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来词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修刚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修刚  

页数:

19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多种语言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巾存在的外来词进行了多层面的考察,对研究对象按专题进行了分类探讨,弗就代表性词汇的形成、使用、传播及其融入汉语词汇过程中发生的词意变迁等情况进行了考察,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论成果。深入研究外来词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对于深刻认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矛盾,充分理解当代文化的传播及其特点,进一步把握中外语言文化的新变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不对应与成词性——汉语中外来词汇的认知语义解释
源于俄语的汉语外来词研究
源于德语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
试析借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社会功能
试论在考察日语外来词过程中对日文资料的利用
汉语中源于西班牙语的外来词初探
汉语文化对外来语的认同
网络英语外来词的翻译策略
报刊语言中外来词非常规使用的认知文化本质
关于外来语汉化及翻译的语用学思考
从接受美学探悉外来词的音译
由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研究看文化翻译策略的变迁和发展
英语、日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系统的影响
外来语规范与母语保护意识
外来词及其文化意象的传达和失落
大学生流行用语浅探
英语外来语的汉译认知解读
英语外来词汇背后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外来词“丁克”及其对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近代日语借词对中国的影响
 ——以康有为《日本变政考》为例
浅析新时期中国吸收外来语的特点
 ——以经济领域里的日语借词为例
现代汉语对日语词汇的汉化与吸收
 ——以大众文化中的日语借词为中心
清末时期留日青年所创主要报刊及其影响
从语言融合看文化融合
——以古代汉语的回归为中心
术语标准化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价值与意义
——着眼于高校社会科学领域术语翻译的现状

章节摘录

  不对应与成词性  ——汉语中外来词汇的认知语义解释  A Cognitive-semantic Account for the Non-affinity and Lexical Formation of the Loanwords in Chinese  天津外国语大学 李殿玉  人类的认知能力一般指接受识别、综合分析处理和发出概念信息的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判断、语言理解,以及感知数量空间关系和速度的能力。如果将认知能力细化,还可以把认知与认识区别开来。认知可以用于表征个体的感性反应活动及其结果,但不适于表征个体的理性反应活动及其结果。例如,在话语成句之前,说话者先是有了感知经验,而后对感知结果进行表达。对语句的理解是听者对语言符号感知和了解的过程,以及获得、内化语言知识经验的过程。语句分析则往往是分析者感性和理性活动同时进行的过程:前者为认知过程,后者为认识过程。本文涉及理解和分析两个过程。  汉语外来词显示出词被赋予新义的现象可以由多义化的认知分析作出解释。首先,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建立在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基本认知能力之一。类典型(prototype)论是范畴化理论的核心,每个范畴都有类典型。人们可以根据范畴中的类典型来完成与该范畴相关的推断和联想。类典型论同时揭示了范畴的向心性和开放性。在多义化过程中,向心性和开放性相互牵制、互相约束,词义可扩展,非典型性成员衍生,类典型分裂。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来词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PDF格式下载



外来词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内容十分丰富的论文集,值得学习


了解一下,外来词汇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获得一些参考资料.


一般,内容不怎么样


论文集的质量,当然是良莠都有。能读出一点味道,也就足够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