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羌族教育发展史

吴定初,张传燧,朱晟利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吴定初,张传燧,朱晟利  

页数:

405  

内容概要

  羌族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但较少受到学界关注。《羌族教育发展史》以时间为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古羌人至今的不同历史时期羌族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教育人物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的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专门对汶川地震灾后羌族教育重建作了论述。《羌族教育发展史》史料丰富,语言平实,力图引发读者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考。

作者简介

  吴定初(1951-),男,四川乐山人。现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传燧(1956-),男,贵州石阡人。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朱晟利(1974-),男,四川营山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ABSTRACT 绪论第一节 羌人的发展与羌族的形成第二节 各历史阶段羌族社会发展概况第三节 羌族文化教育发展概况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羌人的教育第一节 古羌人的文化与教育内容第二节 教育过程与教育方法第三节 教学人员和教学方式第二章 魏晋宋元时期羌人的教育第一节 晋代后秦的学校教育第二节 西夏的学校教育第三节 魏晋宋元时期其他羌族地区的教育概况第三章 教育人物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上)第一节 重教兴学的五位帝王第二节 三位教育实践家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羌族教育第一节 羌汉人民的文化教育交流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曲折发展第三节 广泛多样的社会教育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羌族教育第一节 近现代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教会教育与社会教育第三节 红军在羌区的革命教育活动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羌族教育管理第一节 教育行政第二节 学校管理第三节 教育经费筹措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羌族学校教育(上)第一节 学前教育第二节 小学教育第三节 普通中学教育第四节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羌族学校教育(下)第一节 学前教育第二节 九年义务教育第三节 普通高中教育第四节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第五节 汶川大地震后羌族学校教育的恢复与重建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羌族社会教育第一节 社会习俗教育与卫生教育第二节 民族文艺教育与民族体育第三节 扫盲教育与干部教育第四节 科技教育与广播电视教育第十章 教育人物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下)第一节 教育人物综述第二节 对羌族教育有贡献的羌、回、满族人物第三节 对羌族教育有贡献的汉族人物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对教育事业实行了“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行政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各省、市、自治区兴办教育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管理权限下放问题的规定》,提出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一般的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级业余学校的设置和发展,无论公办与民办,由地方自行决定。①羌区教育行政体制在四川省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文化大革命”期间,羌区教育行政体制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得以恢复和完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下放。为落实上述精神,羌区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规定。如茂县出台了《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茂汶一中、茂县民族中学、凤仪小学、县幼儿园、县教师进修学校由县直接管理;乡(镇)中心校(含乡附设初中)由县乡共管,以乡为主;村建立校务委员会,对村小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各区成立教育领导小组、乡(镇)教育委员会,分管区乡教育工作,实行分级办学。  乡(镇)教育委员会作为最基层的教育行政组织,代表乡(镇)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


编辑推荐

  羌族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但遗憾的是,迄今尚无专门的教育著作对羌族教育发展史进行过论述。中国教育史虽然已出版了多种版本,但一般都以历代统治王朝所辖的中原地区作为中心研究范围,而对于僻处边荒之地的羌族的教育史则不够重视。本书试图弥补这一缺憾。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羌族教育发展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