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

杨子怡 杨子怡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8-12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杨子怡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8-12出版)  

作者:

杨子怡  

页数:

498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与子怡虽是忘年,然相知日久,对其学业有一定了解。他好学深思,在追求深厚学养的基础上,志求新见。过去读他的文章和与其交往中已有此感觉。今又读其学术专著《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书稿,不禁掩卷慨叹:叹其读书之多而见解之新。写这部书,不要说退之、东坡二公文本之外的诸多文献需要读,仅就浩瀚的韩、苏两大家诗文集,若要认真阅读,亦非易事。然若不认真读其文本,要想写出这部三四十万字的学术专著,是不容易的,必然因见之不到,难免僻陋。这部书虽以“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的阶段事实为重点,却能以洗练妙笔构建“韩学”、“苏学”的架构,有点有面,使人能全面认识不同时代的两大文化巨擘,使其同与不同的形象活泼泼地奉献在读者面前。对比,是唯物辩证法认识、研究自然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方法。文学研究也是这样。我国古代学者习惯于古今对比,不同风格流派的对比,不同思想范畴的对比;近世能博古通今、贯通中外的大家,则于古今中外的广阔领域进行对比,因而开拓了研究的新天地。子怡的这部专著就是以文化史上韩、苏两位巨擘的同与不同进行比较研究,而构建一部新型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著作。

内容概要

  《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内容设计为第一章主要比较研究韩愈、苏轼磨蝎命运,坎坷遭遇以及南贬岭南的历史原因。第二章根据诗文创作,考察和辨正韩愈、苏轼二人人格粤路线图及沿途心态。第三章和第四章比较研究韩愈、苏轼二人在贬所潮州、惠州的惠民济物的作为和与友朋的诗酒唱和以及流连光景的风流韵事和民间传说。第五章比较研究韩愈、苏轼二人在潮州和惠州贬所面对逆境的不同表现、心态以及产生不同心态的原因及思想基础。第六章主要研究韩愈、苏轼二人人格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异同。第七章研究韩愈尊礼执儒的儒学礼治精神与苏轼尊儒好道杂禅的杂家思想,指出其异同。第八章主要对韩愈、苏轼二人南下途中及在其贬所的诗文创作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二人的创作内容、情感及风格有何不同以及与他们各自前期的创作相比,其内容、情感和风格发生了些什么变化。第九章主要研究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及其异同,并对韩愈刺潮影响大于苏轼寓惠的原因进行文化学的解读和阐释。第十章以大量的地方史料为依据,对潮州“双忠崇拜”和惠州“朝云崇拜”这两种特殊的地方民俗文化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这种民俗文化的具体内涵及产生的原因,从而探讨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对岭南地方文化的影响,探讨崇韩文化与崇苏文化是如何融人地方民俗文化之中的。总之,以上各章涉及韩愈、苏轼二人的磨蝎命运、入粤路线和行踪、蛰居潮州和惠州的作为、处穷心态、人格思想、文化精神、创作内容及风格、对地方文化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全方位地展现了韩、苏二人寓居岭海的生存状况,让人看到身处逆境中的真实的韩愈和苏轼。

作者简介

杨子怡,男,1955年出生于湖南省新邵县,汉族。1978年大学毕业,1986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教龄35年,其中高校教龄30年。现为广东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与文化、古典诗学、韩愈和苏轼专题研究等。先后在国内外30家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摘要或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获得中国诗经学会、惠州市政府、惠州学院奖励。主编出版《中国文学人物形象辞典》一部,出版《中国古代诗苑精品》一部。主持并完成省、市、校级课题多项。创作旧体诗词、辞赋五百余首,发表一百余首。

书籍目录

序绪论从“韩海苏潮”到“韩潮苏海”第一章 “诗人例穷苦”:韩愈、苏轼磨蝎同病第一节 “朝为青云士,暮作白首囚”——韩愈的磨蝎命运第二节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的磨蝎命运“第二章 “天意遣奔逃”:韩愈、苏轼南下路线图第一节 “天要潮人识孟轲”——韩愈南下潮州路线图第二节 “曾见南迁几个回”——苏轼南下惠州路线图第三章 天意悯斯文:韩愈在潮州第一节 “刺史留衣,传千秋佳话”——韩愈与大颠的交往第二节 “先生伟绩传青史,万古民怀逐鳄恩”——韩愈刺潮功绩追寻第四章 德不孤者必有邻:苏轼在惠州第一节 “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苏轼寓惠期间惠民及物的作为”第二节 “以彼无限景,寓我有限年”——苏轼在惠州的谪居生活第五章 韩愈的罪臣意识与苏轼的避祸心理第一节 “臣罪幸可哀”:韩愈忧谗畏讥的罪臣意识第二节 “扫除积习不吟诗”:潇洒东坡的另一副面孔第三节 韩愈、苏轼岭海惧祸心理及评价之异探因第六章 韩愈、苏轼人格意识与文化精神第一节 “孜孜矻矻”与“行藏在我”的处世意识第二节 为民请命与惠民安民的民本意识第三节 刚正执著与君子固穷的养真意识第七章 韩愈的执儒尊礼与苏轼的好道杂禅第一节 “平生企仁义”:韩愈的礼治文化精神第二节 出于纵横而杂于禅:苏轼寓惠思想之变化第八章 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创作比较第一节 韩愈刺潮诗文之变:由险趋易,愤而转哀第二节 苏轼寓惠诗文之变:以谪为游,逍遥山水第三节 韩愈回归平易却仍存硬语,苏轼“不屑”为诗而不无研炼第九章 日月迭照: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影响比较第一节 韩愈、苏轼对潮惠地方文化影响比较第二节 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影响之异的文化阐释第十章 景韩景苏文化中的独特现象:“双忠”信仰与“朝云”崇拜第一节 潮州“双忠”信仰与韩愈崇拜之关系第二节 惠州“朝云”崇拜现象及其文化意蕴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诗人例穷苦":韩愈、苏轼磨蝎同病在中国文化史上,大凡有成就者,除了他们的天性和禀赋外,还离不开种种灾难的磨炼。舜发迹于田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微时贩盐卖鱼为业,管夷吾发迹前身贱为囚,孙叔敖被举于海隅。百里奚因五张羊皮得赎。正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然后才有所成也。“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韩愈、苏轼能成为文化史上一代伟人,他们能在文学的创作上取得杰出成就,奠定他们“韩潮苏海”的地位,这与他们一生痛苦的磨难和坎坷的遭遇是分不开的。苏轼曾说过:“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次韵张安道读杜诗》),韩愈也很感慨地说:“朝为青云士,暮作自首囚”(《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这些诗句,诚为经验之谈,可作为他们一生遭遇的最好的概括。韩愈一生历经坎坷,仕途并不顺利,“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韩愈《上宰相书》),三上时宰,希图仕进,然终不得志于有司,贬阳山,贬潮州,贬袁州,远窜南荒,几死海隅。苏轼也是多灾多难,一生在神、哲二宗的猜忌和忌恨中,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备受磨难。

后记

韩愈和苏轼是我心仪的两位古人,大学期间就喜欢读韩愈的散文和苏轼的诗词。韩文的吞吐腾挪给人气势和严谨,苏诗的挥洒流转教人浪漫和超旷。很早就萌发出要对两位先贤写点什么的念头,然而一直没找到灵感。大概也是一种机缘吧,1995年我来到了潮州韩山师范学院任教。这是韩愈贬谪之地,十分幸运的是,我的家就住在韩文公祠旁边。每当我读到映人眼帘的赵朴老“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的诗句,每当我看到因当地百姓祭拜韩愈而萦绕在韩文公祠上空的缕缕香烟,我的心不禁怦然一动。韩愈居潮不到八个月,江山居然为之改姓,百姓居然尊之为神,这该是何等大的一种影响力啊!于是灵感来临,被尘封已久的早年的心思被激活,决定就写韩愈对潮州地方文化之影响。于是天天钻图书馆,遍查地方史志中有关韩愈寓潮的资料,几年下来,所积甚夥,为写作做了扎实的资料积累。正当我信心满满,准备下笔时,我离开了潮州,来到了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惠州。因此,写作计划暂时中止。


编辑推荐

《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由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