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解密新闻调查

余仁山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

余仁山  

页数:

245  

字数:

2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前四章,以《新闻调查》为经典案例,融入我的亲身体会,分析调查性报道的操作,比较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调查性报道的异同,从而揭示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的运作技巧。之所以选择《新闻调查》,一是因为《新闻调查》自创办始便在调查性报道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历经多次痛苦的挣扎,最终走向成熟。而今,它堪称中国制作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代表性栏目;二是因为在《新闻调查》任职期间,我为其规范运作、专业精神、独特个性、高贵气质所深深震撼。 后三章则侧重于调查性报道的具体操作。制作调查性报道,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其操作过程常常惊险交加,艰苦劳顿,而结果往往令人欣慰,甚至兴奋。这也许正是调查性报道的独特魅力所在吧。如何做出成功的调查性报道?如何策划选题?如何采访?如何叙事?等等。后三章将结合诸多优秀的调查性报道,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余仁山,生于20世纪70年代,豫南商城县人,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先后任职于《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济时报》、《华夏时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新闻调查》、社会新闻部《法治在线》,历任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策划人、新闻采编部策划人至今。
天生活泼、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历程 1 调查性报道 什么是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在欧美的兴起和发展 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兴起 2 电视调查性报道 电视调查性报道概述 美国的电视调查性报道 英国的电视调查性报道 中国的电视调查性报道 电视调查性报道何去何从 3 《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 附录 调查性报道国际组织/相关机构第二章 《新闻调查》的总体运作 1 《新闻调查》的运作机制 绩效评估体系 调查性报道的风险机制 记者中心制 借助外脑 2 《新闻调查》的节目生产 生产流程 人员分工、指责解析 3 从南丹矿难事件看不同媒体对同一选题的调查性报道 南丹矿难事件背景 平面媒体的调查性报道(以《华夏时报》为例) 平面媒体记者的调查总结 电视媒体的调查性报道(以《新闻调查》为例) 电视媒体记者的调查手记——南丹日记 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调查性报道的不同第三章 《新闻调查》的选题与策划 1 《新闻调查》的选题遴选 选题意义 选题来源 选题要求 2 《新闻调查》的选题申报及前前期 选题申报 前前期 3《新闻调查》的策划案 策划案的内容 策划会 前期拍摄变动策划案 小练习:这个策划案你会怎么写? 附录1 《新闻调查》关注的内容 附录2 《村支书雇凶枪杀上访代表》前前期中止报告 附录3 《河流与村庄》策划案第四章 《新闻调查》的采访与制作 1 《新闻调查》的采访 到位的采访 优秀调查记者的素质 2 《新闻调查》的制作 《新闻调查》关于制作的操作要求 实例解析:《西安体彩风波》 附录《新闻调查》职业标准第五章 选题实战篇 1《新闻调查》栏目选题概说 选题发掘技巧 选题的分类 2 新闻层面的选题类型 新闻层面选题的意义 新闻层面选题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3 社会层面的选题类型 社会层面选题的意义 社会层面选题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4人文层面的选题类型 人文层面选题的意义 人文层面选题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附录 《河流与村庄》台本第六章 采访技巧篇 1 事实与真相 什么是事实和真相 探寻真相的意义 真相探寻技巧 2 全面与平衡 全面性的新闻观念 平衡性的新闻观念 3 平等视角与人文关怀 平等视角 人文关怀第七章 叙事技巧篇 1 叙事理念 真实理念 过程理念 情节化(故事化)理念 2 叙事形式 叙事结构 叙事视角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可信度强。上面两点要求调查过程扎实,从而保证了调查的清晰。  第四,社会影响大。电视媒体影响面广,受众群体大,相对强势。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难点  采访难、取证难  正因为电视媒体具有视听功能且声画同步,所以电视调查性报道必须找到足够准确、真实、有力的证据,才能够使得整个调查过程成形,也才能够达到电视播出要求。这关系到对于消息源的处理。  平面媒体对于消息源可以隐匿,甚至是无限隐匿,在报道当中可以写“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但是,在电视调查性报道当中,就算打上马赛克,也必须要有人站出来面对摄像机说话,要有一个能证明的出处,否则可信度会大打折扣。采访不到直接证人,而在后期制作时,使用画外音说:“有人告诉我们”观众有理由可以不信:这是谁说的啊?  即使找到了证人,作为被访者,他们对于电视和平面媒体两种媒体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平面媒体采访有时候会录音,有时候只是笔录,操作起来如同聊天,证人的戒备心理相对放松。电视采访,摄像机一旦架起来,形式一下子就变得非常正规,气氛也相对严肃起来,证人的心理状态和面对平面媒体采访时绝对不一样。在这种状态下,有些证人就不愿意开口了,或者下子就表达不清楚了。当然,这种状况并不是完全不能缓解。遇到这种情况,记者要学会做说服工作,并且承诺将会对声音和画面进行处理,绝不对外透露被访者身份。同时,记者必须通过谈话创造出比较适宜的氛围,以释放被访者的紧张心理。  影像的制约  和平面媒体的调查性报道相比较,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操作难度比较大,有些调查,电视无法表现。比方说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报纸通过描述能够再现,但电视无法重现,特别是那种“私下交易”的情况,如果当时没有录像或者拿不到录像,电视调查性报道就缺少最有力的证据——而通常这样的情况很少有实况录像。当然,现在不少电视节目通过模拟现场的手段重现当时的情况,但这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不宜采用,调查性报道必须给出硬碰硬的“真货”,如果拿不到现场录像,那么一定要找到当事人,拍到他的亲口描述,这样的直接证据在电视表达当中才足够有力,否则将大大降低节目的可信度,并影响收视率。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就新闻从业者而言,能在转型期的中国做名调查记者已属幸事,而余仁山能参与报纸、电视调查性报道实践,并将其经历、感悟化为文字,更显难得。历史因记录而有价值,国家如是,个人亦然。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片人 张洁  我之所以能站在镜头前,全因为有余仁山们的存在。相信《解密》这本书和余仁山们的存在一样有价值。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前出镜记者、《焦点访谈》主持人 王志  1902年,普利策在备忘录中,记载下他的新闻教育观:“我的想法是将新闻作为一种崇高的知识分子的职业,用实践的方法鼓励、教育现在、将来的从业人员”这就是今天这套“指南针传媒实践丛书”的缘起。  在这里,我们要让一流的传媒人来培养传媒人:让水手大副和船长们来培养未来传媒业的航海家!“你问我要去向伺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丛书主编 杜骏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解密新闻调查 PDF格式下载



阅读《解密》,会给人太多感慨、太多感动;作为非新闻从业者,了解策划与运作不是我的关注重点---这的确生动且具有实操性;反而是其背后的故事,让我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新闻”精彩,“新闻”背后的故事也精彩;或者可以说,后者比已公开披露于报刊上的“新闻”本身,往往更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或发人深思的东西。同时,我们也感慨于目前奔走在新闻一线的战士们所拥有的责任心与良心,驱使他为许多素昧平生的读者指点迷津,为蒙冤者挺身而出鸣不平,为无辜的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但是,这种战士是越来越多了呢,还是越来越少了?类似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类的节目是越来越锐利了呢,还是越来越中庸了?新闻千古事,得失众人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