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银时代俄国文学

阿格诺索夫 编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阿格诺索夫 编  

页数:

407  

Tag标签:

无  

前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戈尔巴乔夫推行公开化、民主化,苏联文坛上便出现了回归、开禁、反思及侨民文学的浪潮。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作家、作品涌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为人们重新认识苏联文学乃至20世纪俄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也为人们用更为客观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它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白银时代”重又发出光芒,成为俄国文学研究者们追逐的热点,我国的研究者、翻译者、出版者也对白银时代的俄国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迄今已见到多种有关白银时代文学或文化的丛书,如,“白云时代从书”(作家出版社,1998年)、“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丛书(作家出版社,1998年)、“白银时代俄国文丛”(学林出版社,1999年等,《俄罗斯文艺》、《世界文学》等杂志也做了不少介绍,这对我国读者了解和研究俄罗斯文学无疑起着积极作用。  但是,至今我国尚未见到系统论述这一文学现象的专著。这可能是因为学术界过去对它研究甚少,现在需要时间来阅读作品,搜索资料,思考问题;二,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作品艰涩懂,思想更是深奥玄秘,这给阅读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常常令研究者望而生畏;三,白银时代俄国文学的绝人部分作品过去遭到批评和禁止,近十余年来虽然在俄罗斯出版大量这方面的作品和论著,可是在我国很少见到。图书资料的缺乏,无疑给研究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岁月不空情地跨入新的世纪,重提“白争时代”也已过去十多年了,我国的读者对俄国的这一文学现象已不再陌生,但同时似乎仍有一些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比如说,究竟什么是白银时代的俄国文学?在我国似乎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白银时代起始于19世纪末这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可是它的终结呢?有人认为它延伸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人认为它一直持续到1934年召开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还有人则认为它只延续到十月单命时。但更主要的问题是:白银时代俄国文学的内涵是什么?它的思想、美学包括哪些方面?怎么理解和看待这一文学现象?这些问题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论述,因此在介绍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时也就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一些很有影响的作家还没有 好好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没有翻译。  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应该先看看俄国学者对自己国家的这一文学现象是怎么界定、介绍和认识的,这不会是没有启示和帮助的,这样可以弥补我国这方面研究的某些不足。1998年夏,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师范大学教授弗·阿格诺索夫到南京大学讲学并留下了他主编的《白银时代俄国文学》一书。凭直觉我感到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一本书,初读之后更觉得它是很适合我们的,刘我们了解和认识白银时代俄国文学很有益处。  这是一本集体著作,一大批对白银时代俄国文学颇有研究的俄国学者分别撰写了有关章节,从本书所附书目中可以发现,有的正是一些专著的作者,因此,这保证了这本书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  ……

内容概要

  本书的引言和结束语对白银时代俄国文学的几个流派作了总的叙述,正文则分别对每个流派的主要作家及虽在流派外但在当时颇具影响的几位作家做了专章介绍。应该说,《人文与社会译丛: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白银时代的俄国文学。阅读《人文与社会译丛:白银时代俄国文学》后,既可对这一文学的全貌有个概念,也能对主要代表作家的创作有所了解。  《人文与社会译丛: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是一本中学教学参考书,因此它不像纯理论著作那么深奥难及,而是深入浅出地、既从理论上又从创作实践上阐释这一复杂的文学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著作。不了解白银时代俄国文学的人,可以把它当教材来读,对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有研究的人,可以把它当学术专著来读。  对于我国研究白银时代俄国文学的学者们来说,《人文与社会译丛: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有一部分特别有意义,那就是每一章节后面所附的有关参考书目。这些参考书虽然绝大部分我们在国内恐很难看到,但这毕竟为研究提供了线索,可以为我们省却查找资料的大量劳动。

书籍目录

引言象征主义俄国象征主义(A.B.列枯燥涅夫)德米特里·梅列日科夫斯基(B.E克拉索夫斯基)康斯垣丁·巴尔蒙特瓦列里·勃留索夫(C.B.洛发捷夫)齐娜伊达·吉皮乌斯(B.B.阿格诺索夫)费奥多尔·索洛古勃(C.B.洛姆捷夫)亚历山在·勃洛克(A.B捷尔诺夫斯基)安德列·别雷(C.D.洛姆捷夫)前阿克梅主义  阿克梅主义米哈伊尔·库兹明(A.B.列杰涅夫)阿克梅主义(A.B.列杰涅夫)尼古拉·古米廖夫(C.JI.斯洛博德纽克)安娜·阿赫玛托娃(M.T.瓦尼亚绍娃,AIO,列昂季耶娃)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A.IO.列昂季耶娃)文学团体之外者马克西米利安·活洛申(C.M比纳耶夫)玛里娜·茨维塔耶娃(H.M.卡希林娜)白银时代的农民诗人农民作家(T.K.萨夫钦科)尼古拉·克留耶夫(T.K.萨夫钦科)谢尔盖·叶赛宁(T.K.萨夫钦科)白银时代的未来派诗人伊戈尔·谢韦里亚宁(C.M.比纳耶夫)韦利米尔·赫列勃尼科夫(C.M.比纳耶夫)结束语(B.B.阿格诺索夫)

章节摘录

  你你自己就是规律——你不知道轨道,  从旁边飞过,飞向别的星座。  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只是红色的烟云  那里有什么东西在燃烧,在歌唱,使人惊慌和闪闪发光。  但我将知道你,  高尚和不安的日子的起因!  在敌人营垒的上空,像往常那样,  响起天鹅翅膀的拍打声和它们的号叫声。  心不能安然平静,  乌云不是徒然聚集。  面临战斗,铠甲沉甸甸。  现在你的时辰到了。——祈祷吧!  与书的标题相适应,诗人调动了一切手段来提炼蔚蓝色主题。它的变奏是与这个名词适应的形容词:不可能的、忧郁的、可爱的、永远古老的和年轻的。他不是用合理途径,而是通过印象、感觉、符号、象征来迫使读者了解所写的内容。(我们这里提醒一下,蔚蓝色本身不是安·别雷的神来之笔,而是从弗·索洛维约夫诗歌里借用的形象)。宗教期盼(《曙光》)的“响亮”主题转化成表现这种期盼的接近与加强的音乐主题(诗人甚至能因此骄傲于世)。与此同时,安·别雷起初没把某种象征意义加到第一本诗集的名称的含义中去,最好说是对于世界印象性的领悟。诗人在回忆录中揭示道:“我立在起伏的平原中间,寻求遗忘,我数小时地琢磨田野里的色调;我作出关于色调的诗句,把‘蔚蓝色中的黄金’作为书的名称,‘黄金’是指成熟的庄稼;‘蔚蓝色’是指空气。”  在飞逝的绯红暮色里  不要泼洒金色的酒,  麦穗的波浪沿着田界  如飓风般滚滚而来。  听到的呼喊是  银铃般的、纯洁的、清脆的,  碧空般的蔚蓝的矢车菊  在黑麦丛中摇曳……  (《闲游》,1904年)  诗集《蔚蓝色中的黄金》中的诗和交响诗中的诗歌主题及形象具有明显的共同性。  在第一交响诗中有两个地精跟随骑士,那儿不止一次地出现发出竖琴声音的半人半马。在诗集的诗歌里同样是那些地精和在林边奔驰的半人半马,也重复着巨人、国王、公主的形象。  魔幻国度的梦幻、浪漫体现在诗歌《在山上》(1904年)、《巨人》(1903年)、《战斗》(1903年)之中:  这个白头发的驼背人  蹒珊着走向悬崖走向我。  给我带来了礼物,  是地下温室里的菠萝。  (《在山上》)  他如山脊般庄严无声地  耸立在黎明时分的天涯,  头戴铸就的王冠,  面上遮掩着白纱。  (《巨人》)  碧空中勇士去作战:  他们披头散发,  脸色刚毅、威严煞白,  严酷地在空中射出紫红色的箭。  (《战斗》)  第三交响诗的名称、主题与诗歌《回归》的相吻合(1903年):  在古老的永恒之上,  张开了黑暗的天底深渊。  我又独自在山洞里  几百年在我头顶飞逝。  与交响诗相一致的是诗人对太阳、光明的渴求(曙光主题)。正是“你的灯光”(弗·索洛维约夫)“给我们照亮了黑暗”,——诗人这样认为(诗歌《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1902年)。  可能,光明已临近,就在身旁:  熔化的光束射进窗户……  一切被太阳照亮、点燃。  (《我又祷告,被怀疑所折磨》1903年)  但往往光明还在远方某处(《笑声》、《闲游》)。  即使永恒在诗人生前未降临到大地,他也一定会随着永恒之到来而回到大地(“我奔向花环……我会回来”,诗歌《致朋友》(1907年)。  可以像寻求金羊毛的勇士那样追随太阳:  让我们飞向  蔚蓝的天空  追日,追日,爱自由!  (《金羊毛》,1903年)  安·别雷在1903年4月17日给B.勃留索夫的信中揭示了这个号召的象征涵义:“当刽子手走向斯杰潘·拉辛执行判决时,他在墙上画了只小船,笑着说,他将坐船离开监狱。蠢人们一无所知,而他知道做什么。可以永远做追寻金羊毛的勇士,可以在黎明时割下太阳光线,用它缝成战舰——阳光战舰。这就是阿耳戈大船;它驶向永恒之金色盾牌——驶向太阳,即驶向金羊毛。”  在1931年,安·别雷重新看了旧诗和拟出的新版本后写道:“假如我从我以前的书中能够收集到另外一些诗,那么我要烧毁它们……具有尼采哲学形式的《蔚蓝色中的黄金》特别使我不安……还有节奏不明确,形象无味,节奏生硬。同时任务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时期我诗歌的爱好者相信我的声誉,透过驳杂的笔调,他们看清了意图。”  在对自己第一本诗集作否定评价后,别雷在死前不久大幅度地修改了《蔚蓝色中的黄金》。根据凯撒·沃利的意见,这是由于“别雷在其生命的最后岁月中不明了他的诗集具有大胆革新的意义,其实驳杂的笔调正是这本书独一无二的风格特点,这种风格对俄国革命之前的诗歌具有很大的意义。”  无可争议的是:《蔚蓝色中的黄金》如交响诗一样是1906—1913年间俄国讽刺诗歌的先驱(《讽刺者》),因为日常生活与存在之间的浪漫碰撞会导致事物的二重幻象:理想的与可笑的。  《蔚蓝色中的黄金》中的自由体诗歌是马雅科夫斯基早期讽刺诗歌的基础,特别在形式方面(每一行中词的节奏重读;建立在传统激情、讽刺、抒情结合之上的激扬语调;复合的韵脚)。我们发现,抒情诗歌的新形式(自由体诗)对20世纪很多俄国诗人有影响。  安·别雷的创作新阶段是诗歌集《灰烬》(1909年)。  在诗集《灰烬》出版的序言中(1923年,柏林出版),安·别雷写道:“其实,1904至1908年期间的所有收入《灰烬》中的诗是一首长诗,它展示了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毫无生气,没有觉醒的状况;在这部长诗里,对1907至1908年期间主题的反动和作者对到达原先的光明道路感到绝望的主题交织在一起。”  对原先真理的绝望使诗人的目光从永恒的高处转向日常世界。1928年在准备再版《灰烬》时,安·别雷指出,这个诗集的抒情诗首先反映了时代所产生的社会悲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白银时代俄国文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