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无尽长夜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页数:

244  

译者:

陈巧媚  

Tag标签:

无  

前言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随着克里斯蒂笔下创造出的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形象波洛,和以女性直觉、人性关怀见长的马普尔小姐的面世,如今克里斯蒂这个名字的象征意义几近等同于“侦探推理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他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经过数次退稿后,最终于1920年由博得利·黑德出版公司出版。  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平均每年创作一部小说。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这是她第一部由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的小说,开创了作为作家的她与出版商的合作关系,并一直持续了50年,共出版70余部著作。《罗杰疑案》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一部被改编成剧本的小说,以Alibi的剧名在伦敦西区成功上演。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获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此后,又有她的许多著作出版,其中包括畅销小说《沉睡的谋杀案》(又译《神秘的别墅》、《死灰复燃》)。之后,她的自传和短篇故事集《马普尔小姐探案》、《神秘的第三者》、《灯光依旧》相继出版。1998年,她的剧本《黑咖啡》被查尔斯·奥斯本改编为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上世纪末在国内曾陆续有过部分出版,但并不完整且目前市面上已难寻踪迹。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最新版本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以下两个特点使其显著区别于以往旧译本,其一:收录相对完整,包括经全球评选公认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小说代表作品;其二: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原有译文全部重新整理,使之更加贴近于读者的阅读习惯。愿我们的这些努力,能使这套“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成为喜爱她的读者们所追寻的珍藏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6年5月

内容概要

  《无尽长夜》讲述的是美丽宁静的吉卜赛庄,却被传言是一所遭受了诅咒的住所,许多擅自进入的人都会在一次“事故”中丧生,没有人能够逃脱。然而英俊潇洒的穷小子迈克尔还是一眼看中了这里,他奢望成为这里的主人。富家小姐埃莉在这里爱上了他,他们在这里结婚,在这里定居。可那可怕的诅咒会放过他们吗?有一天,她骑马出去,没有回来。

作者简介

  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生于英格兰的Devonshire。克莉丝蒂早年丧父,小时候并未受过正规教育,多靠母亲的指导与自修来充实自己。24岁(1914)时,本名阿嘉莎·玛丽·克那丽莎·米勒的克莉丝蒂嫁给了英国皇家空军军官阿奇坡·克莉丝蒂(Archibald是Christie)后改姓夫姓。第一次大战期间她曾加入医疗机构担任护理工作,有机会接触并认识各种毒药的药性,因而垫定了日后小说中对于药性运用的基础。在这段时间中,她时常与姊姊玛姬一同阅读侦探小说,并且一起讨论讨论其中的布局与情节,因而勾起了写作的兴趣,并且写下了其第一本侦探小说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不过当时曾遭多家出版商退稿(与科南道尔当年的境遇一样),最后终于在1920问世。克莉丝蒂这一次的婚姻生活并不顺利,1926年在发现其夫有婚外情,再加上其母过世的双重打击下,曾一度离奇失踪。1928年,这次婚姻在维持了14年後终告结束,为了弥平婚变的伤痛,便只身到海外旅行。期间在西亚(土耳其、埃及等地)的经验,提供了她“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Death on the Nile” 等名著的素材。1930年,在小亚细亚的旅途中与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文(Max Mallowan)相识,并于同年九月结婚,从此夫唱妇随,常伴夫婿至北非考古,婚姻生活顺利。再婚后的克莉丝蒂则依然沿用前夫的姓为笔名,继续她的文学的创作工作。1976年一月十二日,克莉丝蒂与世长辞。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终即是始……”,那是我时常听见人们引用的一句话。这话听着很在理——但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  有没有某一个地方,可以让人指着说:“那天,一切都是从此时、此地、此事开始的呢?”  也许我的故事是从我注意到那块拍卖广告牌时开始的吧?那块牌子挂在“乔治和龙”的墙上,上面写着要拍卖那座价值昂贵的“城堡”,详细标明了占地面积是多少英亩、宽度是多少英里、长度是多少弗隆长度单位,等于八分之一英里或201。17米。,还有一幅十分理想化的“城堡”画像,也许画的是八十到一百年前它鼎盛时期的雄姿吧?  当时我没干什么特别的事儿,只是在金斯敦教区的大街上,一个无足轻重的地方瞎溜达,打发时间。我注意到了出售的广告牌。我为什么会注意到它呢?是命运在捉弄我?还是向我伸出了招财进宝的幸运之手?你怎么看都行。  或许你可以说,一切肇始于我和桑托尼克斯相遇之时,开端自我们的谈话之中。闭上眼睛我就可以看见他红红的脸颊、格外明亮的眼睛和手的动作。那双有力而精致的手,勾勒描绘出房屋的规划和立面图。一幢别出心裁的宅第,一处美轮美奂的府邸,一所拥有它便无比美妙的房子!我对房子、精致美丽的房子,这样一幢从未奢望拥有的房子的强烈渴盼,就在那时在生命中绽放。这是个我们分享的快乐幻想,桑托尼克斯给我建一幢房子——如果他活得够久的话……  一幢在梦想中和自己深爱的女孩厮守的房子,在那里我们会像孩子傻傻的童话描写的那样,“从此快乐”地在一起生活。这纯粹是异想天开,完全是胡思乱想,却在我心中激起了渴望的热潮,渴望我从来不可能拥有的东西。  或者,如果这是个爱情故事的话——我发誓这是个爱情故事——我第一次看见埃莉,她伫立在吉卜赛庄黑漆漆的冷杉树下,为什么不从那个地方说起呢?  吉卜赛庄。是的,也许我最好从那里开始细说从头。那一瞬,因为乌云遮住了太阳,我打了个小小的冷战,转身离开了拍卖广告牌。我很是粗心大意地向一个当地人问了个问题,他正在附近漫不经心地修剪树篱。  “这所房子,‘城堡’,是什么样儿的啊?”  如今我依然能看见当时老头那张怪里怪气的脸,他斜眼看着我说:  “我们这儿可不这么叫它。是怎么叫的来着?”他不满地嗤之以鼻。“打从有人住在里面叫它‘城堡’到现在,已经有好些年头了。”他又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我问他怎么称呼这房子,他皱巴巴老脸上的那双老眼又从我身上移开了。乡下人就是这么怪怪的,不跟你直来直去地说,视线越过你肩头或拐个弯儿,就像看见了你没看见的什么东西似的。他说:  “这附近的人叫它‘吉卜赛庄’。”  “为什么那么叫?”我问。  “有个什么传说吧。我不是很清楚。有人这么讲,又有人那么讲的。”他接着说,“反正,就是出祸事的地方呗。”  “车祸吗?”  “各种各样的祸事。这年头主要是车祸。你看,这是个险峻的拐角。”  “嗯,”我说,“如果这是个险峻的弯道,我非常明白,可能会有事故发生的。”  “村委会树了个危险警示牌,可是没什么用场,派不上用场。照样有车祸发生。”  “为什么叫‘吉卜赛’?”  他的眼光又一次游离开去,回答也含含糊糊。  “是传说什么的吧。他们说,这里曾经是吉卜赛人的土地,他们被赶走了,就在这里下了毒咒。”  我大笑。  “啊,”他说,“你只管笑吧,但这里确实有地方被诅咒了。你这城里来的聪明的大人物不知道这些。但确实有地方被诅咒了,这里就挨了一个。采石场里运石头造房子的人丢了命。老裘德从那边缘上跌了下来,折断了脖子。”  “喝醉酒了吧?”我提示。  “他可能喝醉了。他喜欢跳,就跳了。但也有好多醉鬼跌下来——跌得可惨了——但没落下什么大毛病。可是裘德,他脖子都折断了。就在男那儿,”他指向身后松树覆盖的山冈,“在吉卜赛庄。”  是了,我估摸着这事就是这么开始的。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碰巧想了起来。就是那样。我想——也就是我想对路的时候,心里就有点底了。我不知道是此前还是此后问他这里是否还有吉卜赛人了。他说现在不管哪儿都没多少了。警方老是让他们迁来迁去的。我问:  “为什么没有人喜欢吉卜赛人呢?”  “他们是一伙贼,”他不屑地说,然后更近地逼视着我。“难不成你自己就有吉卜赛人的血统?”他凶巴巴地看着我,提示说。  我说据我所知没有。说真的,我长得有点像吉卜赛人。也许这就是“吉卜赛庄”的名字吸引我的缘故吧。也许我有一点吉卜赛血统,我站在那里暗想,回了他一个微笑,被我们的对话逗乐了。  吉卜赛庄。我走上那条蜿蜒的道路,出了村庄,转折穿行过黑压压的树林,最后来到了山顶,放眼可见大海和船只。景色真是绝妙啊。我认认真真地想:如果吉卜赛庄是我的庄园,会怎么样呢……就像那样……这只是个荒唐念头。当我再度经过修树篱的老头时,他说:  “如果你想看吉卜赛人,当然还可以找李老太。少校给了她一个小房子住。”  “谁是少校?”我问。  他用震惊的声音说:“当然是费尔伯特少校。”看来他对我问出这样的问题很是不快!我推测,费尔伯特少校是当地受尊崇的大人物。我猜,李太太有点依附于他,他帮她维持生计。费尔伯特家族似乎祖辈都居住在这里,或多或少有点统治这里的意思。  我跟老家伙道别后转身离开,他说:  “街道尽头最后一栋农舍是她的。可能你在外面就可以看见她。她不喜欢呆在房子里面。那些有吉卜赛血统的人都不喜欢。”  于是,我顺着街道晃悠下去,一边吹口哨一边想着吉卜赛庄。当我看见一个高个子黑头发的老太太隔着树篱盯着我时,已经把别人跟我说的话忘得差不多了。我马上反应过来这就是李太太,停下脚步跟她搭腔。  “听说您能告诉我那边吉卜赛庄的事儿。”我说。  她透过黑发纠结的刘海盯着我,说:  “别徒劳地想掺和进这件事儿了,小伙子。听我的,忘了吧。你是个漂亮小伙。吉卜赛庄里没好事情,永远都不会有的。”  “我看见它正在待售。”我说。  “啊,是这样的,但是买家是更大的傻瓜。”  “谁有可能买下它呢?”  “有个建筑商有意向。不止一个呢。它会贬值的。你会看到的。”  “为什么会贬值?”我好奇地问,“这个地点很好啊。”  她不回答了。  “如果一个建筑商低价买下,他会派什么用场呢?”  她自个儿咯咯笑了起来,笑得恶声恶气,让人生厌。  “当然,推倒老破房重新再建。建它个二三十幢房子,也许幢幢都有诅咒附在上面。”  我不理会她的后半句话,迫不及待地说了出来:  “那真遗憾,非常遗憾。”  “啊,你用不着担心。买下那房子和给它添砖加瓦涂墙壁的人,他们都得不到快乐。到时候会有人失足在楼梯上打滑,装了货的运料车会撞毁,从屋顶上掉下的石板瓦会打个正着。那些树也逃不了。可能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就倒了。啊,你会看到的!没有人会从吉卜赛庄捞到什么好处。他们最好离得远远的。你等着瞧吧。等着瞧吧。”她重重地点头,翻来覆去地轻声自言自语,“瞎掺和进吉卜赛庄的事情里的人可没什么好运道。从来不会有的。”  我大笑。她厉声说:  “别笑,小伙子。依我看这些天里你就要转喜为悲了。不论是这座房子还是这片土地,都从来没有好运。”  “那房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啊?”我问,“为什么空置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就任由它破败呢?”  “住在里面的最后一批人都死掉了,统统死掉了。”  “他们怎么死的?”我好奇地问。  “最好就甭再提这档子事了。但这以后就没一个人愿意住在这里了。它就被扔在那儿腐朽衰败了。到如今它已经被遗忘了,最好就被忘掉拉倒。”  “但是你可以告诉我那儿的故事啊,”我使出了甜言蜜语,“你知道得一清二楚嘛。”  “我不闲扯吉卜赛庄的事。”她压低嗓门,就像冒牌乞丐似地哼哼唧唧。“要是你愿意,我现在给你算算命,靓仔。把银子放在我手里,我就告诉你你的运数。你是近来行大运的人之一哦。”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算命的鬼把戏,”我说,“我也没钱。反正,我不花这个钱。”  她向我凑得更近,用诱骗的口吻说:“六便士好了。现在六便士好了。六便士我就给你算个命。怎么样?根本就是白送啦。我给你算啊,是看你是个靓仔,伶牙俐齿,很有一套,真有可能大有作为呢。”  我从口袋里掏出六便士,倒不是相信了她那些愚蠢的迷信,而是因为即便我看穿了这个老骗子的把戏,由于某些原因,我依然喜欢她。她一把把硬币抓了过去,说:  “把手伸出来,两只手。”  她把我的手放在她枯瘦的手爪里,盯着我摊开的手掌。她看着,沉默了一两分钟,突然摔开我的手,几乎就是将它们从身边推开,退后一步尖厉地说:  “要是你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好处的话,现在就离开吉卜赛庄,别再回来!这是我给你的金玉良言。别回来。”  “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该回来?”  “因为如果你回来,也许就会回到悲苦、失落和危险中来。有麻烦,可怕的麻烦等着你呢。忘掉你曾经见过这地方。我警告你。”  “这所有的——”  但她已经转身向屋子走去了。她进了屋,砰地一声重重关上了门。我不迷信。当然,我信命,谁会不信命呢?我不信破烂房子被下了咒语之类的无稽之谈,但心情有点不大舒服,这个恶毒的老东西真从我手里看出点名堂来了。我低头看着自己在身前摊开的手。一个人能从别人的手里看出点什么门道来呢?算命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只是骗钱的鬼把戏一一利用你愚蠢的轻信骗钱。我抬头望向天空。太阳隐去了,天似乎变了。某种阴影,某种威胁在逼近。是暴风雨将临吧,我想。起风了,树叶的背面都被吹起看见了。我吹着口哨打起精神,沿着穿过村子的马路走去。  我又看了看贴出来的“城堡”的拍卖广告,甚至把日期都记了下来。我这辈子还从来没参加过房产拍卖哩,不过我暗自想着这一回要来参加。看看谁买下“城堡”会挺有趣的吧。也就是说,看看谁成为吉卜赛庄的主人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的,我想那是一切真正的开头了……我突然有了个奇思妙想。我要来假扮成一个参与竞投青卜赛庄的人!和当地的建筑商唱对台戏!他们会因为不能低价买入而失望退出的。我会买下它,去鲁道夫?桑托尼克斯那里对他说:“给我建座房子吧。地皮我已经买下了。”我会找个女孩,一个美妙的女孩子,住在里面幸福地白头到老。  我时常做这种美梦。自然从来没有实现过,但是也很好玩。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好玩!好玩,我的上帝!如果我早知道就好了!  第二章  鬼使神差地,那天我来到了吉卜赛庄附近。我开了一辆租来的车,从伦敦带人去参加一场拍卖会,不是拍房子,是拍房子里的东西。那是幢位于城郊的大房子,难看得要命。我载的是一对老夫妻,无意中从他们的谈话中听到,他们对混凝纸收藏、对任何混凝纸制品都有兴趣。以前我唯一一次听人说起它,是我妈妈说到洗碗盆时提起的。她说不管啥时候混凝纸洗碗盆都比塑料盆好得多!有钱佬看来真奇怪,会巴巴赶来买这种东西收藏。  不过,我只把这些事情藏在肚子里,想着去字典里查查或去什么地方研究研究,这混凝纸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会让人们认为,为它雇个车子去乡下拍卖竞投都是物有所值的。我喜欢了解各种各样的事情。当时我二十二岁,从不同的途径获知了相当丰富的知识:我对汽车所知颇多,是个很好的机械师和谨慎的驾驶员。我在爱尔兰管过马匹,差点跟一群毒贩子纠缠在一起,但我够聪明,及时金盆洗手了。做个体面的出租车公司的司机也相当不赖。小费很丰厚,一般也不是太累人,但工作本身还是挺乏味的。  夏天的时候我还曾经做过水果采摘的工作。薪水不高,但我自得其乐。我干过很多行当,当过三等旅馆的侍应生,夏天海滩上的救生员,卖过百科全书、吸尘器和其他东西。我在植物园做过园艺工作,学到一些关于花儿的知识。  我从来不吊死在一棵树上。为什么要那样呢?我几乎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一切东西。有的工作比其他的要艰苦得多,但我真的毫不在意。我还真不懒。我想我是不安分,想去各种各样的地方,见识各种各样的东西,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想找到一些东西。是的,就是这样。我想找到一些东西。  打我离开学校的时候起,我就想寻觅一些东西,但还是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它只是我用一种模糊不清、让人不满的方式在寻觅的东西。它在某一个地方。迟早我会知道的。也许是个姑娘……我喜欢姑娘,但到现在为止都没遇到什么觉得重要的人……没错,你喜欢她们,但又会兴致勃勃地走向下一个。她们就像我干的工作一样。开始有点喜欢,然后厌倦,接着又转向下一个。自从我离开学校,我就是这么跳来跳去的。  很多人不赞成我的生活方式。我想他们就是所谓的好心人,那是因为他们一点都不了解我。他们希望我和一个好姑娘确定情侣关系,攒点钱,结婚,找个稳定的好工作安定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无休止,阿门。那真不是你想要的!一定有些事情比这个强,绝不只是这乏味的安定生活,这愚蠢的老牌福利国家!确实,我认为,在一个人们可以把卫星送上天,高谈阔论探索星球的世界里,一定有一些东西能激发你,让你心潮澎湃,值得你为之走遍世界去寻觅!想起来了,有一天,我走在邦德大街上。那是在我做侍应生的时候,当时正要去上班。我溜达着,看着橱窗里的鞋子。它们非常漂亮,就像报纸广告上说的那样“如今聪明人穿的鞋”,通常还有一张可疑的所谓聪明人的照片。要我说呀,一般都看着像个笨蛋!那样的广告总是逗得我哈哈大笑。  走过陈列鞋子的橱窗,我来到下一个橱窗前。是个画店。橱窗里只有三张画,一块柔软的灰色天鹅绒搭在镶金画框的一角上,布置得很艺术。娘娘腔!如果你们懂我说的意思。我不是个对艺术很感兴趣的人。曾经有一次因为好奇去过国家美术馆。展览看得我直冒火,真的。那些色彩闪亮的巨大画作,有的描绘大峡谷里的激战场面,有的描绘被箭射中的憔悴不堪的圣人。还有贵妇人的肖像,她们裹在丝绸、天鹅绒和蕾丝花边堆里,脸上挂着愚蠢的假笑。在彼时彼地,我明白了艺术不是为我存在的。但我现在看的画有所不同。橱窗里有三幅画。一幅是风景画,是我每天都能看见的美丽乡村。一幅是个女人,画法很好笑,完全不成比例,你几乎看不出她是个女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无尽长夜》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最好的作品之一。”  ——《星期日泰晤士报》


编辑推荐

  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对我国广大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她的名字伴随着她的作品传遍了世界各地。她一生共创作了八十多部长篇小说,一百多个短篇,十七部剧作。  她的作品被译成一百零三种文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九六一年的报告,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当时世界上作品最畅销的作家。她的著作在一百零二个国家出售。据有人在一九七六年她去世后不久统计,她的作品在世界上销售达四亿册。美国著名杂志《纽约人》指出,克里斯蒂的作品其销售量在书籍发行史上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圣经》。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优秀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上映,颇受欢迎。她的由小说改编的《捕鼠器》一剧连续上演多年,经久不衰。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在英美等国连续数年被列为畅销书作者榜首。一九七一年,因她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英国女皇授予她大英帝国阿加莎夫人的称号。她的作品有不少被译介到我国,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欢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无尽长夜 PDF格式下载



endless night


夜晚漫漫


[有剧透]我看过最差的阿加莎作品


猜到了这个结局,却猜不透这个过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