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半生为人

徐晓 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同心出版社  

作者:

徐晓  

字数:

2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散文集是以写人为主的。书中所写的人物——赵一凡、周(眉+阝)英以及“今天派诗歌”群体中的芒克等人,是中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涌现出的一批“新人”。 在那个年代,这一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敢于怀疑的理性精神,使许多人着迷。作者试图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记录下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借用帕斯捷纳克的话:生活——在我的个别事件中如何转为艺术现实,而这个现实又如何从命运与经历之中诞生出来。

作者简介

徐晓,生于上海,长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和散文,1982年至今,从事记者、编辑工作。

书籍目录

自序永远的五月爱一个能有多久无题往事监狱中的日常生活幸存者的不幸荒芜青春路我的朋友史铁生有一个人的存在让我不安穿越世界的旅行精神流亡者的重访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面对没有父亲的男孩儿华盛顿通信:与儿子一同成长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与久违的读者重逢附录:和《永远的五月》作者对话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不能追问的,追问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给自己强加痛苦,可徐晓偏偏就是要追问。她追问自己最冷酷的问题是:爱一个人能有多久?在她给我看的那个原稿中,最痛苦的自责是她面对他病体时曾产生过那种本能的抗拒,心理排斥与他睡在一起。我以世俗观点理解她的痛苦,这可能完全否决她对他爱的所有努力,她无法躲避这追问中对她自己的伤害。因为这追问,她更恐惧她对他的情感所凝铸成的思恋究竟能有多久——她期望他永远是她精神的全部,寄托的全部。”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


编辑推荐

  《半生为人》“首篇《永远的五月》,徐晓叙述的是一种生死间无能为力的悲壮——这死的缘起就因为一次误诊,一次误诊引发一场长达30年的苦难。让丈夫这样一个不愿麻烦别人的人越来越丧失自理能力,让一个最节俭的人承担必须每天耗费几百元维持生命的折磨,更要命的是这一切连环着全是悲剧因果——不仅是他自己浸泡在炼狱中,他妻子越是以自己的意志要去卫护这生命,就越是降临给他一次次失败和一次次更深的痛苦。她以她的意志要求他的生,他的生是他无法摆脱的对痛苦抗争的折磨。要活着还是要痛苦?她必须以牺牲她自己来拯救那生命,她说她天经地义只有为他选择生的权力,所以无从选择,一种善良与另一种善良之间永远是冲突的。这一切实在太过残酷:好像真就变成了两颗善良心灵的受难过程,在受难中才有了真实而催人泪下的崇高。  在《永远的五月》后,她又写了一篇续,这就是《爱一个人能有多久》,这是徐晓在“五月”后深一步对自己的拷问。在我读到的这篇文字,记叙那悲剧中一个更真实的女人——感人的不仅是为了让他能活下去,她那种甘愿泯灭自己的疯狂。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在这个人所维系的尊严,尊严究竟是什么?他被病痛摧残的瘦弱与丑陋后是一种尊严,她为获得那脂肪乳因一杯咖啡的价格离开那酒店、在厂门口像上访者一样拦截轿车,那般蓬头垢面、忍辱负重当然也是一种尊严。她以她全部的力抵抗在他的生死之间,这种意志力,用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爱。那么除了爱还有什么?还有忏悔。除了忏悔还有什么?她说是他成全了她,使她能拥挤出所有女性的能量,而她所有被榨出来的力变成一种她的意志压倒他的意志,在这意志关系中,他又变成了一个被动而被她意志控制而强加的弱者。更折磨人的是,她守护他3年,他最痛苦的时候她却恰恰缺失了。  作者试图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记录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涌现出的一批“新人”。在那个年代,这一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敢于怀疑的理性精神,使许多人着迷。在书中,这些文字如同耳语,当我们凝神细听,它们就消失在风中;这些面孔如同倒影,当我们伸手碰触,它们就碎裂为层层涟漪……它们出现在我们的梦中,令我们辗转——它们碰触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读了徐晓才意识到,同样的人生,可以细细品味,也可以尽情挥霍。而区别仅仅在于,你是否愿意诚实地面对生活。人类试图解开时代与人生之谜的努力足以汇成一条大河,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徐晓关注的支流有特别的意义。  《半生为人》是对历史的礼赞,还是对逝者的悲悼?是对一代人的反思,还是对自我的救赎?你无法定义徐晓的写作,如同你无法定义人、岁月和生活。  此商品有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半生为人 PDF格式下载



2007年的自己一度文艺气十足,于是买了好些书名、书帧都颇文艺气的书籍。但似乎对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高估了,那一年似更热衷于辛辣犀利的文字:易中天、陈丹青、孔庆东。而北岛、芒克、王安忆、徐晓、木心、童元方们,都只在书架上散发着孤傲的气息,我却没有耐心接近。

今年,以为自己会陷于世俗而只能读些“有用的书”,却忽而虚怀若谷,忽而长吁短叹,书架上的散文集、诗歌集们时时相伴左右。

譬如本书,读书人苦难人生的悲壮,便很能打动自己。又要提到《七十年代》、《我们这一代》、周国平,以及史铁生,离我们最近的一代悲情文人。上至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看似代代不同,实则一脉相承。

活着,不容易。


一口气读完,与其它描述同时代事情的书相比,作者带给我们那个时代更理性的认识。不是有切肤之痛的人也完全能感受到。非常细腻的情感,却又无比坚毅。他们是精神思想的探索者,而我们是物质的思索者。迷茫、流浪、遗忘,我们不停的把自己丢失在物质中,想找回自己又没有那样的精神勇气。
这本书,娓娓道来的没有愤怒的抱怨之情,更多的是理解、宽容,原谅一切及承受所有。在那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人情味浓浓,让人羡慕。如今,世故的人比比皆是,那游走的人情味什么时候才能回归呢?


徐晓的书,这本书绝对值得购买


读这本书,第一反应便是“不到年纪”。须知这本书应是人到中年慢慢读去,才能三番五次掩卷,心中一阵堵。书的质量很不错,快递也满好,只是当当送到楼下,**是上门的……


很棒的一本书,是朋友推荐的,读过之后受益匪浅


一本感人至深的书。


书不差,可是没有签名


到手的是再版,而且没有签名!


令人感动,望之垂泪、为之动容


  晚饭后坐在灯下陪孩子做作业,他写写画画我看徐晓的《半生为人》,有点不好意思看
  得太专心,有时候探头看看他在做什么,其实他这种时候是不怎么需要别人管的。他问
  我:“你喜欢看那些words吗?”我抖了抖书页问你是说这本书吗,他说:“是啊,你
  可以看,你喜欢看就可以看”。于是我就在陪他写写画画的过程中把大半本并不是很有
  趣味的书看完了。
  
  我出国的十多年来闺蜜总是不定时的给我寄中文书来,我在美国辗转三个州,居住过五
  ,六个城市,在每个城市都收到过她从北京寄来的书。收到书我会给她封email表示感
  谢,她通常是轻描淡写地说“反正是旧书,看过了没地方放,知道你喜欢看书,就寄给
  你了。”这次看完半生为人,正好她在美国旅游,激动地打电话给她,谢谢她寄这样一
  本书给我,她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嗯,其实我在几次活动上见过徐晓,她是个
  看起来特别不修边幅的女人,但是他们圈子里的所有人都特别给她面子,她明显是他们
  的大姐大,我觉得特别奇怪,这样一个女人,怎么会有这么强大的气场,所以就买这本
  书来看看。”
  
  她没有跟我说她看过这本书是否得到满意的答案,但是至少我看了以后能略微有点明白
  徐晓的强大气场从何而来。平心而论,封面上的宣传无一例外的夸张,比如说什么:“
  一个时代最闪光的人,最绚烂的往事 …”之类的,对于像我这样挑三拣四的读者简直
  就是反作用,如果不是看到目录里提到的几个我喜欢的名字,我估计都不愿意打开书本
  来看下去。
  
  除此以外,这是一本充满了议论,思考和抒情的书,没有多大趣味。同样的人和事,比
  如刘羽,高尔泰,《今天》,我在北岛的《青灯》和《失败之书》里反复看过,因为喜
  欢北岛的文字,几乎把这些离我遥远陌生的人和事也读成了朋友。北岛的文字精炼,节
  制,富有节奏感,苍凉,冷峻,锐利,三言两语就能击中我心中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
  相比之下徐晓更像深夜里喃喃自语,真情流露,质朴但是拖沓,容易让人不耐烦。
  
  作为读者,我属于那种特别缺乏耐心的人,可是不知道这次是什么让我这样一个没有耐
  心的读者耐着性子把这本并不十分有趣精致的书读完了,而且读完了觉得很多话要说,
  零零碎碎的感动和情绪在心里跳上跳下,不吐不快。也许是因为我一开始就被她那种反
  省和自我拷问的姿态所吸引,不管是对曾经荒谬并继续荒谬着的时代,还是时代里面顺
  流逆流而行的各色人物,她自己,朋友,家人,久病的丈夫,萍水相逢的狱友。
  
  我难以想象这样的反省需要多大的勇气,作为一个在少女时代遭遇过莫名其妙的冤狱的
  人,中年时代又常年奔走于医院照顾垂危的丈夫,几乎从来没有被生活善待过的女人,
  选择抱怨,控诉和躲避是多么的顺理成章。事实上我认识的大部分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正
  是这么做的,他们喜欢以“受害者”自居,用被时代“耽误”,“亏负”,“错过”这
  样的词。也许正因为如此,徐晓这种对自己的不依不饶,显得格外的勇敢和执拗。
  
  整本书看下来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监狱里的日常生活》。看她写的监狱里的日常生活不
  知道为什么能让我想起张爱玲的《烬余录》,也许都是最险恶的年代里最险恶的环境,
  却努力的客观,诚实,不夸大苦难,也不夸大自己的勇气,不掩饰自己的偏见,也不放
  弃自我审视。对自己如是,对身边的同伴亦如是。也许更重要的是哪怕危险近在咫尺,
  都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琐琐碎碎的趣味的顽强追求,烤馒头片和咸菜,反铐变前拷的黑色
  幽默,与其说是一种抗争,不如说是一种巧妙的生存技能,特别让我感佩和欣赏。
  
  而她在书里写的所有人中,我最喜欢的是史铁生。史铁生还是我知道和喜欢的那个史铁
  生,地坛里和病隙碎笔中那个“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的那个史铁生,那个摸
  了一手烂牌却决不耍赖鼓起勇气把这手牌打完,那个从不放弃追问生命的意义的史铁生
  。而要从一个朋友的角度那里找到一些额外的八卦,《半生为人》是非常让我失望的,
  除了知道史铁生特别馋特别喜欢吃涮羊肉以外,没有更多额外的“信息”。可是我喜欢
  徐晓笔下的他们之间的友谊,显然已经不是淡如水了,可是谁敢说他们不是君子之交,
  彼此之间只有牵挂没有利益牵扯,只有尊重没有谄媚,只有仰慕没有依赖。臭美地觉得
  ,这多像北京的严寒里奔波于老公孩子事业之间却不忘记给沙漠里的老友寄几本旧书的
  闺蜜。
  
  但是这本书的所有一切,人也好故事也好情感也好,都不如这本书的题目让我震撼。“
  为人”二字是非常沉重的。前一阵的一场在争论中,版面上有人说我是有sympathy的人
  ,和理性的人互补,都是社会的希望云云。我看了惭愧的无以复加,因为我深知
  sympathy之类,对我来说是不实的赞美,而实际上我不过是个自私怯懦的人。
  自私到什么程度呢,同样悲惨黑暗的事故,如果发生在战火纷飞而我又永远不会涉足的
  国家和地区,我绝对不会听到广播里比较伤情的音乐就痛哭不止;怯懦到什么
  地步呢,对于比较宏大的主题,国家,社会,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我选择一味的回避。
  如果几个星期前有人跟我说作为个体人的社会责任,我很可能会很cynical的引用一
  段黄西,因为社会责任落实到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这里,不过是“pee into the snow
  in a dark winter night, you probably make a difference, but it’s really
  hard to tell. ”
  
  这“为人”二字,以及徐晓半生为人的故事里的种种勇敢坚韧,反观我为人的自私怯懦
  ,有点让我坐不住。前一阵看到的版面上的“作为狼的自由”,这个题目同样让我觉得
  触目,但是还是没有勇气理清思绪来说。至到今天,我能说的不过还是,如果我们的下
  一代能面临的只有做狼还是做羊这样的选择,做人都不在出路当中,哪怕做一个怯
  懦自私但是不够凉薄的人,这个世界当真让人觉得迷雾重重。
  
  徐晓经历过的年代,似乎就是一个不是做狼就是做羊时代,要么咬别人一口,要么被别
  人咬一口。哪怕最基本的尊严和诚实也成了奢侈的人格。“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
  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这样卑微的诉求甚至都带着不切实际的浪漫色彩。
  
  而经历过不能做狼就坐牢的命运,徐晓还是没放弃拷问自己作为一个人,是否够勇敢是
  否够真诚。这样的拷问过程,在我看来,是一种“为人”的勇气,不是比那种以牙还牙
  ,为了生存不惜同类相残,以暴制暴的狼的凶猛,而是敢于在时过境迁之后,仍然不停
  地追问“如同文革一样,不可能简单地一方是迫害者,另一方是被迫害者。当年有几个
  人不曾参与那场反文明的浩劫,如今又有几个人可以说自己是清白之人坦然之人呢?”
  
  写到这儿,又觉得乱了,思绪纷纷,这几天心里翻翻滚滚老想着一个我特别喜欢的男人
  的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若要说这句诗和我写
  的这篇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什么关联,大概就是真的勇敢是充满悲悯的,真的大丈夫是富
  有同情心的,或者换上色女面孔 -- 内心柔软的男/女人才是最性感的。


   今天是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天上布满云,想必是他们不愿我们这些狗仔窥视他们的隐私,只好找了一片云遮住地球人的眼睛。
  小情侣一对一对在路上走着,高高矮矮胖胖瘦瘦各不相同。09年之前是从来不过七夕的,因为根本没有这个意识,11年之后也不再过七夕,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我以出门消食的理由出现在街上,四处飘扬的荷尔蒙气息与我关系不大,所以脑子还是清醒的。
   最近看完的一本书是徐晓的《半生为人》,写一些上世纪的只言片语。徐晓生活在北京,莫名受到牵连关监狱两年,中年得子,丈夫死于肠瘘。我试图给她添几个相对而言吸引人的标签,但我发现这些“苦难”对于现在的她而言,或许不是什么值得骄傲或者回避的经历,欣喜亦或是困顿,都随着时间换了味道。
   毕竟我只是一个读者,连看客都比不上,只能在作者限定的字里行间寻得尽量多的东西。说到底我最为看重的徐晓的身份,首先是一个女人,继而是一个妻子和母亲。
   性别赐予我们的东西,远比什么头衔啦、经历啦更为复杂并十分重要。徐晓是个女人,她像大部分女人一样渴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嫁给一个健康的男人,等等。但是看不见的力量促使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向四周漆黑的前方狂奔,这不是命运,她不相信命运,这是上帝的旨意,她的上帝不会用教义来约束或是威胁她。
   我认为徐晓是懂得爱的人。她是妻子,会做饭,爱老公,宁愿为他做任何事。虽然书中的徐晓冷静、克制、甚至非常理性,但她对丈夫的爱依旧穿过文字的樊笼透出来。女人爱上男人——不是与爱情相近,也不是与爱情相似——这样的爱让她同时承担起丈夫生命的担保人和需要关怀的妻子角色。
   爱情到了爱情的程度,是最让人动容的。她为她的老公引以为豪,同时祈祷死神能在手术不成功的情况下成全他的死。她如同铁人一样不辞辛劳千方百计寻医问药,也深深期待老公能满足她的一些小女人情结。
   这是每个人都逃不了的圈套,在通向神的道路上人被世俗左右。这并不是一种囚禁,而是一种体验。世俗必定就是坏的吗?未必。世俗教会人如何为人,也拉远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与其想通过远离世俗的方法,找到什么“人生的奥义”,不如认认真真的在凡间修炼,成精或是升仙,那又是另一番风景了。
  


  散文和现实世界关系重,不论文风幽默还是雅致,都在人间,是现实生活的切片,一经写下,这一场景以及因这场景连着的记忆和背景都被摄入文字。散文,天生怀旧。小说则不同,小说有翅膀,能飞,有的飞得高,飞到地球之外去,有的飞得低,飞在头顶上,琢磨人间破事。饶是如此,小说也非切片,它不是从现实生活中切割储存,而是由现实生活衍生变化。散文静,小说动;散文不由得小,小说则可以很大很大。
  
  我偏爱散文超过小说,正因为散文静,甚至小,容易进入文本,却不会耽溺。阅读散文会有种仍然在与真实世界发生关系的错觉,而小说取消了这一感受,使我不安。我不知道阅读的口味及偏好是否有高下之别,但是,趣味差别的背后,或许真的能够概括出某种共性。比如,更爱读小说的读者,往往精力充沛,活力十足,对人对事充满激情,积极主动,爱社交,爱运动。而更爱读散文的读者,则趋于植物性,被动,沉静,缺乏激情。
  
  徐晓的《半生为人》是一本以怀旧为主题的散文。正好契合我的植物属性。在忙碌和寒冷的冬天假期里,提供了一种静默的时空背景。
  
  徐晓如今是“思享家系列丛书”的主编,出版了包括野夫、刀尔登、陈冠中等人的重要作品,还曾帮助出版了北岛的《失败之歌》以及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从前,在并不遥远的七十年代末,她是《今天》的编辑,参与并见证了那个已然被抛之脑后的充斥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八十年代。
  
  随着前几年査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的轰动,“八十年代”这几个字有了更多文化上的意义,像“民国”一样,它被怀念,被缅怀,被重新叙述,甚至重新想象,我们如今看到的金光闪闪的“八十年代”和“民国”,究竟是不是百分之一百的真实,无从考证,但毫无疑问,这两个时代,给了我们一种想象和图景:原来以前不是这样,原来,我们也曾有过这么一个好时候。
  
  在《半生为人》中,徐晓以私人的视角记述了她的爱人和朋友,她的牢狱之灾,她的精神启蒙。在《永远的五月》《爱一个人能有多久》中她追忆了与周郿英的爱情与婚姻,记述了她是怎样爱上这样一个与痛苦相伴并配得上这些痛苦的丈夫;在《无题往事》中,她回忆了与对她精神启蒙起决定性作用的好友赵一凡的交往,描绘了一种在现在看来纯粹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在《监狱中的日常生活》中,她果真把监狱当作日常生活,写下了恐怖和痛苦之外的牢狱之灾;她还写到了史铁生,北岛、芒克……写下了她无法忘怀的八十年代,那个年代中的人,那种纯粹的建立在精神层面上的交往,以及那种对精神世界纯粹的渴求和实践。
  
  在理想主义和幼稚病划等号的今天,作者知道能够真正理解她的读者不多了。我是她的理想读者吗?恐怕不是。我受不了刻意悲情,受不了无时不刻的感伤情调,受不了过度抒情,虽然我在阅读过程中常常流泪,但总有一点不对劲提醒着我,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上,她实际上并非怀旧,而是她仍然在八十年代的阴影下写作。而我,在解构再解构的大众文化熏陶之下,已然无法郑重其事的对待“精神追求”,对待“人生的意义”。“虚无”和“娱乐”是我们思考的背景,我生在这个时代里,即使只相隔30年,但已然是两个世界。
  
  徐晓以及徐晓笔下的人物都被那个时代刻上了深深烙印,而我,我们,也同样被这个时代所控制。我们该如何面对和回忆那些往事,如何从过去中寻找线索,连接血脉,如何在哭过之后思考八十年代思考当今?这或许是如我一样的当代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一凡的一件作品。"
  要怎样的友情才包含这样感激和景慕,能让一个人自称是另一人的作品而不觉卑微。
  
  在读无题往事这一章时,总会想到三个火枪手: 达尔大尼央拒绝了红衣主教黎赛留的招纳。面对巨大的威胁利诱,当他已快要失去勇气,支撑他坚持走出门的是阿托斯的友情。
  "这时,阿托斯那庄重严肃的面容出现在他的眼前:倘若他接受了由红衣主教向他提出的协议,阿托斯不会再和他握手。正是这种恐惧挽留了他。" 对阿托斯视如父兄的崇敬使得达尔大尼央宁可冒生命前途之险,也不敢令阿托斯失望。
  
  这样的情感不仅仅在传奇小说中。
  徐晓写到 "在挫折甚至灾难面前,我也有过软弱,但却没有逃跑,没有倒下,起码没有背离自己。我不能让那些关心我爱护我的朋友,特别是一凡,因我而增加一分失望。"
  "以后,每当我遇到那种因社会的不公而遭遇挫折,变得消沉颓废、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甚至自甘堕落、不可救药的人,我总在心里十分惋惜地想:在面临人生转折的时候,他们身边如果有一个一凡那样的朋友该多好!"
  这就是大仲马的感叹"一个具有真正伟大品格的人,对他周围一切的影响是多么地强大呀。" 但真的很少人能有幸拥有这样的朋友吧。友情是五伦之一,虽为最末但不由外力纯以心交,倒是五伦中最可能纯净的一种。如龚半伦者毕竟寥寥。
  
  大概自定交始两人便常长谈,
  "一凡总是坐在窗下的写字台前,我坐在侧面一把专门为客人准备的椅子上。以后很多年,我和一凡常常这样坐着谈论生活,谈论书本,谈论人生,好像今生今世我们就是为了这样坐着谈话而出生而活着。从下午到黄昏,从傍晚到深夜,话题永远不会枯竭。"
  
  青年男女能如此相投,却可足于友情,也是借那个时代之风吧。回想当年还是少年的自己也曾和一位要好的女同学谈历史,谈哲学,大声朗诵自己喜欢的诗篇,滔滔8小时而不觉天色渐晚。当时觉得那种情感也可天长地久。
  只是,就像大多数少年男女的友情一样,最终都被岁月洗成路人。
  便如Auden所说:
  " He was my North, my South, 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 my midnight, my talk, 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would last forever:
  I was wrong."
  后来在电影"四次婚礼和一次葬礼"中看到马修在盖瑞夫的葬礼上念到这首Funeral Blues。再次大受感动。这也是我看过次数最多的爱情电影。
  
  不过徐晓的友情就幸运得多。可以维系终生,只因那还是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这种心神之交使得即使身在囹圄也有所寄托。
  "借两三个月洗一次澡的机会,我故意走到看守站的平台底下,用小石块在砖墙上并排写上我和一凡的名字。我多么希望一凡能碰巧看到我的名字,能知道在这高墙深院里有我和他在一起。"
  
  这样的友情不像爱情那样令人迷醉,却常常更持久而醇厚。 甚至能在人已故去后,由生者代为延续。虽然作者懊恼 "能够使我们永不中断联系的,惟有代表着他精神的毕生收藏,而我却无意中将它断送了,再无法凭借什么使一凡的生命在我的身上得到延续。"
  
  但事实上的确是延续了。
  
  人在成长期时能碰到一位兄长般的朋友是极其难能可贵的。那些指导因饱含友情和热情而无可替代,那不是师长父母能给与的。徐晓讲述她从他那里取得的文学资源和思想资源。
  "我想没有一个二十岁的人会读《牛虻》而不被亚瑟的魅力所迷醉的。" "我把《相信未来》抄在笔记本上背诵: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的呼唤,温暖着一代人的心。"
  
  即使没有类似一凡这样一位指导者,我还是很庆幸自己也在20岁读到了牛虻。伟大的勇敢的坚强的智慧的迷人的牛虻啊。我当时几乎逐句记得牛虻被捕到就义那后半本。当时英文总是不及格的我,居然找来英文原版咬牙从头看了一遍。那就是偶像对少年的巨大魔力。
  
  虽然晚了一些,我也在2000年左右时读到了"相信未来"。 那就象一道光!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现代诗歌史中屡屡提及食指,那么多人总会去探望久已神经错乱的食指。不要说在1968年写出,单单在那个年代,在干涸迷惘而理想无处安歇的生活中,能有幸遇到这样的诗就可以称得上奇迹吧。是不是当时每一个读到它的绝望心灵都会受到拯救。
  我相信这绝不会是仅仅温暖一代人。
  
  "不能苛求每个人都真理在握,但愿每个人都信仰在心。" 这是徐晓为自己慢慢不十分认同一凡,而为他为己做的原谅。真理在颠倒黑暗的年代往往是可遇不可求,而此时信仰,只有信仰,给人以生命的意义和光辉。即使生存在那样一个年代,凭此一线纯心最终也可面对睿智的先贤和富庶的后生而无愧。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生存环境的差异使得后来者常难理解。而这不理解反倒常常是被上一代所先理解。
  
  如一凡于她。
  "正如邵燕祥先生发表于一九八一年的文章《我死在一九五七》中所写的:“年轻的后来者!你们也许惋惜、同情、怜悯我,你们也许讥诮、奚落、蔑视我,以为我是盲目、愚昧的白痴吧!你们这样做,是因为你们不理解像我和跟我有相似经历的同志,而我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有值得你们嫉妒的炽热的爱,燃烧着对党和人民的信心,即使在我们的天真、幼稚、轻信和形而上学的错误里,也伴随着高于个人荣辱与毁誉的执着的追求。”我想,这就是当年一凡要对我做的解释。他终于没有明白地说出来,是因为他比我更分明地看到了我们之间的差异,并为这差异而痛惜。”
  
  也如她于后人。
  "如今的年轻人到了中年将无从体验这种失落的痛苦,因为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所了解和生活过的那个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即使他们仍然可以阅读我们读过的书,仍然可以像我们当年那样彻夜畅想,但是他们思维和感受的方式已经不同了。孙子无法理解祖辈,儿女无法理解父母,就像我无法完整地理解一凡。他们不了解,甚至也不愿意了解充满着神秘与眼泪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已经逝去了。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那或许是一抹残阳,或许是一缕阴影,但对于今后的年轻人来说,那是一种无从想象的存在。在他们的身上,构成遗传的染色体已经变异了,无法理解不是他们的错误。"
  
  所以作者大概不会感到奇怪,在这里对此书最热门的评论是 :
  "我宁愿把这样的生活看成一种悲剧,一种在政治无所不在而个人被普遍忽视的时代,有所追求的年轻人必然要走上的不归路:因为对现实政治和虚假宣传的怀疑,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并为之奋头甚至牺牲,他们陶醉于戳穿皇帝新衣的喜悦,甚至带着追求真理的悲壮感,却没有想到无论他们的创见还是牺牲,其实都不具备那样坚持的意义"
  "《半生为人》里当然没有写到张志新、林昭和遇罗锦,但徐晓他们的精神与这些人是一致的——以今天的观点看,张志新、林昭和遇罗锦的精神是可敬的,而他们所坚持的理念,不过是一种常识,以那样一种牺牲去捍卫常识,够悲壮,但悲壮本身不能改变常识就是常识的本质,不能提升那种思想的意义。"
  这读来的确有些悲剧的味道。这么多牺牲之后,未经世事的后辈生来承平,读了一页独立宣言便真以为自己世界里的常识都是不证自明,自古天授。
  而这所谓承平之日也不过30年。斯人尚存,劫灰未冷。
  
  好在这悲剧并不属于徐晓那代人。他们有令人羡慕的友情,值得骄傲的青春热情,体会过刻骨的悲欢,度过艰难但不曾停止向往美好的岁月,懂得什么是理想和信仰,能并不羞愧的回首往事和思念故人。
  
  一个艰难时代过去了,留下了历经磨砺的光芒。
  
  *************************************************
  再读读奥登,献给我也曾有过理想,如今已逝去青春岁月。
    
    Stop all the clocks, cut off the telephone,
    Prevent the dog from barking with a juicy bone,
    Silence the pianos and with muffled drum
    Bring out the coffin, let the mourners come.
    
    Let aeroplanes circle moaning overhead
    Scribbling on the sky the message He Is Dead,
    Put crepe bows round the white necks of the public doves,
    Let the traffic policemen wear black cotton gloves.
    
    He was my North, my South, 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 my midnight, my talk, 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would last for ever; I was wrong.
    
    The stars are not wanted now: put out every one;
    Pack up the moon and dismantle the sun;
    Pour away the ocean and sweep up the wood,
    For nothing now can ever come to any g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Funeral Blues by W. H. Auden


  读书需要心境和适当的心里期待。所以有些书我总是读到第二遍才觉得好,只是因为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做好准备。太匆忙,心里不够空,没给新的想象和情绪留下足够的空间,不能体贴作者的用心和曲折。就好像自己已经很饱,就常觉得别人的菜没那么好吃。
  
  但书的好处是,它总在哪里。毕竟已经读过一遍,至少你知道它值得认真对待。你已经知道它大概是什么,上一次太匆忙,这一次可以仔细。读书是欣赏,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该慢的地方要慢。不用赶时间,非把整本一次读完。学开车时师傅反复教: 别着急,过不去的地方可以停。
  
  很多年前类似体验是 飘,这一次是 徐晓的半世为人。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对他人的苦难第一反应常常是厌恶。同情心往往是随后才来,难到这也是后天习来的?一开始我是没有做好准备面对前两篇的人生艰难,当然也来不及体会字里行间那些艰难过后的自我拷问,但已经能感受到回首往事时的五味杂陈。 有无悔,有后悔,有骄傲,有羞愧,有委屈,有深深怀念。现在的我当然能理解, 人在难处,会做出日后另己反复回虑的决定和思量,也会屏出日后另己难以相信的勇气和担当,都只是因为当时还来不及考虑,还来不及回避。
  如她说: "很多年过去了,有时候想起这些往事我会泪流满面,但是当时我却从不为这种事情而哭。我遇到的难题太多了,我习惯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没有时间来咀嚼其中的滋味".
  "当生活把你抛进火坑,你不得不在里面时,根本谈不上什么坚强和勇敢。你有的不过是活下去的本能,别人所能承受的你也同样能承受。"
  
  曾经看到过报道,其实癌症是难以避免。人们花费了无数的金钱与精力,也不过是让得了癌症的人们的平均生存期延长了6个月到一年。但人们为了这半年愿意付出一切。还不用说这是痛苦煎熬常常毫无尊严的半年。如她说""我一直以为,我天经地义地有权为他做生的选择,而无权为他做死的决定。多少人都曾经说过这话:与其这么苦,真不如死了的好。然而,怎样的苦才值得与生命做交换来免除它呢?" 等到一切的努力绝望争取都过去,终于可以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回想起曾亲眼看过的那些亲人的苦楚,却又生出疑问"他所受的苦是我的努力的结果,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愿意承受那结果"。
  
  是否无论怎样的选择,也不能无愧。 我有同学母亲病重中风,已无意识。不能承担CTU的费用,在家中自建了重症看护室,日夜守护。苦苦留住母亲的生命,但早已心力交瘁。 也有同学母亲突然离世,虽全无拖延煎熬。但他却久久不能接受,好几年间总觉得母亲还在。而作者最后如此劝慰自己"在死的延迟中,我们的儿子从三岁长到了六岁。他感觉到了父亲的注视,虽然记忆有限,但那成为他能够和我谈论他的父亲的仅有的话题,也是今后一生,他可能和他的妻子、孩子谈论父亲的仅有的话题。我相信,这对他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岁月渐远,往事会以微妙的不同方式呈现在自己回忆中,就好像随落日西沉,远处群山的颜色。不单仅是时光流逝的蜕变,还有那些在往事中止之后我们独自继续成长的经历。这些不待百年便及身可历的沧海桑田啊!使人感慨,使人困惑,使人对己宽厚。在想象中和逝去的亲人们的交谈,总认为他们也在和我们一起共同成长。很多人读完书,都记得北岛那句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这时 才知道那句名言并没有幽默可言: 人生的悲剧有两种,一种是梦想不能实现,一种是梦想已经实现。
  如她说"生活在不断变化,不惜一切代价忠于一种观念已经使人疲惫不堪,我们不该固守陈规,也没必要总对往事耿耿于怀。但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男人和女人.......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把自己所尊崇的生活准则贯彻到生命的始终呢?"
  
  最好的回忆都是写给自己看的。把对故去亲人和对过去自己的思念记录在一起,一同回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体。而怀人叙旧最难免的是往往会因逝去而幻化美好。但由于作者无时不在的自省和对亲人的尊重,却不曾如此有此。所谓描述一件事就是不要去赞美它。往事的深刻使得不需淡化旧日的难堪。真实的情感不需美化本身就值得怀念,就好像我们怀念亲人不是因为他们美丽。
  如她说 "有时侯,在你的墓前,我的心情会偏离初衷,思绪会游荡到毫不相干的琐事上去,而我不能释怀的,始终是你生前我们的恩恩怨怨。这种时候我会很尴尬,也会很惭愧。这与我自己认同的美好感情多么不一致啊!"
  "说一个女人为爱情而活,很可能是真实的;说一个女人仅仅为某一个男人而活,一定是虚假的。一些人一生可能不止恋爱一次,但是为爱情而活的女人,每次恋爱都是对同一种理想与精神的追随;另一些人一生可能只恋爱一次,但是标榜只为某一个男人而活的女人,很可能已经泯灭了理想放弃了精神。"
  
  只是往事再深刻再刻骨铭心,也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虽然我们不总那末心甘情愿。
  "这情形一次次地重复,使我很不情愿地承认:没有什么能阻挡我,把对一个你曾经深爱过的人的思念,从具体的感觉变为抽象的理念。于是我又问自己:这是理性的力量,还是情感的虚妄?"
  人有时会感觉新生活和感情是对逝者的背叛。其实并非如此。就好像儿女总要长大离家,有失落,当然也有欣慰。生活在继续啊。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是替我们逝去的亲人在生活,负有他们对我们的期望:他们希望我们过得好。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变成生活的旁观者,同样会对后来人抱以期望。
  一如随园感叹: 能无对之欣然,思之黯然也乎?
  
  
  记录一下那些无悔和后悔,骄傲和羞愧,委屈和感激。那是一个时代的痕迹,也是之后无数时代的即将拥有的生命体验。
  "以后很多年,每当绝望向我袭来的时候,唯有想到我曾经拼尽全力挽回过,付出代价争取过,才能使我平息下来."
  "什么是绝望?看着洒在地上一片白得耀眼的液体,你无法用手捧起来,或用任何办法重新装进瓶子里,再用来输入亲人的血管,那就是绝望."
  
  " 所以遗憾依旧,悔恨依旧。这是上帝为心灵的路途准备的驿站。我常常在这驿站休憩。每当遗憾和悔恨从心底的深处浮上来,日常生活便像退了潮似的离我远去。我在那个时刻与你相遇,面对你,倾听你,也向你倾诉⋯⋯但我永远没有机会告诉你,对于你,我真正在意和计较的到底是什么."
  
  "我哭,只是因为女人渴望而没能得到的领会。那领会才是女人的体面、满足和骄傲,虽然那只是一辆自行车,不是一部汽车,不是一所豪宅。那是物质的世界里没有的物,那是形式的逻辑里没有的形。然而!荒诞的是,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语言里,它最终仍然还是一辆自行车!"
  
  "同时,我还乞求:如果手术不成功,保佑你尽快解脱。....你清楚地知道,成全了一个,另一个也同时得到成全,你怎么能保证,不把你真的想要的,当成是你顺便得到的?."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没有义务向任何人承诺忠诚,当然也包括你。忠诚不是两性关系的前提,只是一种可能的结果。"
  
  "我曾经以为,死亡使我懂得了生命和爱。但是当我牵着我幼小的儿子站在丈夫的遗体前、陵墓前,当死亡的事实离我越来越遥远,而死者的存在却离我越来越切近的时候,我才真正懂得,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关于爱,需要你付出毕生的代价去体验。有所体验就够了,你甚至不要指望能把它们搞懂。"


  两个世界
  
  如果没有地狱,就不存在天堂。
  
  现在我越来越相信注定,很多人的一辈子,命运都是注定的。一个人的命运,与他的契机,他的性格息息相关。无法撼动,亦无法改变。
  我能有今天的下场,与我年少的幼稚和轻狂密不可分。如果当初不那么幼稚,不那么冲动与自私,我也就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可回头再来看,如果以今天我的性格,以后的人生又会怎么样呢?
  我无法改变自己,更无法改变别人,即便是至亲的人也没有办法。我多么想自己能够无限强大,然后张开双翼保护她们。可在现实面前,我觉得无能为力,能做的真的太少。一个人的悲剧是他诞生那一刻注定的宿命,我们只能怀着虔诚的心祝福。改变不了。
  
  2013年经历了很多,让我成熟了不少。回头看看,这些年的际遇何尝不是一个讽刺,很多事,错的一塌糊涂。
  如果说07的那件事,让我对这个世界失望了。那么13年的事,也让我对这个世界绝望到底。前者冰冷了内心,强大了自己。后者则将自我撕碎,将希望焚毁化为粉末,狠狠的埋葬在现实的尘埃之下。
  我挽救不了自己。我看见的,是光冕堂皇之下的蝇营狗苟。是道貌岸然下的自私自利。是为了一己私利的不择手段与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剩下的真太少太少了。
  大地之上是万丈阳光,之下是彻底的无边的黑暗。每一天,我都笑得没心没肺,因为我知道,我的心早已在黑暗之渊万劫不复了。
  我记得那个夜晚,记得那孤苦无依没有着落的落慌感。生命没有归属感,我也终于相信,没有人能给我归属感。
  我只能一个人走下去。头顶阳光灿烂,面带笑容,心怀绝望,步伐坚定。
  
  【没有一劳永逸,永远自我拉扯。没有高高在上,心在尘埃之下。没有下笔如神助,唯有事无巨细苦。】
  【谁也救不了我,只有我自己。】
  
  


  那时,有很多诗人,北岛,芒克,多多……那时的很多年轻人现在已是各个领域的精英。看过一本摄影集《我们这一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88967/ 比起当今的经济社会,那个年代更为有趣。
  
  理想主义早已远去了。书中有句话——“年青一代怀疑论者则不同,他们怀疑并且推翻,只是为了怀疑和推翻,不在乎是不是虚无“ 怀疑前先确定自己肯定什么,否则,你推翻了你所怀疑的,你也会沉没。
  
  安静的看完了这本书,对当下有了些陌生。
  无孔不入的媒体宣传,终端也许是手机电脑,也许是朋友同学,大广告屏 喇叭,最终这些终端都能把各种各样的信息传达给我们,我们”知道“世界的风吹草动,却不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这本书是旅行回来读的第一本书,读得比较慢,节奏还在调整中。作者应该是50后,而且不但经历过那段历史,还亲身体验了极端感受,此外还参与了变革的过程。书中提到很多变革中的文化思想领域先锋者,不论过程是多么的艰难曲折,都是值得后辈羡慕的。


  在读《半生为人》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只是随便从网上下载了一本评分很高的回忆录,本书的关键词:女性、文革、诗人、牢狱。。。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似乎就足够吸引眼球了。读前两章时我一度很困惑,因为作者一直在讲述丈夫生病到去世期间的琐碎以及对自己心灵的拷问,虽然辛酸且感人,但并未挑明此书的主旨。而本书第二部分是关于作者因为“莫须有”的罪名,成为了一名政治犯而遭受了两年的牢狱之苦。第三部分似乎才真正进入主旨,关于文革后文青杂志《今天》的创办及其发起者,其中不乏有响亮的名字,北岛、顾城、多多、芒克、史铁生。。。通过作者这位亲历者的视角,带着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表面是记叙一段个人经历与个人的喜与悲,而实际却让我们看到了时代洪流中的一代人。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在高压下所迸发出的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情怀,似乎在今天的我们身上已经寻觅不到。
   这本书的背景是我们当代的年轻人所完全不熟悉的,也完全无法想象的,读罢此书,我只想说,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承受了太多苦难,而苦难可以毁掉一代人,也可以造就一代人。如果那一代人没有经历物质、知识的极端匮乏、没有感受过人性扭曲和人心惶惶,是不是也不会产生出对知识、真理的那种强烈渴求呢?毕竟有些闪亮的东西,在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了。具体到个人,苦难同样也可以是一把双刃剑,作者提到史铁生的时候,说:也许上帝终归是公正的,把他放在火上烤,同时也使他有了涅槃的可能。他没有腿,但他会比许多健全的却是平庸的人走得远,他经历了常人经历过的一切,还遭遇着常人不可能遭遇、甚至无法想象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失去双腿,确实是命运对他的恩宠。
   尽管作者所叙述的环境我们不曾了解,却不妨碍此书给我们带来心灵的震撼。
   作者说:其实生活本来没有什么意义,需要我们自己去赋予一个意义。
   所以,永远不要让自己沉沦在凡俗生活的死水中。
   最后,还想补充一点。我感觉,人是有求知欲的动物,天性是也。外部的力量不可能阻止人们向上、向前的脚步,反而有时越加压制,这种求知欲愈发强烈。现在的我们懒惰不爱学习,是不是需要有人来没收我们所有的书啊?笑~~~


  一个爱情故事的开始是浪漫的,结局却又免不了平庸,希望把一切做得好到极致,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能走到一起结婚生子,肯定有必然的理由,不管那理由在别人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是对于他和她肯定是第一的,唯一的理由。
  一个只爱妻子和孩子,不爱别人的男人是自私的,一个爱别人而惟独不爱妻子和孩子的男人是虚伪的。
  我像大多数女人一样,希望所爱的男人既强悍深沉又温柔顺从。
  我们不该墨守成规,也没必要总对往事耿耿于怀。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意用二十多岁的热情,加上四十岁的理性,重新理解他,爱他。
  世上原本没有孤零零的“你”,只有当“我”,还有“他(她)”存在的时候,才把你称作“你”,也才有所谓的“我们”。
  说一个女人为爱情而活,很可能是真实的;说一个女人仅仅为某一个男人而活,一定是虚假的。
  我成长了,就像现在和未来终究还要成长一样。


  这一代人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悲剧不仅是承受的苦难,物质的贫乏,身体的健康,更大的悲剧是,与世隔绝,看不到书,不知道这是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了解不到同时代的人类的思考,那些丰富卓然的学术和思想成果。即便是他们,在北京,很多人家学渊源,大部分人能够接触到的已经很多。即便是他们这些人,阿城,北岛。
  
  为什么这么多苦难,哪儿来的?该控诉谁?如何避免?作者没有说,也许是说不出来,也许是不能说出来。
  
  高尔泰的解读我非常认同。在序里,高尔泰写道:
  <原文开始>"所以我写作——正如史铁生所说,写作是为活着寻找理由。"</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这个回答中的虚无主义情绪,虽很模糊,但是渗透全书。</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理想主义者也可能有虚无主义情绪吗?有的。凡理想,都有个现实的前提。奴隶理想自由;屈辱者理想尊严,都是历史中的自然。无前提的"主义",不过是一个空筐。谁都可以装进任何他所希望的、可能的和不可能(如乌托邦)的东西。什么也不装,让它空着(如佛陀老庄),也可以,不一定就不好。</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变可能(或不可能)为现实,这就是意义的追寻。追寻就是意义,过程是意义的现实。过程的终结如果不能成为新的追寻的起点,那就会归于虚无。所以理想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两个貌似相反的东西,实际上走得最近。个体逃避虚无,往往逃入群体(宗教、国族、组织等等)。群体无路可逃,往往陷入混沌(犬儒生态、丛林法则等等)。</原文结束>
  
  对于作者在写作时的踌躇——"最终我把血型和粗暴的细节都删除了,也把荒诞和滑稽的故事删除了,唯独没有删除的是从那个故事中走出来的人"。这个想法真是幼稚到可笑,这是逃避,不仅美化和虚化了自己和自己的那个时代,还为自己假象中的读者——自己的儿子和朋友施加了所谓爱的暴力,实际上就是暴力,与禁锢思想、"反对精神污染"的专制极权的老大哥所施加的暴力同宗同源,甚至别无二致。虽然,写出来的、留下来的,还是伟大的,"永远"的。
  
  一叹。


  前二章真切肺腑,后若干篇回忆因前文太过耗尽感情,显得平淡。
  这不是贬义,只是徐晓老师对丈夫和一凡的感情太强烈太深刻。人生中遇到心灵上的知己是幸运,更幸运的是这样的知己和你有了“他人难以替代”的关系——知己爱着自己。这是多么美好浪漫的一件事。我憧憬并强烈地希望能有这样的浪漫,害怕自己不足够优秀配不上这样的默契。年纪尚小时青春期的我,唯一称得上的叛逆是对男朋友“严格的要求”。我固执地坚持认为爱情要有这样的默契,并且要与唯一的他分享才行,绝不可以将就。但当我发现我至今还没找到这个灵魂伴侣时,我猛然发现我已没有曾经如此坚定的等候决心。这种难以遇见,让我心慌;然而让我真正的心慌的,是我犹豫这种不肯将是不是就是我的矫情惹的病。
  
  


  徐晓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而我在2011年也通过高考来到了这个地方,据说是全国中文系最好的地方。但是那个时代永远的过去了。那个崇尚文学的时代。我依稀从曾经教过徐晓教过刘晓波教过莫言的老师那里,听到那个时候的耳语。那时候的北京,人们爱文学,不,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是以英雄主义出现在世人眼中。有人说文学死了。从现在大家对中文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徐晓是幸运的。但又何尝不幸。想到了很多,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书柜里有本书,名字很悲凉《半生为人》。我已记不得作者取名的寓意,我想也许代表着她半生的遭遇。
   这本书的前半段,我是站在季风的书柜前看完的。为了等《乡关何处》的作者野夫开的读者见面会。这本书的后半段,是自省自己每天上下班两小时,什么都不干浪费时间,觉得很可耻,所以每天上班途中在摇摇晃晃的地铁里捧着书。 巧的是,我始终没有安安静静,稳稳地坐下来读这本书。大概一个星期,我终于把这本书全部看完。虽然到最后,我已经忘了一开始的内容。
   也许是宣传上的欠缺,也许是同系列中《乡关何处》的社会反响太强烈,这本书也被掩盖了。虽然我私下以为,被掩盖的有道理。书中描写了作者曾经遇到的人、事、物,叙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回忆了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牢狱之灾,自己的朋友,自己曾经参与的《今天》的过程。虽然对曾经的历史,很多人遮遮掩掩,很多人欲说还休,很多人有所耳闻,但是真相,只有摊上事儿的人才知道。其实未必。真相有时候连摊上事儿的本人都不知道。
   书里,我读到了作者对于丈夫深切的爱,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状态下生活的艰难,那个历史年代下的荒唐,那个年代下青年的激情和热血,以及很多很多我所不了解的人物。
   以前光听过北岛,现在知道他叫赵振开,听过史铁生,终于知道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没听过,但是在那个年代属于先锋的青年人。还有很多人,也许历史刻意或偶然遗忘了他们的名字,但是作者却将这份记忆保留了下来,这是属于她的记忆以及一代人的共同激情年代。
   虽然我看完了这本书,但是我有一种感觉。作者的文像是一本写给自己人看的回忆录,而不是写给大众的书。简言之,作者注重自我的感受,有一篇文,我甚至觉得大部分在写自己的感想,感受,多于对事情的描述。这种行文风格,很像我在空间里写的文字一样,只有朋友才能感同身受,而不认识的人会觉得你啰里啰嗦在讲点什么啊?你描述了那么多自己的感受,根本没用,读者能知道你的悲伤,却无法从心底里产生共鸣。这是就要写到《乡关何处》了,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看的第一篇是《坟灯》,讲述作者外婆的故事,我是边看边哭看完的。我也许不能组织一些合适的语言来描述一本书的好与不好,况且好与不好都由个人的性格,经历来决定一个人的判断力。但是我知道什么是我喜欢的,什么是我不喜欢的,什么是我没有感觉的,不能引起感情的波动的。
   这本《半生为人》,属于看完我没有感觉,没能引起我的情绪的起伏的,但是我知道了很多人物的。
   除此之外,书名取的真是好。


  《半生为人》真是一本苦难的书,但作者却把它用较为轻松的方式写了出来,就像她说的,删去了血腥和暴力,留下了那些不可磨灭的人,留下了那些支持着她走过来,活下来的信念和乐观。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写她的丈夫和在监狱生活的部分。
  她的丈夫周郿英,一个老实正直的人,喜欢帮助别人,经常是竭尽全力不厌其烦并且不计回报;在生活上是挑剔的,不是那种非山珍海味不吃的挑剔,而是不吃则已,一吃就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还喜欢喝生啤;到最后的日子明明最怕麻烦别人却丧失自理能力不得不要人天天照顾,受尽病痛折磨。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肠子粘在了肚皮上,肚皮破开,喂进去的东西马上就从肚子上的小孔流出来,还有毛衣针一样粗的针插进他身体里,他还强忍着说“来吧”。
  作者说她经历了这么多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哭了,可那次还是哭了出来。她说她宁愿他早一些解脱,没有一分是想让自己轻松一些只是为了他能够不再受此苦痛,她说自己从来不信佛,却在他手术之前去了寺庙,在每一座佛前许下自己的期许。最后周郿英还是先离她而去,她和儿子吃饭的时候总是觉得他就坐在桌前,静静的看着她。
  这些叙述太真实,感情太深厚,以至于我读的时候,难过中也带着深深的压抑,一路都是皱着眉读下来的,仿佛经历这一切的是我,仿佛我也眼睁睁的看着他和她在苦难中挣扎却无济于事,我多想伸手去帮一帮他们呀。
  其实想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同情。
  我不知道作者在回忆监狱这一段有多痛苦,多委屈,多后怕,但我只看到了它传递给我的乐观的,天真的,有趣的,温情的感觉。进监狱,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想有这种经历,并且还是莫名其妙的无辜的就被抓进去待了两年。
  监狱里的血腥残暴冷酷阴暗不难想象,出狱之后受到的排挤蔑视,给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也可想而知,但她把这些过程删去了,这是对历史的一种仁慈,也是对我们的一种仁慈。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好的,充满希望的。
  这并不是对于事实的不尊重,不是虚伪,不是一味维护什么,这是作为写作者的一种善良,一种责任。
  她不想把人拽入她曾经历过的黑暗恐怖的深渊,贩卖她在其中的苦难,就算她这样做了,又能怎么样?同情不是她想要的,她已经过来了,并且现在生活得很好,需要吗?值得提及的应该是她面对这些的态度才对,于黑暗之中坚韧不败的信念,支持她没有绝望,没有自杀,没有出卖别人的坚守。
  她写了那个在众多冷酷监管中对她好给她卫生纸的有那么一丝丝温情的女监管,写了那么手臂很长可以随意翻到前面后面的室友,写了自己怎样在危险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同伴,这一切都是给人以希望的。在多的苦难,再暗的人生也终究有乐趣,有亮光,我们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放弃。
  半生为人,这是一句慨叹。至于回忆起这半生时心底涌起的到底是些什么样的情感恐怕只有作者知道了。
  而我每当觉得自己辛苦委屈不应当受某些苦难时,想起这本书,便觉没什么了。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也是我能够回报它的最好的了吧。
  


    一开始看这本书时,觉得真的太煽情了。后来重新翻读,发现这就是她半生走过来后深刻的人生体会。感情就是人生中很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有好多感悟看了觉得真是言简意赅,虽然我知道看了这本书以后果断时间我又会忘了那些话,会继续世俗。
    结婚前她就知道丈夫得那么严重的病但一直不离不弃。我想如果是我一定会抛弃选择出走,害怕承担责任的我又会失去多少值得回忆的事物。摆脱应该承担的责任去追求浮夸的社会换一种忙忙碌碌,人和人不交心,这样的不承担责任值得吗。如果爱,请深爱。不过也不能责怪那些选择逃避的人,重压之下有多少人能承担呢。生命短促,为另一个人付出自己的全部自己能承受住吗。佩服作者对丈夫深深的爱和执着,几年如一日在病房前奔波。低声下气求人帮忙,不断承受丈夫病情恶化的状况。当面对如此无力状况时执着坚持。
    原来一直认为假如我得重病,我一定会选择轻生,这也是对家人负责的态度,看了《爱一个人能有多久》,才发现原来我的思想是那么天真和无知。这样家人真的就会解脱吗?那饱含深情的笔触是我永远写不出来的。我的人生经历也相对来说更加惨淡。
    书中还描写了很多人和她深厚的友谊,对她的影响。比如赵一凡、史铁生等。如果可以遇到这样的人生向导,真美好。那时那些人的关系是如此美好。尤其为《今天》杂志创办的那一段历程。普通朋友容易找,但是精神向导却是如此难以寻觅。
    监狱是恐怖的,但是还是会有些许温情。虽然看着一切描写没有经历过都只是故事。但至少了解了另一个社会层面。“但是当你处在一个被无聊淹没了的环境中,无聊就不只是有趣而且是有益的了。”
    过一段时间,人生经历增长了,再读一定会有更多体会和共鸣。文笔真的不错。深情而不煽情。


   这是一本越看越有味道的书,刚开始看的时候,看到文革,看到知青,觉得离自己这代人太过遥远,只是觉得枯燥,后来断断续续读下来却发现原来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是不受时间限制的。知道在那个年代,有一群那样善良的人无辜地承受了这一代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和委屈。
   记得书里引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但看到书中所描述的苦难,我只能对自己说,“我只怕我不配说痛苦。"相对于那样的生活而言,我们日常所谓的失恋的痛苦,不得志的痛苦,受人轻蔑的痛苦,被误解的痛苦都变得轻飘飘的。
   这样说也许太过残忍,但我在不开心的时候,烦躁的时候,甚至是愤怒的时候我会想要看看它,看看他们的生活,这样能让我平静、沉淀下来,心里执着的东西就放下了。
   书中随处可见的厄运、痛苦、挣扎和自责让这本书变得沉重,但正是这种沉重会让你读完后倍感轻松,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按摩。
   书中另一点让我喜欢的是它的朴实,它并没有在讲大道理,作者经历了很多,却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看破“,她也承认自己的虚荣和软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


  
  人,诗意的栖居。
  
  ——海德格尔
  
  
  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的人生真的会如此不幸与坎坷,然而生于那个年代的人们,苦难于他们来说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更何况是那些追求思想独立与灵魂自由的青年们。19岁的徐晓因为各种的荒诞莫名其妙的受了两年的牢狱之灾,这对于一个正是青春好年华的姑娘来说足可以颠覆她的现实世界以及精神世界。幸运的是她没有被打倒,依然坚持着,趟过了那个艰难的岁月,最后得以一个幸存者的姿态与过往拉开距离,来理性的沉淀那段历史,那些岁月,那些人。高尔泰称之为“弱者的胜利”。
  徐晓说最开始想给这本书命名为“美化,直至死”。其实我觉得这是徐晓的善良使然,也是经历过那段岁月之后的心态使然,从她的笔中我读出了从容、平和、宽容和感恩。这时候的她与他自己来说已经是一个最好的状态吧。从他描写自己的牢狱生活你就会发现时间带走的不仅仅是年龄,生命,还带走了愤怒与仇恨。
  其实我有些羡慕他们的那个岁月,那个精神至上的岁月,那个有信仰支撑着生活的岁月。如今的我们拥有什么,信什么?物质丰富了精神的贫瘠却越发的显现出来。无聊,无所事事成为现在年轻人闲暇下来的常态,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时间,如果你给的建议是读书,他们会有一种看怪物的目光看着你,用轻蔑的鼻音表达着各种的不屑,仿佛这是一种天方夜谭!如果我跟周围的人说我收藏书,他们觉得我是有钱没地方花了,母亲更是叨叨个不停。我不知道中国人何以对读书不屑至如此地步,不读书的民族如何能丰富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如此说来道之不存,殉道者价值何在?
  在这个社会,谁爱的更多,谁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弱者受到伤害。听着很是让人心痛。二赵一凡那样的人又很是让我神往,拥有如此人格魅力之人魅力之处或许就在于他对别人的爱太多。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已经绝种了吧。如今的人们早以练出一副精明干练的习惯,就类似于一种条件反射,所以赵一凡如果生于我们这样的时代估计早就被侵蚀的尸骨不存了吧。
  春节出门坐火车,坐在我旁边的妹妹去上厕所了,一位四五十岁的老妇人要把行李放在行李架子上,就穿着鞋站在妹妹的座位上把行李放上去了,然后无视着座位上的俩个大鞋印子若无其事的走开了。我当时很愤怒,我在想我该如何反应。其实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事情,有的或许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人的身上,只是自己觉得不合理不道德。这时我该怎么办?走上去大声的与他理论,谴责她的无德?还是默不吭声?徐晓说“避免学会以非难或指责别人来解脱自己。用别人的行为为自己的软弱开拓、辩护,则是不可原谅的”虽然这似乎和上面的事情没有多大关系,可在我内心深处总觉的二者隐隐的有些联系。至今我仍是没有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我仍在困惑中,我能做的只是默默的吧鞋印擦掉。
  岁月磨钝了你的感觉,时间筛选了你的记忆。春节的同学聚会真的,没有激动之时也没有久违相逢的喜悦,如此的波澜不惊。席间我试图去回想一下我的高中岁月,我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不论是那时的人还是那时的事。于是像北岛、芒克他们的哪种友谊很是歆羡。不知道在我的20年后,还会又哪些人经得起岁月的淘沙依旧留在我的记忆中。而我又会幸运的留在哪些人的脑海里呢。
  
  


  与我同生同气的小友Shan Ting 看了徐晓的《半生为人》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看徐晓《半生为人》只看了几页,人就好像霜打得茄子。我记得上次看这么情感悲痛的书是看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类书的作者固然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向读者动之以情,但读者也要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看来这本书只能到此为止了,不是作者写的不好,而是没有人愿意背负这种精神负担。”
  
  小友今年芳龄22,跟我有着17年的时间差,她出生于我上大学那一年,因此对同一本书的感悟,有着截然的不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通读全书后,我没有感受到任何精神负担,反而有了一定的充实感和收获感。徐晓讲述的人与事,发生在文革期间和文革结束以后,虽然我生于文革末期,对于文革的直接记忆只是墙上贴的毛主席画像和家中积攒的上百枚毛主席像章,但是那么浩大的一场政治运动,很难波及到三五岁的孩童,只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摔碎了一枚毛主席像章,爸妈非常紧张,小声商量着,把像章拿到和屋子分开的小厨房去,用榔头砸成碎末,并且叮嘱我不要往外说。这个情景如此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实在是因为当时爸妈紧张的程度太給力了,让我想不记住都难。
  
  我与作者共同经历了文革后的八十和九十年代,但是在北京这些文化青年如火如荼地复兴文化时,我还在从小学向中学过渡,北岛,舒婷这些闻名遐迩的诗人名字,对我来说非常遥远,我在中学时的固定文学刊物是《小说月报》,接触了当时知名的一些小说家,但对于诗歌,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基本上处在理解不了,不感兴趣的状态。当年我对自己读不懂诗表示失望,现在才明白,有些东西,必须是有过一定积淀以后才会懂,并不是资质颖悟就可以理解那些超越自己年龄和阅历的事情。
  
  因此,这本书可以帮助我补上因年龄差导致的一些认知上的匮乏,让我有了一种“补课”的收获。
  
  另一个收获是徐晓的文字恰好是我喜欢的,丰富而深刻,洗练而睿智,其中最吸引我的,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在那个年代,这一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敢于怀疑的理性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 我们正处在一个乱象丛生的年代,整个民族失去了信仰(或许从未有过),人心浮躁,物欲横流,而且这种情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不太可能拥有一个良性发展的大环境,但就个人而言,能在个人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提升一下精神层次,尽可能地摆脱庸俗的趣味,在传统文化中寻觅一些精髓,从同代的智者身上获得一些感染, 应该是我后半生的走向吧。
  
  徐晓和她在书中提到一些文化先锋,成长于一个风云迭起的时代,她的一些同龄人,抱怨一生被文革毁掉了,可是有些人,即使在那样一个颠倒黑白、人人自危的年代,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恪守作人的底线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他们创办了《今天》这本如同号角和灯塔般的文学刊物,对于文革后迷茫的青年来说,起着着非同寻常的号召和引航作用。除了赵一凡、史铁生这些身残志坚的理想主义斗士以外,更打动我的是大家为了共同信念走到一起的那种向心力和凝聚力。那些不图名利、为《今天》而呐喊的文学青年,“他们是一些真正的精神贵族,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理想主义不是创作神话,而是身体力行地试图将神话变为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展示的是一种境界、一种姿态、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人文精神,所以可以穿过昨天而历久弥坚。”
  
  徐晓的文字中,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坚贞不屈的友情,有激越蓬勃的热情,有饱含哀伤的亲情,在对一桩桩事儿、一个个人的回忆中,贯穿着不加雕琢的、力透纸背的评价和反思。与当下很多沽名钓誉、粉饰太平的学者和教授相比,我认为徐晓的人生态度更踏实、更令人敬重,越是那些敢于揭历史的旧疮疤,揭自己的旧疮疤的人,越是真实可信的人。
  
  在《半生为人》的第一篇《永远的五月》中,徐晓这样评价她的丈夫周郿英,让我感触很深。
  
  如今,当我把有关他的故事放在同一张稿纸上来写,把他的身体、他的经历、他的性格放在同一个屏幕上来看,当生命无可挽回地逝去,一切已经成为历史,坐下来从头到尾细细地读完他人生的全文,我发现其实这些不难理解。试想,如果他为名为利为金钱所累,他还是爱他的朋友们心目中的老周吗?如果他不把自己看重的东西强调到极致,生活在分裂的时代怎么可能保全自己不成为一个分裂的人?一个男人,体弱多病饱受折磨,没有强健的体魄、耀眼的成就,凭什么葆有尊严赢得敬重?当年我又为什么崇拜他爱他嫁给他呢?如果说他的淡泊、退避、极端是他赖以生存的策略——每个人不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策略吗——他是成功的。他站在社会的边缘,与现实的喧嚣、浮躁、萎顿形成反差,这本身已构成了意义,并给社会提供了意义。当然他不是尽善尽美的,他选择传统中的光明,也被传统的阴影所笼罩;他蔑视世俗,却不能改变生活于分毫。如果有人因为把他看得尽善尽美而对他失望,不是他的错误。那么作为承受这一切的我,该抱怨什么,又能向谁抱怨呢?是的,生活在不断变化,不惜一切代价忠于一种观念已经使人疲惫不堪,我们不该固守陈规,也没必要总对往事耿耿于怀。但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男人和女人、老年人和中年人不都或多或少或心理或生理或内在或外表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吗?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把自己所尊崇的生活准则贯彻到生命的始终呢?
  
  作者的哲学性思考渗透在很多追忆中,例如在《爱一个人能有多久》中,作者说到:
  
   人的心啊,简直像是一个牢笼。每一种思绪,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本能的冲动,每一种社会的理念,都像是一头怪兽,互相纠缠,互相冲撞,互相折磨。你东逃西撞,左奔右突,但是你看不见出路。你的心是牢笼,心里的东西是困兽,没人能够拯救你。你是你自己的囚徒。你是你自己的结果。
  
  在对丈夫周郿英的缅怀中,徐晓写道:
  
  我们的留恋是千丝万缕的,我们的胶着是无所不在的,我们的瓜葛是没有穷尽的……我的坚强在你的忍耐里,你的尊严在我的执着里,你的生命在我余生的记忆里,我的余生在你死亡的阴影里……
  这一段让我格外动容,试问人世间,有多少对夫妻能在天人永隔时有这样荡气回肠的情怀?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我从中看到了五零后的沧桑史、苦难史和拼搏史,看到了理想主义的火炬曾照耀在荆棘丛生的人生旅途中,看到了人性在黑暗的岁月绽放的光芒。徐晓,无论从她的个人经历和群体的经历,都可以将她的笔化成利剑,刺穿那颠覆人伦、泯灭人性的年代,但是她在审慎的思考后,选择撷取更美好、更光明的片段,这是一种蜕变、也是一种升华,也唯有如此,人才可以从时代的悲剧中超越出来,避免成为历史的终身牺牲品。
  
  
  
  
  


  不懂蜘蛛与灶台的诗歌,后来读巨流河,又胡然间毛瑟顿开,读书可以让自己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喜欢读书,半生为人不错,但是我记得好像没有读完,至今在IPAD里还没有删除掉,有时间读完吧,这个习惯不好啊!


   带着一身的疲惫,做着苦诗的诗人,如今还有几个。
   每在我失魂落魄的时候,似乎总有一个阶段在遥视着我注目着我,提醒我不可以变得琐屑和衰败,那正是属于个人化的诗歌记忆。
   在现当代,有那么一批人在激情灿烂的黄金岁月里留下了歌吟的篇章,它们记载下了叛逆,公道,还有抒情。如今的青年每当从深埋的过去去寻求鲜花与革命诗脉的时候,他们不是走在荒原。
   认真做诗的人有担当,但是担当了不一定做的好。做的好依然苦命。我不是站在世俗的评判上去这样说。而是越发精粹的东西越发损耗着一个人最为宝贵的能量。
   当一位诗人自以为步入了诗界的王国,下一步等待他的或许只能是通向虚空的深渊,无法自拔。当然这通常是指优秀的诗人,其即便如何雄心壮志。
   做诗的过程极尽复杂。一位诗人或许可以时时写诗,但是不一定是诗。也像天赋英才,诗歌巨杰这样的人,没有一辈子只用心去写一首,这种勇气举世罕见。更是一种绝大的冒险。
   按理说,越需要精神支柱的时候,与之相应的艺术即会大举。然而总不是。
   再强大的东西都会有被削弱的时候,尤其是日以月渐的分割,当庞大的驱动经有一定的过程倏忽变得不为存在,那位写者也就形容枯槁了。法则意味着代价。诗歌不是凭空而来。
   这样的轨迹,如同一粒种子在生长发芽从而强盛,以至于爆裂,接下来就是衰朽。
   便是如此,每一首好诗都是能量,有的暂时增加着写者的能量,有时立马减轻着写者的能量,但是对于读者而言,更多的则是奢侈。
   经常是这样,在林立罗列的现当代诗歌创作一栏里,看到了敬重,也考验着甄别。但仍是敬重,因为这些作品不是凭空而来,虽然看不上去多么于事无补。
   于夕阳下,走着这样一批人,带着一身的疲惫,他们耗尽自己,分享他人,是英雄,是木工,我以为更多的,则是壮士。
   缅怀。


   不是每一个文字表达能力强的人都有当作家的愿望的。徐晓就是这样一位女性。以前,连听说过这个名字都没有。偶然间读到《半生为人》,被震住了。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冷静描述与自己与丈夫之间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坚丈夫性格的描写,既无限的理解与彻骨的爱。既客观又柔性,非常的难得。
   徐晓坐过牢,当过记者。以前真的没有看过她的文字。通过《半生为人》,我不但了解了一个女作家那不可想像的韧性,也了解了写作这个江湖,冒出来的不一定是大鱼。
  
   读完之后,妻子也读了。为此,我专门在微博中推荐了这本书。在这里,再一次推荐 。


  -----------摘
  
   几年来,我常把自己幻想成一个沙漠中的旅人,用近乎自我欣赏的目光,自作多情地看着一个落寞、孤独而又自信的女人,在最美好的季节里凋敝。她无时无刻不在破碎,不在七零八落,不在死亡。她以全部身心期待着,相信总有一天能在共同的自我毁灭中达到完美,在创造自身中得到升华。事实上,这是我仅有的心事,这是我惟一的隐私。不管这听起来多么不近情理,但是我必须承认,它对我的意义,甚至超过死亡本身……
  
   时间并不能淡化一切。事实上,一个曾经占据过你生活的人不是别的,他是你的蓝天,你的阳光,你的空气。一旦失去,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可以弥补。他将覆盖着你的生命,直到永远……
  
   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做得多,还是做得少,都是极其自然的。世上没有一杆称得出感情斤两的秤。法律、舆论、海誓山盟,规定不了,也阻止不了,为谁或者不为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做得多还是做得少。那杆秤在心里,它的法码始终只可能在心里。
  
   到了要死要活的时候,值与不值都有另外的算法。
  
   素不相识的人肯帮你,你没有理由不谢得真诚。帮你的人要的肯定不是几句感谢的话,但你一定不能试着不说那几句感谢的话。
  
   人的心啊,简直像是一个牢笼。每一种思绪,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本能的冲动,每一种社会的理念,都像是一头怪兽,互相纠缠,互相冲撞,互相折磨。你东逃西撞,左奔右突,但是你看不见出路。你的心是牢笼,心里的东西是困兽,没人能够拯救你。你是你自己的囚徒。你是你自己的结果。
  
   所以,尽管看起来我是个性格爽快的人,在许多事情上,却莫名其妙地反复犹豫。人一生会犯大大小小很多错误,有些错误是允许犯的,另一些错误是不允许犯的。
  
   做完这一切我轻松了许多,不再觉得人心是牢笼,也没有困兽,而是像一片宁静的湖水,装得下友爱与慈悲、同情与理解,也装得下自爱之心与爱人之心。
  
   我哭,只是因为女人渴望而没能得到的领会。那领会才是女人的体面、满足和骄傲,虽然那只是一辆自行车,不是一部汽车,不是一所豪宅。那是物质的世界里没有的物,那是形式的逻辑里没有的形。
  
   我坦白我的罪,罪名是自我亵渎,它将抹煞我所做过的一切。
  
   她至今不会想到,无意间的伤害,像刺进肉体的一根芒刺,不偏不倚地嵌在心里,持续地隐隐作痛。
  
   一些人一生可能不止恋爱一次,但是为爱情而活的女人,每次恋爱都是对同一种理想与精神的追随;另一些人一生可能只恋爱一次,但是标榜只为某一个男人而活的女人,很可能已经泯灭了理想放弃了精神。
  
   在他眼里,不管我多大,只要他活着,我总可以被一个人当成女孩儿。
  
   其实要的是那么一股劲儿,我在读书,读文学书,读外国文学书,觉得自己很浪漫,很理想,甚至很贵族,很文化。就像每一个姑娘在初恋时都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任何人都没有发现过的世界一样,你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也觉得世界和以前不一样。
  
   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是最迷惘的,我不知道我所处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急于改变,又不知道该怎样改变,能不能改变,变成什么;充满了激情,却对前景没有明确的想法。
  
   人可以自救!人只能自救!在挫折甚至灾难面前,我也有过软弱,但却没有逃跑,没有倒下,起码没有背离自己。
  
    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命运是最简单的。但是当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解释那些远没有他们善良,远没有他们宽厚,也远没有他们正直、正派,远比他们付出的少得到的多,却与他们截然相反的人的命运时,又觉得这其实是最不负责任的解释。如果说命运能解释一切,那么过失和丑行都应该被原谅,更不必问人格问人性;如果悲剧是必然是绝对的,那么反思和内省都多余,更不必问历史问社会。
  
   当生活把你抛进火坑,你不得不在里面时,根本谈不上什么坚强和勇敢。你有的不过是活下去的本能,别人所能承受的你也同样能承受。
  
   如今,当年轻时的伙伴聚会散场之后,不管你是从怎样豪华的酒店或怎样寒酸的饭馆走出来,走在喧嚣或沉寂的夜色中,你为什么会陡然地生出一点儿向往,禁不住感叹每天都悬在你头顶的夜空今天是如此地美好;而当你“咔嗒”一声打开房门,走进你那或者仍然简陋或者不再简陋的家时,又为什么会陡然地生出一丝失落,为你日复一日面临着的琐碎而烦恼?
  
   面对吼叫你可能逆反,因为逆反而显得勇敢;也可能害怕,害怕得连哭都不敢。但是,你听不得用关切的语气说的哪怕一句毫无内容的话,经受不起用目光传递过来的同情或惋惜。
  
   没有哪一种经历是不可以逾越的,没有哪一种体验是不可以磨灭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境遇的变化而改变,并修改着你对所谓客观的记忆,你会随时为自己的变化而找出合理的解释,原谅自己纵容自己以至浑然不觉。
  
   她给我的最大启示是,一个正常人的意志力再强,也远远不及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无意识更有力量。意志是对恐惧而言,正常人对恐惧过于敏感,当你的思维能力足以判断你可能面对什么、失去什么,而那将要面对的正是你难以面对的,将要失去的正是你不忍割舍的,于是你有了真实的恐惧,你因此而需要意志力来克服这恐惧;而精神病患者之所以能够真正地无所畏惧,正是因为她根本不需要意志力。
  
   同自己的青年时代相遇是痛苦的。我们曾经年轻,年轻得不管怎么不漂亮都不丑。
  
   这是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只有经历过这种内心折磨的人才知道,那就像是一种除不了根的慢性病,它不影响你吃,不影响你睡,也不影响你工作。你不会疼得呻吟,也不会弱得喘息,但是它存在着,若即若离地、时隐时现地存在着,让人不得安宁。
  
   那么,只要他有一双能够凝视自己内心的眼睛,有一颗能够感受良知的心灵,他就不可能保持内心的高傲和宁静。
  
   用自己的血唤醒民众的人是英雄;试图用别人的血唤醒民众的人是伪君子;使无辜者付出血的代价的幸存者是不幸的人——我们承受着被侵害与侵害的双重不幸。这不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也许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而是能够忏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罪人。
  
   有时候我想,这也许不只是中国人的命运,人与人像链条一样连接着,上帝总是借他人之手将幸运或者厄运传播,我们每个人都无可逃避地既是施者又是受者,每个人的心灵都既是天堂又是地狱,如同耶稣基督,承受人间所有荣辱,再把所有荣辱投向人间。
  
   有些情感是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出的,而有些情感将纠缠终生。对于那些擦肩而过的人,浮光掠影的事,尚且能唤起些许温情,面对曾经与你患难与共的朋友,一个再冷酷的人也不可能真正麻木。
  
   人与人,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很难单单用情感的、精神的或者事业的来界定,它更像是一个场,其引力和魅力是无法悉数的。
  
   不知道,是过多的灾难泯灭了人性的光辉,还是人性的黯淡导致了众多灾难产生,如同我不知道,灾难是上帝对我们民族的惩罚,还是褒奖。
  
   “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惟一的色彩,每一滴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但是我常常告诫自己,要避免学会以非难或指责别人来解脱自己。
  
   很多人崇尚耶稣是事实,没有人能成为耶稣也是事实,这是两个必须同时接受的事实。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但人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保持思考的能力.
  
   一个不自信的人是不敢在公众面前这样讲话的,别人崇拜你,如果把自己太当回事,会被认为是狂妄,如果把自己太不当回事,会被认为是对别人的蔑视。
  
   作为诗人,他们虽然有长于常人的想象力,但是,当他们穿着破旧的大衣,顶着凛冽的寒风,提着糨糊桶在北京的街头张贴《今天》时;当他们面对父母亲友的劝说和叮咛时;当他们放弃每个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的职业时,绝对想象不到日后的功名和与之相随的困境。
  
   日后这些人都承受了种种来自家庭的,来自舆论的,善意的和非善意的压力,但没有谁被压垮,他们从不发牢骚、泄私愤,一如既往地生活着,承担着为人妻、为人夫、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在接人待物的每一个细节中,一以贯之地坚守着自己的人格信念,绝不在精神的层面上降低生活的标准。
  
   所以我说,他们是一些真正的精神贵族,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理想主义不是创造神话,而是身体力行地试图将神话变为现实。如果谁有幸感受这样的生活状态,有幸在这样的氛围中被熏陶,有幸在这种群体中被点燃,他可能仍然是平凡的、贫穷的,但他不会庸俗。
  
   历史往往无公正可言,有些人注定是永远的发言人,另一些人则注定是永远的听众,注定要被埋没。
  
   用“荒芜”这种字眼来表述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是残酷的,然而事实也许比我所能够通过文字表述传达出来的更为残酷。
  
   毫无疑问,如果每个中国人不能像德国人记忆奥斯维辛的苦难和耻辱一样,记忆文革和与之一脉相承的灾难,我们的民族必将长久地在漫漫自由之路上徘徊。我们的子孙会给我们以同情,但未必会为我们而骄傲。任何漠视灾难的成功,漠视牺牲的辉煌都没有意义。
  
   那时离《今天》停刊只有五年,毫无疑问,如果现在处在同样的情境中,我不会再有如此过度的反应。不是因为我不再年轻,被岁月磨钝了感觉,被时间筛选了记忆,而是因为当人生走过了足以使你回头遥望后来者的路程之后,你已经懂得,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使命,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
  
   虽然我从没有停止过行走,也许因为脚步太匆忙,倒显出了印迹的肤浅。
  
   那时的中国,一切都发生着令人难以预料和不可思议的变化,惟独人类的声音——信任、友爱、希望似乎猝然中断了。我相信,许许多多的人都不会忘记,在那阳光照不到的岁月里,我们这一代人是多么孤独!
  
   人在快乐的时候,往往愿意同别人接近,同亲人们以至路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人在忧伤的时候,也需要与人交流,只不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式,陌生的耳朵是无法懂得忧伤者的语言的。
  
   也许上帝终归是公正的,把他放在火上烤,同时也使他有了涅的可能。
  
   不只是他的喜怒哀乐,就连他不管春夏秋冬总是喝凉开水的习惯,都是他个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的假象。
  
   我们常说,人生充满爱,然而当我们扪心自问,你有多少时候、给过别人多少爱的时候,你才会懂得,能够耐心地倾听,陪着你哭陪着你笑的朋友具有怎样的意义。
  
   只要是喜欢,吃爆肚和登珠穆朗玛峰给予人的享受是一样的
  
   运用什么方式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固然有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范畴里才具有道德的意义,而就人的意义来讲,任何选择都应该受到尊重,因为事实上它们是同等的。
  
   三十年后,李南质问自己:是什么力量使得政治上的正确压倒了人道主义的同情?我们在生活的污泥浊水中自我消耗的时候,李南也没闲着,她在心灵的荆棘中自我救赎。
  
   挣了钱的与没挣钱的,挣了小钱的与挣了大钱的,都没有挣脱被物欲驱赶的命运。撇开那些利欲熏心的不说,只说那些怀着“用钱买自由”的美梦的人吧,不只在商场上历尽艰辛,在精神上也同样是伤痕累累。富并痛苦着的人越来越多,富并快乐着的并不多见。于是,一些人膨胀了物欲而收缩了精神,不是原本不聪明,而是非要由聪明变糊涂;另一些人热衷于推理、辩证,试图在安贫乐道与追名逐利之间寻找平衡。
  
    泛泛地说,人人都对“极端”持否定态度,“妥协”作为一种处世态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似乎不懂妥协就不是现代人了。“底线”这个词使用频率也颇高。其实底线也是分高低的,不同的人会设置不同的底线。不杀人是底线,不害人是底线,不说谎是底线,说真话也是底线。如果没有界定,就等于没有底线。同样,自由也有不同的质量,钱可以买到时间的自由、享受的自由、堕落的自由,却难以买到心灵的自由。所以,有些人为渡出苦海,煞有介事地吃斋念佛,但是仍然静不下来,放不下来。这与真诚无关,或许也与信念无关,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即使从生理上来说,退也比进要难许多。就像吸毒,底线不是吸多吸少,而是连沾都不能沾。
  
   李南一开始就看穿了禅机,不用身体力行,就看清楚了追求物欲无止境,她用不着“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就一步到位地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她原地不动,而我们走了二万五千里,集体绕了一大圈儿却又回到了原地。这时我们才发现,不入套的,惟有李南!她说勤奋就勤奋,说偷懒就偷懒,想忙就忙,想闲就闲,快乐得让人嫉妒。李南的超脱与其说是悟性,不如说是天分,与其说靠修炼,不如说靠直觉。难怪她像个巫师,看着我们忙我们累我们愤怒我们焦虑,只站在一边幸灾乐祸地笑。
  
   对于少年刘羽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向往,也是一个太奢侈的向往,它像一粒种子撒在心里,他用一辈子浇灌它,但却无法预料它开出的是罂粟还是玫瑰。
  
   在中国那个特定的时代,除了少数有信念的人,“坐牢”常常变为一件荒诞的事。坐过牢的人往往既不是英雄也不是罪犯,既与法律无关也与道德无关,既不给你带来悲壮感,也不给你带来卑微感。剩下的只有恐惧。因莫名的起因与渺茫的结局产生的恐惧,远胜于极端低下的监狱生活本身。
  
   一种说法是,坐过牢的人就不再惧怕坐牢;另一种说法是,坐过牢的人更加惧怕坐牢。我想前者适用于职业革命家,后者则是大多数人趋利避害的本能。
  
   想起振开在《波兰来客》写过:“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如果说一些人因为承受不了生活之重而绝望,那么另一些人则是因为承受不了生活之轻而痛苦。
  
   “垮掉的一代”出现在美国六十年代史无前例的富裕时期,参加者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子弟,而孕育中国反叛者的,则是史无前例的精神与物质双重贫困的时期,别说是高等教育,有些人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无从“垮掉”,我们是被“虚掉的一代”。
  
   青年时代五光十色的生活,在精神流亡者的回忆中得到幸存。
  
   如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样,家里有灾难的孩子早懂事。
  
   时间是不可逆的,体验是不可重复的。一个孩子在三岁时应该得到他三岁该得的,六岁时应该得到他六岁该得的,失去的不能复得。
  
    说出来有点儿可笑,到了对功名甚至异性都已超脱了虚荣的年龄,我却常常在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儿面前禁不住搬演虚荣。比如,有时候我会把自己根本都不看重的所谓业绩对他小小地吹一吹牛;再比如,到他的学校去我会刻意地打扮自己,让他不会觉得丢面子;还比如,评高级职称是为了将来对他有个交待。
  
   然而,在一个不需要诚实与善意也能生存甚至生存得更好的社会,诚实和善意的意义何在呢?现在常听到有人喜欢自我标榜“没有理想也没有信仰”,以此显示自己的超脱与潇洒,讽刺那些不识时物的“傻瓜”,就像十几二十年前喜欢自我标榜“有使命感有责任心”一样。我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今的赤裸裸和以往的信誓旦旦一样,都是真实的。之所以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在于这种人从未有过被一种精神的魅力诱惑和感召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一个人相对纯真时被开启的,有点儿像跳芭蕾和弹钢琴,躯体的柔韧是童子功,品性一旦形成便成了习惯。
  
   年轻的时候,抗争也许只是为了伸张个性。
  
   生活在继续。生活的自然展开能教会他们我们无法教给他们的一切。
  
   我有一个朋友,“文革”中因为说“谁都会犯错误,毛主席也不例外”而被打成反革命坐了三年牢,前不久他患癌症做手术,他妻子告诉我,出现幻觉后他不停喊叫:“别让警察来抓我!”碰巧另一个朋友的弟弟患同样的病,在同一个医院里做手术,术后昏迷时说的是:“姐姐,‘文革’结束了!”这两个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地点和场合的故事使我震惊。他们的,还有你的,对于这段经历至今的耿耿于怀,说明我们这一代人即便走得出历史的废墟,也走不出心灵的阴影。亦如你为了让儿子摆脱“虚伪与残忍完美结合”的文化,从语言到地域彻底把他与父亲及其中国背景隔绝开来一样,我的那个并不缺少才华与豪情的朋友,宁愿在他乡抑郁而死,也不愿回故乡苟且偷生。
  
   我不知道你和你儿子父亲的故事,但是可以肯定,你的儿子也会慢慢长大,从你为他蔽荫的房子里走出去。也许有一天,正是因为你的封锁给他造成的好奇,使他神差鬼使地去寻找他的父亲。他有权知道真相,也一定能够知道真相。你希望他像牛虻一样遭受致命的打击而破碎,还是希望他在真实中慢慢成熟?吃着巧克力、穿着耐克、玩儿着电脑游戏、看着动画片、听着披头士长大的儿子们,也许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反右”与“文革”,不需要学习如何写“检举信”与“检讨书”,也不需要分辨政治上的正确与不正确,以及道德上的是与非。但是不管他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他不能不面对生活中的美与丑。毫无疑问,专制腐败草菅人命的制度是丑行,“虚伪与残忍完美结合”的文化是丑行。但我相信,美国也不是一块净土。相对于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标准来说,审美是更稳定更恒久的标准,只是它也许比任何标准都更高更完美,因而更加难以企及。
  
   他写饥饿:喝完糊糊,舐完盆,就去刮桶。“刮下来的汤汁里带着木纤维、木腥气和铝腥气。”(《沙枣》)
  
    他写寒冷:“虱子怕冷,都离开冰冷的衣服,到干燥的皮肤上来爬,浑身奇痒难熬。不得不时时扭动身体,使衣服和皮肤互相摩擦,干扰它们的行动。”(《风暴》)
  
    他写死亡:一个为凑数而被打成右派的独生子,瘦得衣架似的,顶着守寡的母亲寄来的引人注目的蓝色大皮袄,下摆空荡荡的直透风,怕磨出白印,不舍得捆上根绳子。“……看到他在前面走,居然在腰间束上了绳子。到底还是想通了!我很高兴,赶紧追了上去。他回过头来,竟是穿着蓝皮袄的另一个人。那人告诉我,龙庆忠已经死了。接着穿这件衣服的人后来又死了。这衣服到他手里,已经几易其主了。”(《蓝皮袄》)
  
    他写麻木:为了避免抵触而挨批,夹边沟的人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笑 ——“眼睛眯着两角向下弯,嘴巴咧着两角向上翘,这样努力一挤,脸上横纹多于直纹,就得到了一个笑容。” 还有举世无双的跑步姿势——“抬着筐一耸一耸地在全部都一耸一耸的人群中嗨嗨地穿行。”从这怪异的笑容和姿势中,“不论如何,我相信,绝不会有人读出,这就是幸福的符号。”(《幸福的符号》)
  
   不随俗,已经不易。不从雅,则更不易。
  
   当你试图为他、实际上也是为自己这样辩护的时候,清白,圣洁,高贵,这些本来就难以企及的品质、品格、教养,就会离我们更加遥远,成为了昨日的精神。
  
  
  
  
  


  在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其中既有无奈,也有坚持。他们的感情还是真挚的,对现实还是不妥协的。
  徐晓对丈夫的感情令人动容,对比现在的社会不是太纯粹了么?
  特殊的历史时期像海浪一样将他们拍打在沙滩上,但他们仍然挺立。市场经济却把他们的后辈磨得软了化了。
  


   《半生为人》单是看到题目就给我一种厚厚的重压感,好像总感觉这书里写的满满的都是关于人的无可奈何,关于人的不得已之事。总好像透漏着一种作为人的责任感和负重感。
   但是徐晓的这本书里,并没有阐述那么多的抱怨喧嚣和苦痛,她阐述的只是那个时候她和身边的爱人友人们在他们的那个年代的经历。
  有关于作者的丈夫,他的生平他的离去,这些在徐晓的心里是永远都不能磨灭的一切,那些她所有的坚持,那些最真的挚爱,当然还有丈夫离去时自己没能陪在身边的苦痛。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勇敢的在那个年代生活着。关于她的那些朋友们,那些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爱好信仰和理念而走到一起的友人们是她最美最美的回忆,他们为了《今天》同甘共苦,为了文学的发展想尽一切办法而不辞辛苦。只是在后来,作者入狱后,在后来带着儿子坐上火车去寻找好友,好似那些曾经的一切都显得没有再那么的浓烈,但是那些最纯最美有着共同信念的友谊在现在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很难再去寻觅了呢?徐晓在那个时代身边的那些特色的朋友们一个个让她感触颇深,这么多特别的人为了同一个信念而汇聚到一起,又何尝不让当代的我们好生羡慕呢?
  而围绕着作者在那个年代发生的这一切却让作者有了更多的感悟,这里面有喜悦和忧伤,有悟性与迷茫,有底蕴和限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这半生为人中所体验和所得到的那些超乎文学的顿悟。当然也正是这些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特点,那个年代的多少身不由己和委屈;那个年代的富有信仰的人们;那个年代的不向现实妥协的他们;那个年代的温情那个年代的残酷!
   正如作者本身所说的“最终我把血腥和粗暴的细节删除了,也把荒诞和滑稽的故事删除了,唯独没有删除的是从那个故事走出来的人,因为那其中虽然凄婉,却飘散着丝丝缕缕的温暖”,的确我感受到了那时得不得已那时的悲伤和凄凉,当然在这么多这么多的背后依然留在我心底的是作者和身边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感动与特别。我喜欢她的那些独特的朋友们,更喜欢他们的勇气和倔强。我喜欢作者一直的不气,一直的寻找最美的温暖。
   其实《半生为人》就是一个人大半生经历,而这么多的这么真的是美化了的,不管发生什么都是最美的人生体验,直至死亡。
  


写得太好了!


太好了。很喜欢你的文字,多写多贴!


我受不了刻意悲情,受不了无时不刻的感伤情调,受不了过度抒情,虽然我在阅读过程中常常流泪,但总有一点不对劲提醒着我,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上,她实际上并非怀旧,而是她仍然在八十年代的阴影下写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野夫的书,也有类似感受


看楼主之文,似乎明白为什么文革会那么快地被国人遗忘 -- 积极或消极地...


我在这几句话当中 听见了自己的回音
或许自己就是这么的固执 这是自己的本性
固执的让内心的另一个自己都开始惶恐不安 这样的日子多久才是个头?
固执的也让自己的哪一个淡定的自己 总是不停的心理安慰自己 总会遇到 别慌别急
我想我会坚持 因为我还年轻。


其实这是一种私语散文!就像你说的,这本书需要相同的情绪!不过感觉你还是好认真啊!在地铁上每天看两个小时!


因为上下班两小时,真的蛮浪费时间的。地铁看书其实才好,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和你无关,可以很沉浸。除了不要过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