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阅读李白-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

阎琦 阎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阎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

阎琦  

页数:

244  

前言

他是我国自屈原以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说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当之无愧的。 他少有大志,理想高于天。他自比《庄子·逍遥游》中那只一飞冲天的大鹏,又自比古人中的伟丈夫如孔子、姜尚、诸葛亮、张良、鲁仲连、谢安等,志在成为帝王辅弼,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自视极其不凡!因此他不屑于从头做起,不参加朝廷的科考,更不屑于当那种趋走阶下的小官小吏。 年轻时他好剑术,慕神仙,但又斗鸡走狗,与人斗殴,花钱如流水,与一般浮浪子弟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曾经路见不平,“杀人红尘中”。后来他到了长安,当时官居高位、名满天下的贺知章读到他的诗,惊呼他是“谪仙人”。 中年的他,曾贵为皇帝的座上宾,出入宫禁,颇受宠爱,与当朝王侯贵族也广有交游,“五侯七贵同杯酒”。皇帝讨好自己最爱的妃子,赏花需要新歌词,特意打发人将大醉不醒的他从长安大街酒楼上请回来,并亲手调汤为他醒酒。他以为这是他实现理想的大好时机,但又不改诗人“不遵法纪”的习性,恃才傲物,遭到谗佞之徒的言语陷害,连皇帝也无法挽回,只好“赐金还山”,放他浪迹天涯。安史之乱中,他误入帝王兄弟争斗的陷阱,为大名所误,被新即位的皇帝送进了牢狱,然后又判他长流夜郎。如果不是幸逢大赦,说不定他也会把命丢在流放途中。他的大理想被社会现实碰得粉碎,大失望也成就了大诗人。“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是知交杜甫对他一生的评价。诗才无敌,然而社会无情,政治冰冷,天才诗人终于被不公正的现实埋葬。 他出身不明,亲族不明,籍贯不明,甚至他的民族、出生地也有疑问。他成长在蜀(今四川),但又移家东鲁(今山东兖州),娶妻于安陆(今属湖北)、宋城(今河南商丘)。时至今天,四川、湖北、山东都争称是李白的故乡,各有道理,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以其横溢的天才、敏捷的诗才,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虽然他的许多诗作当时即散佚无法寻觅,中唐诗人韩愈慨叹他的诗歌“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毫不夸张。他的集子,保留下来的诗歌尚不足千首,这与“斗酒诗百篇”的他相去何止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虽然如此,保留至今的这些诗作,绝大部分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当时社会现实尤其是诗人心灵的写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诗,受屈原的影响,也有曹植、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胱)以及江鲍(江淹、鲍照)的影子。但是,屈原、曹、陶、二谢以及江鲍等都不能限制他。后世有许多诗人仿照他、学习他,都不能及他十分之一二。唯有宋代的苏轼有六七分像他,陆游有五六分像他。他是天才,天才是不能企及的! 这个具不平凡一生、具盖世才华的他,不是别人。他的名字就叫李白。 让我们尝试着走近李白。

内容概要

  《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阅读李白》记录了传主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在我国几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孕育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伟大人物,他们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特别是那些名垂史册的文学家,他们的文字演化为民族的珍贵财富,而他们的生命体验、思想情怀和人格魅力,总能让我们深受感染,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和无尽思索。

作者简介

阎琦,1943年生于陕西礼泉。1963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好读书,好写作,尤好古典文学。1968年大学毕业,担任中学语文教员10年。1978年,考入母校中文系读研究生,师从傅庚生、安旗教授攻读魏晋六朝隋唐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政府参事室参事。20余年来,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及《西北大学学报》以及香港、台湾、韩国等报刊发表各类学术文章40余篇;出版学术性著作10余部,主要有:《韩诗论稿》《李诗咀华》《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合作)《李白诗歌注评》《韩昌黎文学传论》《唐诗与长安》《韩昌黎文集注释》《识小集》等。学术研究的方向:唐代文史、唐代作家的研究和唐代文献的整理。研究的方法:注重文献,注重文学与史的结合,不为虚空之说,不蹈前人陈说,务求有新见。学术兼职: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韩愈学会顾问等。

书籍目录

走近李白 一、家世与故乡 1.李白家世 2.少年李白 3.蜀中游历 二、出蜀漫游与一入长安 1.出蜀漫游 2.“西入秦海”:李白一入长安(一) 3.长安行路难:李白一入长安(二) 三、移家东鲁与二入长安 1.移家东鲁 2.翰林待诏(一) 3.翰林待诏(二) 4.遭谗出朝 四、去朝十年 1.李杜初逢 2.吴越漫游 3.北上幽州与南寓宣城 五、安史乱中:从磷、流夜郎与赦归 1.避地剡中 2.从永王璘 3.长流夜郎与夔州遇赦 六、潦倒凄凉的晚年 1.从江夏到金陵 2.从军不果,退还当涂 3.病卒当涂,草葬龙山 尾声:李白身后事 走进作品 1.渡荆门送别 2.蜀道难 3.将进酒 4.送友人 5.行路难 6.梦游天姥吟留别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月下独酌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0.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名家视角 1.李长之:李门的文艺造诣与谢朓 2.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 3.余光中:寻李白 李白简谱 李白简谱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上元元年(760)秋,李白摆脱了干谒不成的彻底失望,离开江夏返至浔阳,听说故交卢虚舟(卢虚舟在安史乱中曾官殿中侍御史)在庐山学道炼丹,故李白写《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寄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辞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表示自己也将归山隐居,诗里是一派超脱飘然的风神。本年秋冬之际,李白到豫章与宗氏夫人团聚,后来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可以看出李白与宗氏团聚未久就将宗氏夫人送往庐山学道。李腾空是李林甫的女儿,久在庐山,为女道士。按郭沫若说法,“李白送宗氏单独去庐山……看来他们两人可能是那时作了情投意合的最后诀别”(《关于李白·李白家室索隐》)。虽然只是臆测,但此后李白诗中再未出现宗氏的字样,或者是有道理的。宗氏夫人本来就有好道的倾向,与李腾空都是相门之后,正好相伴。 李白自己则前往金陵,作最后一次金陵游,足迹也到过宣城一带。自安史乱起,李白已有六七年未到过金陵、宣城一带。北方的安史乱尚未平息(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及史思明等仍继续作乱),江淮一带虽未大扰,但因为地方军阀的叛乱不止,也残破萧条,远非昔日可比,所以李白面对残破的金陵,颇多故国黍离之叹:“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对酒》),“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头情。四座楚囚悲,不忧社稷倾”(《金陵新亭》)。李白自己是刑余之人,贫病衰老,亦远非昔日风光可比,所以笔下的诗入自己也多物是人非、叹老嗟卑之语:“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对酒》),“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醉后赠从甥高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江南春怀》)。 李白一生漫游的地方很多,但他对金陵、宣州一带的山水似乎更钟情一些。晚年最后一次金陵、宣城之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金陵、宣城,他的足迹还到过苏州、溧阳、历阳(今安徽和县)、当涂,诗歌创作以应酬居多,有分量的作品不如从前。他的诗,似乎失去了如天宝初年那样强烈的不平、天宝末年那样的激愤,但不是没有牢骚,如他《江上赠窦长史》的前四句“汉求季布鲁朱家,楚逐伍胥去章华。万里南迁夜郎道,三年归及长风沙”,就是牢骚。季布、朱家都是秦末大侠,楚汉相争的时候,季布为项羽大将,战场上曾数次羞辱刘邦。楚亡汉立,刘邦悬赏搜求季布,朱家为季布说情,刘邦于是赦免了季布。李白表面上是说肃宗赦免了他,实际上是说自己的罪过怎能与季布同等,当初就不该判他长流。《对雪醉后赠王历阳》开头两句“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也含有对肃宗不满的意思。《韩非子·说难》篇有一段寓言,大意是说龙平时可以“狎而骑”,但它喉咙下有“逆鳞”,人如果不小心触及逆鳞,“则必杀人”。谁敢去“辫猛虎须”呢?龙虎此处都象征肃宗,李白形容他从永王璘,就是逆了“龙鳞”,辫了“虎须”。 李白晚年的金陵、宣城漫游也没有明显的目的,从李白的心理上说,很可能只是为了在自己有限的时日偿还、了却他对金陵、宣城山水的怀恋。但有一件事值得特别郑重记下的,就是李白宣城之游,为自己选好了垂老之年最后归宿之地。范传正《新墓碑》说:李白“晚岁,渡牛渚矶至姑熟,悦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牛渚”即牛渚矶,一名采石矶,临大江,在今安徽马鞍山;姑熟即当涂,为马鞍山属县;“谢家青山”也在当涂,南朝齐诗人谢朓葬于此。“有终焉之志”就是选中了终老之乡、埋骨之地。李白一生仰慕谢朓,诗中屡屡说到谢朓及其诗,如说“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等,他愿意埋骨于青山,永远与谢朓为伴了。范传正的记载来自李白后人的转述,下文还将说到。


编辑推荐

《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阅读李白》主要向你介绍了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创作生涯。《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阅读李白》是“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系列丛书之一。《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阅读李白》记录了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阅读李白-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 PDF格式下载



高中语文辅导书,提高语文水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