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仙人球-义教园地倔强成长的仙人球

吴心成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9-01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

吴心成 著  

页数:

151  

前言

  义教园地倔强成长的仙人球 朱伯荣  近些时候,浙江《中学生天地》的“锐角网”对这部小说进 行了充分的关注。这部小说是我校——嘉兴一中在读学生文学社 社员吴心成创作于高一时期的长篇讽刺小说《仙人球》 (原名 《刺》)。我作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是在新春的阳光之下认真读 完这部小说的。读完抬头,我忽然看到我窗外养的几盆仙人球,想法更多。我家的这几盆仙人球,是妻子在寒冬来临时,从北窗口搬到 朝阳窗口的。据科学分析,仙人球的生命力特别强,为了适应沙 漠的缺水气候,叶子演化成短短的小刺以减少水分蒸发,亦用作 阻止动物吞食的武器;茎演化为肥厚含水的形状,且长出覆盖范 围非常之大的根,可在下大雨时吸收更多的雨水。据有关统计资 料说,目前仙人球科的植物将近2000种。我觉得,这仙人球很像 吴心成小说《仙人球》中那一批在应试训练环境中倔强成长的中 小学生。这部小说,在作者写了前几章拿给我看时,我就予以肯定。作者运用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目前所谓的名牌小学与 名牌初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情况作为素材,突出了对义务教育 阶段“应试训练”这一“主旋律”的讽刺,让读者透过“素质教 育”表象,看到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里真实的情况。小说《仙人球》中的一个个故事,一串串细节,几乎每天都 在校园内演绎。我相信,小说中主人公陈煜的经历与遭遇,很多 是作者经历过的,或者是作者根据耳闻目睹的事实概括出来的。比如,小说中写到陈煜报考名牌初中时,老师帮助弄虚作假填写 各类奖状;进入所谓的名牌初中后,陈煜与小学时一度的同桌、老班长王雨田的通信;陈煜与班主任周老师的艰难周旋等,都写 得生动有趣,可读性很强。小说中的人物群像也刻画得比较成功。主人公陈煜,聪明而 又贪玩。父母寄予厚望,在小镇的名牌小学附近租了房子住读,但陈煜很长一段时间受小镇派出所长的儿子李超伦的影响,屡屡 出入游戏场,附和小镇上由李超伦组建起来的近于黑社会势力的 帮派,因而荒废学业。在六年级时,陈煜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 管教下,才疏远李超伦,归心于学习上来,并要求与模范生、班 长王雨田同桌,以便像王雨田那样发奋努力。后来,他的成绩突 飞猛进,再加上他的秉赋,终于获得了名牌初中的录取通知书。陈煜小学里的牛老师,虽然管理学生有两下子,但多半是为了奖 金与声誉。作者对这位老师的认识比较正确而且深刻,对其思想 性格的刻画也比较成功。此外,对初中里的班主任、英语老师周 老师的描写也很成功。周老师争强好胜,又避重就轻,一直唠叨 着考试,紧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像很多所谓的名牌中学的老师 一样,禁止学生在教室里看课外书,禁止学生做学习教科书以外 的事情,但实质上,她又完全是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做那些事,操那些心。她一开始说要将这个班级带到初中毕业,但教完初二 后,有了一个“跳槽”到另一所学校当年级部主任的机会,就毫 不犹豫地“跳”了,也不与班上学生告别一声。再如对语文老师 张辰,虽着墨不多,但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色。此君博学而又略 带一些痞子气,是应试训练大环境中的另类,他先前不为学生的 考试分数而教,因而深受学生喜欢。只是他还是敌不过各种压力,最后被“应试训练”同化。但作者将这种“同化”写得如同仙人球叶子的退化,那是为 了在艰难的环境里生存。陈煜那些学生也是如此,为了生存,也 为了发展,为了考到名牌高中,将来考到名牌大学,到初三的时 候,他们的思想不得不一个个收紧,全力读背教科书,争取考试 好分数。揭示和讽刺的基调,决定了小说语言形式的幽默诙谐。除个 别地方,联系社会实际太过宽泛,显得力不从心,不时出现一些 议论值得改进外,小说刻画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园生活,还是比较 成功的。小说对主人公陈煜的很多心理描写,也十分贴切逼真。今逢小说正式出版,谨以上述文字,权作序言推介,愿更多 有识之士予以关注,相信校园的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共鸣。2012—1—26

内容概要

  《仙人球:义教园地倔强成长的仙人球》是作者在高中一年级时写的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一串串细节,几乎每天都在校园内演绎。

章节摘录

  在某张比例尺大于1:10000的地图上,你可能会找到“三工 泾”这么一个小镇。作为小镇上的居民,可能会遇到这么件事儿:某人问小镇居民:“你住哪儿啊?” “哦,三工泾。” “三公斤?我家还住六斤呢!” 于是居民不得不大费周折地去解释是哪三个字,是在地球上 哪个位置。陈煜家就住在三工泾镇。虽说三工泾以“三”开头,而 “三”又代表多数,但事实上三工泾很小。很多事物只能用“一” 来做数词,比如:一所重点小学、一所中学、一个酒店、一个公 园、一条古街、一座古桥、一个商业区、一个菜市场…… 由于“三工泾”只有一所重点小学,而人都愿意力争上游,所以陈煜就就读于那儿。那所学校叫“长龙小学”,长龙小学因边上的古桥——长龙桥 而得名。镇政府为了保护文物更为了饱其腰包而申请财政拨款,在其外面套了个壳子,名日“长龙公园”。以此类推,便还有 “长龙大桥”、“长龙大道”等一系列建筑工程。作为陈煜的父亲——陈阿龙有一点是非常自豪的。当然不是 因为自己的名字与中国文化有甚渊源,而是他为自己的儿子取的 名:一个“煜”字。这个“煜”字可是有来头的,真不是一般的字。在乡下那块 土疙瘩上,能取出那么有文化的名字,实属难得。陈阿龙一看儿 子的名字,再看看自己的名字,除了怪自己爸妈没文化外,更有 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直冲大脑,全身血管膨胀不少。当然,红花总得有绿叶衬,好比一个富人不遇上几帮子穷人 又怎么会觉得自己有钱呢?陈阿龙将他知道的各个朋友的子女的名字一一与自己取的名 字做比较。这下,他感觉自己更厉害了!一看别人的名,都怎一 个俗字了得!都是什么“佳”啊,“宇”啊,“飞”啊之类的,毫 无新意。更可笑的是有一家人给孩子取名为“心成”,取义“心 想事成”,乍一看甚好,但再一打听,发现那可怜的娃儿姓 “吴”。陈阿龙得意道:“俗!蠢!‘煜’是跟皇帝一个名啊!” 陈阿龙为了早日当上“太上皇”,便决定将儿子培养成“全 才”,当“人王”,于是决定注重孩子的幼儿教育。后又听说有胎 教,便恨自己的消息不够灵通,让儿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不然从 受精卵开始就对儿子进行文化熏陶,没准一出世叫的不是 “哇……哇……”而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但陈阿龙有 不服输的性格,认定只要自己严格监督,是很快能将儿子落后别 人的十个月补上的!陈阿龙考虑再三,觉得儿子以后要当文学家。因为他听说似 乎那个叫“煜”的皇帝也是个搞文学的。不过,显然陈阿龙不知 道他最后是被文学搞死的,不然陈阿龙就肯定不会让陈煜去当文 学家。在很多家长中,当文学家的第一步永远是背唐诗。所以,陈 阿龙决定,一旦儿子会说话,便教他背出《唐诗三百首》。而小陈 煜似乎会意了陈阿龙的意思,竞保持缄默到5岁。无奈,陈煜又 落后别人整整5年。当陈煜第一次开口叫“爸爸、妈妈”时,陈阿龙和陈母并没 有为儿子讲的是土话而生气,反而喜极而泣,不厌其烦地让陈煜 叫“爸爸、妈妈”。但陈煜父母显然是理性的人,没有过几天,他 们就下定决心,要让陈煜开始好好学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陈煜开口时,他的童年在他父母的计划中就已经结 束了,但无奈,计划赶不上变化…… 陈父决定按计划进行,先让儿子背诗。但背什么诗好呢?唐 诗?诗经?现代诗?陈父实在拿不定主意,想:干脆都让他背吧!开卷有益,多多益善…… 陈父用自己为数不多的阅历竭尽所能地去想还有没有什么漏 掉的。可惜书读了那么多年,课本上的基本都忘了,倒是当时偷 偷地看平江不肖生的小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但话说回来,这是 很值得高兴的事,因为这证明了陈父是个孝顺的孩子,他把在学 校里学的诗词歌赋大部分还给了老师,自己则只留了一点点。比 如他记得“农家少闲月”,却还掉了下半句,好在忽然想起了一句 字数相当的——“对饮成三人”,顿时感到自己“学富六车”、“才高九斗”。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是谁写的?他想着李白,又念 着自居易,最后情不自禁地破口而出——孟浩然!好似便秘已久 的人突然一泻千里,一种舒畅感油然而生。陈父越背越激动,结果竟怀揣50元就往书店跑。殊不知最近 CPI(消费物价指数)上涨得厉害,50元已经买不到多少书了。到了书店,陈父一看书价,登时傻眼,自己这50元只够买两本 书。他总觉得以前书没那么贵的,努力想了想,发现已经想不起 来最近一次去书店买书是什么时候了。陈父确实不需要去书店买 书,他不需要看,也不需要像某些人一样装有文化。陈父想了想,觉得钱带少没关系,只要挑上一本好书,就是 值得的。他坚信。精挑细选出好货,孩子教育不马虎!他随手拿起一本《诗经》,随手一翻,看到《诗经·秦风·无衣》。顿时感到不妙,连衣服都没有了,还不是少儿不宜啊?陈父将书翻到目录,只见一排题目看得他眼花缭乱,直冒汗。只见目录上写着:《苯莒》、《氓》、《关雎》……一眼望去,只认 识一个“关”字。陈父不服输的劲儿又上来了,打算念出每个题 目。“不吕(芣苢)、民(氓)……” 不幸总是结伴而行。陈父的声音恰好被一个好事者听见,那 人白了陈父一眼,说:“是芣苢和氓!文盲也学人看《诗经》啊!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陈父被说得一阵脸红,就将葱从鼻子里拔了出来,将《诗经》 放回原处。陈父在书柜前徘徊许久,就是找不到《唐诗》、《宋词》,不 知道这两本宝贝被店主藏在了哪里。陈父又找了一阵,终于在书 柜的旮旯里看到了《唐诗》、《宋词》。陈父略翻一下《唐诗》,觉得很满意;再一翻《宋词》,就感 觉不对了!他想,这个宋人怎么那么无知,连诗都不会写,写得 跟散文似的。在陈父看来,诗的格式应该为几个字一行几个字一 行的,其他的都是糟粕。于是,他将《宋词》塞回了那个旮旯里。最后只剩下现代诗可供选择了。陈父挑了本封面光彩照人、花花绿绿的,认定美丽的外表下必定拥有一个高雅的灵魂。可惜 陈父再次错了,因为他不知道现在有些拥有美丽外表的人做出的 一些龌龊事。P1-4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仙人球-义教园地倔强成长的仙人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