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学理论前沿(第七辑)

王宁 编 王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6出版)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王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6出版)  

作者:

王宁 编  

页数:

344  

前言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文学理论前沿》第七辑马上就要与专业文学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像以往一样在此重申,本丛刊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由学会委托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负责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目前国际文学理论学会尚无一家学术刊物,而且该学会秘书处又设在中国清华大学(王宁任该学会秘书长),因此经过与学会主席希利斯·米勒教授等领导成员商量,决定本丛刊实际上又担当了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中文刊物之角色。去年的一个变化是,由于本刊主编王宁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聘为讲席教授,因而本刊将由清华和交大两大名校联合主办,这应该说是一种强强联合吧。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本刊第一辑到第六辑出版之后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不仅读者队伍日益增大,而且影响也在逐步扩大。可以说,本刊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第一步已经实现。尤其值得在此一提的是,从2008年起,本丛刊已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列为来源集刊。这自然是对本刊的一个极大鼓励和鞭策,我想我们今后的任务不仅是要继续推出高质量的优秀论文,还要争取冲击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正如我在第一辑编者前言中指出的,我们办刊的立足点是两个:一是站在当今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提出我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从今天的新视角对曾在文学理论史上有过重要影响但现已被忽视的一些老话题进行新的阐释;二是着眼于国际性,也即我们发表的文章并非仅出于国内学者之手,而是在整个国际学术界物色优秀的文稿。鉴于目前国际文学理论界尚无一家专门发表高质量的反映当今文学理论前沿课题最新研究成果的长篇论文的大型集刊,本刊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本刊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暂时每年出版一辑,也许今后会出版两辑。

内容概要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文学理论前沿》第七辑马上就要与专业文学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像以往一样在此重申,本丛刊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由学会委托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负责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目前国际文学理论学会尚无一家学术刊物,而且该学会秘书处又设在中国清华大学(王宁任该学会秘书长),因此经过与学会主席希利斯·米勒教授等领导成员商量,决定本丛刊实际上又担当了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中文刊物之角色。去年的一个变化是,由于本刊主编王宁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聘为讲席教授,因而本刊将由清华和交大两大名校联合主办,这应该说是一种强强联合吧。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本刊第一辑到第六辑出版之后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不仅读者队伍日益增大,而且影响也在逐步扩大。可以说,本刊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第一步已经实现。尤其值得在此一提的是,从2008年起,本丛刊已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列为来源集刊。这自然是对本刊的一个极大鼓励和鞭策,我想我们今后的任务不仅是要继续推出高质量的优秀论文,还要争取冲击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书籍目录

编者前言前沿理论思潮探讨关于文学与音乐的再思考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消费主义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与当代文艺理论建构德勒兹的症状式批评之特征:解读卡夫卡和普鲁斯特伊格尔顿的审美文化理论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美与功用/功利:兼论整体性的艺术当代西方文论大家研究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探幽相对主义的相对性:论佛克马的文学史观和比较文学观当代中国文论大家研究论蒋孔阳的文论思想朱立元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创新对话与访谈后殖民理论的反思与未来——罗伯特·杨访谈录

章节摘录

伊格尔顿强调文化要呈现理想化的普遍价值观和共同价值观,是深受威廉斯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的。威廉斯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分类和定义,但是认为无论何种文化的定义都呈现出不同层面的价值观。威廉斯认为,“文化一般有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和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和经验。”“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文化分析就是阐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一种特殊文化隐含或外显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些阐述中,我们发现这三种关乎文化的定义,都离不开文化隐含或外显的作为一种核心的理想价值观、普遍价值观或具有某种共性的特殊价值观。伊格尔顿吸收了威廉斯的论述,并且作了新的阐释。他着重指出,即使是强调凸显文化差异性的特殊生活方式,也是各自呈现在不同的普遍价值观和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在一次和中国学者面对面的访谈中,伊格尔顿直言:“我想在英语中,文化这个词一直既包含有美学的意义又有人类学的意义,关于文化理论的讨论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困难,人们一直试图综合不同的意义,或考察关于文化的各种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西方,文化可以指艺术作品和智力作品,也可以具有更广泛更多的人类学意义,实际上可以指整个生活方式。”对于生活方式也成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他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前只有巴赫、巴尔扎克或艺术作品才意味着文化,而在现在,文化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世俗化,并且种类繁多,“它的范畴不断延伸,囊括了海滩文化、警察文化、聋人文化、微软文化、同性恋文化和特技跳伞文化,等等。文化不再局限于一堆艺术品,而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编辑推荐

《文学理论前沿(第7辑)》:国际文学理论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学理论前沿(第七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