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个火枪手

(法)大仲马|译者:李玉民 三秦
出版时间:

2009-06-01  

出版社:

三秦  

作者:

(法)大仲马|译者:李玉民  

页数:

157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2年间,法国发生了一个非常事件,轰动法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一个事件。在大仲马诞生二百周年之际,或者逝世132年之后,法国政府作出一个非常决定:给大仲马补办国葬,让他从家乡小镇维莱科特雷搬进巴黎的先贤祠。  先贤祠是何等地方,乃是真正不朽者的圣殿。它始建于1764年,坐落在塞纳河左岸圣日内维埃芙山上,右依巴黎索邦大学,左拥巴黎高师,俯临法国参议院所在地——卢森堡宫。  永久居住在先贤祠的文人,先前已有五位。  首批入住的是伏尔泰和卢梭,即法国18世纪启蒙时期的两位大师,法国现代文明的两座思想的灯塔。随后则是19世纪的两位代表人物大文豪与共和斗士雨果;在德雷福斯案件中挺身而出、发表《我控诉……》的文学家和社会正义的卫士左拉。20世纪法国仿佛进入迷惘的时代,在先贤祠险些空缺,最后总算将马尔罗安排进去,虽有以争议替代尴尬之嫌,但这位神主毕竟有人格力量,是当代人类生活状况的勇敢探索者。  进入21世纪,仿佛为了填补时间的空白,法国人作出了非常之举,将逝世一百三十余年的大仲马请进先贤祠,完成了跨世纪的工程。不过,法国人虽然素有别出心裁的名声,这种史无前例的非常之举,如果选错了对象,还是会造成超现实的大笑话。  必是非常之人,才配得上这种非常之举,而大仲马恰恰是这种非常之人。因此,法国这一超越文坛的盛事,只给世人以惊喜,并没有引起什么非议。如果在全世界的读者中搞一次差额选举,我敢断定大仲马会赢得多数票,尽管别的候选人的作品在文学价值上,比大仲马的还可能高出一筹,这便是大仲马的非常之处。  我拈出“非常”这个含义宽泛的字眼儿,来界定大仲马,就因为给风格鲜明的那些作家冠名的用词,放到大仲马的头上都不大合适。提起雨果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提起司汤达或者巴尔扎克,必然想到批判现实主义;而提起左拉,则回避不了自然主义。大仲马和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是同时代人,他们都投入了在法国刚刚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而且,大仲马的浪漫主义剧作《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于1829年在巴黎演出又打响了第一炮,可是称大仲马为浪漫派作家,就难免以偏概全了。  不少文学批评家称大仲马为通俗作家,这倒有一定道理。19世纪四五十年代,报纸为了吸引读者,刮起了小说连载风,于是,连载的通俗小说大量涌现,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通俗小说作家。雨果、巴尔扎克等,也都给报纸写过长篇连载小说,但是最负盛名的,还要数当时并驾齐驱的大仲马和欧仁·苏。然而,通俗小说大多是短命的,这已为历史所证明,那个时期大批通俗小说及其作者,都已湮没无闻了。可是大仲马的代表作品,如《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在世界上却一直拥有大量读者,甚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赏阅,显示出特别的生命力,这便是大仲马的非常之处。  《三个火枪手》的故事背景,是一桩宫闱密谋和拉罗合尔围城战,场景频频变化,忽而路易十三宫廷,忽而红衣主教府,忽而火枪手卫队队部,忽而乡村客栈,忽而修女院,忽而拉罗合尔围城战大营、忽而英国首相白金汉府……每一处作者都不多加描述,但是每一处都因为有参与密谋的人物经过,便丧失了日常的属性,增添了特异的神秘色彩,故而常景而非常景了。  事非常事。大仲马不是现实主义作家,无意像巴尔扎克等作家那样,绘制社会画卷。基督山伯爵恩仇两报,犹如神话,表面常事掩饰着非常事,事事都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三个火枪手》是历史题材的小说,然而大仲马坦言:“历史是什么,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这一比喻不大合乎中国读者的习惯,换言之,历史不过是大仲马讲故事的幌子,他不但善于讲故事,还善于戏说历史。达达尼安的雄心和恋情,同官闱密事、国家战事纠缠在一起,事事就都化为非常事了。他和三个伙伴为了挫败红衣主教的阴谋,前往英国取回王后赠给白金汉的十二枚钻石别针,一路险象环生,绝处逢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保全了王后的名誉,但是却与权倾朝野的红衣主教结了怨,性命就握在黎塞留的手中了。神秘女人米莱狄为了要达达尼安等人的性命,就奉红衣主教之命,去阻止英国首相白金汉发兵,救援被法国大军围困的拉罗合尔的新教徒。于是,双方暗中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故事情节演进发展,铺张扬厉,逐渐超越社会,超越历史,成为超凡英雄的神奇故事了。  大仲马笔下的主人公,如唐代斯、达达尼安等,当初就是普通的海员、乡绅子弟,但是命运(作者的安排)把他们变成了非凡的人物。何止主人公,就是其他重要人物,如路易十三、火枪卫队队长德·特雷维尔、红衣主教黎塞留、英国首相白金汉、法国王后奥地利安娜等这些历史人物,本来都在尘封的历史书中长眠。可是,他们一旦被大仲马拉进小说,就改头换面,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从历史人物摇身变为历史小说人物,从而有了超越历史的非凡之举,他们特异的性格与命运,也就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了。  大仲马的小说人物的非凡之举,原动力固然因人而异,其中不乏高尚的忠诚、友情、正义感和侠义精神,但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受贪欲的驱使。他们贪图荣誉、金钱、女人、权力,贪图美酒佳肴,还渴望报仇……由希腊宙斯等诸神所开创的贪欲和复仇的传统,源远流长,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又发扬光大;从拉伯雷到伏尔泰,再到大仲马,可以说一脉相承。  大仲马笔下人物的超常胃口,也正是大仲马的胃口,他在生活中的各种贪欲,都最大程度地体现在他的人物身上。例如达达尼安,他差不多什么都贪,贪图功名、金钱、地位、女色,等等,正是这些贪欲激发出他的冒险精神,促使他走上一条充满各种诱惑的人生之路。三个火枪手也各有所贪,连最清高的阿多斯,也还贪酒和复仇,更不用说波尔托斯了。位极人臣的黎塞留贪权贪名;国王路易十三贪钱,心胸狭隘又贪图“正义”的名声,让人们称他“正义者路易”。  大仲马在生活中和作品里,都毫不掩饰,甚至炫耀各种欲望,而在他的笔下,不炫耀者便是心怀叵测的人物。当然,在达达尼安和三个伙伴身上,如果没有忠诚和豪爽的一面,贪欲就成了讨厌的东西了。他们四个人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生死朋友,谁有钱都拿出来大家花,遇到事情也一起行动。达达尼安多想当官,他拿到空白的火枪卫队副队长的委任令时,还是先去逐个请求三个朋友接受。在大家都拒绝,而阿多斯填上达达尼安的名字后,达达尼安禁不住流下眼泪,说他今后再也没有朋友了。  大仲马笔下的人物充满贪欲而不求安逸,他们认为安逸是仆人和市民过的日子,不冒任何风险,无异于慢慢等死。他们是躁动型的,往往捅马蜂窝,自找麻烦,冒种种危险而乐在其中,凭智慧、勇敢和天意,最后总能实现不可能的事情。  大仲马一生也充满贪欲和豪情,过着躁动疯狂的生活。他花费二十余万法郎建造基督山城堡,每天城堡里高朋满座,食客如云,多至数百人,豪华的排场名噪一时。他不断地写作,不断地赚钱,又不断地挥霍,屡次陷入债务的麻烦,最后连他的城堡也被廉价拍卖了。有福同享的大有人在,有难同当者却不见一人,这就是他的小说与现实的差异。  大仲马深知,唯一借用而无需还债的东西,就是智慧。他以自己的大智慧,创造出一个由非凡的人、非凡的故事构成的文学世界。但是千虑还有一失,有一个非常动人、出人意料的故事,没有写进他的作品:在逝世132年后,大仲马作为这个奇异故事的主人公,完成从家乡小镇迁入巴黎先贤祠的非凡之举。  李玉民  2003年3月于北京花园村

内容概要

  《三个火枪手(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于1844年创作的一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通俗历史小说,是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以17世纪法国路易十三时期的宫廷斗争为背景,叙述了达达尼安和三个火枪手为了挫败当时权倾朝野的红衣主教的阴谋,以谋求与邻国英国之间的和平,而与对方展开的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较量;真实地再现了17世纪上半叶法国的政治内幕,反映了法国统治阶级之间以及英法之间的政治斗争。一个多世纪以来,该书被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

作者简介

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1870),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通俗小说大师,他的小说《三剑客》、《基督山恩仇记》,从发表之日起至今,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他生前还在巴黎西面的远郊兴建了基督山城堡,以堡主自居,招待如云的食客、满座的高朋,那气派不亚于基督山伯爵。与许多文学大师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仲马小说的读者群还在扩大。也许因此之故,在他逝世132年之后,法国异乎寻常地给大仲马补办国葬,将他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老达达尼安的三件礼物/1第二章 德·特雷维尔先生的候客厅/6第三章 谒见/9第四章 阿多斯的肩膀、波尔托斯的佩带以及阿拉密斯的手帕/12第五章 国王的火枪手与红衣主教的卫士/15第六章 路易十三国王陛下/19第七章 宫廷一桩密谋/24第八章 达达尼安初显身手/26第九章 十七世纪的捕鼠笼子/27第十章 私通/30第十一章 乔治·维利尔斯,白金汉公爵/32第十二章 博纳希厄先生/35第十三章 默恩那个人/37第十四章 法官与军官/41第十五章 掌玺大臣一如既往,不止一次寻钟敲打/44第十六章 博纳希厄夫妇/49第十七章 情人和丈夫/54第十八章 作战计划/56第十九章 旅行/59第二十章 德·温特伯爵夫人/65第二十一章 梅尔莱松舞/68第二十二章 约会/71第二十三章 小楼/74第二十四章 波尔托斯/75第二十五章 阿拉密斯的论文/78第二十六章 阿多斯的妻子/81第二十七章 猎取装备/86第二十八章 米莱狄/88第二十九章 英国人和法国人/92第三十章 使女和女主人/94第三十一章 黑夜里猫全是灰色的/97第三十二章 复仇之梦/99第三十三章 米莱狄的秘密/101第三十四章 幻象/104第三十五章 一个可怕的幻象/105第三十六章 拉罗合尔围城战/107第三十七章 安茹葡萄酒/110第三十八章 红鸽棚客店/113第三十九章 火炉烟筒的用途/114第四十章 冤家路窄/117第四十一章 圣热尔韦棱堡/120第四十二章 火枪手密议/122第四十三章 家务事/128第四十四章 命数/128第四十五章 叔嫂之间的谈话/130第四十六章 囚禁第一天/131第四十七章 囚禁第二天/131第四十八章 囚禁第三天/132第四十九章 囚禁第四天/133第五十章 囚禁第五天/134第五十一章 古典悲剧的手法/135第五十二章 逃走/136第五十三章 一六二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朴次茅斯发生的事件/138第五十四章 贝蒂讷加尔默罗会修女院/141第五十五章 一滴水/141第五十六章 身披红斗篷的人/146第五十七章 审判/147第五十八章 执刑/151大结局/152尾声/156


编辑推荐

  《三个火枪手(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是大仲马的成名作,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杰出通俗小说。小说将宫廷争斗、风流韵事与三个火枪手的冒险经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读来生动曲折,在艺术上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在思想内容上也真实再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统治阶级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的政治局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三个火枪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