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引孩子找方法·亲子帮助
20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沃建中//沈莉
140
黄河奔流,浩荡入海。漫漫人生,光辉灿烂。人生岁月,变化最大、最具传奇色彩的莫过于从出生到成年的这一段时光。目前的中国教育,正处在改革的关键点上。素质教育虽然早已提出,而且在不断地推进,但是应试教育的绳索依然没有去除。温家宝总理2009年9月4号在北京35中学听课时提出,我们的教育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也谈到,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没有让孩子有创新的机会!可见,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仅仅让学生知道什么,而不是训练学生如何思考!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早就指出:“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知道某些事物,而是在于训练能思考出某些事物的头脑。”因此,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应该向何处去?在三十多年的教育及研究里,我从没停止过对教育落脚点的思考,一直致力于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探索一条两者结合的道路。我们探索的出发点是,不要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同时可以很轻松地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在一些实验校的研究中,证明了小学六年制的教学任务,学生四年就能够完成。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拓展他们的学习活动。我们陆续出版的《中学生心理导向》、《小学生心理导向》、《幼儿心理导向》系列丛书就是拓展提升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整套书系皆为高三学生家长量身打造,通俗易懂,并配有生动有趣的插图,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可操作性,符合高家长现实需求。 本书侧重亲子帮助。结合高考前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现状,切实帮助高三学生家长理解高考、认识孩子,通过心理上的自我认知、自我辅导,寻找正确的沟通方法,引导孩子成功高考。全书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以心理学基本常识为指导,分析实际案例与家长共享.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帮助方法,及心理辅导的操作手段。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而且很实用,是一本适宜家长阅读并实践的指导性书籍。
沃建中,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认知发展研究室主任、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是认知与脑功能发展、个体潜能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主持国家与省部
1 提前规划,做好准备 1.1 孩子的人生,让孩子自己去走 1.2 了解潜能,自信满满 1.3 让孩子有一个远方的灯塔 1.4 让孩子跳一跳,摘桃子 家长行动日记2 调整心态。超常发挥 2.1 引导孩子重过程,淡结果 2.2 孩子有高考恐慌吗 2.3 帮助孩子减压 2.4 孩子感到失落,怎么办 家长行动日记3 学习引导,快马加鞭 3.1 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3.2 高三复习有绝招,不盲目跟从 3.3 抓住知识基础。等于抓住成功 3.4 查漏补缺,保证万无一失 3.5 选择家教辅导,不要忘了“根儿” 3.6 管理好时间,登上第一班车 3.7 做好学习计划,变“被动”为“主动” 3.8 花最少的时间,记住最多的东西 3.9 集中注意力有妙招 家长行动日记4 人际引导,轻松学习 4.1 感谢同学竞争 4.2 适应每个老师,学会学习 4.3 孩子恋爱,我接纳 4.4 孩子有了心理困扰,不要惊慌 4.5 让孩子为家里操操心 家长行动日记5 后勤指导,温馨高考
插图:我对他的父亲说,你只要能说动他给我打电话就行。后来,隔了两天,这个孩子终于给我打来了电话,我们整整谈了一个小时。他跟我说,我太累了,就是不想学习。我说好,从今天起,你在家里一直睡,什么也不要想,也不要看书,也不要去学校。过了一个星期,他打电话来说,不行了,我想去学校了。我说不行,你继续待在家里休息。又过了一周,他又打了电话来说,沃老师,我很想去学校,我想学习,我觉得很无聊。我说,好吧,你已经休息好了。那你可以去学校了。后来,他的心情变得非常好,给我打电话说“沃老师,谢谢您给了我一个缓冲。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我给您寄点钱吧。”我说:“钱我不要,你只要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他马上大声地哭了起来。想一想,其实对这个孩子,我也没做什么,就是打了几次电话,给了孩子一个释放压力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找回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准备,《我引孩子找方法——亲子帮助》终于可以付梓了。倒一杯清茶,理一理电子邮箱和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家长信件,我轻舒一口气,终于可以统一回信了。遥望窗外,白鸽在远远的空中自由飞翔,我多么希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能够像白鸽一样,“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如果说中国能有什么事牵动所有家长的心,无疑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如果说中国能有什么事让所有家长彻夜难眠,那一定是非高考莫属。于孩子而言,千军万马争抢独木桥,奋战多年只为那一纸录取通知书:而家长,又何尝不是千军万马争取各种条件,为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学,同样奋战多年呢。每年高考前后,我的办公室总是挤满了前来咨询和请求帮助的家长和孩子。不管是政界名流、商场强人,还是大街小巷的普通人家,有多少家长在为教育孩子、为孩子的高考发愁?我一直在想,如果能有一本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如何引导高三孩子顺利“挤过”独木桥的书。
我认真地阅读了《高考心导向》系列丛书的《家长篇》,我认为这套丛书理念很新,科学性和可读性都属上乘。 ——林崇德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事不是以恨的名义进行的复仇,而是以爱的名义形成的伤害。读完这本书,身为父母,我们怀有感恩之心,回到起点,与我们的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于丹 著名学者、教授
《我引孩子找方法·亲子帮助》: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林崇德著名学者、教授 于丹联袂推荐专业深刻的心理解析、通俗实用的分析支招,为高三学生家长量身打造指导性、权威性、可操作性家长有效而良好的亲子沟通,有利于培养亲子感情,更有利于孩子成功高考。父母是孩子的学习后盾,应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做好时间管理。
对于高考生家长来讲,有必要读一读
家有高三子,父母需关注
家长篇全买了。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