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环境视角下的土地整理

杨晓艳 上海远东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上海远东  

作者:

杨晓艳  

页数:

17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在广泛阅读、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内容和程序,创建了关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延庆县为样区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作者自己提出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

杨晓艳,1975年生,山西孝义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获土壤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地整理、土地规划、土地评价。参加基本农田整理战略研究、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修编前期研究、土地利用计划评估考核技术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进展 (一)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进展 (二)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进展 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研究进展 (二)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研究进展 三、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的研究进展 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一)土地开发整理概念及其目标 (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其作用、内容 (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特征和内容 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系统学理论 (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景观生态学理论 (五)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国情与国策 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一)决策过程及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活动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厂作程序 第三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 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 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 (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社会环境影响 (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经济环境影响 (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 (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五)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第四章 案例研究(一):延庆县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一、自然条件分析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 (三)土壤 (四)水文地质 (五)植被 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三、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二)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 四、规划概述 (一)规划任务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期限 (四)规划目标 (五)规划中的项日设置 (六)投资估算 第五章 案例研究(二):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一、评价指标的建立 (一)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评价指标 (二)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评价指标 (三)对合理利刚自然资源的贞献评价指标 二、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一)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农村社会环境影响的评价 (二)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农村经济环境影响的评价 (三)延庆县土地歼发整坤规划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贡献评价 第六章 案例研究(三):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一、评价指标的建立 (一)从投资者的角度 (二)从农户的角度 二、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一)从投资者的角度 (二)从农户的角度 第七章 案例研究(四):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一、评价指标的建立 (一)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二)对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三)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二、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一)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二)对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三)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第八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 一、耕地整理对小尺度上耕地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 (一)评价指标的建立 (二)延庆县耕地整理对小尺度上耕地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 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 (一)评价方法和指标 (二)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 第九章 案例研究(五):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内容 (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转换 (四)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五)综合评价 二、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评价 (一)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分值计算 (二)各评价权重的计算 (三)评价结果 三、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 (一)土地开发整理对象与环境保护 (二)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三)注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后续管理 第十章 结论和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进展  目前所讲的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层面上(政府的政策、计划和规划,简称PPPs)的应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宏观决策失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同传统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特点:(1)在决策中更好地考虑了环境与可持续能力的结合;(2)能比项目影响评价提出更好的预防性措施;(3)可在决策的更早阶段、更广的范围内考虑替代方案及减缓措施;(4)对累计的、间接的、协同的、次生的、时间上拥挤的、空间上拥挤的、长期的和滞后的影响提供更多的评价;(5)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更有可能提出区域及全球性的影响;(6)能考虑到非项目影响;(7)能提供早期公众参与框架,以增加决策的透明度、质量及可接受性;(8)能够提高人群活动潜在的环境意识;(9)有利于防止代价昂贵的决策错误;(10)能够为其他环境问题,以及将来的政策、计划、规划(PPPs)提供有益的信息。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环境视角下的土地整理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我基本看了一遍,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内容,书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值得我们借鉴思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