautiful voice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tv series, so charming, so enchanting, so amazing, i was amazed by Waugh's beautiful words. esp book one.
  
  Before writing my essay,my instructor told us that we had to find out a theory to support our essays. i expended all my energy to find one,but still dont know whether it will work or not yet. If i get a No, i will probably go mad= =. Have mercy on me plz, i beated my brain to write it. one could expect how hard it is, right...im not complaining, well, i am complaining, hmmm, actually it is all my fault, no one force me to do it after all, i ran after troubles myself. you could imagine what hardships were in front of me. the biggest problem was there were scarcely resources. i had to work it my own.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 i read it a second time. well, actually it is a shame to c becoz i should read it over and over again till i really got it.
  
  This time, since i am not in a hurry, i made notes.
  As i have said above, i like writing sth or making marks of the things i read or, whatever. it gives me a kind of feeling of fulfillment.
  
  Well actually Waugh's narrating style is peculiar, at least in this book, i have no idea about others.
  
  obviously he uses a lot of conversation, whats more, a huge amount of them are onesided, when the characters talk, they seldom get replys, i mean those long dialogues. the most conspicuous one is in the early part, expressed by Anthony Blanche(?).
  honestly at first i didnt believe what he said coz i did not like him, but what followed seemed prove him right. But Charles still not gave his answers.
  
  i think noe of the funniest part in this novel is Charles' father, who lives in his own world and tries to throw others out of his world.
  when i read parts about his father, i always want to laugh..well, hope i didnt get it wrong coz i really doubt about my comprehension these days. poor me, i was once proud of it in high school. well, those are all histories.
  
  About Julia
  i cant say i like her that much, but as a matter of fact, Charles loves her. i thought, at first, charles dose not but i was compeletly wrong.He dose love her.
  i thought Charles loves Sebastian.so i tried my best to find evidence. it really hurts when i read the sentence which says" he was the forerunner" and "i had not forget Sebastian, he was with me daily in Julia, or rather, it was julia i had known in him".
  i still believe he truely love him, in the early days Charles hardly know Julia.
  ppl may say it is friendship, as i once thought, but we cant really distinct it from affection, can we?
  
  this novel is actually a conversion since everyone in the end is converted to christianity。Even charles who, at the beginning make fun of it.
  then i cant quite understand it. it surely has many other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conversion but it seems that Lord Marchmain's death plays a big part, exp to Julia. Maybe becoz she saws the wonder happened to Lord M?
  i remember it says why Julia tries to escape from her religion. it hindered her from approaching her goals.
  then why Sebastian? my guess is freedom. is it that he, as a catholic, has to behave himself, and his mother, a devoted Catholic, strifes him so he dose not has his freedom, so he wants to get away from his home? when his mother, finally, gives him no freedom at all, trust him not a bit.he cant bear it.
  Sebastian dose not love his mother. ppl scarcely dose. even cordilia dosent. why? Cara says shes a good woman being loved in a wrong way. Cordilia means, i guess, ppl couldnt hate saints so they need a substitute like Lady Marchmain, who is so pious, so beautiful and so correct, just like a saint but who is not.
  
  
  well, it is apparently that if i wan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m i have to study harder. i only know the surface, well maybe not even fully understand it yet.
  
  i think Waugh deals with the part about Charles' marriage is thoroughly well.
  he do not tell us the relation between Celia and Charles, readers know they are not on a good term but lack of the idea why. bit by bit Charles tells whole story, tho rather casually, like it dosent matter. and it is, of course not a matter to him.
  
  Anther thing appeals to the reader is Waugh's poetic language.
  i am moved by a lot of those monologues said by Charles.
  
  
  
  He told me and, on the instant, it was as though someone had switched off the wireless, and a voice that had been bawling in my ears, incessantly, fatuously, for days beyond number, had been suddenly cut short; an immense silence followed, empty at first, but gradually, as my outraged sense regained authority, full of a multitude of sweet and natural and long forgotten sounds: for he had spoken a name that was so familiar to me, a conjuror’s name of such ancient power, that, at its mere sound, the phantoms of those haunted late years began to take flight.
  
  
  
  this is the very first part that strikes me so hard. when watching tv, Jeremy Irons voice with these beautiful sentences really caught me.
  
  there are many sentences like those that are heart touching, and most of them, in my opinion, are attached to Sebastian. the overflow of the true feeling.
  
  the metaphor i liked most is in the third book, A twinch upon the thread.( I like this title,itis so brilliant. it indicates the end of the story-- conversion.), is about the snow, the avalanche.
  
  And another image came to me, of an arctic hut and a trapper alone with his furs and oil lamp and log fire; everything dry and ship-shape and war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last blizzard of winter raging and the snow piling up against the door. Quite silently a great weight forming against the timber; the bolt straining in its socket; minute by minute in the darkness outside the white heap sealing the door, until quite soon when the wind dropped and the sun came out on the ice ‘ slopes and the thaw set in a block would move, slide, and tumble, high above, gather weight, till the whole hillside seemed to be falling, and the little lighted place would open and splinter and disappear, rolling with the avalanche into the ravine.
  
  that the now was beginning to shift from the high slopes.
  
  The avalanche was down, the hillside swept barebehind it; the last echoes died on the white slopes; the new mound glittered and lay still in the silent valley.
  
  
  he uses the three separate parts to finish the indication.
  i guess, just guess, an indication of the collapse of their dream ,their story. the end.
  they can not escape from the snow, which is getting heavier.
  
  well. in the end, the soldier said Charles looked brighting, extremely happy?
  i cant stop wondering why?
  why that?
  is that he remembered the whole thing and let it go?
  or is he made himself thoroughly understood why things went like that? and end in that way?
  
  aww, still a matter of comprehension= =.
  is that a tragedy if you like a novel and got it all wrong.
  surely it is, tho everyone can ha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then make it right will be okay.
  
  
  aww
  i wrote a lot.
  
  this is a truly nice novel though the author himself didnt look it the same way as we do.
  
  if i have time i will read it again~~ maybe i will have some new understanding><
  Hope my instructor thinks it is okay as well. i know it is probably hard for her to read owing to my poor writing skills, her ignorant of this novel and the dull theory.= =.
  
  
  i want to end it with these sentences.
  
  For nearly ten dead years after that evening with Cordelia I was borne along a road outwardly full of change and incident, but never during that time, except sometimes in my painting - and that at longer and longer intervals - did I come alive as I had been during the time of my friendship with Sebastian. I took it to be youth, not life, that I was losing.


  当一个人恨上帝时他会恨妈妈。
  上帝在小偷的身上放了一根看不见的线,长得足以他游走至天涯海角,但只要轻轻一拉线,立刻能把他从天边拉回原地。。。
  世间最美好的事是有个人来照顾你,当然罗,由我来照顾的必须是濒临绝望的人。
  你在求爱,而我不知道自己还需不需要爱了。
  我想把她培养成罗马天主教徒,我竟然想把自己丢失的又重新给回下一代。但我连生命也没法给他。
  寂无人烟的城就这样屹立在那里
  查尔斯,你这个可悲的不可知论者!!!
  小说的最后,每个人命运各异,但心里都有了宗教信仰。连最放肆的马奇梅因爵士在临死前也接受了宗教洗礼。。我更喜欢电影里的查尔斯,他从头到尾都是不可知论者。。总觉得这样会更完满。。而小说里。他在马奇梅因爵士的临终洗礼中感到了神召。。
  内疚!!电影里不断提到这个词!
  我们无法避免罪孽深重。宗教不能让你变得更富有,更美丽,更有人缘,它能做的,只是接受命运的审判,承认自己罪孽深重,做神最卑微的仆人。。
  只是我怕我配不上我受的苦。


  I am not I: thou art not he or she:   they are not they   E.W.


   我也曾在阿尔卡迪
  
   《旧地重游》的第一章,标题便是Et In Arcadia Ego。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就对这句话特别敏感,因为潘诺夫斯基的一篇论文《Et In Arcadia Ego: Poussin and the Elegiac Tradition》,关于普桑和挽歌体传统。普桑曾在相隔五六的时间中,创作过两幅关于阿尔卡迪的画,第二件藏于罗浮宫,显然更有名。潘氏从文学跨到绘画,历经古典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再到普桑那个时代,梳理了人文主义者们对阿尔卡迪这块犹如桃花源般的福地不同的想象和理解。而当我看完小说之后,更加确定,这个关于回忆的主题亦是一首哀挽的田园牧歌,她因袭着维吉尔所发现的那种黄昏式的“温柔而绚丽的雾霭”。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潘氏此文的论述中,还提到了伊夫林•沃的《旧地重游》。在关于“骷髅并非死人的头而是死神的头”一点下,他说“而在伊夫林•沃的《旧地重访》这部小说中,有一位叙事人,(其实应该是“故事的叙述者”,因为原文是the narrator,即查尔斯)当他是牛津大学的一位老于世故的大学生时,在大学宿舍里,他用‘一个从医学院新近买来的骷髅’装饰自己的房间,‘放在一个盛着玫瑰的碗上,那时这是我书桌的主要装饰品。这个骷髅的前额上刻着一句箴言:在阿尔卡迪也有我’”。 (潘耀昌译版)潘诺夫斯基这篇论文最早发表于献给恩斯特•卡西尔的论文集《Philosophy and History》中,1936年由牛津出版(现在去查这本书,会发现著者一栏中标有瓦尔堡研究院,此时正是它从德国迁至伦敦的第三年,各种因缘际会便聚于此),又在1955年收录到论文集《视觉艺术的含义》,而沃的这本小说写于1943-1944年间,可见,潘氏在后来发表时做过修改,而我更好奇的是,在1936年那段时间里,沃是否看过这篇论文呢?
   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小说的第三章以前,这首回忆的挽歌和那句Et In Arcadia Ego完全不在“英国特有的传统”之中,“这种传统倾向于保持这个‘记住死神’的想法”。(阿尔卡迪这一形象自古希腊牧歌中便已存在,它既有蛮荒之地的意思,又成为尚古主义者们朝思暮想的富饶之地。而中世纪的说教总喜欢穿着古代装束来指明处世格言,ego即“我”成了死神,这句话变成了告诫:“记住死神、不要贪婪”。)潘诺夫斯基认为,普桑的第二幅画,与中世纪的传统之间划了一道“巨大的裂缝”。当回忆扑哧着时间的翅膀,盘旋于查尔斯的上空时,与塞巴斯蒂安所经历的美好往昔,无不以一种宁静和纯真的面目缓缓浮现,塞巴斯蒂安曾称自己为“半个异教徒”,在第一章里面,就弥漫着这样一种异教的气息。但它又会被轻易地打断,“突然传来一阵中午的炮声,马上,它们全都扑棱棱地乱飞起来,人行道空荡荡的了,整个天空被喧嚣的鸽子遮得黑压压的”。在查尔斯的自白中,他感叹于青春的柔情稍纵即逝,而当他想起最初在布赖兹赫德度过的充满青春柔情的日子时,他说“就像在天堂一样”。这份回忆中的柔情,更接近于普桑的第二幅画:牧羊人“沉浸在甘醇的对美丽往昔的冥想之中,却又笼罩着一层毫不掩饰的哀挽的伤感。”
   回到故事的伊始,查尔斯和塞巴斯蒂安逃出一战带给牛津的恶习,驱车来到了一片阴凉的绿地上,在电视剧版本中,塞巴斯蒂安一边吐着烟圈一边看着天空说:“这正是埋一罐金子的好地方,我想在我幸福生活过的每一处地方埋一件宝贵的东西,等到我变得又老又丑和不幸的时候,我就可以回去把它挖出来,回忆往事。”(与原著如出一辙)说完还不忘回头瞄一眼查尔斯。
   在维吉尔的《牧歌》中,便有牧羊人对美少年的赞美与倾慕,“牧人柯瑞东热恋着漂亮的阿荔吉,那是主人的宠幸,所以他是白费心力。他只能经常到他浓荫的榉树林里,在那儿一个人空怀着单相思,向山林抛出凌乱无章的诗词”(杨宪益译版),而小说中,这层同性之间的情愫则始终若隐若现的贯穿其中,在威尼斯,卡拉(马奇梅因勋爵的情妇)也算含蓄地对这种关系给了暗示——“英国人和德国人那种浪漫的友情”。有意思的是,当塞巴斯蒂安来到摩洛哥后,与他一起生活的就是一个德国士兵。而在《牧歌》第5章中,提到的达芙尼的墓志铭,暗示了他悲剧。也许,美少年最终总要走向颓败这一母题正始于此,在其后,则有了王尔德笔下的道林•格雷,还有了酗酒成瘾的塞巴斯蒂安,“饮酒使别人肥胖起来,红光满面,可是似乎却使他枯萎干瘪了”。但后来,在网上查到的一个信息,让这位美少年的原型又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塞巴斯蒂安,一个充满隐喻和暗示的名字,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体系里具有复杂而彼此缠绕的象征意义。他是宗教偶像,也是殉道者;他是爱与美的化身,也是情欲之源。关于塞巴斯蒂安的宗教传说大体上分为两个支流:在狱中传道终被揭发而被判死刑,以及因拒绝皇帝同性之爱甚至半壁江山而被乱箭射死的版本。后者对如今的我们来说显然更具有迷幻色彩和浪漫气息,它甚至让Sebastian这个名字逐渐演化为一个erotic icon。正如小说副标题所揭示的:查尔斯•赖德上尉神圣的和渎神的回忆。神圣的内容始终是不能回避的宗教问题。
   如果说,普桑的两幅画恰反映了他从中世纪说教的观念转到了对古典挽歌体的再发现,那么,《旧地重游》的故事发展则与普桑的创作经历正好相反。在田园牧歌中,失败的爱情和死亡也是常出现题材,可到了沃这里,也就是小说的第三章,这两者却又和中世纪的说教连在了一起。查尔斯与朱莉娅的爱情,在暴风雨中萌生,又在小波小折中渡过了两年,因为战事在即,朱莉娅突然渴望能与查尔斯结婚,就在他们一心一意地办理各自的离婚手续时,死神却悄然而至。马奇梅因勋爵的到来以及意料之中的死亡,使得Et In Arcadia Ego这句话又回到了中世纪的含义里,因为他是真的“也曾生活在阿尔卡迪”,并且这个“阿尔卡迪”有了双重含义,它既是查尔斯与弗莱特兄妹的阿尔卡迪,也就是布赖兹赫德庄园;又是马奇梅因在威尼斯的公馆,逃避教义的享乐港湾。勋爵的临终的忏悔,就像普桑第一幅画作的那句箴言。
   在马奇梅因夫人的病逝的时候,查尔斯曾与科迪娅莉谈到了天主教徒的信仰,科迪亚莉说起她母亲曾念过的一篇故事,“我抓住了他(指那个小偷),用的是一个看不见的钩子,还有一条看不见的长线,那条线长得足够让他游荡到天涯海角,但是猛拉这条线,就能把他拉回来。”而第三章的标题就是“拉动命运之线”,这个命运也许就是一个天主教徒的最终归宿和生来就应背负的犯罪感。
   说到阿尔卡迪与《旧地重游》的关系,从伊夫林•沃的生平来看,哪怕他未曾读过潘诺夫斯基的文章,至少是看过普桑的画的。如果说,沃是从普桑的画作中直接体会到了那种挽歌体的传统,那真是一位作家和一位艺术史家的神交了。我又在想,若沃的创作确实受过潘诺夫斯基的影响,就不仅仅是两个个人之间的交集,而是瓦尔堡研究院搬迁到英国后,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不管怎样,对于读者而言,潘诺夫斯基这篇文章,实在是一份完美的对照读物!
  
  
  PS.我本人更倾向于认为,沃的创作是受到过潘诺夫斯基这篇文章的影响的。但目前要证明这点,显然材料不够,比如在当时,英国的知识分子界对“阿尔卡迪”的认识究竟是怎样的,(但我觉得,从潘最早发表这篇论文的时间看,应该能说明当时的“岛国传统”依然存在)比如沃出版的日记还有关于他的传记,是否有证据证明他是看过这篇论文的呢,在简单的英文搜索中,是有文章把查尔斯的回忆和elegiac联系在了一起,但从看,《旧地重游》中那种回忆的哀挽之感是他之前的作品所未曾流露过得,那么是因为二战还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他发生了改变呢?还有一个问题,潘诺夫斯基这篇论文的36年版和55版之间,到底做了多大的改动,现在只能看到两篇的标题不一样,在第一篇里,并没有提到elegiac,而是称之为Transience,而潘诺夫斯基是如何知道这本小说的呢?40年代好莱坞曾想把《旧地重游》拍成电影,沃与妻子也为此专门去了趟美国,但结果是不欢而散。(我很不靠谱的猜想是,沃给了他一本。。。哈哈哈哈)而且,为什么潘只谈小说中的那具骷髅,对其中的异教色彩只字不提?关于《旧地重游》的评价也只能略知一二,也许已经有人对此问题做过充分论述了。
  
  以上,10.10.7


  I am not I:thou art not he or she they are not they
  
   最开始,这本书吸引我的是蓝色无染的封面上那白白的建筑,给我一种似水年华的沧桑感。还有那句令我无限神往的书评:不读此书,谁解感伤隐忍 此书之后,世间再无贵族。
   旧地重游,开始于一个枯燥乏味的午后,在闷热的军营里接受任务,这种开场令我感到沉闷。直到那个标题——我也曾有过田园牧歌的生活。我想,塞巴斯蒂安无疑是个令我万分欢喜的人物。在牛津这座深沉的学府中,在上层社会与资产阶级之间徘徊,却又不步入社会,这恰似是一种生活中少有的享受。塞巴斯蒂安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是20世纪初新青年最令我喜欢的情态。抱着玩具熊招摇过市,在宿舍里挂满了画作,直到影响查尔斯高价买了一个skull放在书桌上。
   直到马奇梅因夫人的破坏。宗教信仰的纷争自东罗马帝国时天主教的同化便开始深入人心。这种宗教的腐化影响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却又继续影响着教徒外其他的人。而这种信仰从根本上说却是矛盾的。她没有用爱去对待他人,相反,她却为了让家人信仰她的宗教而不择手段。令我庆幸的是,马奇梅因勋爵,他死在那中国式的客厅里,死前享受了凡俗的人世中所有的绚丽。但他的死,终究毁灭了朱利娅的幸福。然而,塞巴斯蒂安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塞巴斯蒂安开始变得闷闷不乐、烦躁不安。他丢掉了那个可爱的玩具熊,对生活的潇洒之事也没有了兴趣。他告别了牛津,终沦为了一个终日酗酒的醉汉。郁郁寡欢的人借酒消愁,浑浑沉沉中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可是,可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呀!萧瑟的秋风中黄叶飘零,查尔斯不得不轻轻挥手,告别旧地荒芜。
   查尔斯是个有理想有志向的文艺青年。他与Brideshead结下的不解之缘必成为他一生中无法解开蜘蛛网,这种感情令人怅惘。数年后破败的故园与他画笔下的世界会有多少差距?此时此刻,中国式的客厅里早已布满了灰尘。在与朱利娅相处的日子里,查尔斯是否为曾经那段没有爱情的婚姻而后悔?但宗教的差距终究毁了他原本无限美好的爱情。
   在回忆的尾声里,所有人在转动命运之轮之时,我尤为渴望能够有斯巴斯蒂安的身影显现,但最后等来的却是他穷困潦倒在国外虚度被修道院收留着的字眼。我的脑海中,再次涌现了他抱着玩具熊徜徉在牛津校园时那落脱的样子。
  
   我想,对于宗教的批判大概是本书的主旨,但书中时时所流露的哀伤却令人始终无法释怀。红尘素居,那风雨后的故园却变得十分落托。断肠花堆积了满地,丛生的杂草上托着一片片干枯的黄叶。这番重游再无往日晴朗,
  Brideshead has faded away.


  在读《旧地重游》之前 伊夫林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巴尔扎克”式的
  
  睡袍 雪茄 墨水 当然 还有红酒
  
  据说 伊夫林曾在1956年一场为女儿举办的晚宴请柬上这样写“陈年香槟供应,但只许我一人享用”
  
  这个小故事是素素跟我说的 那个时候我刚刚念完《一把尘土》 听到这个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另一个小老头——陈丹青
  
  把这个念头告诉素素 她了然地说:“可以理解,同样是文艺界的泰斗, 也同样愤怒而激进着。”
  
  其实在我看来 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两人骨子里的那一份内敛
  
  不同的是 英国人的内敛是贵族式的 是疏离的 淡漠的 英国人称之为“优雅”
  
  而中国人的内敛则是木讷的 稍显笨拙的 我们称之为“谦恭”
  
  写《一把尘土》的伊夫林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尖酸刻薄 绝不声嘶力竭的声讨 讽刺谩骂张弛有度慢条斯理 杀人绝不见血
  
  记得当时看完之后心情那个激动啊 伊夫林对于当时濒临崩溃的道德体系的解构 对于人性虚无的体现入木三分
  
  这一点像张爱玲 通透至极 也冷漠至极 像是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冷眼旁观 让人禁不住牙痒
  
  后来陆续看了《荣誉之剑》、《衰落》,《邪恶的躯体》和他的一些游记 无一例外的精彩
  
  但是 《旧地重游》却是我一直在回避的作品 因为英文原版出版时的一句宣传语“赖德上尉神圣的和渎神的回忆”
  
  想当然的以为 这部伊夫林在二战期间写就的畅销著作大概充满了流行的人性的罪恶啦黑暗啦救赎啦等等看似很有深度其实完全无法深入的主题
  
  直到09年译林出版社出了新版本 真真下足了功夫 布面精装烫银 还有一幅英国约克郡霍华德城堡(Howard Castle)的建筑速写 处处都透着英国的小资气 于是一横心也就买了
  
  第一章标题就是“我也曾有过田园牧歌的生活”那句著名的拉丁文墓志铭 赵隆勷的文字真是考究 一个“Arcadia” 竟能想出田园牧歌来 真是厉害 书名译的也好 比什么梦断白庄、故园风雨不知多了多少深沉和贵气 符合伊夫林的风格
  
  有多少人出这是伊夫林自传性的小说 因为其中充满了对于人生和宗教的矛盾 就像伊夫林本人所经历
  
  年少时的伊夫林大胆狂妄 据说还拍过一部讽刺天主教的电影 可是随着声名日盛 伊夫林对于宗教的态度也越来越复杂
  
  这种心情在《旧地重游》中 即可见一斑
  
  马奇梅因家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典型英国家庭 显赫一时 最后却枝败叶散 销声匿迹
  
  而这个家族中每一人的命运都和宗教密切相关
  
  我们姑且把查尔斯看成是伊夫林自己的影子 他是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见证者
  
  他与马奇梅因家族的渊源始于塞巴斯蒂安 一个被他称为具有“magical beatuy” 青年
  
  刚出场时的塞巴斯蒂安虽然有些神经质 但是天真 有活力 热爱生活
  
  他对自己的家庭讳莫如深 一直不愿意让查尔斯介入他的家庭 我想 塞巴斯蒂安身上同样或多或少的浸润着作者的影子
  
  他渴望自由、向往真实的生活 却不得不屈从于母亲以宗教为名义的压迫 最终选择了逃避 酗酒度日
  
  塞巴斯蒂安对于宗教充满怀疑 却没有勇气叛逃 宗教似乎毁灭了他的生活 但他最后的归宿却是一家修道院的守门人
  
  茱莉娅年轻、漂亮 对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 却拥有并不愉快的婚姻 当她核查尔斯相爱甚至即将结婚的时候 却因为所谓的宗教道德感而放弃了幸福
  
  还有 马奇梅因公爵 一生离经叛道 却在临死之前画了十字架
  
  这是伊夫林的讽刺还是怀疑 是在质疑宗教对于人对于道德的作用 还是 说 我们无论走得多远最终还是需要宗教来给予支撑我们的精神和生活
  
  在小说的最后茱莉娅有一段颇有深意的话“.........不过我越坏,我就越需要上帝。我不能拒绝上帝慈悲。......”
  
  这是伊夫林自己的态度吗?我不知道
  
  伊夫林的英文非常漂亮 有人说可以和伍尔夫一较高下 这个在战争期间仍坚持用羽毛笔写作的英国男人 有着八分的刻薄十分的骄傲和十二分的优雅 绝对是个典型的会在午茶期间大谈文学和音乐的英国知识分子
  
  小说的结尾很好 很有几分《红楼梦》的味道“雪崩滚下来,崩雪扫荡净了它后面的山坡;最后的回声消失在白茫茫的山坡上;那新的土丘闪着光,静静地躺在死寂的山谷里。”
  
  一部好的小说拥有相当的社会性 或许即使是在几十年以后的今天 伊夫林的问题仍是你我的问题“神性和人性到底是冲突的矛盾的还是共存的相容的?”伊夫林没有答案 我也没有
  
  其实我喜欢译林新版的宣传语,虽然有点文艺的过了——“不读此书,谁解感伤隐忍 此书之后,世间再无贵族”
  
  
  


  看介绍,仿佛是一本有这极高评价的书。买来,看了一半,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个人认为是翻译的水平太烂,就像是一本流水帐......真是索然无味的一本书。个人一件仅供参考.....


  这是一个被巧妙安排的故事,犹如书中“布兰奇”说的那样,除了英式的魅力什么也没剩下:作者绕过一切可能带来问题的暗礁,一番探头探脑之后,带着一脸“也不过如此”的表情,最后居然还有脸发出“我也曾有过田园牧歌般的生活”的感叹——这生活何曾是属于过你的?没见过比这更没尊严的写作了。


  看完了这本书,有些枯燥,有一种浓厚的基督徒式的苦涩味道。
  还记得看过几眼电视剧,片中穿插的第一人称出现的画外音非常之好,印象极深,文字和朗诵者的语音都富有一种阅尽沧桑的平静,不知道电视的译者与书有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让这位意者去翻译,或是让译者看过电视剧再去翻译,这本书将会好看的多,因为中国字本来就是一种可视的文字。


  今天拿到实体书,还是很开心。忍不住把喜欢的段落打了一点下来,有待今后慢慢补充吧。
  *I do not know that I ever, consciously, followed any of this advice. I certainly never changed my rooms; there were gillyflowers growing below the windows which on summer evenings filled them with fragrance.
  *I went there uncertainly, for it was foreign ground and there was a tiny, priggish, warning voice in my ear which in the tones of Collins told me it was seemly to hold back. But I was in search of love in those days, and I went full of curiosity and the faint, unrecognized apprehension that here, at last, I should find that low door in the wall, which others, I knew, had found before me, which opened on an enclosed and enchanted garden, which was somewhere, not overlooked by any windows, in the heart of the gray city.
  *He (Sebastian) was entrancing, with the epicene beauty which in extreme youth sings aloud for love and withers at the first cold wind.
  *Looking back, now after twenty years, there is little I would have left undone or done otherwise.
  *I could tell him (my cousin) that all the wickedness of that time was like the spirit they mix with the pure grape of the Douro, heady stuff full of dark ingredients; it at once enriched and retarded the whole process of adolescence as the spirit checks the fermentation of the wine, renders it undrinkable, so that it must lie in the dark, year in, year out, until it is brought up at last fit for the table.
  *(Anthony): There are five distinct tastes as it trickles over the tongue. It is like swallowing a sp-spectrum.
  *(Anthony): You have seen her (Lady Marchmain)? Very, very beautiful; no artifice, her hair just turning grey in elegant silvery streaks, no rough, very pale, huge-eyed-it is extraordinary how large those eyes look and how the lids are veined blue where anyone else would have touched them with a finger-tip of paint; pearls and a few great starlike jewels, heirlooms, in ancient settings, a voice as quiet as a prayer, and as powerful.
  


  很喜欢他的写作风格,感觉到了书中的一种莫名的哀伤。
  
  觉得Evelyn Waugh很会写书,每一句都很有感觉。


  
  
   开始是受不了译者的中文,后来是受不了作者冷酷龌龊的内心。
  
   个么第一部分是个又欢快又悲伤的Gay故事,个么第二部分就变成垂涎美色的婚外情故事,最后部分是天主教胜利和战争啊激发人性的感慨。
  
  
   如果可以把男猪Charles放到《飘》里让巴特勒船长揍个半死,个么世界真美丽。
  
  
   个么译文的组织真是差。多少次啊,在心里默念董桥的名句:“不是人话!”我相信原文的语句应该是漂亮的。个么作者所表露的态度和观点实在是最戳气的英国人的最冷酷最装X最恶心的面目,所以想看原文的心完全冷死了。
  
  
   好的吧,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流传完全归功于喜欢看暗戳戳的Gay故事的同人女的自我YY。


 “我们把身后的一扇扇窗户都关上,各种声音都没有了;月光洒在阳台上像霜一样白,喷泉淙淙作响悠然入耳;而阳台上的石栏杆也许是特洛伊人的城墙,静悄悄的园里也许支着希腊人的帐篷,而这个夜晚克瑞西达就躺在里面。
  ‘几天,几个月。’
  ‘时不可失。’
  ‘在月亮升起与落下之间的一生呵。以后就是黑暗。’”
这是哪一章?我只有英文版找了半天没找着


第三部 第三章“在喷泉边” 末尾
中文版见: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645460.html


嗯 谢谢~~


装帧设计:纸皮儿工作室。封扉插图:郭瑞。


你的评论让人感动,读完后又想起了那本书里那些动人的情节


我甚至恨恨的希望:对塞,那是查最初和最深的爱恋;对查,他仅仅是塞生命的过客。他把他忘了吧。
原谅我得偏心,只是太心疼塞了。


谢谢,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书。我也非常喜欢塞巴斯蒂安。


作者比我大胆,我也关注了同样的段落,但是感叹于伊夫林的隐忍含蓄一直不敢确定。


在译林订的中文版的故园这星期到了,这几天晚上一直在看,因为主演是jeremy irons,所以我喜欢的一直是charles,他演的太好了,从他的眼神里能看出他对sebastian的深情,有的时候看着他看塞的眼神,莫名的心酸。甚至他跟julia在一起的时候,我相信他更多的时候是透过她在寻找sebastian的痕迹。


这本书还有得买?


我到处都买不到,网上一直缺货,有二手的但是价格翻了几番...


嗯,是的,直接在译林出版社的网上订购,不过时间有久点,我在深圳3月1号订的,大概7天收到的,花费30多块而已,收到时对书的封面有意外的惊喜。


真的吗,太好了,谢谢你~ 封面的确很精致~


译林出版社的网站根本无法注册会员啊><好想买这本书!!!PO主可以借我一下你的会员吗???
唉 还不知道有了会员能不能买 这个网站经常打开来有问题TAT


出版社也没有了,ls死了这条心吧。


ls 官网上说是可以购买而不是无货啊


不是还有一行小字说购买前请致电询问吗,我打电话出版社告知没货的?估计是他们的库存系统做的不好,有货没货界面上显示不出来.


好吧QDQ 这本书到底是多冷门 再版下不行吗嘤嘤嘤


我正在看书上的这句话~


我了,我刚baidu 阿尔卡迪,竟然到这里来了。


阿尔卡迪也有死神,这可能是老杨讲过的,我唯一有些印象的东西了。


…你百度这个干嘛…


读后三个月,仍然无法忘怀,所以手记此文。


可能真不怎么样,我没有只看过有这本书,没看过内容,估计应该不是那种文辞有韧性的小说,所以才能显得平铺直叙。有这种可能性!


可是我喜欢。。。一个人的全部知识都源自对人类另一个成员了解和爱的欲望


在这本书里,我只看到了许多窥视的对象,但没看到那个偷窥的人。说他偷窥,是因为在他该参与的生活中,他都交了白卷,甚至完全看不到一个人的存在。这又算哪门子“了解和爱的欲望”?


他身段未免也太柔软了吧……


我看的电视剧字幕版本独白台词和译本一样


太长了
先马克一下


嗯,还是我生日那天创建的,真是有缘。


我比较震撼的是亚特兰大成了恶狼陀。 为此我一直忽略小说的美国南方背景, 想象整个故事发生在白山黑水之间。
--------------------
另, 这篇开头, 颇有, 呃, 我不知道马林凯来是否会不高兴, 恺蒂的风格。


2010-05-10 16:46:35 malingcat  嗯,还是我生日那天创建的,真是有缘。
======================
和楼主握手~


研读仔细,又油腔滑调。先打十分,再打十板。


我当时也为“他的母亲表面笃信宗教,却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这句莫名其妙的话纠结了很久,觉得对人物的理解过于片面,
再说了,难道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的人,就不可能是内心虔诚,只能是"表面上笃信宗教“?
在英国这个新教国家,天主教徒是极少数派,20世纪之后天主教小说家更是鲜见。在伊夫林•沃之后,有大众影响的也就要数戴维•洛奇了。
________________
这种说法相当然了吧
当代天主教在英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Times Online 上还有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
Catholics set to pass Anglicans as leading UK church
至于著名作家,有大众影响的,Graham Greene, J.R.R. Tolkien, Anthony Burgess, 还有写布朗神父系列 的Chesterton, 都算吧


嗯,Graham Greene算是“天主教小说家”,不过我是把他和Evelyn Waugh 算作战前成名的那代小说家的,因此说在他之后,有戴维·洛奇。
当代天主教的勃兴,是20世纪60年代梵蒂冈第二次公会后的产物,不仅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教徒人数也在增长。但是,说它超过了新教,还是“耸人听闻”了 :)


coincidence!
上个月刚读完BR的英文版,现沉迷于BBC的81年的电视剧
真的是本很美同时有凋零之感的书


写得真长.


牛津生活那一段写的很有风致,除此以外其他部分就读不下去了。宗教这玩意儿总是让人生厌。
我觉得里面最有趣的人物是查尔斯他爹。。。。。。


反倒觉得宗教色彩其实很弱化


书一直在停滞阶段,读得很碎,宗教很让人困惑。


《旧书重温忆华年》里的一篇就是写这本的 作者说他年轻的时候BR是美国人的英国梦


写的真细致啊,读书读的太仔细了!看了你的评论,才发现塞巴斯蒂安是gay······


译林采用的是赵隆勷先生的翻译,“旧地重游”,也好,有作者不动声色的那重气质。至于电影和电视剧采用的都是“故园风雨后”,董桥先生说是香港的翻译,实在是有些滥情了。最不堪的译名是“欲望庄园”,也是香港译的,伊夫林•沃地下有知,是要爬出来闹事的。
=============haha


所以亦舒才会写故园


很长但是也认真看完了,觉得自己读书真是不细致。很多细节都没有去推究。很有用的评论。
我认为塞巴斯蒂安确是和查尔斯是少年时的同性恋人。Evelyn也是个双性恋者。
在读的这几天脑子里一直回荡着“我也曾有过田园牧歌的生活”,真是荡气回肠的一句话。


这部书有浓浓的怀旧气
颇有遗老遗少谈太平年间事的味道


你的评论让人感觉你太细致了,我是看了电影后看电视,现在准备看小说了。你的评论太有帮助了。谢谢楼主!


我们也许只需模糊地懂得查尔斯关于塞巴斯蒂安的回忆是对曾经的青春的美好的怀念就足矣。这也许只是对某个特定时期的回忆,只有时间,不曾有人物;只有心情和感觉,没有其他。


好吧,其实有两个小错误。
  查尔斯是有个小儿子而不是女儿吧。还有马奇梅因家族不是天主教贵族,恢复古老信仰的意思应该是恢复到宗教改革前的状态。
  另外还有两个笔误:以谜迷特质吸引着我辈好奇者,似不通。只能算式“姘居”,似有误。
  
  很喜欢这篇书评,当初我也是被这本书漂亮的装帧吸引过去的,买回来一个下午读完之后非常惆怅,而且有很多地方我觉得都很含糊,所以绝无仅有地从头到尾读又读了一遍,不过还是有很多地方觉得不清楚。所以又找来格兰纳达电视台的电视剧,电影。但是这本小说仍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两年不能忘记(我现在在读它的英文版来着),读《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男人之间:英国文学与男性社会性欲望》都是因为这本书。现在看了这篇书评之后才觉得补充了很多其他的历史语境之后,很多东西才真正被点破了。
  
  另外当初读完这本书之后不能自拔,买了许多送给好多好友,还囤积了一些。现在除了在复旦学人书店看到过一次以外,在市面上已经看不到这本书了。也很少听说过有人读过这本书,你是第二个我见到过的。
还有这本书里面关于天主教的一些信息也出奇地准确,这在中国真的令人感到很意外。当初意外地得到一本圣经把它从头到尾读过两遍,对基督教的痴迷又被《旧地重游》这类作品的加深了,所以曾经了解过许多基督教的东西,虽然现在我已经不怎么陶醉在这种感情里了......但我仍然对王尔德“圣人与罪人有天主教,至于有名望的人,他们有英国国教”这句话很有感触,这句话的公教味道太足了。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前英国"受教皇领导",是天主教没错啊。?


马奇梅因侯爵:出身于古老的天主教显贵家族
你知道爸爸成了天主教徒的时候他是怎么说的吗?妈妈有一次告诉过我。他对她说:‘你已经使我的家庭恢复祖先的信仰了。’——这说明马奇梅因侯爵是改宗者,并不是出生在天主教家庭,后面指的是恢复到宗教改革前的信仰。


这篇小说国外有很多研究成果的,天主教显贵家庭应当没错。我说的是"出身于",没写"出生于",也提到恢复祖先的信仰了。是我没写清楚还是你误读了呢^_^


在书中涉及到的年代马奇梅因家族是显赫的天主教家族是无疑的,但是马奇梅因出生时应该是国教徒。
PS求“国外有很多研究成果”,我已经求索好久了。


我的理解里出身和出生不是一个概念,看来与你有异。
另外,你再查查查尔斯那个孩子是男是女吧。我记得用的是"她"。书我已经送人了,还真无处复核去。
有关论文可以在图书馆外文数据库里查。


他现在和约翰约翰好得要命。看着他们在一起的样子可真让人心里觉得甜滋滋的。他不管何时来,首先把车子径直开到教区长的旧宅去。走进屋里,谁也不理睬,马上喊道:‘我的小哥们儿约翰约翰在哪儿?’接着约翰约翰东倒西歪地从楼上跑下来,然后他们就出去,一起到小灌木林里去一连玩上好几个小时。


竟然送人了,这么漂亮的一本书,我还囤了不少。


说的不是这个吧,是他妻子在他不在期间的那个?


就是这个,微博上@了你一张图片,求一阅


真像啊。左边这位是谁?


哈利波特中的珀西


好长阿,终于读完了


抱歉,我正在读这本小说的英语版本,发现那个不在的时候的孩子是个女儿。


故事很简单,迷人的是战前那一段儿迷惘且最后的辉煌时光,是大英帝国余晖的回忆


看了电影版之后,对这个故事越发感兴趣,似乎有这一种无形的魔力,让人虽心甘情愿却也手足无措地跌入深潭。
电影版惊叹饰演塞班斯蒂安的演员的演技,虽深知查尔斯的主角,但却深深被塞班斯蒂安所吸引。究竟这座庄园有着怎样的故事,怎样的宗教,是一种牵制还是一种救赎,每个人物内心的顾忌与真正所往......这一切都想知道。
看了这篇文章,从小说到作者再到背景,整个画面渐渐清晰......英国人骨子里深深的“故园”情结。


宗教情感總能讓人平靜下來。


怎么觉得铺垫和转折那么一厢情愿。


正在读英文版(我会告诉你是因为中文版绝版卖太贵了我又不想买盗版的缘故么),看了电影之后再来读的,并且应我好朋友的要求,我现在是边读边翻译,所以遇到有些很难理解,其实读的时候可以忽略的地方都得各种想尽办法翻译出来(现在深刻觉得信达雅真是件难事= =),看了这篇觉得收获很多,我的翻译就权作消遣好了,关键之处,楼主都给了很好的理解和补充,果断收藏。


香港的翻译是故园风雨后,亦舒为此写过一部故园,刻意彰显出与此小说挂钩的英国文艺范儿,但是英国的故园是那些老古堡老豪宅,充满英国世家特有的含蓄,隐秘的情乱,以及对战火纷飞中逝去的豪华怀念,这份情怀与红楼梦倒是同工异曲。
幽默作品中呢又以万能管家与故园情结最接近,每一个故事都讲述一个世家的老宅,疯狂的宣泄,与战争即将到来的不安预感


露珠真是了不起。。。我看书时候很多问题都被解答了。。


看过电影,读完中文版,还是有很多一知半解的地方。这一篇背景科普加上LZ的解读简直是指路明灯。再看英文版之前看看这个大有裨益


读过了评论,评论写的太好了


最早看的是BBC的电视剧 看完之后的心情真是很难形容 很喜欢 但只敢重温前面那几集 后面太令人心痛 所以只敢一遍遍重温牛津岁月的美好 后来看了电影版的 虽然理解电影要票房 虽然理解电影是导演等的再创造 不应该以这个衡量那个 只应该用电影的审美来衡量 但是 还是很伤心 然后就找来了小说来疗伤 那么多的感受 写不出 看了楼主的评论 真是受益匪浅


叙述者说:“我的主题是回忆,在战争时期一个阴暗的早晨,一群长着翅膀的东西在我周围飞翔。这些回忆时时刻刻伴随着我,构成了我的生命。”这些长着翅膀的东西搬运来牛津的古雅、白庄的富丽、威尼斯的浪漫、邮轮上的月色、殖民地的阳光,它们的总和,是大英帝国的辉煌,是英伦绅士格调,是上流社会的经典生活方式。可惜在1943年这个“黄豆和基本英语”的凄凉年头,庄园荒芜,人去楼空,有种长日将近的哀婉,而迷人的也正是这种物是人非、无限低回的追忆吧。
------
怀旧真是个很永恒很普适的东西


撒。。。。原著是这个感觉?


大概我最近情绪不对,改天你看看~~


我是想说,你确定你看的是书,而不是那部“著名”的电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