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线无战事

[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6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译者:

李清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人公博伊默尔及其同学们在“爱国主义”口号的煽动下应征入伍,在前线绞肉机一般的阵地战中厮杀。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他们的理想与信念崩塌了,对生活的热情崩塌了,对世界的认识崩塌了。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为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茔。战争的恐怖与残酷,士兵对和平的渴望,展现给读者的是人类无泪的悲哀。最后,就在和平即将到来之前的一个宁静的秋日,主人公在前线阵亡。对战争的忠实还原及反思,使本书成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不朽名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线无战事 PDF格式下载



   老师发下书的第一天我就一口气读完了。书的故事情节非常棒, Remarque对于战争里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与对一场场战役都描写都是极其细致,让人不由为那些二十来岁就把青春甚至生命白白葬送在战场上的士兵而感到心痛。
    
  讲讲我在读书时最大的感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有参战国(除了美国)都把责任全全推到德国人身上。一开始我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对: 是德国人野心勃勃开始攻打各国,还把人家好端端不参战的比利时也拉进来。最后打输了非但不认错不赔罪,还抱怨凡尔赛条约不公平。真可谓岂有此理!但是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其实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的士兵,在战争里都是别无两样的受害者。 他们对战争是一样的无知,一样地抱有幻想;他们在战壕中的日子是一样的艰苦,一样的没吃没喝,远离家人,活在生死之间;他们更是同样的被战争残害-----二十来岁的人,未来在一片雾蒙蒙中飘忽不定------他们已经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希望,他们不打算,也不计划将来---这纯粹是徒劳。在一秒定生死的战场上,谁的未来都能在下一秒钟就随着血与火一起被埋葬。他们都是被逼无奈的----为了生存的本能,而变成了自己都不愿看到的杀人机器(老师用dehumanization来形容我觉得太恰当了!)当真正仔仔细细去贴近看士兵的生活时,我觉得,对法国和德国,我抱着同样多的同情与惋惜。
    ------------------------------------------------------------------------------------------------------------------
    
    无论是词汇还是在中心思想的分析上,这本书不应该算难。但是!我们亲爱的英语老师!怎么就花了整整两个月在这本书上呢!
    
    因为他说,我们要用批评的手法去读这本书!批!评!的!手!法!我当时就知道大难临头了……
    
    老师要求,在读书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一字一句里使用的文学手法。除了最最基本的拟人暗喻明喻形象讽刺重复……还要找出ambiguity, opposition, paradox, juxtaposition, symbolization connotation, conflict, overgeneralization……..上课的时候,一页一页找下去。 打比方,第11章的某一页里,主人公Paul 说“I often sit over against myself." 这是什么文学手法?三秒钟要反应过来… "conflict ! "
    
    快300页的书…..硬是这样找完了。找完了不算数还要写一篇analytical essay….关于作者是如何用这些手法来加强他的中心思想,如何进一步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非人性。
    
    被老师这样一搞,我完全不喜欢这本书了。拜托我不觉得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会想这么多,以这样刻板的眼光去读一本书,完全磨灭书里面原有的生动和灵性!现在问我的读后感的话….我觉得…我除了会把这本书撕烂以外什么都不会做。
    
    【好吧,其实那是因为我程度不够…..不好意思我只有十年级….只注重故事情节…...还领悟不到文学真正的美丽之处】
    
    
    所以总体而言。。。。这本书我还是给高分!是值得一读名著。


   正义与非正义都是被战争坑掉的一代,
  “而且,人们也不会了解我们,因为在我们之前成长的一代,虽然在这儿跟我们一起度过了这些年,但是他们都早已成家立业,现在会回到他们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战争就会被忘掉,而在我们之后成长的一代,象我们从前一样,跟我们完全陌生,将会把我们推在一边。甚至在我们自己看来,我们也是多余的,我们的年龄逐渐增长,有些人将会适应,还有些人只是顺从,而大多数人将会茫然不知所措;岁月流逝,到最后我们将归于毁灭。”
   “一道命令使这些默默无言的身影变成我们的仇敌;一道命令说不定又会使他们变成我们的朋友。在某一张桌子上,有某几个我们谁也不认识的人签署了一项文件,于是多少年间,从前一向受到全世界鄙视和最严厉处罚的罪恶,便变成了我们的最高目标。”


   最开始就被扉页上的一句话打动了,“他们尽管躲过了炮火,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整本书写得非常的细致,常常大篇幅地描写主人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以及内心的变化,读起来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么一段话,是说他们受老师关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荣誉感之类的言论鼓舞,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却在战争中被毁了,无论是肉体上还是心灵上,他们或者死于尚未准备好就投身于的残酷战斗,或者被战争的严酷摧毁心灵,或者侥幸活下来却发现自己站前的生活被毁了,新的生活却还没来得及建立起来,自己成为了多余之人,无所适从。造成这一切的,他们曾给予无限信赖的老师应该负有一定责任(这也跟个人观点的局限性有很大关系,当一个人还是很难看清自己所处时代的正确走向的),如果他们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在学生做出决定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年轻的生命就不会消耗在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中,并任由战争摧毁其身心。当然,能做到这点真的很难。
  
  无论在任何时候,老师都不应成为当局宣传主流政治观点的工具,应该认真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予以引导;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所在,教给他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高屋建瓴,所以要求教师自己应有足够高远开阔的视野和足够的知识学术修为,这也是我教育生涯将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看完《西线无战事》很久了,当时也曾想写些什么,但雷马克的文字实在太过细腻和真实,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像是得了战后创伤那般连只字片语都无法组织起来。
  
  反战题材的小说不少,但雷马克怕是少数用优雅的文字去真实描述战时的状态和心理,书中充斥的着大量臆想和情绪,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不真实的。只有直面过如常态般的死亡的人才能体会,是怎样的恐惧、压抑和绝望导致了那样一种看待周围事物的冷漠,以及对将来的迷茫。唯一的情感联系只是战友,和国家无关,和正义无关,和后区那些捧着鲜花的少女无关。
  
  《西线无战事》中挥之不去的片段太多:等着战友死去接手他的皮靴、逼不得已用匕首近距离杀人、被炮火堵在小空间战壕导致精神崩溃,以及穿插着各种对战争的怀疑、对正义的怀疑、对参战前所有观念的怀疑——若没有战争,生活不会是这样。若停止战争,世界也永远不会像原来那样。而所有这一切,只因为一部分愚蠢的人做的一个愚蠢的决定。
  
  那些带着起床气铁青着脸的上班族们,那些吵着没有钻戒就不结婚的女人们,没有人知道自己蒙受着多么可贵的上天的恩宠。《西线无战事》造成的战争后遗症,像是真实留在我记忆中一般,不忍直视。
  
  这只是一种发泄,或许将来我可以更细致地谈论这本书,但现在我只想说一句话——去他的国家。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德] 埃利希·玛利亚·雷马克
    
    
  战争是什么?它的可怕之处不是那些数以万计的被炸毁的建物;不是曾经让参战的国家倒退几十甚至百年;甚至不是那些巨大的伤亡数字和如同遍野哀鸿的伤民和死尸。
    
  而是,那个时代的人,从精神上完完全全地被毁掉了。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全部的青春献给了战争,他们的人生信念还没完全建立就被彻底摧毁,他们杀过的人,发出的子弹,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覆灭,这些深深印刻在他们记忆里的东西,最终把他们毁掉了。
    
  从前有关家庭的记忆不再能拯救他们,拥抱这些记忆只会激起更痛苦的怀念,因为他们曾经在战场上为了基本的生存毁掉了别人的家庭;痛苦的经历也不再会使他们怨愤,暴怒,疲惫和憔悴把他们的精力全部耗尽,他们再也找不到自己的道路了。
    
  ----------------------------------------------------------------------------------------------------------------------
    
  战争给了人什么?我们变得冷酷,好猜疑,无同情心,一心想复仇,因为战场上的人恰好需要具备这些好品质;我们上了战场,我们不再是青年,我们躲开了自己,躲开了我们的生活,在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的时候,却不得不向它开炮;当第一颗流弹打来的时候,我们就与这个世界的希望,美,博爱割断了联系,我们不再阅读莎士比亚,不再阅读苏格拉底,不再争论古罗马斗兽场,我们不再相信他们了,我们相信战争。
    
  在战场上,知道亚里士多德的悲喜剧,知道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知道如何分辨各种口径的炮弹;我们知道有时候细小的榴弹比震耳欲聋的大炮更能埋葬一个人;我们知道被击中过一次的弹坑被再次击中的可能性会很小……只有这些道理才能使我们活下去。
    
  我们说脏话,打牌,讲黄色笑话,因为俏皮话和幽默只是掩盖悲伤的一种手段,只是用来克服恐惧的工具,每个士兵的心里,都被深深地挖去了珍贵的东西;而一旦离开了战场,我们都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人。
    
  那些没上过战场却喜欢其中的细节指手画脚,高谈阔论的人,其实一点都不理解战争的本意,偏离10°,或是打高10厘米,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决定一个人是生还是死;同样,我被炸死或炸伤,也纯属偶然性,我们可能在壕沟被压得粉身碎骨,却可以在空旷的战地上经受几个小时的猛烈炮击而毫发无伤。
    
  战地医院成了最能够见证惨烈的战争的地方,在这里,随处可见断掉了手脚的伤员;你可以看到一个被毒气侵入五脏的人从中毒开始到死去的全部过程,看着他的脸慢慢变黑,最终因为肺部灼伤,窒息而死;你会看到来来往往大汗淋漓的医生,数都数不清自己今天截去了多少腿;护士们对突如其来的死亡早已见怪不怪,甚至在病人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就拿走他的衣物,为下面的伤员腾床位。
    
  我们的许多同伴死了,我们却不惜一切代价地活着,粗鄙地,悲伤地,邋遢地,肤浅地活着。我们曾经是各国不同的硬币,有人把它们熔化了,于是大家变成了相同的模式。我们变成了危险的野兽,变成了野蛮人,我们不是在战斗,而是为了避免消灭而保卫自己,我们扔出的手榴弹对准的不是敌人,而是将要带走我们的死神。战争使我们失去了同情心,让我们变得自私,变得如此强烈得害怕死去和仇视敌人。
    
  有时,我们只是因为太害怕了,所以才能造就战场上的奇迹:就算两只脚都被打掉了,我们也能用残肢来奔跑;就算胸腔被打穿了,背部被打裂了,我们依然能喊叫;对死的恐惧激发人的本能。
    
  有时我们却显得那么不怕死,明明知道饱肚比空腹在战场上更危险,却仍然在临去的前一刻不停地填充食物。因为生命是短促的,谁知道我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已经对战争习惯了,习惯了炮声,尖叫和死亡。战争只是一种死亡的原因,和癌症肺结核一样,同流行感冒和痢疾没有区别,差的只是频率和残酷的程度。我们才20多岁,但是我从前的人生,青春,美丽,恋爱,都离我远去,并且此生都不会在我所生活的世界里出现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人生,无非是绝望、死亡、恐惧以及苦难联系在一起的浅薄罢了。
    
  可笑的是,在面对死掉的敌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深深的愧疚没有一点仇恨。他们和我们一样,是贫民,是有妻子儿女的木匠,是对土地有深深眷恋的农民,是被无辜牵扯进来的手工业者。我们没有感受到被侵犯,却被告知必须保卫自己的祖国。做决定的不过是一群自以为聪明的高智商的人,攻打我们的却是钳工或鞋匠。
    
  如果我们没有被打死的话,可能有的人回去做排字工人,有的人去做农民,去做木匠,代替那个被自己杀死的人,赎罪般的,沉重地过完一生。现在,对我们而言,死去和活着差不多是同一件事,前者结束这件事,后者等待着结束这件事。
    
  人们不会了解我们,在我们之前成长的那一代人,纵然在这儿度过了许多年,但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和职业,很快会把战争忘掉;我们之后的那一代人,就像从前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完全陌生,将把我们推向一旁。
    
  我们终究会被时代所遗弃,或是自己走向毁灭。


  原本是不知道《西线无战事》的,一位中文系的同学推荐的,恰逢在图书馆遇见了它,便借来看了,两天看完,然后花了一个晚上写笔记。我只能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在这里,我看到一个小人物的悲哀和无奈。
  
  历史课本描写的一战,是非正义的,英法和德国双方都是非正义的,但是,我们似乎习惯了站在英法美这样的胜利者的角度看问题,似乎,德国的战败是罪有应得。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德国士兵的真实面貌。
  
  “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比他们那一代人更诚实;他们超出我们的,无非是空洞的言词和巧妙的圆滑。第一次雨点般的炮火就指出了我们所犯的错误,在炮火底下,他们谆谆教导我们的那种世界观土崩瓦解了。”那些士兵,他们都没有超过二十岁,在战场上,在面对生死,他们忽然开始质疑那种灌输给他们的世界观,可是,质疑是没有用的,恰如书上所叙述的:“我们对每道命令都执行无误,因为命令就是命令,它总要执行的。”
  
  书中有这样的场景,这群年轻的士兵们聚在一起,讨论战争结束后想做什么,讨论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可是,他们是这样迷茫。有人说:“我们在这儿,目的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但是法国人在那里,目的也是保卫他们的祖国。究竟谁对呢?”其实,他们又怎么会知道,两边都没有错,两边却又都错了。我们如今回收,一战那样遥远,我们可以公正客观地去评判一战,可是,当时的他们,又怎么去判断?在炮火中穿梭,被逼地只能去相信偶然性。他们渴望往昔的生活,可是往昔的生活早已要求不复返了;他们等待着战争的结束,可是,“ 一九一八年夏天——掠过烧焦的田野的希望之风,焦急、失望的发狂冲动,最令人痛苦的死亡的恐惧,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还不结束?为什么关于结束的谣言现在仍然沸沸扬扬地流传?”
  
  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当一个个同伴被战争夺去了生命,小说的主人公的心也死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非常镇静。让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时光来临吧,它们不会再拿走我什么东西,它们再也不可能拿到我什么东西了。我现在是那样孤独,那样没有希望,到可以毫无畏惧地面对它们了。”
  
  然后,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那个时间,正是一战结束的时间,所以,那天战报上只写着一句话:西线无战事。他靠着他所相信的那个“偶然性”撑过了整整四年的战争,却最终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阵亡了……那也许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那种悲哀吧。若是他活着,他又能怎样呢?他的心早就已经死了……
  


   首先要感谢李清华,作为一名优秀的译者,他给大家带来了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整本读下来,是没有什么阅读障碍的,文字也不被文法所拘束,非常的自由。
   但最重要的还是书籍本身带给人的震撼,无论快乐,痛苦,开玩笑,见证所谓奇迹,一切都是以活着为前提的。失去了生命,是无法被语言所描述的感觉。
   三遍读下来,对于战争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微妙的理解,战争不是一个人的战争,也不是一群人的战争,而是一个民族的战争,所有的一切都被卷了进去,它可能不会让你承受太多的压抑,但它势必是在一瞬间或是在慢慢的让人崩坏,正如序言所要表达的:
  
   这样的一代人尽管逃过了战争,但他们还是被毁了。
   没错他们确实被毁掉了。死亡在这种摧枯拉朽的迫近面前是如此的苍白与无力。这个世界上天天都在上演悲剧,战争还会继续,人与人仍会彼此猜忌,但是我们依旧活着,不管再黑再暗,我们依旧向往着美好,所以我们相信别人哪怕对自己恶言相向的人内心也会和自己一样渴望着美好,所以,不管战争存在与否,我们只要留有那份美好,还是能够在仇恨后成为朋友。
  


   他于九一八年他于一十月阵亡,那一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一战的前线,让你感到生不如死。其实它并不是像保罗•博伊默尔这些青年们最初在学校里认为是去给国家请命的地方。他们在校长的鼓动下去参加了战争,怀着“捍卫祖国“的满腔热血去送死,却没有料想到最后面对的是毒雾硝烟、断肢残骸,甚至是战壕中的血泊、墙壁上的脑浆、树枝间的肠脏……痛苦到认为进医院是好事;无奈到希望断臂折腿来摆脱前线生活。他们本应该像我们一样,在学校里好好念书,就像一颗充电灯泡,待充满电后照亮世界。但是,他们却是生后在前线,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光芒就已经被毁掉了。
   战争之所以残酷,就是因为有死亡的伴随。当你生活在前线;炮弹随时都有可能在你身边炸开花,而你却还要装作“勇往直前”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感到的是痛苦、恐惧与无奈。仅仅这样还不够,战争还要让你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与死神对视:“有一个一等兵的脑袋被打掉了,还跑了好几步,鲜血才像泉水一样从他的颈根里喷出来。”“我们要亲手埋葬死去的战友。”……面对战争带来的种种死亡,我无心慷慨战争的残酷,而更多则是怜悯前线的战士。
   因为死亡,所以残酷。可残酷的不单单是死亡。
   他们在战壕里被逼得发疯,“我们看见有人还活着,而他们的头盖骨已经被炸开,我们看见有士兵在奔跑。而他们的两只脚已经被炸断了”……还有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就算是健全的人,看到那番景象,也会神经错乱,头脑发热。更何况前线的士兵
  们!心病们面对这整日的轰炸,许多都患上了幽闭恐怖症,口吐白沫;只剩下深深的绝望。
   其实,每一个人都渴望生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的和平的年代里。战争并不是必要的,如果非要决定谁对谁错,可以通过谈判、交流来解决,为什么非要大动肝火地用无辜的士兵的生命去换取同样的结果呢?战士们是迷茫的,是不知所措的,我们就不应该把他们塑造成斗争者和振臂高呼的英雄。
   我认为,在前线,生存到最后都成了他们的奢望,他们就是普通人,他们就是看不到前途,他们就是找不到出路,他们就是听天甴命。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遣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一战之后,以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为首的德语反战文学在这片满目疮痍的焦土上萌芽,并且茁壮成长。这些反战文学无比细腻而真实地反映了战争中德国所经历的创伤、思考以及自我拷问。
  以西线为主的战事实际上无比残酷。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在西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而在如此激烈的战争中,许多德国的年轻人,如同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扉页上所写的,“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在这部小说里,一群未涉世事的学生,因为班主任坎托雷克的鼓吹,在对发生的事情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毅然参军。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这群青年目睹了战争、仇恨、死亡,目睹了素不相识的善良人因为一个条约或一个命令而反目成仇、相互残杀,目睹了战争的无意义,目睹了生命在野战医院和这不明所以的战争中的消耗。他们的信仰崩塌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空虚和迷茫中。
  正如书中所写:
  我们已经不再是青年了。我们不愿再对这个世界发动进攻。我们是逃兵。我们对开自己,躲开我们的生活。当时我们才十八岁,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然而我们不得不对它开炮。那第一颗打来的榴弹,击中了我们的心坎。我们与行动、追求和进步割断了联系。我们再也不相信它们了。我们相信战争。(雷马克 63)
  这一代人参军时,还没有工作,没有组建家庭,也没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像比他们年长的人,战争结束之后能够重新回到家园继续之前的工作,和妻儿团员;也不像比他们年幼的人,那一代人在青年时代幸运地跳过了这场战争,也许关于战争不会有深刻的记忆和创伤。而主人公保罗和他的同龄人们,却在战争中迷失了对生命的信仰和对世界的信心。对他们来说,不再有人可以引导自己走向正确的方向。来到西线之前在学校接受到的教育和价值观在战争的巨幕之前崩溃:
  在我们的思想上,他们所代表的权威这个概念,是和更远大的判断能力和更加合乎人性的知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我们所看到的第一个死者却粉碎了我们这种信念。我们不能不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比他们那一代人更诚实;他们超出了我们的,无非是空洞的言辞和巧妙的圆滑。第一次雨点般的炮火就指出了我们所犯的错误,在炮火地下,他们谆谆教导我们的那种世界观土崩瓦解了。(10)
  成千上万个坎托雷克都在德国的土地上做着自认为应该做的事情,鼓吹着战争的意义和保卫祖国的神圣。这些地位较高的人们,“本应该早些看清楚战争所造成的后果,却反而高兴的忘乎所以”(雷马克 10)。而在雷马克看来,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应当被打破,人们应当站在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立场上反对战争。正如雷马克在一份声明中所写:
  很久以来我就一直在寻找一种解释: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在十二年后的今天,对战争的现实情况怎么还会有如此完全不相同的看法?毫无疑问,即便是最恐怖的经历,由于已经被克服,多少也会带有点英勇历险的光泽。没有哪个人会而且想要贬低德国士兵的巨大成绩,但是必须坚决反对现在还片面利用对这种成绩的回忆来美化战争,并因此缩小战争所造成的无限痛苦。
   战争的胜利和国家、民族所赋予它们的意义固然冠冕堂皇,可是细化到那不计其数的受战争影响的个体,战争所谓的正义性很难有任何说服力。在生命的消亡和人性的扭曲面前,战争的意义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力。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中就是试图从个体出发,用冷静而细腻的笔触去解构战争的意义,去扒开生命的表皮检索其内在的恐惧与空虚。
  这些年轻人从军,本来是为了想宣传所说的保卫祖国,做出一番丰功伟绩,可是却沦为了杀人的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中,杀人成为了一种必须,一种自卫方式,容不得同情心和人性的校正。面对同为平民出身的俄国战俘,保罗和他的同伴们心中经常会涌起无尽的怜悯:
  一道命令是这些默默无言的身影成为我们的敌人。一道命令也可能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在某一张桌子上,我们谁也不认识的几个人签下了一份文件,于是多少年来,以往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蔑视和严惩的东西,就成了我们的最高目标。(134)
  可是在一场激烈的战役中,保罗不得不出于自卫刺死了一个俄国人。俄国人在保罗的战壕中缓慢而痛苦地死去,保罗的精神收到了极大的煎熬。他感到了无尽的负罪感,努力地想要给俄国人止血、给他喝水,祈求他不要死去,甚至在俄国人死去后对着尸体发誓会给死者的妻儿写信,自己今后会和死者做一样的职业。待到保罗最终被战友卡特和阿尔贝特解救,把此事告诉他们之后,他们两人都安慰保罗:“你对这样的事根本无能为力。除此以外,你还能做什么呢?你就是为此才到这里来的嘛!”而保罗待在他们身旁,受到了抚慰,听着他们的话,感到十分安全——“我当时在那个弹坑里,都胡说了些什么啊!”待到过了小半天,保罗再也无法理解自己了:“那只是因为我不得不和他一起躺那么久,战争毕竟是战争嘛。”
  还有什么能比这一幕更让人心寒呢?“既然几千年的文化根本无法阻止血流成河,无法组织成千上万个折磨人的监狱的存在,那么一切必定都是谎言,都是无关紧要的”(180)。人们因为不知所云的战争相互残杀,有意识地为了生存扼杀自己内心纯真的人性。这些年轻人看到各国人民都被迫相互敌视,并且默默地、无知地、愚蠢地、顺从地、无辜地相互杀戮;看到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发明武器和制造舆论,以便使这一切更加巧妙和更长久地持续下去——
  “这边和那边以及全世界所有与我同龄的人,都同我一样看到了这种事,我这一代人都同我一样经历了这种事。如果我们有一天站起来,走到我们的父亲们面前,要求说明情况,他们将会怎么办?如果没有战争的一个时代来临,他们会指望我们什么呢?几年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这是我们一生中的第一个职业。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仅局限于死亡。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将会变成什么呢?”(181)
  正如《福斯报》上的评介文章所写:“《西线无战事》是一部没有倾向的书,但却是一座比石头还要牢固、比矿石还要持久的纪念碑,这纪念碑激动人心,充实人的头脑,给后几代人展示了最恐怖的战争的真实图像。”也许是第一次,战争脱去了荣耀的外皮,将内脏中充盈的死亡气息如此真切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纵观二十世纪以来的德国文学艺术,贯穿其间的主题就是“反思”。不论是君特•格拉斯以二战和纳粹为背景的小说《铁皮鼓》、其晚年血泪交加的回忆录《剥洋葱》,还是今年重新畅销的小说《朗读者》;不论是重现纳粹狂潮的电影《浪潮》,还是记录希特勒最后疯狂的《帝国的毁灭》;还有德国的绘画、诗歌,许许多多的作品都浸泡在浓烈的反思和深沉的忏悔中。某种程度上,这是其民族性的反映。战争已经过去数十年,当代的年轻人已经和战争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他们依然保留着深沉反思的传统。历史的血腥和战争的空虚纵使已经过去,当代的年轻人仍然应该背负着其责任。所谓责任,便是一种反思和行事的习惯,某种程度上也是避免历史重演的最好方法。因为唯有反思方能前进。正如君特•格拉斯所言,如果不知道这种不公正(纳粹政权的倒行逆施)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开始的,最后又是什么导致了德国的分裂,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柏林墙时代的结束。反思历史,追根溯源,同时也是对未来路径的引导。只有当一个民族能够清晰地解剖自己的历史,客观看待自己的过错,才不至于在激流中迷失方向。这也许便是德语文学中反战文学和反思文学经久不衰的原因。
  我想,雷马克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反战文学家们的目的,如同他在《西线无战事》前言中所写,“死者的遗嘱不是说要报仇,而是说永远不再有战争”——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反对战争,模糊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界限,让人们从对战争残酷以及其对人性的摧残会没中领悟到和平的真谛。对于雷马克笔下的青年战士们来说,死亡或许是最后的解脱;而后世千千万万的读者,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提炼出战争之残酷与野蛮,出发对生命之思考与同情,续写着反战文学永不断流的血脉。
  


  战争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都是恐怖的。中国缺乏这样的小说,以一个有限视角去切身看战争的残酷性,只是统观一般地歌颂着——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恐怖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值得被歌颂的。
  就像对于军人,我很敬佩他们,对于他们的毅力。但是更多的是悲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了国家机器,他们已丧失了部分人的特质,并且在可能存在的战争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在光荣的歌颂中“牺牲”了。一拨一拨的人,都将会“死”于这个使命而浑然不知。
  我的乌托邦没有国家,自然没有士兵,没有战争。别人斥责,我仍然信。其实我想说我比很多党员更加坚信共产主义社会,可是我坚决不会入党的。这是我的信仰我不愿让它浑浊了。
  那多一些机器吧,少一些人,少害一些人吧。可是这样又有什么道理呢?因为所谓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就要牺牲掉所谓的一小部分利益吗?这是不公平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牺牲掉谁的利益这种事情是不能被叠加的。
  于是我就无比忧伤。


  Basically the structure of this novel compared to its film adaptation raises a question of reception. In other words, like the author mentions in the perface, it's not an adventure, but a lost of a generation who faced to war.The ga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is not just different experience, but is how the author tell his own experience after going through war, being in a traumatic situation.
  
  Obviously the novel is not based on chronological order, the storyline are fragmentary, some said it matchs with author's experience. It is reasonable that when author tries to pick up his memory to write a story, all he can do is to write down his flashback in his brain. But for me, author also use another technique. He extends the time in the novel, every spot he writes down, batterfield, chatting with soldiers,etc, he extend the time and accommodate his own thoughts. This is psychological realism. When he faces something horror, he feels that the time goes so slow! So the narrative and experience match with each other. This is why his experience seeks to this kind of narrative.
  
  We ne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problem in the novel is not two sides of soldiers, but the generation and their normal lives. The key theme is the alienation and isolation of a lost generation. After Paul, the character, goes back home, he doesn't know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his friends, family, teachers, he feels like his home disappear, or say, he changes because of war. A generation who are forced to follow the army, farewell to their past, and not ready to fit into the present and future, that is what the novel tries to tell.
  
  The gap in terms of the story, or the trauma of a generation, matchs with the technique of story telling. Experience is what the author actually been through, or maybe not. Did he turn his head away from some sacry scene as well? We can't tell. Compared to the narrative, experience can be catagolued as a part of his thoughts and memory, and telling a war story, is like a continuing part of recovering trauma.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s natural, and it is the truth, but narrative has a target, has audiences. When the author writes down something, he knows his intention, and this intention distorts what happened.
  
  So that is the gap, how can you tell a true war story? War literature is an abstract of life, a product of art.


    这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记得我最早看的是电影。影片中最后一幕记我心惊,主人公象上学一样去画鸟,境头拉开,一声枪响,一段字幕打出,1918年某日,西线无战事。个人认为这是最经典的的境头之一。
    此书可以说是“成长小说”。只不过成长的环境是战场。一伙还没毕业的小伙子,什么都不知道变被送上了战场。当他们知道时,什么都改变了。不是进坟墓,便是疯人院。哪怕医院不收,他们也“疯了”。书中一章主人公们幻想万一战争结束怎么办,干什么?——
    此书分两条线,单章甚至相当有趣,前提是在和平的环境中看。双章则道尽了战争的残酷。作者也没有过多的添加其他的东西。只是直白的描写了战争中的场景,战争中的士兵,战争中的残酷与“乐趣”。但正因为此,个人认为是此书成功的因素(比起雷马克的其分作品)。作者已经失去了一切的希望、想法和未来。有的只是平凡的叙述。作者也不知道能否活过今天,作者也只叙述当下。


  很遗憾,现在才读这本书。以前只读过《里斯本之夜》。
  
  很幸运,现在读这本书。因为如果年轻时读这本书,也许会错过经典。
  
  。。。。。。。。。。。。。。。。。。。。。。。。。。。。。。。。
  
  。。。。。。。。。。。。。。。。。。。。。。。。。。。。。。。。
  
  。。。。。。。。。。。。。。。。。。。。。。。。。。。。。。。。


  作者:陈良湾
  
   一九一八年十月,他阵亡了,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那么宁静,战报上仅仅用一句话来概括:西线无战事。
    读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的最后一段我有点愤怒了。的确,西线最后成了一个废墟,一个沉寂的世界,但是战报上的简单的几个字却是试图掩饰一战的完全不负责任的托词。《西线》并没有给我们描述出一战战场的波澜壮阔的场景,它只是以一个十九岁的士兵保罗•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几个战友在西线战壕里的生活和后方的经历,向我们揭露了战争的丑恶。战争给所有那个时代的人带来不可磨灭的惨痛,即使他们逃过了子弹,“还是被毁灭了”。
    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本自传体,曾经亲身在战场上作战的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下了西线这一台绞肉机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这一本书是雷马克完全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花了仅仅六个星期写成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艺术价值,它是雷马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此外,雷马克还写下了许多内容是关于一战的小说,如《三个战友》(1937年)、《黑色方尖碑》(1956年)、《上帝没有宠儿》(1961年),这些小说的艺术价值也不俗,但是雷马克小说的风格和写作走向在写《西线无战事》的时候就奠定了。
    我以前总是认为战争造就了英雄,而这些英雄都是心甘情愿、理所当然地捍卫自己的祖国,他们总是安详地倒在断头台上,特别是在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以后,我更加崇拜他们的光辉形象,但是《西线》这部书却扯下了英雄头上的光环,褪下了他们沾满污泥和血迹的军装,其实他们都是普通的青年,像我们一样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然而,炮火和恐惧毁掉了这一切。而他们,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成了一个悲哀时代的代名词。
    一战的前线,永远是一个晃动的世界,炮弹随时在你的身边炸开了花;是一个闪光的世界,流弹不时在空中爆炸。死神,永远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狰狞着。“有一个一等兵脑袋被打掉了,还跑了好几步,鲜血才像泉水一般从他的颈根里喷出来。”“大地是水淋淋的,湿漉漉的、油腻腻的一大块,上面是一个个黄澄澄的池塘,漂着一缕缕螺旋形的血水”“我们看见有人还活着,而他们的头盖骨已经被炸开;我们看见有的士兵在奔跑,而他们的两只脚已经被炸断了……我们还看见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
    这就是战场上的情况,这就是比地狱更加残忍的前线。雷马克忍住了热泪,这些文字挑战了我们心理所能忍受的极限,大量出现的毒气硝烟,断肢残骸、衣服上的脑浆以及树枝上挂着的肠脏无一不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这就是前线,它并不是像保罗•博伊默尔这些青年起初在学校里认为的是去为国家请命的地方。他们在校长的大国沙文主义的鼓动下去参加了战争,但是他们对战争的残酷和实质一点儿都不了解。更有许多青年是怀着对祖国满腔的热情去送死的。除了热情,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只是青年,他们不是士兵,他们本应该在学校里面好好地念书,可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光芒就被毁掉了。“他们对打仗一点儿也不懂,就一个劲儿往前冲,让自己被打死。” 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战场是一个没有鸟和花的地方,有的只是坟墓,垒起来的尸体,还有无边的恐怖,而这些不仅仅是地雷,毒气和坦克带来的。战士们用自己的双手埋葬了战友,他们还有拿起钢枪去完成所谓的“伟大业绩”。无数的坚强包含着一个柔软的内心,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在回家休假之后看见了自己伪装的坚强在母亲的关怀中崩溃,痛苦地说“我根本就不应该回来休假。”
    因为死亡,所以残酷;可是残酷的不仅仅是死亡。
    他们在战壕里被逼得发疯,特别是新兵——他们从新兵征募站直接送到这极度的混乱中来,面对整夜整夜的轰炸,许多人都患上了幽闭恐怖症,口吐白沫;只剩下,深深的,深深的绝望。
    和平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当有人听到炮火马上要结束的时候,“一刹那间,他的眼睛变得清澈了。随后,他又现出那双疯狗似的浑浊的眼睛。”
    到底战争是为了什么?主人公不止一次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可是除了呼啸的子弹,轰隆的大炮和蔓延的毒气,回答他的就只有战地医院和群葬墓了。这就是将他们最悲哀的地方,为了正义而战吗?但是战争的双方都是这样子教育他们的青年的,到底那一方才是正义的呢?作者愤慨地借助保罗•博伊默尔的头脑,表达了自己的对战争的思考“在某一张桌子上,有某几个我们谁也不认识的人签署了一项文件,于是多少年间,从前一向受到全世界鄙视和最严厉处罚的罪恶,成了我们最高的目标。”如果战争真的有对和错,我想这不是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应该负起的责任,他们也是无辜的,也许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民族之间仇视的血液,但是这些都是国家灌输给他们的,而他们只是天真地,无辜地互相残杀。在书里面有一个这样的说法,不如让打仗的国家的部长和将军们去一战雌雄,赢了就当是那一个国家胜利了,这样就不用让那些不应该去打仗的人去打仗了。我突然想起孟子是怎样和公输盘在“表演”战争的,只需要大家把各自的战略说出来,比较比较就可以分出高下了,根本不需要流血。
    他们常常在见到敌人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把把对方毙掉了,然后又产生了深深的愧疚和同情。保罗•博伊默尔谈到,他没有料到他杀死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在他的意念里,这仅仅是一个概念,他所有的怨恨和憎恶都刺向那一个逻辑的抽象概念。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呀,我们在了结对方的生命的时候,竟然不知道他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着他的家庭和亲人,也有着他的事业和渴望。作为德国的士兵他们抓到了许多俄国的战犯,保罗•博伊默尔也是深深地同情,他们“好像一只只有病的鹳鸟,又像一只只很大的飞禽。他们走近铁丝栅那儿,把脸贴在上面,用手指勾住网眼。”这里面有着他们对世界的渴望吗?他们的眼睛能够看见多远的视野呢?他们也希望可以生活在一个没有榴弹,没有铁链的世界里,在宽阔的大街上,自由地行走,微笑着走进一家家的证券公司,走进一家家的大企业,甚至就算是在街头补鞋,在印刷厂里面当排版的工人,他们的结局也比在战场上悲哀地死去要强千百倍,至少他们可以自由地呼吸属于他们的,即使是一小捧的空气。
    战争毁灭了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的躯体,可是,毁灭的不仅仅是躯体。
    战争结束了,他们还可以像正常人生活吗?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绝望。躯体活着,他们却死了。他们的灵魂,永远地埋葬在一战的战壕里。重建的家园,属于他们吗?那些还没有准备好自己的人生就充当了杀手的善良的年轻人,他们不能忘记战争的创伤,但是战争却抛弃了他们。之后成长起来的一切都和他们格格不入。适应,顺从,还是遗忘?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将会是多余的人,岁月最终还是毁灭他们的躯体。
    有时候,我在想,和平意味着什么,雷马克在向我们揭示了什么。仅仅是战争的残酷吗?不是这样的,他的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对和平的向往。除了战争的惨状之外,在《西线》里面,我们还可以看见繁花盛开的草地、翩飞的蝴蝶,柔和的风,这些景物大多出现在主人公的回忆和梦幻之中,但是无不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对和平的热爱。想象他们重新站在白杨树下聆听簌簌的落叶声的时候,战争已经烟消云散。可是,这分明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他们几乎是绝望的,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的。
    有评论家这样评价这一本书——雷马克尽管写出了对战争的思考,谈到了工人抓上战场当了士兵,资本家在后方大发其财,但是却没有进一步去探索改变这一不合理现实的途径,这就使他塑造的人物只是牺牲品,而不是反抗者,战斗者,因而有明显的政治局限性。我并不是很赞成这种说法,我想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品都要和阶级斗争挂钩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反正生活和人性,或许说人性这一个词很泛,但是《西线》在很大程度上都还原了战争时期人们的心态。的确,战士们是迷茫的,是不知所措的,我们就不应该把他们塑造成斗争者和振臂高呼的英雄。理论很多都是战后的理论家们在研究了历史的资料,在舒舒服服的办公桌前写出来的。我认为,在前线,生存到最后都成为了他们的奢望,他们就是普通人,他们就是看不到前途,他们就是找不到出路,他们就是听天由命。在雷马克笔下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尽管他们不知道去进行阶级斗争,他们确实真实可信的。
    《西线无战事》借助一些普通战士的思考,触动了我们思考的神经。回想以前遥远的岁月,我们在书本上和电影里面都没有办法完全感受到的真实。为什么民族间有时候总要争夺得你死我活?这里面有着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一两个世纪可以解决的。我们虽然不在前线,可是依然每天在报纸上看见恐怖,看见别人的流血。往远里说,“9.11”事件中轰然倒塌的双子楼;往近里说,伊拉克战争的中枪的儿童,前几天东帝汶的总统遭炸弹的袭击。世界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我们的周围都潜伏着危险。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度,于是,我们有资格谈理想,谈未来,谈谈在炮火中不可能存在的幸福。
    和平,就橄榄枝前那一抹摇曳的绿,总是给我们以希望,帮助我们打败那些恐怖和黑暗,帮助我们去憧憬自由的未来。我们留住自己的生命,咀嚼着《西线无战事》里面给我们淡淡的绝望和思考,我们需要去完成那一代人没有完成的事业。
  
  


  写下题目,很久很久我都不知怎样继续。
  于此,暂停七个月用来淡忘。
  
  如之何——那些没有还未被战争杀死却已经被战争毁去的人,那些正当年少却缺憾了青春丢失了信仰的人,那些在战场上麻木成野兽保护自己战争后却麻木到无以活下去的人……
  
  L说,爱情与战争都是不择手段的。
  于是,就在那些个领导者们无从感受生命苦泪与血脉悸动的地图上,无数又无数明媚鲜亮的生命总是如此轻而易举地注定被断送了。
  
  《上学记》里曾说,“诗人可能比历史学家更加接近真实”。于此,这也是情感之于理智权衡的无上力量——因为生命从不是冰冷机械的。
  也因此,以少数人的牺牲换得多数的利益从来不应是理所应当的。
  在这些非死即活的时候,凭什么责令放弃的是生而属于他们的那些黎明、午后以及柔美宁致的夜晚?而最后结局里的那些冰冷数字间,谁又有心窥见他们曾经的生意与挣扎?
  
  
  何况当真还能活下来又如何呢?
  
  
  想起书中那未曾遮掩的死亡与伤痛,那夜色里硝烟中的暴力与恐怖,那些轻易又不可避免地死去了的战友与敌人……
  见证过后的幸存,还算是幸福的么?——信仰的被颠覆,灵动的已麻木。
  
  
  “公无渡河兮竟渡河,隳河而死兮奈公何。”
  ——那些为了得以存活而放弃的东西已经永远回不来了,哪怕最初的时候甚至无可选择。
  
  


  【私人书评不建议参考用……】
  
  
   这本书读了好长时间,倒不是抱着一份敬畏的心态细细品读,而是描述的内容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兴趣,以至于读了几乎几个月。期间穿插地还读了《偷书贼》和《从乞丐到元首》,于是看这本书时候,那浓厚20世纪的德国“气氛”就这样浓厚了不少。看到本书一半后突然越来越沉迷于其中,一晚上便把剩下的二分之一读完了。虽然早就料到了结局,但最后还是令我的心灵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曾经在某贴吧看见某些人曾发表观点说应该快发动一场毁灭世界的战争,表示这个世界已经太丑恶,要有一场毁灭性的让强者继续留下去。而在战争中毁灭的劣质人类,去除了他们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虽说这个世界已经充满了丑恶,但在每天耳目渲染战争罪恶的我终于反驳了此人几个观点,他就说我是被天朝的和谐教育给洗脑了。
   确实在今天,人类已经极度的发挥了人类所拥有的那“七原罪。”人类的懒惰,贪婪,自私,虚荣心膨胀似乎要把这世界毁灭。而战争带来的打击确实愈大的,它只会选择强者,它的开端,为这个社会投下了更多的分岔口。
   曾经读过很多书,他们在不遗余力地表述着伟大的将领的传奇故事——用3000人击垮8000人…一场战役只死了几百名士兵……我看着这些数据,不禁暗暗佩服这些世界传奇名帅。
   曾经读过很多书,他们在不遗余力的表述着在敌军抢夺老百姓时的残暴……或是……人民军队在反抗敌人时的英勇顽强。
   网上一群爱国NC叫嚣着“打呀!为祖国争口气!争面子呀!”但他们却不知道就为了这个“面子”,这个“为国争光”,许多年轻的战士们……要付出些什么?
   我想表达的,并不是无谓的说教。
   书中最让我感受到深深的无力和伤心的,并不主要是战争的残酷和非人性的虐待。而是老一代,当代,和下一代产生的深深的隔阂。
   想起第二帝国刚建成时,德国人的心态是激进而有点同于部分国人的,于是燃烧的火球点燃了每一个热爱这受尽了苦难的土地的,人民的心。虽然说一战爆发不仅仅是因为民意所向,但这一点最起码占了很大一部分。国内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把自己铮铮的爱国心强制的压在了青年的肩头上,更加年轻的懵懂无知的孩子们,他们用崇敬而又理所当然的目光目送这脸色憔悴的哥哥们被送上战场。
   一切的一切都这么理所当然
   为国争光,理所当然
   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理所当然
   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会教育其它人去做,理所当然
   ……当你为国家牺牲了一切,却发现这个国家却不需要你……或者是这个国家已经不值得你去守护
   或者是你的生命对国家并没有意义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战争的获利者仅仅是一小部分人而已,而我们却要为与其无意义的事情拼死累活。
   没有人管你,你的手是否断了
   没有人管你,你的眼睛是否瞎了
   没有人管你,你是死还是活
  
  
   而当我看到战败后,马的肠子都掉出来了,但那求生的欲望还是驱使着这些畜生拼命的逃生。
   何况人呢?那些拥护国家的人民,你们是否认为你们有意义为不会把你们当人看的人服务?
  
  
  
   战争无法避免,而如何面对战争老保持世界的平衡,却始终让人苦苦捉摸不透,这或许就是个纠结的哲学命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吧。
   毕竟理论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
  P.S:这本书真的是部好书,表达出来的东西不仅仅是对战争的控诉这么简单,对我影响很大~Great!~真的很推荐一读的~


   笔法并不优美,文学色彩不强。但是,介绍出了最真实的战争,最真实的士兵,最真实的、最平淡、也是最残酷现实。
   战争就是战争,没有浪漫,没有正义,甚至没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没有对失败的恐惧,所有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活着,麻木的活着,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地活着。
   主人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知道国家大义,也不求建功立业。他不想杀人,但是如果他不杀人,别人就会杀了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一起上了战场,然后一个一个死去,没有轰轰烈烈,而都是很平常的死去,平常到除了他的兄弟很快就会被忘记。主人公是最后一个,一起来的兄弟们,一个都没能活着,尽管他们最大的梦想也只是活着。而极具讽刺的是,从头至尾,报纸对他们这一线的战斗只有一句报道:“西线无战事”……


  小的时候长在一个很根正苗红的家庭,在被教育到海峡的对岸是什么的时候,和蔼的外公外婆总会给我讲说那一边是特务头子阶级敌人,跟毛主席斗,结果跑到那个角落里呆着了。小的时候不懂什么叫斗,于是脑子里就想着一群人打架。这整个故事的框架就跟着我很多年。小学学唱歌,唱“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一直不懂斗输了的那些人为什么还会美丽呢。
  
  整个的故事框架,到了长大才大致有个模糊的印象。冬天到台北来看雨,我的家乡在山的那一边,和一个个偶然见到的对岸的同胞,对那一边说不上憧憬,也没有太多好奇。再后来,在异国见到和自己一样Ethnicity的人,习惯了一遍一遍这样的对话,China?NO,Taiwan。
  
  电影里看过很多这样的故事,就像《滚滚红尘》里分开的那对眷属。真实生活里,有类似经历的人一般会选择把这一段沉痛埋在心底。也许,真的揭开那些心底的故事,一幕幕都是血淋淋的回忆。战争的残酷,失败的惨烈,逃亡的悲壮,偏安的隐忍。这些都是不得不去回避的惨烈。谁会记得1949年易帜南京的时候守城的那些余部是怎么逃出南京的呢?谁会关心民国末年的上海百姓是怎么捱过物价飞涨的呢?历史最多只是有那么几句罢了。每一家百姓,或许是几代家业,就因为这些自己完全不可控制的事情,完全崩溃掉。
  
  这都是因为什么?每一场战争,不都是少数几个人策划的战略么。在地图上激点江山,在人际圈里纵横捭阖,换来的是自己的面子,代价就是无数生灵的涂炭。
  
  一将功成万古枯。枯的若是罪人也罢了。这些人本不认识,因这几个人的偏见,自己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许昨天也是朋友,今天就会反目。或许,单纯就是为了自保,除了自己谁的性命都不顾了。
  
  书里那些战死的人们,无论敌人还是自己人,不都是一些无辜的人么。为了食物,俄国人卑下的换掉自己身上一切值钱的东西;为了食物;法国女人可以和肮脏的德国士兵做爱。世间的功名本是守恒的,有人君临万民一言兴邦,就有人为了这一席话赴汤蹈火,失败了,就不得不扫尽颜面但求温饱;死去了,家人失去顶梁柱悲恸万分。可是,这些付出这么大代价的人,还在仰慕那些轻易左右自己和家人一生命运的几个人。这到底是为什么?
  
  最后,想起过世的奶奶很久之前给我讲过的故事。她小的时候,国民党余部逃到她所在的市镇。那个时候因为已经节节溃败,国军几乎完全不受待见。渴了没有水,就去接马尿。没有然后了,他们都是这个待遇。伤亡死活,无人关心,无人知晓。
  其实,也许他们还能算上自己某个亲戚的孩子吧。不过,那又能怎么样呢。有几个人胜利了,有几个人败下阵了。于是,半个国家的百姓,命运就都变了。
  其实,过去,将来,他们本都是我们的亲友,就这么人为的再无瓜葛。
  那又能怎么样呢。
  这就是战争。历史上一点都不会写的战争。失败者的故事。
  最多就会有一句,某日某日,国军撤退。无战报。


  读完这本书,断断续续花了我差不多半年的时间。。。
  
   前面六章是硬着头皮看完的。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前六章实在是枯燥乏味的让人受不了。作者所进行的描写与叙述,在我的头脑中很难映射出连贯的动作,景象,事件或思想。我所接收到的,都是些断断续续,看起来没什么逻辑联系的词句。我想说,我的感觉就是我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更没办法体会到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的美感。如果说,作者是在有意通过他的文字来传达主人公在战场上那种混乱的心绪,那么我认为他是成功的。
   如果我不是一个(伪??)军事,历史爱好者的话,可能这本书我根本读不完一半。但坚持读到第七章以后,特别是保罗回家探亲那章,我明白了为什么说这本书是部了不起的作品。我不能脱离作者写此书时的时代背景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此书应当是完成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作者本人也参加过一战并且负过伤。他对战争的恐怖与残酷是有亲身经历的,这种经历是我这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所没法想象的。战争不是轰轰烈烈让人热血沸腾死了可以重来的游戏。它不仅会要你的胳膊要你的腿,要你的命,甚至可以让你活着但却永远感觉不到块乐。更加悲剧的是,战争的理由竟是如此的荒唐!在历史学家眼中,战争有它的直接原因,有它的根本原因,有很多很多合乎逻辑的理由。但是,做作战争的牺牲者,普通民众,普通士兵,任何理由也解释不了战争夺去的东西。
   看到保罗与他家乡的人的对话,我明白作者想要说的是什么了,同时我也承认了此作品的不凡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整本书都在写西线的战事,为什么书名还叫西线无战事呢?直到读到最后一页,我才看到令人叫绝的答案!绝妙的讽刺!
   此外最后一段还有个细节。说他死的时候是脸朝前倒下去的。这是不是在暗示他是被自己人的子弹所杀呢?其实,无论子弹是从哪里射来的,他的死都要归罪于德国人自己。
  
  


  这本书不是一种控诉,不是一份自白,只是试图讲述那样的一代人,他们总是逃过了炮弹,最终还是被战争毁灭了,1918年十月,他阵亡了,那一天整个前线一片死沉沉,静悄悄的,战报上将这一切仅仅概括为------------西线无战事


   写下了这个题目,没有犹豫。尽管它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毕飞宇在《雨天的棉花糖》说:“战争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男女做爱,以惊心动魄开始,以身心俱空收场。”拍案称妙之余,仍然觉得不够过瘾。战争过后,产生多少残缺儿——没有前途,没有希望?可见这种“交媾”的质量。说大多数“战争”的原因是想起或许还有个别所谓正义的战争,或者唤醒国家活力的战争。但内心还是想说,所有的战争都是fully shit。
  
   本来就觉得缅怀战争的人绝对是病态的——幻想战火纷飞年代的辉煌和勇猛,绝对是暴虐的。看《西线无战事》确定真正在那样严酷、残忍、无望的岁月挣扎过的人,是不会有那样的病态的。
   博伊默尔跟他的朋友们,在一次次真正中艰难求生。将生存的愿望寄托在“逃过一千次的偶然而仍然活着”这样渺茫的希望中。他们本来可能温文尔雅,积极上进。而在战争中,把自己逼退成牲畜,猜疑、爱报复、粗野。是的,为了活下去,已经花光了他们所有的力气,哪还来得及装饰感情和举止。
  
   他们的幸运终会终止,终于还是一个个死去了。开篇就写到了克默里希的死亡,他被锯掉了双腿,在战时简陋得可怕的医院消磨掉最后一点生的期盼。一双靴子被米勒早早地预定了。卡特这个老兵,凭借着他的经验,带给他们吃的,玩的,终于倒于一颗看不见的流弹。海伊想做逃兵,最终是死在军事法庭。
   战争的残忍,就是一定要你等着你终将接受的子弹,却不告诉到底是什么时候。正是这些忍耐、接受、焦虑、恐怖等等吸附在战争的附属物,凸现了战争的丑陋。而打仗,仅仅就是痛的那么一下子。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能够面对死亡的,但是,忍不住恐怖。
  
   书中就说,战争应该“两国的部长和将军们,穿着游泳裤,拿着棍棒,不妨让他们自己去决一雌雄。”
   然而,总有那么些不安好心的人,要为战争寻求意义,点缀些神圣。确实就像围观血淋淋的车祸现场,庆幸不是自己。满足了自己的嗜血美学。
  
   再怎么说,战争都不过是一次情欲的发泄。而且常常是酒后乱性,性交质量值得怀疑。
  


  我年纪很轻,才20岁;可是对于人生,却除了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悲痛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迷惘浅薄之外,一无所知。我看到了各个民族彼此敌视,而且默默地、无知地、愚蠢地、甘心地、无辜地在互相残杀。我看到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还在发明武器和撰写文章,使这种种敌视和残杀更为巧妙、更为经久。    战争是死亡的原因,不过死亡的情况发生更加频繁、更加多样、更加残酷罢了。我们的思想是块泥土,随着时日的变迁它被揉捏成不同的形状。    每一天和每一小时,每一发炮弹和每次死亡都在研磨这根脆弱的支柱,而岁月很快就把它磨损了。崩塌    炮弹,毒气烟雾和坦克群---挤碎,腐蚀,死亡。    痢疾,流行性感冒,伤寒---哽塞,烧灼,死亡。    战壕,医院,群葬墓---其他的可能性是没有的。    啊,人生啊,人生啊,人生!    因为事情终于这样结束了    结束了,就这样结束了,这就是西线无战事.一个少年在堑壕中的日子,他们就算躲过了炮火,也在战争中毁灭了.战争不是闹着玩的,面对隆隆炮火,每个人都会恐惧.战争不是某些人眼中的荣誉的传统,不是纵横阖闾,叱咤风云,而是毁灭人的身心,正义与非正义,我很喜欢读战争史,并不是我是个好战分子.而是,为了避免非正义战争,世界和平,这是每一个人的信仰,也是我的信仰.为了保家卫国,和平姗姗来迟.


  
  
   硝烟滚滚的战场,留下一具具破碎的尸体。
   过于宽大的军装,包裹一个个青春的身躯。
   鼓吹,煽动,人们对战争过分的幻想,以及社会和学校的“支持”,使他们放下手中的课本,锁上放有诗集的抽屉,穿起那身不合身的军装,扛起那杆沉重的枪。他们以为他们前往的是一场盛宴,而不是战争。
   当一个个身边的朋友接连倒下时,战争狰狞的面孔开始在他们面前显露出来。他们意识到“在炮火底下,他们谆谆教导我们的那种世界观土崩瓦解了”。
   死亡,死亡。肚子破了的战马,被自己的场子绊倒了又站起来;中了毒气的病员,把烧伤的肺一块块地咳出来。公墓里的棺材和尸体被炸得到处都是,死人又被杀死了一次。给一百五十人准备的食物,只有八十人来领取;弹坑里的尸体一层叠了一层,战地医生已经记不起做截肢手术的是哪个伤员了,因为截肢的人太多了。“头盖骨被炸飞的人还活着,两只脚被炸碎的士兵在跑着”,作者雷马克通过主人公保罗和他的战友们的眼睛,沉静而又悲痛地描述着眼前的景象。
   全书没有太多的大悲大痛,而是以沉着而又掩饰不住伤悲的口吻来叙述这一切。“几年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这是我们一生中的第一个职业。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仅局限于死亡。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将变成什么呢?”
   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不知道,永远不知道。和平?死亡?永远无法知晓这个答案。唯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活下去!
   恰登(保罗的战友)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那碗肥肉豌豆汤用汤匙舀着吃完,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个小时后是否还能活着。保罗得到回家探亲的机会却并不愉快,他不知道自己走后回来,战友们还有几个能够活着……
   在前线,没有亲人,没有烦恼的课本,却又生与死的较量。保罗和他的战友们,那些青年人们,没有太多的控诉和绝望的呐喊,而是用青春不羁的口吻和独特的视觉来陈述和观察。他们用啤酒打赌敌我双方谁的飞机会取得胜利,他们在梦里以为地方的炮火是花园宴会上绽放的烟花,他们在营地里讨论“如果有和平,我们会干什么?”他们幻想一通后,沉静了下来,阿尔贝特最后说了一句:“战争把我们一切都毁了。”
   没错,战争把一切都毁了,那些课本,那些诗集,那些亲人们,年轻的原本应该生机勃勃的生命,此时已经凋亡在战场上了。
   作者雷马克在书的前言中写下:“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是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战争把一切都毁掉了。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在用战争去讨回一切,而是希望不再有!
  


   今天天很热啊,八过,看完这本书后我心底沁着凉意,好吧。。。我承认是因为我打了空调,O(∩_∩)O。
   说实话,我刚开始读这本书,只是个意外,图书馆架子上随手拿的,后来翻了几页,发现还好,不愧是大师作品,就放假带回了家。
   说起来,书的氛围不是太沉重,作者勉力营造一个略显宽松的环境,但是看着看着就会思考:我要是在那种情况下会怎么样,我以前是个恩,热血青年。。。。。现在依然是,不过我发现我有人文主义的倾向。。。战争啊战争,看着主角的伙伴一个个死啊,截肢神马的很难过诶,我以为除了刚开始打酱油的那几个,其他人都会活的好好的(网络小说看多了,基本不死自己人。。。)无奈啊,。。。
   好吧,我承认我不会写书评,只是希望能如结尾书偶的那样吧,西线无战事。


可以把你写的essay发给我看一眼吗?我们老师也让写了~实在没什么想法


很好哦,不过排版好像有些问题


恩,当时还没经验,这是我发的第一篇文章。


写得很棒了,但是战争有时真的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可以,请远离战争!


有一只虫。“我们对开自己,躲开我们的生活。”
“死者的遗嘱不是说要报仇,而是说永远不再有战争”
赞同这句话。但是这种仁慈对活着的人来说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R,谢谢捉虫!这是我common core course的期末论文。就像前段时间和你说过的那样,每当看到这样的文字,我就会觉得当下很多自己纠结得事情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些想法偶尔也会让我超脱一阵子XD


可以理解,人的行为是现实的,但是人心要现实,不容易


So many words!
Can be accounted into EMS, haha


。。。原来是你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