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办学

张雪龙 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张雪龙 编  

页数:

374  

前言

  文化是一切思想观念和行事方式的总和,学校文化则是师生共同表现出来的具有学校特点的思想观念和行事方式。学校文化超越了制度和规则的刚性约束,通过渗入人的观念进而影响行为,释放着推动学校发展的持续力量。当然学校文化不是“墙上挂挂,嘴上话话”,而是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以文化建设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文化建设推动办学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反思,以文化建设打通学校承前启后的通道,以文化建设构架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桥梁,不断推动教育文化转型和学校发展,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所在。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而责任和使命是渗透在校长和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之中的,只有通过全校上下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履行责任,完成使命。今天,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人,不应局限于行政的推动,束缚于潜规则,屈服于世俗压力,而应把引领学校发展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上海市万航渡路小学(以下简称“万小”)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紧扣“学会参与,主动发展”这个办学主题,倡导“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参与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必须亲身参与,其根本思想就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也体现了办学的主体精神和文化自觉境界。经过18年的实践、研究和发展,特别是自2004年,“学会参与,主动发展——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成为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国家教育部的规划课题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已经成为引领全校发展的思想理念。

内容概要

  《文化办学·造就有灵魂的教育》记载了一位校长以及他所领导的学校18年来孜孜思考与实践。他们力求从学校文化的角度诠释理想中学校的存在与发展方式。 《文化办学·造就有灵魂的教育》力求将建构的思想性、系统性、逻辑性与内容的条理性、过程性、操作性有机结合,力求文字简洁,言语朴素,通俗易懂,用具体的事例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文化办学·造就有灵魂的教育》所呈现的成果来自于第一线教师在经验积累中的反复提炼,并服务于第一线教师的再实践。它展现了编者们对教育认识的提高,对办学理解的深化,对人生思考的升华。

作者简介

  张雪龙,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兼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静安区教育学会副会长,静安区政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学会参与走向未来》、《研究型教师群体建设》、《发展与成长——我的办学心路历程》等专著。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序三序四前言第一章 持续18年的磨砺与修炼——“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构建第一节 “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一、“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孕育背景二、“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溯源第二节 “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内涵解读一、“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文化底色二、“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思想内核三、“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传承基因——关爱、责任、自主、合作第三节 “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形态解析一、“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二、“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展现形态三、“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的实施框架第二章 以学校文化滋养学生成长的土壤——让学生成为学校文化的享用者和传递者第一节 在享用学校文化养料中学会参与一、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参与的点二、引导学生学会进入参与的序三、为每个学生搭建参与的舞台四、激发学生营造参与的场第二节 在班队文化建设中传递学校文化一、营造班级氛围,在参与中共同获得精神成长二、传递队员爱心,跨越班级和年级的围墙三、布置教室环境,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第三节 教师,学生文化的引领者一、班主任,班队文化的指导者二、班级教师群体,班队文化的共同促进者第三章 人人营造学校文化文化养育优秀教师——让教师在参与学校文化构建中孵化成长第一节 凝聚教师营造学校文化的能量一、平凡而富有内涵的教师生活:学校文化建设的活水源泉二、研究型教师群体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助推器三、校长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盘第二节 以文化的力量培育教师成长一、为教师提供自我锤炼的发展平台二、使教师养成自觉改进的反思习惯三、鼓励教师研究真问题,总结真经验,获得真提高第三节 保持永远的“学生”心态一、建设学习共同体二、跨过成长中的“坎”三、成事中成人第四章 文化引领课程——将学校文化融入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第一节 课程整体构建中融合学校文化一、学校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课程改革探索二、为学生架设有利于“学会参与,主动发展”的智慧桥梁三、为学生开辟“学会参与,主动发展”的实践天地第二节 学校课程实施中凸显学校文化一、合作研究,创建学校课程开发的优质团队二、总结经验,探索学校课程开发的操作规律三、激活资源,优化校本课程第三节 在改变教学方式中充实学校文化一、共同参与,在合作中相长二、学生为本,在引导中自主三、师生发展,在收获中实现第五章 教学文化探索——让师生在共同参与教学中体验学校文化第一节 “学会参与,主动发展”教学文化建构一、“学会参与,主动发展”教学文化的理念二、“学会参与,主动发展”教学文化的内涵三、“学会参与,主动发展”教学文化的原则第二节 “学会参与,主动发展”教学策略一、融会贯通,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二、瞻前顾后,整合年级学科目标序列三、以学定教,师生合作运用“学案”第三节 “学会参与,主动发展”教学方法一、三次备课、两次反思、一次突破二、精心设计教学坡度,引导学生逐渐提升三、抓住教学细节,激发学生思维参与四、落实教学辅导,体现全方位参与五、完善批改方式,显现面批成效六、精细分析检测信息,提供改进教学依据第六章 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第一节 别具特色的环境文化内涵一、形神和谐,追求思想理念与表现形式的协调一致二、凝练文化主题,追求整体风貌与局部精彩的相辅相映三、浸润文化空间,追求物质环境与学校精神的有机融合第二节 充满活力的教师闲暇文化一、读书增知乐,好书伴我行二、活动缤纷乐,怡情且养性三、走进大社会,眼界更开阔第三节 彰显生命活力的文化力量一、关注学生成长,彰显“快乐、充实、健康”二、家长共建,彰显“融洽、温馨、合作”三、争取社区支持,彰显“温暖、融洽、灵活”第七章 走向文化管理——学校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管理保障与管理创新第一节 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一、领导垂范,把功夫花在自身的提高上二、管理即服务,把关键落在教师的发展上三、民主建设,把成果建在集体智慧的聚合上第二节 全员参与的学校管理文化一、“层层参与”的管理途径二、“相互影响”的管理方法第三节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一、学校发展的理想目标成为全校上下的共同追求二、主动发展的思想理念成为全校上下的共同认识三、奋发向上的求索精神化为全校上下的共同行为第八章 迈向文化办学的更高境界——“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再思考第一节 学校文化建设规律的探索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三、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第二节 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一、物质形态与思想理念的自然结合、相互映衬二、制度规范与道德约束的有机统一、相互补充三、外部要求与内在需求的共同实现、相互促进第三节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把握一、在成人成事与成就学问中成就自己二、在团队合作与优势互补中共同发展三、在明确方向与坚持不懈中走向成功附录:《文汇报教育专题》2010年3月3日对“文化办学”的评价报道“学会参与,主动发展”的探索历程“班队文化建设”的传递效应“学习共同体”的引领价值“抓住教学细节”的独到功夫“形神和谐”的阳光沐浴“群策群力出金点子”的愉悦共举学校文化是“做”出来的绿色后记

章节摘录

  可以这么说,我校“学会参与,主动发展”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在时代的呼唤、理论的先导和现实的需求下脱颖而出的。也就是说,理论要求和现实发展,是我们提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本意。  (一)“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学校文化建设,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1992年下半年,国内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我校形成并开始进行了“学会参与”的课题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中国处于历史性的大转折时期。此时,主体精神成了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也就成了现代学校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也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契机和可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校的“学会参与”课题应运而生。  万小是处于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的一所普通小学。此时的静安区作为国际化城区,对教育、对市民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的方针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精品教育目标。这就需要学校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寻找通向优质教育的道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望。  “学会参与,主动发展——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了。我们认识到,市场化的社会需要主体发展的人,需要促进自主学习的教育,也就需要能成为学生引导者的教师。其次,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促进探究学习的教育,需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师。第三,信息化社会要求持续发展的人,需要能够促进持续发展的教育,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作为学习者的教师。  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使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奠基教育。因此,我们研究的课题,即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是要把培养人的目标,将师生时代精神的培育和文化品位的塑造放到全球视野中。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办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