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农”问题与法律调整

王勇//高成军//李秉政|主编:张余胜//杨景海 甘肃文化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甘肃文化  

作者:

王勇//高成军//李秉政|主编:张余胜//杨景海  

页数:

171  

内容概要

  “三农”问题,就是指农民、农村、农业这三个问题。这是一个主体身份、居住地域、从事行业三位一体的问题。“三农”问题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如何有效地破解“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策和法制层面,中央对“三农”问题作出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回应。从经验和个案的视角对此加以总结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三农问题与法律调整》的主要内容便是围绕“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三农”问题的法制回应——政策应对、立法保障和司法护航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探讨,以期使读者对我国“三农”问题及其相关的政策背景和法制建设状况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和认识。

作者简介

王勇,男,1968年6月生,甘肃金昌人,汉族。现为西北师大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律师。主要从事法理学研究。出版《西部开发法治保障研究》《有场景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等学术著作5部,发表论文、随笔50余篇,业余创作“法理图志”(lmages of Jurisprudence)系列。
高成军,男,1981年6月生,甘肃武威人,法学硕士。现为甘肃政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法理学、政治哲学与宪政理论研究。
李秉政,男,1986年2月生于甘肃华池。200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历史背景
 1.什么是“三农”问题?
 2.如何认识农民问题?
 3.如何认识农村问题?
 4.如何认识农业问题?
 5.“三农”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6.如何认识“三农”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7.“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8.“三农”问题的衍生影响是什么?
 9.什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10.什么是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
 11.什么是城乡二元户籍壁垒?
 12.什么是统购统销?
 13.农民工是如何被提出来的?
 14.如何准确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和制度局限?
 15.乡镇企业是如何出现的?
 16.什么是“三农”问题中的“三难”?
 17.什么是“新三农”问题?
第二章 政策应对
 18.为什么说“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9.什么是中央“一号文件”?
 20.中央“一号文件”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21.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有哪些?
 22.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下的新“重农”思想?
 23.为什么说十七届三中全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
 24.如何认识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
 25.为什么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
 26.如何认识取消农业税的意义?
 27.推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28.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9.如何准确理解九年制义务教育?
 30.为什么说“三农”问题是“五个统筹”的重中之重?
 31.新时期惠农、支农的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2.什么是“两免一补”政策?
 33.如何认识“三农”社会保护政策的东亚经验?
 34.如何认识“撤乡并镇”的背景和相关政策依据?
 35.如何认识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背景和相关政策依据?
 36.纪宝成教授为什么要提出“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杜绝生三个,奖励不生育”的生育政策建议?
 37.什么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五多五少”?
 38.如何打造稳固的县乡村医疗网?
 39.如何认识“以承包土地换社保”?
 40.什么是“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网络?
 41.如何认识甘肃“一册明、一折统”发放惠农补贴的经验?
 42.什么是大学生“村官”计划?
 43.什么是“农田托管”模式?
 44.我国首家土地专业合作社是如何出现的?
 45.什么是“海选”?
 46.什么是“小产权房”?
 47.如何认识“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
 48.如何认识城镇“反哺”农村的政策含义?
 49.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议题有哪些?
第三章 立法保障
 50.国家有关“三农”的立法主要有哪些?
 5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2.为什么要推出“农民工”维权方案?
 53.如何认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主导思想?
 54.税收“十不准”如何维护农民权益?
 55.如何认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5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所说的“征地补偿”?
 57.“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有何区别?
 58.什么是“征收土地”,包括哪些内容?
 59.为什么中央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60.如何认识退耕还林(还草)?
 61.我国对退耕还林的补助作了哪些规定?
 62.计划生育的奖励扶助政策有哪些?
 63.甘肃省对实行计划生育作了哪些规定?
 64.如何认识我国农业法修改的背景?
 65.如何认识我国农业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
 66.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67.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作了哪些规定?
 6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制定背景是什么?
 69.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包括哪些内容?
 70.如何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71.如何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它包括哪些内容?
 72.如何认识村务公开制度,其意义何在?
 7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对村委会公布事项作了哪些规定?
 74.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本精神?
 75.我国选举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76.如何认识“城乡同比例选代表”的重大意义?
 77.什么是“一卡、一证、一手册”?
 78.如何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79.什么是农地流转?相关的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80.土地流转与农地承包权流转有何区别?
 81.《殡葬管理条例》的基本精神及其局限是什么?
 82.新集体林权改革的背景和政策依据是什么?
 83.如何认识应在农村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建议?
 84.什么是“农转非”?
 85.为什么土地私有化不能解决中国农业问题?
 86.为什么要实行“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人制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87.如何认识《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
第四章 司法护航
 88.如何认识“司法进万村,服务惠三农”的重大意义?
 89.人民法院审理农村土地纠纷案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90.为什么要“送法下乡”?
 91.如何认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92.人民法院将如何加大对农民的司法救助和帮扶力度?
 93.设立“便民诉讼服务点”的意义何在?
 94.山东夏津法院审理“三农”案件的经验是什么?
 95.为什么人民法院要通过“积极司法”来应对“三农”案件?
 96.为什么需要建立处理涉法上访案件的长效机制?
 97.新野法院是如何对“三农”案件实行“三优两简”的?
 98.为什么说“所谓好邻居就是不打官司”?
 99.什么是“不告不理”?
 100.如何认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人民法庭工作的通知》?
 101.如何认识人民法庭?
 102.“涉农案件”有哪些特点?
 103.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民房产能否抵押?
 104.如何认识“同命不同价”的含义及其时代局限?
 105.如何认识新农村建设中的“永联经验”?
 106.如何认识新农村建设中的“东营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三农”问题与法律调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