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下城

[美]福格尔森,R. M. Fogelson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福格尔森,R. M. Fogelson  

页数:

540  

译者:

周尚意 志丞 吴莉萍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下城》是关于美国城市中心商务区历史的著作。作者罗伯特·M·福格尔森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分析:商务区(下城)及美国人对于它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在1880-1950年间发生变化的。作者重现了地铁等快速交通系统的建立、摩天楼高度的争论、高速公路和停车禁令的引入,以及其他论争。这《下城》对于城市中心区的兴衰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又令人吃惊的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罗伯特·M·福格尔森(Robert M. Fogelson) 译者:周尚意 志丞 吴莉萍罗伯特·M·福格尔森(Robert M. Fogelso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与城市研究教授。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商务区:19世纪末的下城第二章 扼杀地铁:快速公交的政策第三章 神圣的天际线:限高之战第四章 中央商务区:20世纪20年代的下城第五章 离散化进程后的魅影:大萧条和二战时期的下城第六章 迫切的思考:下城与汽车推进的革命第七章 衰落区的出现:下城与城市改造的由来第八章 只是另一个商务区?20世纪中叶的下城跋致谢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民们也从不用这个词。(但是情况也在变化。现在美国文化越来越普及,连马德里也出现了一本名为《下城》的杂志,这本杂志致力于关注“大众”、“音乐”、“电影”和“时尚”。巴黎有一家叫“下城”的酒馆,至少我上次去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家。布鲁塞尔机场有一条广告,希望旅客们下榻亚特兰大酒店,广告词是“它就在下城中心”。在伦敦的地铁里有一处标语,它鼓励人们“从下城到索霍区的时候乘坐巴士或者地铁”。)不过现在的下城之概念已经和75年前不同了,无论是在词义上还是在实际地点上。这个词的本义在19世纪中期发生了改变,并很快就与商业区联系在了一起。在19世纪末,下城代表着忙碌、喧嚣和贪婪;正如作为时兴的居住区的上城,代表着高贵、文雅和有教养。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人开始认为下城是落魄的,甚至是肮脏的。很多纽约人就把犹太人鲜明地分成“上城犹太”和“下城犹太”。前者是指那些住在上东区的德裔犹太人,他们出生在美国,家境富裕;后者是指那些住在肮脏的下东区、穷困潦倒的犹太人,他们是刚从俄国移民过来的。到了20世纪末,这种区分已经深深植入美国人的思想里。就像《洛杉矶法令》和《希尔街布鲁斯》两部电视剧的导演格雷格·霍布里特(Greg Hoblitt)对记者所说的那样:“我们(在《洛杉矶法令》里)想制造一些东西,使其更像发生在上城,它雅致、整洁、流畅、富足、华丽,就像《希尔街布鲁斯》表现的是下城一样,那里丑陋、破碎、崎岖且杂乱无章。”这种区分时常导致人们认识上出现诸多困惑。例如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市,有一群在下城经商的商人觉得“上城”更“有活力”(或者说更“上档次”),于是就极力劝说追随他们的市民们把中央商务区叫做上城而不是下城。极其怪诞的是夏洛特的下城现在改称夏洛特上城。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上乘之作……其话锋犀利且信息丰富……它对美国生活的研究贡献卓著。”  ——《出版家周刊》“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福格尔森既论及了当代的焦点,也论及了历史问题,从而填补了美国城市历史的空的。”  ——卡尔·阿伯特,《美国历史评论》“这是一部思考深入、文笔娴熟的历史著作。”  ——萨缪尔·吉普,《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这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它所关注的历史长期为人们忽视。”  ——威托德·黎辛斯基,《威尔逊季刊》


编辑推荐

《下城》是关于美国城市中心商务区历史的著作。 刘易斯•芒福德奖(美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史最佳图书)获奖作品 美国城市史学会“北美城市史最佳图书奖”获奖作品 《下城》北京师范火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城市区域规划研究所周尚意教授,及其研究生志丞、吴莉萍合作翻译。 若一个人步行……那么仅用一小时就可以轻松地绕“波士顿下城”一圈。这段路程全长不及三英里。波士顿下城最宽的地方也就一英里,最窄的地方仅为700英尺。这块小地方被称为该城市的心脏。它既是字面意义上的心脏,也是一种比喻。每天早上,其巨大的大动脉将人流吸入;每天晚上,人流又返回到城市和郊区的末端。这既像血液泵人心脏再从心脏流出,又如海湾潮汐的日涨夜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下城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