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

朱海滨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海滨  

页数:

254  

Tag标签:

无  

前言

  构成现代中国历史学界核心、并牵引着学界发展的是所谓的77级、78级学生及大致相同时期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人。这些贤士开始学习之时,在下已经步入了不惑之年。作为一位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学徒,对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状况,我深感不满,只要有机会,我便在中国提起如下的问题:为什么不研究汉族的农村聚落地理?必须要考察汉族农民的社会共同性。与所谓的“无神论”等没有关系,汉族老百姓的共同信仰及祭祀是历史学不可或缺的考察课题等等。  农村聚落、共同性(也可以说成是共同体)、共同祭祀等事项原本应该由本国的学者才能积贮起丰富的考察,像在下这样的外国学者,自然希望在他们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立论。但是,这样的理想状态并没有成为现实,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之前有关汉人的信仰、农村聚落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对于乡村聚落地理方面,在很多地区还基本上呈现空白状态。

内容概要

宋代以来,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得到加强,为了能更有效地支配全国各地,中央王朝通过制定祭祀政策对各地民间信仰现象进行干预、指导,加强了正统意识形态向民间社会的渗透。那么,在中央祭祀政策实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分布于地域社会中的民间信仰,到底又是如何去“适应”王朝的祭祀政策的呢?民间信仰领域又曾出现过什么样的“洗牌、重组活动”呢?而这其中的主角,即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集团在参与、主导其变化呢?迄今为止,国内外学界对此尚无专门研究。本书将地理范围锁定在浙江地区,利用碑刻资料、地方志中的祠庙志、文集笔记以及民俗学的调查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现象作为案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

作者简介

朱海滨,1968年10月生,浙江义乌人。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1992—199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师从周振鹤教授,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1998—2003年留学于日本大阪大学,师从滨岛敦俊、片山刚教授,获博士(文学)学位。2003—2004年任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2004年7月起被聘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擅长于历史文化地理、社会文化史研究,已在《东方学》、《东洋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数篇。

书籍目录

序一 滨岛敦俊序二 周振鹤序三 葛剑雄内容提要绪论: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 一、问题的提出 二、近世中央祭祀政策的变迁 三、祭祀政策与地域社会 四、目标和方针第一章 关羽信仰的传播及普及——以浙江省为中心 序言 一、宋元时期浙江省的关羽庙 二、作为军神的关羽信仰 三、明中期以后关羽庙的兴隆 四、清王朝对关羽信仰的支持和推动 结语第二章 周雄信仰的发生及其变貌 序言 一、周雄的出身和事迹 二、南宋后期信仰的产生——五显神的从神 三、明代中期孝子传说的出现 四、明末清初钱塘江江神传说的出现 五、明清时期的乡曲保全传说 结语第三章 胡则信仰的产生与扩大 序言 一、胡则的生平和活动 二、奏免身丁钱传说与胡则信仰的形成 三、胡则信仰的扩展 四、僧侣、士人和胡则信仰 结语第四章 地方神信仰与区域 序言 一、杭嘉湖宁绍五府 二、金衢严三府 三、温台处三府 四、影响地方神信仰差异的主要因素 结语结论:从民间信仰窥视中华文化 一、祭祀政策、民间信仰、地域社会 二、从民间信仰的层面窥视近世中华文化参考文献综合目录 一、正史、政书、文集、笔记等(按撰者朝代排列) 二、方志类(按修纂年代排列) 三、中文论著(按编著者姓汉语拼音排列) 四、日文论著(按编著者姓五十音排列) 五、英文论著(按编著者姓拉丁字母排列)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关羽信仰的传播及普及——一以浙江省为中心  序言  有关三国时代蜀国武将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山西省解州)神(也称关公、关帝)的信仰,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的先行研究。其中,井上以智为把关羽神的神格分为武神(镇抚骚乱)、财神(士民社会生活的指针)、伽蓝神(保护寺观),并以北京城的白马庙、月城庙,关羽故乡的山西解县关圣庙,关羽死难之地的湖北省当阳县的显烈庙、关羽陵南为对象,把关羽祠庙及其信仰的历史划分为“唐代草创期”、“宋元发展期”、“明代最盛期”、“清代整顿期”等五个阶段。同时,他还把娑羽信仰普及的原因归结为:宋元以来小说、戏曲等大众文艺在社会卜的广泛流行,使得关羽成为民间社会看重的英雄人物;困难当头,困窘的官员及百姓向关羽祈祷,希冀得到关羽神的庇护。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则强调中央王朝为了便于国家统治,利用关羽信仰对民众进行教化。通过这些先行研究,关羽信仰发生、普及的历史信息越来越清晰地被揭示出来。  迄今为止对关羽的研究,大多把探讨范围放眼于全中国乃至全东亚地区,其论述多属泛泛之谈。依笔者之见,关羽信仰发生、普及的历史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就我所见,把关羽信仰锁定在中国的某一特定区域,对其信仰传播、普及进行专门探讨的论文还很少。另外,南宋以来,道士阶层积极干预关羽信仰的情况及明朝军队与关羽信仰的关系以及中央王朝祭祀政策变化与关羽信仰发达的关联等课题,基本上还没有被探讨过。再者,迄今为止的研究,对关羽信仰的普及的过程及其原因,还未曾进行过实证的研究,因而仍有再行探讨的必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 PDF格式下载



“宋代以来,中央王朝通过制定祭祀政策对各地民间信仰现象进行干预、指导,加强了正统意识形态向民间社会的渗透。那么,在中央祭祀政策实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分布于地域社会中的民间信仰,到底又是如何去“适应”王朝的祭祀政策的呢?民间信仰领域又曾出现过什么样的“洗牌、重组活动”呢?而这其中的主角,即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集团在参与、主导其变化呢?迄今为止,国内外学界对此尚无专门研究。本书将地理范围锁定在浙江地区,利用碑刻资料、地方志中的祠庙志、文集笔记以及民俗学的调查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现象作为案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好书!开卷有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重要内容,本书将其放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研究其演变过程,实际是民间信仰文化的变迁史。


对某些问题分析比较深入,但案例范围窄了点


这本书折扣很大,物流速度也快,还是很满意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