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针疗法

刘颖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8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刘颖 主编  

页数:

284  

内容概要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疗法,是针刺与药物注射相结合的一种外治疗法。水针疗法具有适应范围广泛、治疗效果明显、经济安全等优点,是中医临床上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本书详细介绍了水针疗法的发展、水针的作用、针具的选择及操作方法,水针的适应证、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为了方便读者,我们在中篇将临床上常用的十四经腧穴的定位、主治、解剖特点等也编写于内,并选择性地介绍了临床常用药物。下篇概述了水针疗法的辨证治疗及处方选穴原则;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的常见病。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水针疗法的概述   第一节 水针疗法的发展  第二节 水针的作用  第三节 水针疗法的针具选择及操作方法  一、针具的选择  二、操作方法  三、耳穴注射方法  四、体穴的选穴原则  五、耳穴选穴原则 第二章 水针疗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和意外事故的处理   第一节 水针疗法适应证  第二节 注意事项  第三节 意外事故的处理   一、晕针  二、血肿  三、感染  四、药物过敏  五、神经损伤中篇 常用药物及腧穴 第一章 常用药物  第一节 维生素类   1.维生素B1  2.呋喃硫胺(长效维生素B1)  3.维生素B2  4.维生素B6   5.维生素B12(氰钴胺)  6.注射用腺苷钴胺  第二节 其他西药  1.阿尼利定注射液   2.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3.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   4.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5.甲氧氯普胺  6.异丙嗪   7.泼尼松龙  8.地塞米松  9.脑复康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11.0.9%氯化钠注射液  12.注射用水   13.注射用尼麦角林  第三节 中药制剂   1.板蓝根注射液  2.柴胡注射液  3.当归注射液   4.丹参注射液  5.灯盏细辛注射液  6.黄芪注射液  7.清开灵注射液  8.参麦注射液  9.生脉注射液  10.舒血宁注射液   11.天麻素注射液  …… 第二章 腧穴下篇 治疗 第一章 治疗总论 第二章 治疗各论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水针疗法的概述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疗法,是在人体的穴位上将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即医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腧穴的治疗作用而选择穴位、压痛点及反应点,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选取药液,将药液注入腧穴,发挥药物与腧穴的双重作用以调整和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和病理状态,使人体气血调达,阴阳平和,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 水针疗法的发展  水针疗法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的广泛应用及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开始将针刺疗法及封闭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二者结合起来应用较单纯使用疗效明显,它既能起到针灸的调节作用,又能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此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了水针疗法确有其效,在临床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经验的不断积累,注射穴位的选择逐渐增多,所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加,治疗的范围也日益扩大。水针疗法在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医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节 水针的作用  水针疗法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同时又与现代医学药物的药理作用相结合以发挥药效,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组织器官的异常,从而起到了腧穴、针刺、药物三者结合的作用。应用水针疗法,使药物停留在腧穴的时间较长,刺激腧穴的时间亦延长,可增强腧穴及经络的治疗作用。另外,药物注射于腧穴上,激发了腧穴的良性调节作用,使机体的病理状态向着正常方向转化,这样就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提高药效。由于药量的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就随之降低。  总之,水针疗法就是将针刺的机械刺激,药物的效能及腧穴的调整作用结合起来以促使人体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水针疗法 PDF格式下载



2本书很满意,以后再从当当购书!


这本书不错,比较经典哦


这个内容很丰富,还可以,值得学习


值得一读,也试用过书上提供的方法,效果比较满意。


内容很好,很实用,效果比较满意。


书很薄,但讲的内容很实用


内容很宽泛,但是内容不精。


书到手后有种太不值的感觉。东拼西凑起的,没发现有多少可用的东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