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赫哲族

刘金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7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金明  

页数:

338  

字数:

2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赫哲族历史悠久,与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肃慎”、“挹娄”、“勿吉”、“女真”等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清代的“黑斤”、“赫哲哈喇”即是赫哲族的先民。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大多数通用汉文。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惟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   以渔猎生产为主的赫哲族人餐桌上的主要菜肴离不开鱼。他们吃鱼的方法很多,也很讲究。日常都吃新鲜鱼,有把鱼穿在烤叉上烧烤食用的,也有蒸熟而食的。赫哲人喜食生鱼,“刹生鱼”、“凉拌生鱼”是他们的特色菜肴。"炒鱼毛"也是赫哲族的一道风味佳肴,它是将各种鲜嫩的肥鱼切成鱼丝,再加作料炒成“它斯罕”(鱼毛),不仅吃起来可口味美,而且能储存很长时间不变质。他们还将捕鱼旺季吃不了的鱼用日晒火烤的办法进行加工,贮存起来以备淡季食用。 ? 赫哲族人贮藏鱼的地方叫鱼楼,一般都建在居所庭院中,几乎每家一座,平时还用来放置渔具等物品。   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公里150公里。狗是赫哲人的好帮手,它们在运输、狩猎、看家、保护主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渔猎生产是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在长期的渔业生产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练就了高超的捕鱼技术,方法多种多样,工具也五花八门。他们捕鱼的工具主要分为叉、钩、网三类。他们叉鱼的技术更是令人惊叹,又准又稳,百发百中。赫哲人还创造了当冰封江面时的干钩钓鱼法,这是一种独特的在江面凿冰钓鱼的方法,赫哲族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并精于此道,对他们来讲,这既能有物质上的收获,也可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他们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   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的内容丰富多采,除了各种民族体育竞技活动,还有最热闹的群众性的聚餐宴饮活动。   乌日贡大会上,赫哲族的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最受群众喜爱。“伊玛堪”是赫哲族口传的叙事长诗,现有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它讲唱部落战争、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纯真的爱情,还讲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有时一唱就连续好几天。赫哲族人民喜爱音乐,善于唱歌,流传着许多民间歌曲,歌曲优美舒展,旋律奔放。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概况与历史 第一节 族称与施源  一 族称  二 族源 第二节 迁徙的历史  一 传说时代  二 清代  三 民国时期 第三节 街津口乡发展概况第二章 生态环境 第一节 地理分布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资源、资源利用  一 区域环境  二 自然环境  三 资源利用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  一 土地利用类型和分类格局  二 生态环境建设 第四节 生态环境意识  一 生态环境意识在民间文学中的反映  二 村民的看法第三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的自然状况  一 性别情况  二 年龄情况 第二节 人口素质  一 身体素质  二 文化素质  三 思想素质 第三节 行业、职业 结构  一 行业状况  二 职业状况 第四节 婚姻状况 第五节 家庭状况  ……第四章 经济第五章 政治第六章 婚姻家庭第七章 语言、文化第九章 法律第九章 风俗习惯第十章 教育第十一章 科技卫生第十二章 宗教附录一 童年时代的回忆附录二 黑龙江省民委主任舒景祥访谈录附录三 关于我和我们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赫哲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