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资本之王

[美] 戴维•凯里,[美]约翰•莫里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3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 戴维•凯里,[美]约翰•莫里斯  

页数:

350  

译者:

巴曙松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上私募股权(PE)投资的火爆程度,经常被夸张地形容为“全民PE时代”,据说金融界人士见面,几句寒暄之后,不谈谈PE就OUT了;又据说在北京金融街或者国贸附近的餐厅里,服务员因为听得太多、耳熟能详的缘故,也都大致知道GP(普通合伙人)、LP(有限合伙人)、PB(私人银行)、PE等概念。 在这些场合,我常常在想,不断涌人私募市场的人们,他们最为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呢?我想,找到这个行业里的标志性公司,从这个行业的起步,到这个行业的起起落落,一直到现在还在这个行业呼风唤雨,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公司,分析这个公司的成长轨迹与经历的风风雨雨,对于直接或者间接参与PE事业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很好的读本。 于是,系统介绍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的《资本之王》,就成为我们的首选。 黑石在中国金融界被广泛知悉,缘于其2007年6月2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之前,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一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人黑石集团约10%的股份。十分凑巧的是,在其挂牌上市之后不长的时间内,次贷危机不断恶化,黑石股价也不断下跌,至少从短期来看,把包括中投在内的投资者套牢其中。换言之,无论是运气好、还是精明的时点计算,黑石创始人和原来的股东们成功实现了高位套现。这已经足够成为一个让中国和美国的财经媒体反复挖掘、分析并反思的投资案例了。 在黑石上市之前,私募股权实际上一直是以一种十分谨慎低调、在外界看来甚至还有些神秘的风格进行运营的。因此,黑石在2007年的上市引起了当时金融界的广泛争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出的批评文章直接命名为《拯救施瓦茨曼》。美国《财富》杂志刊登的文章以黑石会议室为背景,分析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象征性的任务”,文章赞誉黑石的施瓦茨曼为“华尔街的新国王”,他会与华尔街曾经风云一时的摩根等人一起载人史册。 检索各种关于黑石的介绍资料,可以看到,虽然内容和角度有所不同,但是都会中规中矩地介绍说,黑石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和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的机构,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同时,作为花边,通常也都会介绍黑石公司名字的来历:黑石集团于1985年由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on)和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共同创建。黑石这个名字是施瓦茨曼想出来的,sehwarz在德文中的意思是“黑”,peter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石”。 不过,对于黑石的了解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此,那么,就确实没有充分借鉴这个行业的先行者更为深刻的成长经验和体会。黑石的许多探索和做法,已经有不少在全球业界被广泛采用和借鉴。 例如,黑石一直强调,在恶意收购十分流行的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资本市场上,黑石坚持了一个当时看起来反潮流的规则一友好收购。彼得森说:“我们兜售一种理念,你们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会跟你们在一起,这在那时候很另类,但非常管用。”这个规则一直保持到现在,并成为不少私募股权公司积极学习和改进的一个基本原则,这甚至成为“私募股权”中“私”字的一个自然内涵,那就是:双方应当通过私下的充分沟通,建立相互信任和了解。又比如,黑石强调自己喜欢投资“并不时髦”的产业,喜欢与行业的主导型企业如世界500强合作,在时点的选择上也有许多引人称道的案例。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案例是,黑石2004,年从德国一家投资机构手中买下了塞拉尼斯化学公司(Celanese),然后在华尔街当时互联网新经济低迷、投资者转向传统行业的市场气氛下,将其推向资本市场,使得黑石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获得了30亿美元现金收益和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股份。 本书系统地记录了黑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案例,介绍了这些案例背后千丝万缕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黑石乃至整个私募股权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广义的私募股权已经发展到包含从企业种子期到Pre.IPO各阶段的权益投资;狭义的私募股权主要指针对处于创业投资后期、规模及现金流已比较稳定的企业的投资。这些都可以在黑石的成长轨迹中找到蛛丝马迹。 与其他许多全景式描述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历史的书籍不同的是,本书以黑石集团为切人点,通过梳理其发展脉络而把握整个私募股权行业的前世今生,成为检视私募股权行业功过是非的特定载体。 尽管作者戴维·凯里和约翰·莫里斯更倾向于以积极与发展的态度看待私募股权行业,但私募股权与生俱来的创造者与掠夺者双重面孔的争论还是在黑石成长的轨迹中若隐若现,而黑石集团与竞争对手的起落沉浮则为这种争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黑石的投资故事外,私募巨头KKR对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的传奇杠杆收购大战、德崇证券梦幻般的垃圾债券艺术以及当代私募股权公司向被投资企业空投高管的手法无不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也都在本书中有着很独到的描述。 由史蒂夫·施瓦茨曼及彼得·彼得森创建于1985年的黑石集团,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市值达数百亿美元、业务丰富多元的上市私募股权公司,既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新一轮并购浪潮和金融市场创新带来的全新金融服务业产物,也是创始人独树一帜、险中求胜的理念带来的丰厚果实。与《门口的野蛮人》中描述的掠夺者形象不同,黑石在大部分时间都尝试坚持诚信的投资哲学,致力于与被投资者建立长期的利益关系,同时以谦卑的姿态开创重组咨询等反市场周期业务,这为黑石优异的长期业绩及面对危机时的稳定表现奠定了基础。由黑石的发展历程及史蒂夫·施瓦茨曼、彼得·彼得森的沙场征战所勾勒出的私募股权行业演变轨迹,可以为投资界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如果与中国当前的私募投资发展相对照,本书中的不少案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可以简要提炼几点。 一是交易结构的安排灵活和多样化。黑石在20世纪80年代投资吉布森贺卡公司及运输之星公司时就采用了资产、债务、股权重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现金流偿付、提高现金流、股息资本重组的同步实施为黑石带来了巨额回报。目前中国私募投资的主要手段仍为传统的股权投资,同质化严重,在交易结构的安排方面还需要做出重大改进。 二是退出渠道多元化。退出渠道始终是影响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总体来看,IPO依然是目前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的主要退出方式,也是收益率最高的退出方式,中国创业板的推出更加强化了该方式的吸引力。与并购占国际私募股权公司退出方式一半以上的比例相比,中国2007—2009年的退出案例中,并购方式在全部退出案例中的比例不到20%,拥有相当的提升空间。 三是私募股权基金应当聚焦于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价值创造。从长期来看,持续地获得高额回报需要依靠专业团队来仔细甄别优秀项目,并通过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健康成长,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突击Pre-IPO项目实际上与这些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也是难以持续的。通常,企业价值的根本提升能为私募股权公司带来最为理想的回报,同时也为整体经济做出贡献。 四是提高专业化程度、完善产业布局。随着市场的发展,私募投资的专业化程度必须相应提升,未来企业质量的内涵将更为丰富,在市场竞争力量的推动下,将促使产业链重心逐步从后端向前端转移。 总之,黑石这家经历了风风雨雨、既广受关注也饱受争议的私募股权公司,同时也被视为全球私募股权行业的象征公司之一,可以成为当前中国私募股权公司和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这种类型公司的成长史及其对于一个行业发展的正反面参考价值,正是吸引我和几位学生一起来翻译这本书,并积极将其推介给中国私募股权界的重要推动力。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我主持,并与陈剑博士共同承担了分工校对工作。巴曙松、陈剑、罗泳涛、路扬、任志强、张阿斌、刘少杰、张晓龙、白铂、杨安琪、王凤娇、叶聃等共同参与了初稿的翻译。翻译共历时7个月,初译工作从2011年1月底开始,3月底完成;随后,又进行了5个月的交叉校对及文字润色工作,以减少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当然,同样需要承认的是,即使再细致的工作也难免出现疏漏与瑕疵,还望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湛庐文化的编辑们为促成此书的出版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是为序。 巴曙松 2011年11月

内容概要

  本书展现了世界最著名的私募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黑石的浮浮沉沉,介绍了这些事件背后千丝万缕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黑石、乃至整个PE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
  凯里和莫里斯是两位资深的私募股权记者,他们在书中描述了黑石集团所参与过的每一笔交易,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司共同创始人、雷曼元老彼得?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挨家挨户上门筹资的1985年。本书不仅仅是个人传记,它还为读者对私募股权业进行一番全面彻底的检视,作者在书中奉上的是一堂百科全书式的收购案例大课。

作者简介

  戴维·凯里
  曾为《财富》《机构投资者》《广告周刊》等美国知名杂志撰稿人、《公司金融》杂志编辑,有20多年私募业及并购业报道经验,现为《生意》杂志(The
deal)资深作家。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文学硕士。
  约翰·莫里斯
  曾为《美国律师》杂志编辑兼撰稿人、《生意》杂志纽约及伦敦分社助理编辑,有多年私募业报道经验及法律方面的工作经验,现为《道琼斯投资银行家》杂志编辑。
  哈佛大学法理学博士。

书籍目录

主要人物一览表
译者序 全球PE行业的象征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中文版序 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瞩目的新焦点
第1章 一场自我加冕的盛典
  “他的派对比他的生意更吸引眼球”。施瓦茨曼耗资300万美元的奢华生日派对,其实是一场自我加冕的庆典,昭示着镀金年代新国王的诞生。镀金年代市场火热,巨额财富充斥着整个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更是财源滚滚,而施瓦茨曼正是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的领头军——黑石集团的CEO。
第2章 “这会是一个金矿”
  早在1978年10月,名不见经传的投资公司KKR就以3.8亿美元的高价成功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这使得31岁的投资银行家施瓦茨曼迫不及待地想一探其中的究竟。他隐约感到一种新兴事物正在孕育,这种新事物将带来不可思议的利润以及绝佳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一项全新的事业正在召唤着他。
第3章 德崇时代
  投行新秀德崇证券发明了垃圾债券,为收购公司募集了远超他们想象的大额资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事业巅峰的米尔肯和他的团队每年至少承销了20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占据了整个融资市场的60%。他们给杠杆收购界带来的新的融资手段,彻底改变了并购市场的游戏规则。
第4章 黑石的诞生
  1987年秋初,黑石集团的基金已募集了6亿美元,虽然离他们所设想的10亿美元还差不少,但那段依靠不稳定的并购咨询费过活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经过两年的煎熬,黑石集团终于修成正果,可以在这梦幻般的领域大干一场了。施瓦茨曼说,“我们仅仅是搭上了末班车”,但这也许是黑石集团历史上“最为幸运的时刻”

第5章 “我们是您最忠实的拍档”
  运输之星公司的交易,为彼得森和施瓦茨曼3年来一直推崇的“友好合作型方式”好好做了一回广告。黑石无疑是这笔交易的赢家:交易完成后仅两年多时间,黑石集团收回的资金就几乎达到了当初投资额的4倍。运输之星公司的成功向华尔街证明了,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精于运作收购业务。
第6章 每一单交易都是或生活死的抉择
  运输之星公司的成功带来一系列良好后续效应,可惜好景不长。1989年,两个错误投资决策使公司很快偏离先前设定的轨道,让这个年轻的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投资决策方法。接连的失败也催生出一个残酷的不成文的规矩:任何人只要犯一次足够严重的错误,就必须出局,合伙人也不能幸免。
第7章 一个人的舞台
  虽然在黑石集团诞生这件事上,与他的小拍档相比,彼得森贡献更大。但到1989年,施瓦茨曼已经是公司毫无争议的领导者,这时距黑石集团成立还不到4年时间。劳伦斯?古费认为,彼得森是黑石集团的指南针,但是,施瓦茨曼制定公司事务议程,没人指责他自视清高、难以接触,他是个充满活力而又凶猛的老板。
第8章 并购噩梦
  20世纪80年代的最后几个月,市场对步履蹒跚的经济状况及其对杠杆收购业务不良影响的担忧越来越多。1989年初秋,贷款人开始担心,大量杠杆收购企业很快就会被沉重的债务负担所拖垮,因此他们都拒绝为新的杠杆收购融资。一场经济风暴正在酝酿,而黑石集团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在这一年,黑石集团接连遭受4次重创。
第9章 对手不止一个
  残酷的经济动荡终结了过去10年的杠杆收购交易狂潮,永远地改变了杠杆收购行业的力量对比。在那些大吹大擂的公司倒掉的同时,黑石集团生存了下来,以更平等的地位与KKR公司展开竞争。剧变还令新一代弄潮儿脱颖而出,其中4家新公司后来与KKR和黑石集团一道,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
第10章 和彼得森分道扬镳
  彼得森的一位投资银行家朋友说:“钱对彼得来说并不像对史蒂夫那样重要。”以施瓦茨曼为标准,彼得森对物质利益的渴望并不强烈。“彼得看不惯的是史蒂夫的生活方式、他对财富的炫耀和哗众取宠,这些都不是彼得的风格。”
第11章 房地产,黑石的“新宠”
  随着20世纪80年代资产泡沫的无情破灭,房地产商和银行在困境中挣扎,而政府急于脱手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储蓄和贷款资产,将其卖给出得起价的买家。在步入低谷的房地产业务中,施瓦茨曼看到了大发横财的机会。
第12章 跻身王者之列
  1997年10月,正式结束募集的黑石集团第三只投资基金达到40亿美元,成为第二大私募股权基金,仅次于产业大哥大KKR集团1996年募集到的57亿美元收购资本。有了这笔钱,黑石集团再也不是空有抱负的并购业新星,而是实力雄厚的大玩家。在这之后,再也没人怀疑施瓦茨曼从KKR集团手中夺过私募股权王冠的野心。
第13章 150亿美元,科技泡沫时代的巨大收获
  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黄金时代,黑石集团等私募股权已不是资本市场的主角,盈利率低却稳定的公司被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遮挡了光辉。黑石集团发现,自己成了这场革命的旁观者,但他收购业务部门里最年轻的合伙人马克?加洛格利却不经意间在互联网大潮里取得了一些成功。
第14章 昂贵的德国之旅
  黑石集团在2000年正值市场巅峰时期所做的投资中,有2/3都失败了,而在德国的投资堪称最大的败笔之一。对于黑石集团的新媒体与电信基金来说,损失几乎是毁灭性的,因为它从自有资金里拿出来投资的这1.59亿美元占该基金已投资额的70%以上。伴随着2003年整个电信产业的严重萧条,想要依靠新投资来摆脱困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第15章 做一只精明的“秃鹰”
  在2001年末和整个2002年,股票和债券市场仍然处于不断衰退阶段,黑石集团等私募股权公司偏离传统的投资法则,调转方向进入了秃鹰债务投资领域。他们是十足的机会主义者,利用市场的混乱和商界的经济问题为他们自己和投资者牟利。但他们在市场底部投资的亿万美元资金为卖家提供了渡过难关急需的资金,也稳定了公司不断下滑的估值。
第16章 寻找下一个“施瓦茨曼”
  21世纪初,施瓦茨曼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市场的动荡,他还在与一家管理层已经无法驾驭的公司博弈。黑石集团再也不是头十年他和彼得森管理的那个飘摇不定的小公司了。他说:“我每天工作14小时,大部分周末也在工作。我最终会变成公司成长的瓶颈。很明显,我需要帮助。”
第17章 塞拉尼斯,最成功的投资
  2005年1月,塞拉尼斯再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塞拉尼斯公司筹集的普通股及优先股市值近10亿美元,其中8.03亿美元由黑石集团及其联合投资者获得。到2007年5月,当投资者将其持有的最后的股份售出后,黑石集团及其联合投资者从塞拉尼斯获得的利润高达29亿美元,这一数字是他们投资成本的5倍,也是黑石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业务收入。
第18章 变现再投资
  经济复苏简直是上帝对这个行业每个人的恩赐,但是黑石集团却超越了他最大的竞争对手。黑石集团的第四大投资基金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扣除黑石集团自身拥有的部分股权利润后,该基金的年收益率超过了70%,是同期股票市场20%年收益率的约2.5倍,也令KKR集团、阿波罗公司和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等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第19章 必须成为第一个行动者
  从公开市场筹集到真正的永久性资本是私募股权管理者的梦想和“圣杯”,因为那可以避免烦琐的资金募集活动,也能拓宽投资者的范围。阿波罗在公开市场争夺战的第一回合中获胜,筹集了近10亿美元的新资本。KKR紧随其后,在公开市场争夺战的第二回合获胜。施瓦茨曼总结这一教训是:“成为第一个行动者是至关重要的。”
第20章 证券化,再掀并购狂潮
  随着2005年交易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一波收购浪潮在私募股权基金的推动下成了一场史诗般的运动。除了股权资本的支持外,收购风潮的掀起还源自于债券市场的创新——证券化,这种创新犹如80年代迈克尔?米尔肯对债券市场的改变,詹姆斯说:“你看到的是过度的繁荣、过分的信心,人们在过去145年里所承受的风险都已经不值一提。这就像是一个泡沫。”
第21章 疯狂的写字楼聚会
  收购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的交易额为387亿美元,轻而易举地超过了1989年KKR对雷诺兹-纳贝斯克烟草公司支付的313亿美元。黑石集团这个既谦逊又在公众场合很腼腆的格雷,不仅登上了房地产界的顶峰,而且正在打破除亨利?克拉维斯之外没有人能创造的私募股权的记录,这是黑石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
第22章 黑石上市了
  黑石通过出售股权所获得的76亿美元中,黑石集团及其合伙人拿到46亿美元,施瓦茨曼一个人就拿到6.84亿美元,处于半退休状态的黑石集团共同创始人彼得?彼得森,拿到19亿美元。黑石集团的上市不仅仅是私募行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美国近5年来最大的IPO,它直接推动黑石集团晋升为华尔街顶级公司。现在,黑石集团的市值已经与雷曼兄弟齐平,同时也是高盛的1/3。黑石集团成功了。
第23章 繁华后的落寞
  这是一首华丽的终曲,就像国庆日绽放的烟火,绚烂之后便是一片寂静。由于次贷的负面影响仍在不断蔓延,过去几年里慢慢构筑起来的债务大厦也开始颤抖,地板在吱吱作响,墙上的裂缝开始不断变大,市场投资者已是一片惊慌。垃圾债券的利差降到了历史最低点,“风险“,这个几乎已经从金融大辞典里消失的字眼又重新被人们议论起来。
第24章 改为这一切付出代价了
  2007年市场情况进一步恶化,在行情不错时放大收益的“杠杆”很快开始起反作用。私募股权基金所控股的公司市值缩水,但账面负债却丝毫未减,双重压力让大力投资的私募股权公司面临巨额股权投资化为乌有的威胁。经济形势大好的时候,私募股权公司拼命举债,然后再不断抬高收购标的公司的价格,尽可能的攫取每一分钱的利润。现在,该为这一切付出代价了。
第25章 是创造者,还是掠夺者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开始质疑私募股权的一切:它的未来、它的经济地位以及它创造价值的能力。尽管将自己更名为“私募股权”,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通过重构公司业务而创造价值的企业工匠,但是,收购行业从未超越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声誉。在大众眼里,他们是无情的职业操刀手,为了短期的利益掠夺他们公司的现金和资产。
第26章 资本,永恒的王道
  现在,私募股权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但这并不是说资金短缺,整个行业始终还是坐拥3500亿~5000亿美元的资金,它们不停地向市场注入大笔资金。杠杆收购仍然是私募股权公司的典型业务,当债务市场回暖时必将首先繁荣起来,但私募股权行业注定会向新型业务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被淘汰。”这是施瓦茨曼喜欢对黑石集团员工讲的话。

章节摘录

版权页:詹姆斯在兼并中获得了110万美元帝杰证券的股票,不过要到2002年夏天股票才会归到他的名下,因此他不得不等到那个时候,但很显然是时候找份新工作了。对施瓦茨曼来说,詹姆斯拥有理想的背景和技能:“事实上,詹姆斯天生就是个企业家。并且他在帝杰证券常年担任最终决策者,是公司下达交易指令的主要投资者。”帝杰证券和黑石集团业务的相似程度也让人很震惊。“实际上,他的职业生涯就像是我的翻版,这真是非常凑巧。”他们在黑石集团的办公室进行了初步讨论。两个人都有些吃惊,但觉得建立合作关系非常有希望。詹姆斯说:“我们在结束了初次会面后都说,‘嗯。没想到这么合适’。”施瓦茨曼希望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次会面应该更加轻松、周到,因此他邀请詹姆斯到他在740号公园大道的住所与他共进晚餐。施瓦茨曼解释说:“我不想和他在办公室见面。我想真正了解他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在用餐期间,他们交流了人生经历和对世界大事的看法。施瓦茨曼说:“我们能就金融圈内的任何事情进行交流,真是相谈甚欢。假设发生了这种情形,你认为怎样能实现呢?你认为什么出了问题?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我想我们都发现彼此在投资风格和结果,以及保守主义等方面有巨大的相似之处。”此后,他们又在施瓦茨曼的住所多次共进晚餐,在交流中两人都在观察对方。詹姆斯说:“两人间除了工作无所不谈,就是谈天说地并交换意见。只是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并不知道下面会谈些什么。”管气氛非常和谐,但从很多方面看起来,他们都不大可能成为搭档。又高又瘦的托尼·詹姆斯毕业于预科学校,是郊区上层社会的新英格兰人。他的父亲在知名咨询公司阿瑟·利特尔公司,负责管理咨询事务,小詹姆斯则在乔特预科学校(Choateprep school)读书,之后进入哈佛大学取得了学士和MBA学位,他拥有贵族气质,而施瓦茨曼却缺乏这一点。据一位和他共事的女士说,他可以穿着泡泡纱来到办公室,很少有人会这么做。詹姆斯的做事方式比施瓦茨曼更加理性。尽管施瓦茨曼可能会对部下提供的数据进行仔细解读,并质问他们的分析,但最后做决定的时候还是靠直觉,而詹姆斯则喜欢自己细致分析。施瓦茨曼如果对某人不感兴趣时,他很难假装感兴趣或者去关心他,而詹姆斯则像是对所有人都感兴趣,无论是邮件收发室的员工还是高层。他乐于扮演老师或指导者的角色,愿意在紧急关头去做交易中的日常工作,这样的态度使下属们对他忠心耿耿。当他专注于工作时,他的工作强度和心智力量简直是惊人的。但他也很喜欢聚会,在康涅狄格州的家里款待下属,喝酒聊天,而在帝杰证券聚会上的热舞更是惊艳全场。詹姆斯自我意识很强(其他公司的一些人认为他自大),但他是以一种和施瓦茨曼完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帝杰证券,当更高级的管理人员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时,詹姆斯更乐于经营银行业务。他不需要在名单里看到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确实也很少出现。而他的下属则一直对他的智力、毅力和魅力充满敬畏,这一点令他十分满意。詹姆斯暗地里对高级银行家要遵守的一些传统习惯感到不满。他坐地铁出行,作为折扣零售商好市多的资深董事,他经常穿着好市多的衬衫来上班。施瓦茨曼通常会在位于长岛的汉普顿、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Palm Beach)以及法国圣特鲁佩兹豪宅里的传统游乐场娱乐,或是在加勒比海的私人游艇上度假;而詹姆斯是个忠实的钓鱼爱好者,经常拿上鱼竿,和同样反对传统习惯的好友——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创始人大卫·邦德曼一起去亚马孙探险或到蒙古去钓鱼。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全球金融市场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被寄予厚望。对于如何把握中国私募投资的发展方向,我们更为需要的不是一套空洞的说教,而是具有可操作性、能直观感受到的样本和参照。本书对黑石集团的起起落落、荣辱兴衰和投资运作经验的刻画,直接折射出美国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轨迹,以及对实体经济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非常值得参考和借鉴。  ——赵令欢 弘毅投资总裁 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关于黑石及私募股权投资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但如果了解仅限于此,那么我们对于黑石或私募股权投资的理解则可能陷入片面。巴曙松研究员主持翻译的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部纪录片,它使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揣度其中的参考价值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而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个广受关注的行业的运行规律。  ——缪建民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正迎来一轮快速成长期,如何促使这个充满生机的行业健康发展,如何在可能到来的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而不是被淘汰,市场参与者必须得有一个参照。而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参照,它促使参与者在阅读之余冷静思考,把握这个行业的真正趋势。  ——万放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美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是其高水平的创新能力,私募行业恰恰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在书中,两位作者以敏锐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的成长历史。  ——史蒂夫•福布斯 《福布斯》创始人


编辑推荐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唯一一部透视黑石集团运作内幕的权威巨作,首度展现黑石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叱咤风云的私募传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领衔翻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资本之王 PDF格式下载



 一个财富金字塔构筑的故事:黑石从仅有三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史蒂夫?施瓦兹曼3.98亿美元的年薪和6.84亿美元的黑石IPO所得,究竟从何而来?
  一段创造者与掠夺者的风雨传奇:看清私募股权公司与生俱来的双重面孔,他们究竟是在猎食那些被收购的公司还是助其发展、共同增值?
  一场私募股权业并购的饕餮盛宴:黑石及其同行不仅在全球掀起并购浪潮,而且在华尔街向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金融巨头发起挑战。黑石仅仅控制着51家公司、雇佣了50万人,然而却有171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本书展现了世界最著名的私募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黑石的浮浮沉沉,介绍了这些事件背后千丝万缕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黑石、乃至整个PE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
  凯里和莫里斯是两位资深的私募股权记者,他们在书中描述了黑石集团所参与过的每一笔交易,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司共同创始人、雷曼元老彼得?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挨家挨户上门筹资的1985年。本书不仅仅是个人传记,它还为读者对私募股权业进行一番全面彻底的检视,作者在书中奉上的是一堂百科全书式的收购案例大课。


一个财富金字塔构筑的故事:黑石从仅有三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史蒂夫?施瓦兹曼3.98亿美元的年薪和6.84亿美元的黑石IPO所得,究竟从何而来?  一段创造者与掠夺者的风雨传奇:看清私募股权公司与生俱来的双重面孔,他们究竟是在猎食那些被收购的公司还是助其发展、共同增值?  一场私募股权业并购的饕餮盛宴:黑石及其同行不仅在全球掀起并购浪潮,而且在华尔街向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金融巨头发起挑战。黑石仅仅控制着51家公司、雇佣了50万人,然而却有171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唯一一部透视黑石集团运作内幕的权威巨作,首度展现黑石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叱咤风云的私募传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领衔翻译。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作者戴维·凯里、约翰·莫里斯)对黑石集团的起起落落、荣辱兴衰和投资运作经验的刻画,直接折射出美国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轨迹,以及对实体经济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非常值得参考和借鉴。


昨天刚在当当网上花了40.2元买了这本书,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感觉写的很彩。不仅内容好,而且行文流畅,可读性很强(比那本《乔布斯传》好多了),在许多细节上(像黑石在刚开始募资时饱遭白眼的那些经历)都非常生动。


这本书主要是关于著名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公司---黑石及其创始人兼CEO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tzman)的。黑石在私募股权业内自然是鼎鼎大名,在国内的公众媒体上,也有相当大的知名度,因为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于2007年入股了10%。

这本书不仅是黑石的历史,同时也是PE金融史,从中清晰地看出并购/buyout型的PE(这一点与我国目前大部分PE还是有差别的)的发展历程和风风雨雨,其中的许多案例已成经典,值得反复玩味。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几乎没有使用多少专业术语,却能叙述得很清楚,而且往往能直接点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所在。

其中对于风险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真没想到,黑石这样的顶级PE还赔了那么多项目,还有更多的其他PE公司最终破产了。我国的PE行业发展较晚,又正好赶上创业板,现在一眼望去,好像没有赔钱的,大家都赚钱了(而且赚了大钱),导致一窝风,全民“PE”。估计其风险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就像巴菲特说的:等到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本书是巴曙松领衔翻译的,其专业水平和文笔都是没问题的(个别地名的翻译上可能有小瑕疵,其前已有别人指出,不再赘述),唯一的遗憾的是全书没有一幅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tzman)的照片,无缘识其庐山真面。


唯一一部透视黑石集团运作内幕的权威巨作,首度展现黑石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叱咤风云的私募传奇


首度展现黑石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叱咤风云的私募传奇


如果说2011年末一部电影《亲密敌人》揭开了商战的面纱,将投行人的生活公布于世;那么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就好像投行是投资银行的简称,而PE就很少有人知道它是私募,更有更少的人能够知道这其中的高风险和高回报。
施瓦茨曼在书中说:“当前现状,中国的私募行业有哪些新的变化和发展?作为“全球PE行业的一个象征”,黑石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我很期待,因为一部电影需要的只是2个小时时间,而这本书,我想我会消化很久,大爱,给个赞!


首先书的质量很好,其次内容也页比较充实,记录了黑石集团以及PE的整个发展历史过程。对于想要了解私募股权投资的人有一定的帮助。


关于黑石及私募股权投资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但如果了解仅限于此,那么我们对于黑石或私募股权投资的理解则可能陷入片面。巴曙松主持翻译的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部纪录片,它是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揣度其中的参考价值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个广受关注的行业的运行规律。


私募巨头黑石集团是怎样成为世界强大的私募集团值得我们了解、这本书对于比较关注和喜欢金融的人蛮好的、是入门级别的、没有很深的理论、用通俗的方法阐述黑石集团的发展、的确不错、


黑石公司的成长史,翻译很好,有助于非专业人士了解国际私募资本的操作手法、赢利模式以及全球金融格局,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财经知识。


是一部记录黑石公司的书,看了可以了解黑石的成长,私募公司圈钱的模式介绍了,但是黑石投资公司的操作手法没仔细分析。看完之后也只能望天兴叹。


这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本教科书!黑石的历史让人看到了私募股权的前世今生!


黑石的发家史一直比较神秘
对资本运作和私募股权运作有兴趣的朋友一定要读读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黑石的成功是有原因的。


通过此书不光能了解黑石的成长背景及中投的盲目投资,也能对于发达国家的私募股权投资了解一二。


黑石就像个传说一样。作为一个私募公司,用资本推动实业改变世界。很牛。这本书很好,翻译的也很流畅。看了这本书,对私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真实的故事里有很多的惊心动魄。和智慧的运筹帷幄。


《资本之王》,本书描写的黑石公司的发展史,对于中国的私募基金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黑石做大佬,是有原因的。
公司做私募的时候百事通来过~


黑石是金融界的一个神话,史蒂夫·施瓦茨曼是金融史上不可小觑的一个传奇。


很精彩,对私募基金的运作,黑石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案例都有精辟的分析。适合向了解私募基金的朋友,有知识性又有可看性。


作为私募基金发展的行业领导者,黑石的案例具有极大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这本书值得一读。


这本书记载了黑石的发展轨迹,也是在当前私募盛行时,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来看待私募。


可以了解黑石及私募的成长历史,也可以从中学习一些投资架构


利用假期阅读了黑石的发家史,金融私募的变化莫测


对于黑石的发家过程写的很详细,对于整个私募行业的兴衰脉络写的也很清楚。
如果在中国从事金融业或者私募也,一定要学习一下。


写得很生动,对于了解私募巨头黑石的成长历程有帮助,当小说看吧。


了解了黑石的成长,对国内私募未来发展趋势有所领悟。


通过讲述黑石的成长路径,影射出美国投行业的发展历程,展现出了杠杆收购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不过对了杠杆收购的细节和整个流程,本书并未较深入地讲解,还要参考其他相关专业书籍。


看了黑石你才能明白什么是资本什么是私募


本书讲的是创始人从创业到守业的黑石成长过程,解读美国金融业的并购发展。


该书揭开了私募股权领域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可以通过施瓦茨曼的传奇了解到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历程,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而且本书的翻译也很好,让人读起来一气呵成,简直就像一本中文版的著作似的。


之前看了彼得.彼得森的《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这本书,也是在当当买的,我觉得可以和《资本之王》一起购买来看,这样就可以既了解黑石及其创始人的历史,又可以了解黑石在成立后的运作、经营。真的是不错~而且我是在当当上提前预订的,省去了很多时间。


彼得森和施瓦茨曼这对黄金搭档,如何联手打造黑石帝国。。。


对黑石公司第一次有了了解,以前只是听说,里面的并购让人酣畅淋漓欲罢不能


好书,很喜欢看的书,详尽的描述了黑石集团运作的内幕!


这本书介绍了PE行业 不只是黑石公司的成长史 还可以读出这门生意是怎么做得


这是目前描述黑石集团最好的图书,让大家理解这家世界PE巨头的成长过程,值得国内PE/vc借鉴,但也等待着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


这本书思路很清晰,对blackstone的成长有自己的见解。对创始人的个性和行事方式有一些总结和归纳。引发人的思考,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不管如何,这本是第一个系统介绍黑石运作的书,是目前最接近真实的材料,值得一看。


介绍了黑石集团的历史,还是比较详尽的。但是不知道外国PE除了提供融资外,到底为所投资的企业提供了什么样的增资服务呢


书中的主人公刚开始创业的艰辛是最能给人以激励的最好营销例子。该书值得一读,从中不但懂得了PE是什么,也终于清楚黑石集团的历史了。


看了本书,终于让我见识了黑石创始人的传奇之举。


一部美国近30年经济纪年,比纯历史而言,可以自下而上的反映出欧美重大的经济事件的背景。在书中我找到了多年没有在追捧的偶像人物,不是黑石的人。


一本很好的介绍世界上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发家史的书,对于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11年的老书了,对于黑石的发展历程用了简介明了的语言叙述,想要了解PE的,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不愧是巴曙松牵头翻译的财经专著,生动反映了黑石历史,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不得不感慨中国资本市场与美国资本市场的差异是如此之大,文化历史法律环境决定了这样的企业基本上不可能在中国出现。我等只有感慨而已............


黑石集团是一面镜子,透视华尔街成长与蜕变的历史


系统介绍了黑石集团的成长,表达手法变化多样,是不可多得的好书!正在学习。


早就听说过黑石公司,这次有机会好好了解一下啦


和皮得森的《黑石的起点 我的顶点》结合着看,能更清楚地了解黑石这家公司


讲述了黑石集团的历程,丰富了我金融方面的知识


黑石集团,资本之王


书已快看完,内容非常地好,再现了黑石集团的发展历程。其它都好,就是有点贵。


正在看,这个书讲的是资本运作方面实例性的故事,从黑石的整个运作来谈,对初入门的我来说,还是很有启发的。


很详细的介绍了黑石集团的运作,学习了~


对黑石集团成长过程的描述,脉络清晰,故事扣人心弦。虽然很多业务在国内无法实现,但很有标杆意义


不了解私募股权,你可就真的out了,黒石的成长是今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借鉴的榜样,必须顶。


黑石集团的过去和现在,非常生动,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和认识,逐渐深刻,非常值得看!


世界风云,黑石集团。


期待这本书中介绍的黑石集团


透视黑石,资本为王


用记者的视角,用财经的笔调,详尽叙述了黑石的前世今生,对于PE人士是一本不可不看的教科书!


黑石集团的发展史,看看


尽管此书基本不是以批判的角度写黑石集团,但事实就是事实,美帝玩钱生钱的游戏,早晚得玩死自己!


黑石编年史,黑石集团的起起落落


黑石的成长史,湛庐的书都还不错。


黑石就是一个传奇,读了,可以学习很多


资本市场上运作资本不易,在中国目前的市场上尤其如此。听上去或者看起来,资本运作都挺容易而且暴利,那么瞧瞧黑石近期的马失前蹄吧。资本市场的水很深,并非一眼所见的那样,但是多学习是绝对没有坏处的。黑石的历程,但愿是今后中国的黑石的借鉴之石。


资本运作出神入化,唯有黑石鼻祖也


黑石,对于我们做投融资的人来说就是一个伟大的迷,虽然是故事,但还是能找到金戈铁马的痕迹。


向黑石学习,资本为王,感觉还好


通过对黑石基金的描述,更容易理解资本的力量


对黑石成长所在环境及人的因素,分析深刻!


这本书适合与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一起看。资本主义下的生活与经济之道。


大名鼎鼎的黑石,迷雾一般的黑石,这本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管中窥豹一番!


讲述黑石的发展,不错,值得一看!


真正黑石的传记


看看黑石的运作。


不错,了解了黑石运作的情况


资本的本质实在追逐利润,但黑石在不同阶段追逐利润的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一部全面了解黑石的书籍


经典!力荐!还有《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这两本书真的把黑石说得恨透!很喜欢!


想好好学学黑石的经历


因为买了一本黑石的顶点我的起点,所以这本相关联的书看看是有必要的。


对黑石介绍的很详尽,非常好的一本书!


对于行业外的人了解什么是私募,包括什么业务,是有一定帮助的,同时会有一些行业术语的解释,另外作为一本企业传记来读,可以看到一个公司发展的的辛酸与机遇,总体觉得还是不错的.


黑石的故事还是比较精彩的!


书是刚刚拿到的,刚看了三十多页。但是感觉不错的一本书,从饭一定团队来看,很专业。从文字内容看很顺畅。当然,因为以前不太了解私募股权相关的问题,所以有点地方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会影响读下去的兴趣。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很多华尔街的故事,也了解到中国和国际金融界相关的问题,可以给知识面开一扇窗,是一本不错的书。


非常全面的讲述了黑石的成长历程


详尽介绍了黑石的崛起,值得一读


在黑石呼风唤雨的时候读这本书


了解黑石,此书不错!


黑石老牛了,黑石老牛了


看完之后对于黑石的前世今生更多了解


可以通透的了解黑石的发家史。


黑石的经典之作


可以了解黑石成长史,拓宽眼界,若想通过此书学习专业知识的话不建议买


黑石的强大是有原因的


详细的叙述了黑石的发展史,看了以后挺有启发的。


黑石的发展史,不光是职业经理人成功阶段的升华,更多是创业人适时创新地不断出现.


黑石确实牛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