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杨振宁传

杨建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杨建邺  

页数:

507  

字数:

54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杨振宁传(增订本)》由杨振宁先生审定认可,是有关他最厚实、最全面、最专业的一部传记,它以翔实的史料收集、扎实的物理论述和踏实的写作态度见长,因此值得一读。

书籍目录

回首天外,脚踏实地(代序) 
第一章 幸福的少年时代( 1922-1938) 
 一、出生的年代
 二、在父亲留美的日子里
 三、父亲归来
 四、世外桃源和“似有异禀”
 五、战乱中的奔波
第二章 西南联合大学( 1938-1945) 
 一、战火中的西南联大
 二、大学生活
 三、获得学士学位
 四、研究生院
 五、远渡重洋
第三章 芝加哥大学( 1945-1949)
 一、寻找费米
 二、来到芝加哥大学
 三、特勒的建议和获得博士学位
 四、“我是很幸运的” 
第四章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 1949-1966) 
 一、来到高等研究所
 二、海外姻缘
 三、规范场理论
 四、宇称守恒定律的破灭
 五、美好的合作与最终分手
 六、物理学之美
第五章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966-1999) 
 一、跳出象牙塔
 二、更广阔的天地
 三、统计力学中的辉煌
 四、杨振宁与现代数学
 五、另一个研究领域--物理学史
 六、退休
 七、香港中文大学
第六章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1999-) 
 一、落叶归根
 二、上帝的礼物
 【附录】我的一些记忆
 三、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四、冷原子研究
 五、谈治学之道
第七章 “有生应感国恩宏”
 一、与祖国的联系
 二、痛苦的决定
 ……
参考书目
索引
第一版后记
增订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做了初步接触商议以后,筹备工作在1982年下半年就开始了。首先是中山大学校友、香港商人王文钧赞助了筹备事务的必需开支;接着,由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梁钊滔教授引介,香港恒生银行董事长梁铼琚先生成为第一位捐资人。此后,香港商界知名人士杨志云、冼为坚、郑裕彤、于元平、曾宪梓等先生的捐赠为基金会奠定了基础。1983年8月,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在香港作为非牟利机构注册成立。基金会的董事会选举杨振宁教授为主席,冼为坚先生为副主席;董事会里有香港高等教育知名人士、中文大学前校长马临教授和杨纲凯教授、陈耀华教授,还有中山大学的李华钟教授。与此同时,杨振宁作为基金会董事会主席与中山大学校长黄焕秋正式商谈,在中山大学相应成立了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接受基金会对中山大学的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从此,基金会对中山大学基础研究开始了连续24年(1983-2008)的资助。资助正式启用之前,杨振宁教授为基金会的运作拟订了详细的建议和细则,董事会下述的各种决定都是基于杨振宁教授的建议和理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它们可行和有效。1983年,基金会筹得了第一笔基金后,它面临着三个选择:第一个抉择是按当时大陆流行的做法先建一座大楼,董事会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的做法,董事会决定先资助研究项目,开展实际的研究。第二个选择是按照当时的普遍认识,重视的是有经济效益的研究课题,但董事会决定资助学术性较强,在中山大学里基础较好但无经济效益的方向。这些研究当时缺乏经费,难以为继,对它们的资助是雪中送炭。董事会基于这些考虑和量力而为的财政能力,决定资助的研究领域是人类学、古文字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数学和理论物理学等,基金会的资助使这些领域在它们最困难的时期得以继续,以后在90年代有较好的发展。第三个抉择是评审评估一个申请课题是以学术评估为主导,还是以当时国内通行的行政为主导。董事会决定对申请项目的批准必须基于纯粹的学术评估,行政不参与、不干预申请的评估,为此董事会设立学术委员会,以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杨纲凯教授为主席,实行公平公正的评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杨振宁传 PDF格式下载



很早就想有一本杨振宁传,现在双十一,当当半价,真值。深深感到高兴。敬佩杨振宁先生,他的学术天才与理论洞见实在令人叹服。此书珍藏,我也要向杨振宁先生学习。学习他努力奋斗,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向杨先生致敬!我心目中的偶像。


好书!杨振宁的才华卓绝,经历丰富,华人之精英!


内容翔实,书籍质量也好。


给朋友买的,杨振宁,不说也罢


熊秉明已于2002 12逝世,怎会作书名题字。若是早在逝世前就题写了“杨振宁传”,为何,此前的平装本却弃而不用。按:封面题签原为江才健《规范与对称之美》而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