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

薩米耶.德梅斯特 網路與書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出版社:

網路與書  

作者:

薩米耶.德梅斯特  

译者:

嚴慧瑩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因為一場決鬥被判禁足42天,期間又適逢熱鬧的嘉年華會如火如荼展開之際,對於一位血氣方剛的二十七歲年輕軍官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懲罰。軍令、屋牆固然可以禁錮身體的移動,卻無法禁止一顆活躍心靈上天入地,穿梭古今,讓想像力獲得最大的釋放,帶領他自由翱翔,何況還有善良忠僕、惹人疼愛的小狗羅西娜陪侍在旁,讓原本鬱悶不堪的禁足,脫胎成一趟熱鬧活潑,多彩輕盈又富哲學探索的房間旅行。難怪,本書於一七九五年甫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成為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一。

作者简介

Xavier de Maistre(薩米耶‧德梅斯特)
(1763-1852),出身貴族,投身軍旅,一七九0年因為一場決鬥事件被罰關禁閉在家中四十二天,在這段期間內以玩票性質寫成《在自己的房間裡旅行》一書,一七九五年甫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引起極大注意與迴響,開創此種另類遊記的先河,在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史上算得上經典之一。
德梅斯特不自認為作家,著作也不多,流傳下來的可能僅只本書。
■譯者簡介
嚴慧瑩
一九六七年生,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Universite de Provence)當代法國文學博士,專門研究當代法國女作家瑪麗‧荷朵內的創作。目前定居巴黎,從事文學翻譯,譯有《六個非道德故事》、《緩慢》、《羅絲‧梅莉‧羅絲》、《永遠的山谷》、《沼澤邊的旅店》、《口信》、《終極美味》、《灰色的靈魂》等書,並著作法國旅遊資訊相關叢書。
(摘自誠品網路書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 PDF格式下载



  CH1
  !在房间里的旅行实为“不幸的人”派遣寂寥、在痛苦中得到安慰所准备。(又提出“所有明智的人都会采用我的方法”是否存在矛盾?)
  
  CH2
  !不花一毛钱。(却说最吸引荷包满满的有钱人?Why?);不必担心天气不好、季节不对;不必担心小偷(既不费神又不花钱的旅行)
  !靠想象力旅行。
  
  CH3
  !作者做次旅行实为“被处罚关禁闭,不得出房间”,故颇有阿Q的味道。
  
  CH4
  !房间虽小,旅行范围并不局促,路线繁多。
  !开放的心胸使作者欣然接受一切并视之为人生困难途中的喜乐。
  !最刺激的就是随着意念任意而行。
  
  CH5
  !赞美床,出现神句:“总之,在这件可人的家具上,我们花一半的生命来忘怀另一半生命里的苦痛。”
  
  CH6
  !人类的本质:灵魂与兽性的相斥与相依。而得出这个思考成果的诱因是作者在旅程一开始就烫伤了手指。当你正在做一件事情,而一个美妙的思绪突然钻进脑子里,灵魂便追随思绪而去,然而手中的工作仍在机械地进行着(比如沏茶),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工作已经进展到哪步了(比如杯中茶已满,故茶水渗出烫伤手指)。也就是说,兽性继续着工作,而灵魂早已缺席。
  
  CH11
  !忠告:颜色对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这种“完美的色彩搭配能使人心情愉悦”的感知,作者却是从一次户外旅行经历中得到的)
  
  CH28
  !他我与灵魂的又一次冲突。
  !作者从与自己距离最近的仆人、狗身上寻回良知,学到哲学、人文的教训。
  
  CH31
  !通过与“不幸的人”的对比,对现状得到无上满足,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身份是“ 被囚禁”,且通过思考得到更高层的哲学领悟。虽提到能不为外物所动的例子,但坦言对于女人的诱惑仍无法果断拒绝。
  
  CH37
  !通过阅读与想象力的驰骋,沉醉在属于自己的旅行里。
  
  CH41
  !贴身舒适的服饰对心情、对房间旅行的影响。
  
  CH42
  !又开始YY= = 在半梦半醒间凭借想象力与伟人、美人零距离交流,得到无上满足。而他将结束这段旅程,回归“自由”时,却觉“无奈”、“遗憾”,甚至称外面的时间为“人间的炼狱”,因为回归“自由”亦要收到各方规范,就如枷锁般。然而内心的力量仍在告诉作者他需要接触外界、寂寞的独处就像死亡。作者将这种本能的想法归结为“兽性”、“他我”的要求,并警戒自己不要被这种思维左右。


  作者因故被迫关在家里42天,无聊至极一天一篇的写散文,于是42天完毕就整出这书了
  
  《在自己房间里旅行》这名用的多华丽啊
  实际上用一个字说就是“宅”……
  作者宅的无聊蛋疼就开始内省自身
  开始从熟悉的景物中发掘道理
  通过纯冥想而获得的道理实在空洞
  作为一个粗野的青年觉得很索然无味@@
  
  宅文化中的最高档次也不过尔尔
  所以死宅是没前途的


  从来不曾想象一个人可以足不出户一个星期,更不要说是漫长的四十二天了。如果真的给你这样一个机会,让你一直呆在房间里,你会如何度过呢?如果那是在几百年前,而不是足不出户便可知晓世界的今天,又会是如何呢?《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就记录了这样一个被迫“困”在房间里四十二天的年轻军官的旅行游记。
  萨米耶•德梅斯特出身贵族,投身军旅,1790年因为一场决斗事件被关禁闭在家中42天,完成了这本另类的游记。本书共四十二章,但每章都非常短小,全书也不过几万字。里面记录着他在属于自己的灵魂旅行中对所收藏的画作、书籍的重新解读以及他对灵魂、兽性的理解。我是个俗人,对于他在书中提及的艺术方面的思考,还真是没什么感触。能引起我注意的反而是他的仆人,这个照顾他起居、忠心耿耿的老实人。他会不说一句话,注视着赖床的主人,直到他起床;他会用自己的钱去满足主人的要求,哪怕主人忘记付给他工钱。通常意义中的仆人,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弱者,但我却觉得他在以真诚试图换取尊重。
  说他傻也好,天真也好,我在这样的仆人身上看到了现在的人们所缺少的东西。现在的我们,不会不求回报的对谁付出,更不会说什么无私奉献了,即使是现在被炒得火热的志愿活动,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出于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呢?
  想象着把自己关在与世隔绝的房间里,没有电脑、电视,没有网络,我会如何渡过呢?我想我不会像作者那样把窗帘拉紧,沉浸在黑暗中,而是最大限度的沐浴阳光。让自己回归自然的作息,看书冥想。我是个容易胡思乱想的人,若是担心自己的头脑会因思考而混乱恐怕会选择让自己整日无所事事的忙碌。但我又对自己怀有好奇心,想知道自己到底会如何解决因为思考而引起的混乱,混乱过后又会有怎样的心态。
  像之前说过的那样,我不懂艺术,就算有名画摆在眼前,恐怕也不会懂得欣赏,但我看的进去书,总觉得无论是不是名家、大家的作品,总会有值得猎取之处。相对于方便快捷的电子书,我更喜欢纸质书稿,总觉得书还是要看得见摸得着的才好。一样的文字,在纸上呈现更有一番味道。
  趁着有时间,刚刚看了另一本书的序言《给没有救我命的朋友》,期待着看到不同的东西。
  


  精神感知,心灵起伏,甚至对某种情绪的怀想,都是人类无止境的幸福欢乐源泉。
  ——《在自己房间的旅行》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
  ——叔本华《关于独处》
  
   《在自己房间的旅行》这本小书当然有如前沿导读南方朔所说的传递出了当时的风俗志以及阅读与反思,但是由于我们时间,文化相隔甚远,并且受限限于它的短篇幅,萨米耶先生的思想并不能给我带来多大的醒悟,我更多旁观的是他的娱乐精神。
   娱乐精神,即为让自己获得有趣的心态。我用的是“有趣”一词,而不是“享乐”,因为我认为乐趣就像是蛋白质,自己通过体内材料组建的蛋白质自己就能使用,而吃下非体内的蛋白质却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有趣”是合成体内的蛋白质,“享乐”则是吃下非自身的蛋白质,如若自己没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很有可能发生“蛋白质中毒综合征”。难怪于在《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开篇即写道: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我还可以说,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生命!
   所以,我欣赏的是萨米耶先生的娱乐精神。萨米耶先生的娱乐精神来源于自身,他常用兽性—灵魂二元理论来解释,“人是由一个‘灵魂’和一个‘兽性’组合而成的——这两者截然相反,却又相互嵌合,或者说彼此重叠,必须是在灵魂驾驭‘兽性’的时刻才能分辨出这两者。”萨米耶先生说,如果让自己的灵魂独自旅行,一定会受益良多,“扩展自己的存在——既身在尘世又神游仙境——等于是把自己一增为二,世间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满足,快乐的呢?”这个“灵魂旅行”说白了,就是想象力。
   想象力这个东西力量无穷,它能让人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其乐无穷,能让安徒生终身未娶,能创造骇客帝国,还能让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获诺贝尔奖……而且,最最好的一点是,它很低碳,你只需一些葡萄糖维持大脑活动,就能带来无限乐趣。
   赞叹完萨米耶先生的“灵魂旅行”,再来恶吐一下那些孤独的“享乐”者。叔本华说,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难怪叔本华会这么讨厌他那交际甚广的母亲。可是为什么会有人害怕独处,只有在人群中共处时才能感觉到安稳呢。叔本华的论断是,独处时一个人只会感觉到自己的自身,如果他是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如果她是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他就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弗洛姆的论断是,一个人不能单独地待着——这被视为学会爱的一种条件“集中”,那就是没有能力爱的。因为这表明了你并不能爱你自己,你不能创造性的与自己共处,不能倾听自己的内心,不能让自己集中起来感受外界。简而言之,你不能帮助自己克服孤独感,只是把爱情当作结伴思想和防止孤独的避风港,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只是为了排解寂寞。
   可是令我惊讶的是,似乎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道理,疯狂的寻找娱乐娱乐自己。想到蔡康永《有一天啊,宝宝》里谈到电视的那一段:“ 宝宝,我为什么一直对电视很有戒心,是因为电视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个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我每次在现场感动得要命的事,后来再透过电视看到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出来是同一件事情。电视好像渔网,把有生命的都拦截在网子的那一边,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有些人的生命没有风景,是因为他只在别人造好的、最方便的水管里流过来流过去。你不要理那些水管,你要真的流经一个又一个风景,你才会是一条河。”
   喧闹的世界,提炼再提炼的娱乐产品环绕着我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什么是你真正感受到的,什么是别人替你感受到的,你真的知道吗?还不如,就这样关上门,在自己的房间里来一次旅行。
  
  


  两个星期前在图书馆挑了这本书,“旅行”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揣测着大概是一个思考,弄清楚自己思想的过程吧。而我刚好急需对自己的进一步认识,需要接触更多的思想以让我“解剖”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不过这种没什么情节的文字,总是需要足够的静心才能体会到书中的乐趣。于是一直看看停停,陪我飞了一趟三亚,还是没看完它。  觉得这本书就像作者的自言自语,有闲聊的姿态。但外国人的感情总是比较激烈(不管是热爱、悲伤、仇恨…),和我们的差距,总是让我有点疑惑。  我才看了一半左右。对于作者所说的“灵魂”与“他我”的分离,各自做各自的事情,挺有意思的。我们平时的走神或许就是“灵魂”出走了一小会儿吧,那种神游的感觉真的蛮不错的~只是,“他我”真的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么?好象我是只能继续原本就在做的,重复性的动作吧。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  作者的房间中挂了许多版画,而他对于这些画作的评论总会叫我有点向往。对绘画、音乐的鉴赏评论…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修养”吧,感觉像失去了认识另一个美丽、疯狂的世界的机会,小遗憾。除了上学,过去的这十几年时间都做了些什么。不知道喜欢什么,不知道能做什么…总觉得有点浪费。好象最近有点悲观么。不好不好…  边读边改吧,应该很快就能读完了。以下为文中的一些摘录:1.当我们开始讨论一个主题,通常都是以武断的论调铺陈自己内心已有定见的想法,就像我满口公正不偏袒,其实早就站在绘画这一边了;不过,讨论也激发了不同的观点,而在质疑声中收场。


  我手中也拿着这一本书,因为封面很干净
  是一种干净的空间
  读罢,迈开无限的思想的脚步,
  这样时间也不再是时间,
  在这宇宙中偌大的未知空间,
  可以细化到自己的思维,
  这样无凭任何成本的思索,
  畅游在这样自由的旅行中。。。


  阿兰·德波顿曾在《旅行的艺术》中,特辟一章,探讨萨米耶所提的这种旅行方式。《旅行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知行相结合的美妙小书,它很薄,但能读到很多,华兹华斯、波德莱尔、洪堡、梵高、霍珀……诗人、哲学家还有艺术家,在阿兰的笔下以旅行的名义,开了一个令人欢喜的PARTY。但《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并不是这样,它足不出户,只需穿上舒适的睡衣,审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追随着思绪,反思自己的内心。它不向外看,不管这外是指自然美景还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史;它做的只有一件事——在沉思中发现自己——诚实地观察体内的“他我”与灵魂。
  个人以为,最妙的恰是最后一章时空交叉的对话,萨米耶拉来了波克拉底、伯利克里、柏拉图、并出于私心,加进了阿斯帕西娅,让这四位古希腊名人与刚刚去世的席纳博士进行辩论。说到底,这不过是萨米耶自我反省的另一种方式。


  我和我的雪白的棉被是否足够轻盈?我睡在绿色的麦田里,风也不是那么微小,可是很舒服, 阳光被风一吹似乎都起了涟漪,在麦田上,在棉被上,在我的脸上小有节奏地跳起舞来。
  我就这样躺着,不睡觉也决不起床,幸福得不想闭上眼睛,我要一直眼睁睁看着这样的情景,一点也不虚构的甜蜜,伸出手就能感觉到风从指尖穿过,我不能抓住的却又真真切切属于我的幸福,就这样在麦田上飘荡。
  前几天读萨米耶《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我想买这本书的人大抵都是冲着这本书的名字,多妙。或许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出这样妙的书名哦,在我看来好的名字绝对要占一本书的60%,如果一个作者不能想出足够吸引人的题目来,我为什么要相信他接下去的叙述?就好像一个不能给你惊天地泣鬼神的吻的人,又怎会让你相信能让你在床上欲仙欲死。
  其实这本小书真是足够单薄,连我这样慢阅读的人也能在几个小时之内把它看完。不能不说这个法国贵族太过自我陶醉,不管是否贵族,人不能缺少一点自娱自乐的精神,这样才不至于活得太无趣。他有些观点我还是很赞同的,比如说身体是无意识的存在,所以不能把欲望之类的罪过加之于身体之上,身体有灵魂和兽性在支配,它不过是能载舟能覆舟的水。
  我觉得他和小狗的关系很不错,小狗也懂得享受壁炉前一双呈V字型的腿的温暖。
  我要做小狗。
  这本小书除了书名之外,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是我赶着羊群去原野里吃草。大概是昨天睡觉之前惊叹了一下,所以才有了前面麦田里的梦。
  


赞粗野青年~~~


欢迎文艺青年留言@@


我常常在我的梦中旅行,就这样,睡过了头...... ⊙﹏⊙b


买这本书是因为名字很吸引我
作者的经历也让我觉得很有趣
虽然作者的“身未动 心已远”跟我自己的想象不太一样
作者也算是这种理念的前辈了
既然是前辈就很值得我去学习的


其实我觉得“旅行”只是一种说辞,他真正在做的是检视自己的内心。


恩,说得没错~他真正做的是检视自己的内心。


哦。我想读这本书啊。被名字吸引了


推荐把《旅行的艺术》也一并看了吧~肯定是你的菜^_^


恩!!你的菜多半也是我的菜!


而我的步伐终也没有开始……


喜欢 才刚刚开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