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
2008-8
复旦大学出版社
姚裕群,钱俊生,卢炜 主编
283
444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录用考试为选拔高素质人才创造了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平台,成为政府面向社会广纳贤才的主要渠道。为了让广大考生能够在较短u~I.-J内高效、便捷、准确地把握公务员申论考试脉络,编写组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历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和相关研究成果,并融入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辅导讲义,针对公务员申论考试出现的最新变化编写了这部申论教材。 本教材是一套极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战性的权威教材,其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业内专家倾力打造,彰显专业性和权威性。本书编写组成员阵容强大,是具有很高知名度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能够准确把握公务员考试的脉络和动向。同时,编写组成员还有“考公”实战经验,他们以优异成绩被录用就职于政府部门,他们的考试经验和心得使得教材更贴近考生的心。 二、编写体例科学,突出系统性和实用性。本书的系统性体现在教材设置了考试基础知识、答题技巧、考试文体、历年考试真题和全真模拟试题五大栏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符合考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使考生可以系统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迅速捕捉考试要点。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教材配备了经典题型和最新题型、时政热点和全真模拟试题,并配有答题要点、参考例文和展开材料,让考生既能全面把握答题要点,又能拓展答题视野和思路,通过学习此教材,全方位地增加各热点问题的知识、理论和信息,对答好申论大有帮助。 三、内容详略得当,突出前瞻性。本教材按照最新申论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范围、命题重点、命题理念、命题思路、命题角度以及命题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概括,让考生不漏掉任何一个得分的机会,同时摒弃了一般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不分主次、罗列知识点的通病。
“2009年公务员考试系列教材”是一套由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应考辅导方面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直接参与组织编写的规范教材。这些专家在高校、党校和社会诸领域多年从事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严格按照公务员考试最新大纲要求的考核内容、题型、题量和难度系数,设计、编写了本系列教材。 《申论》一书严格依据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大纲编写。在体例上设置了考试基础知识、答题技巧、考试文体、历年考试真题和全真模拟试题五大栏目,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范围、命题重点、命题理念、命题思路、命题角度以及命题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概括。书中2000—2O08年考试真题示例分析有助于考生把握考试规律,而详细的答题技巧部分则有助于考生进一步提升应试能力。最后针对2009年公务员考试的全真模拟试题结合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精心命制,突出了实战性和预测性。本教材在帮助考生准确理解申论考试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应试能力方面,具有实实在在的效用。
姚裕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生就业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长期从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等公务员考试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主编多部公务员考试教材与试题集。
第一部分 申论考试基础 第一章 申论考试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申论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性质 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题目特点 第二章 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与命题趋势 第一节 申论考试测评的能力要素 第二节 申论考试命题趋势 第三章 申论的试卷结构、题型与评分标准 第一节 申论的试卷结构 第二节 申论三大基本题型 第三节 申论的评分标准 第四章 申论的答题 第一节 申论应试答题主要环节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总体答题方法 第三节 应试各环节答题方法 第四节 提高分值的主要措施 第五章 申论考试中的热点问题 第一节 热点问题的寻找与把握 第二节 应答热点问题的策略 第三节 十大热点问题第二部分 申论答题技巧 第六章 材料阅读 第一节 申论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第二节 材料的类型及特性 第三节 阅读的原则、流程和方法 第四节 阅读中需克服的问题 第七章 内容概括 第一节 申论对概括能力的要求 第二节 概括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搞好概括的要诀 第四节 应当避免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八章 对策提出 第一节 申论对对策的要求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主要步骤 第三节 拟定对策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制定对策的注意事项 第九章 申说论证 第一节 申论对论证的要求 第二节 论证的步骤 第三节 论证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论证的注意事项第三部分 申论考试文体 第十章 说明文 第一节 说明文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说明的方法 第三节 说明文的分类 第四节 说明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议论文 第一节 议论文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议论文的要素 第三节 议论文的种类 第四节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第十二章 公文 第一节 公文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公文文体、结构、稿本 第三节 公文写作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 其他常见应用文 第一节 改写 第二节 扩写 第三节 缩写 第四节 续写 第五节 通讯 第六节 短评 第七节 述评 第八节 综述 第九节 调研报告 第十节 领导讲话第四部分 历年考试真题与答案 一、200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 试题与参考答案 二、200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 试题与参考答案 三、2002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 试题与参考答案 四、200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 试题与参考答案 五、200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 试题与参考答案 六、200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 试题与参考答案 七、200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 试题与参考答案 八、200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 试题与参考答案 九、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 试题与参考答案第五部分 全真模拟试题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一: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本专题知识链接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本专题知识链接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三:严重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本专题知识链接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四:我国的公共医疗卫生体制问题 本专题知识链接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五: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本专题知识链接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本专题知识链接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七: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 本专题知识链接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八: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本专题知识链接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九:走向绿色的GDP 本专题知识链接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十:关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问题 本专题知识链接附录 2007—2008年时事热点大事记
第一章 申论考试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申论 一、“申论”的含义 “申论”一词,是在我国进行公务员考试的实践中产生的,该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之句。所谓“申”,即进行说明、申述;所谓“论”,即分析和说明事理。所谓申论,其本义可解释为申述、申辩、论证、论述之意。我们说,申论能够反映人的素质,有事情、想表达、意在解决问题的人要去“申”,有看法、出思想、想理论的人才会“论”。 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论”一词。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进行说明和申述。进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但“申”字后面缀上个“论”字,可理解为“论说”的某种体式,有点像“导论”、“绪论”。但它并非写作理论中的习惯用语,其含义有特殊之处。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指出:“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因此,凡融通种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一概都可称之为“论”。纵论时事政治的称之为“政论”,考辨历史的称之为“史论”,总览内容予以阐述的称之为“概论”,评优劣、论得失的称之为“评论”等等,总起来都属于“论”,但每种“论”各有特点。 申论考试,要求应考者在给定资料上“申而论之”,是从自身的观点立场出发进行应对表达的一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从历年的申论考试实践来看,申论的确切含义是“依事顺理,递进而论”,它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和回应事物的思维与行为规律。 二、申论是重要的考试科目 我国需要高度重视政府人员的选拔工作。与“行政职业能力”这(类/种)综合、基础性考试不同,申论考试更能体现出公务员管理社会的思维水平和工作特点,它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开始设立,已经应用多年,对政府机关鉴别人才和使用人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内容在以往的《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部分的基础上增设了《申论》,形成三部分的结构。此后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申论一直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试科目,受到广大考生的关注。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科目中列定的名目,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有些地方还有《公共基础知识》)共同构成一个公务员录用考试体系。作为一种考试形式,申论是以“依事顺理。递进而论”为原理、依据和体现思维与行为规律而特别设计和实施的一种写作考试。这里的“特别”,是指专门为满足甄选优秀公职人才并且主要是行政管理人才的需要而设计和实施的考试。 申论考试作为选拔初级(通常是指主任科员以下级别)公职人才的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之一,在考评考生是否具有胜任公务员工作的能力上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与已有的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及公共基础知识一起,相互匹配、互补互济,共同构成一整套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科学性的公务员录用笔试测评系统。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性质 作为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录用方法,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和测评功能体现了人才考核的设计基础和设计思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测试考生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知识以及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综合素质及能力。 一、申论考试是针对公务员日常工作的能力模拟测试 申论考试所面对的背景材料,是经过命题组挑选和初步加工的“半成品”,头绪往往并不很清楚,前后的顺序也未必很有条理,究竟反映了哪些问题也并不分明,还有待考生阅读材料过程中完成进一步的“梳理”。虽然这种材料已不是纯的“毛坯”,但迸一步做梳理、加工的工作,其实与公务员面对的日常繁复多样的工作比较相似。 二、申论考试是基于社会管理思路的素质选拔 申论考试所提供的阅读分析材料,一般都是具有较强社会背景的材料,可能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许多问题均有所涉及。申论考试的试题,一般都是现实性问题,从而测查考生作为公务员这一管理社会的工作人员处理社会事务的思路和能力水平。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作为应考者,必须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认识和思考,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背景知识,对社会热点或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应有所了解,否则很难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申论考试是具有普适性而非专业性的考试 由于考生背景差异较大,因此申论考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具有普适性。或者说。公务员申论考试不是基于专业学科的考虑(如中文写作)而设置,不存在某些专业“占便宜”而某些其他专业受歧视的问题。因此,申论考试的试题对学不同专业的考生都是公平的。如2000年试卷,粗看材料可能以为学法律专业的考生会占便宜,其实红星新村居民状告印刷总公司的事并不是从法律角度所能解决的问题。又如2001年申论试题,看似医药卫生问题,其实问题的解答与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关系。 因此说,申论考试的试题没有任何倾向性,适合于各类考生。公务员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考试的命题思路,即所给的背景材料虽然涉及面很广,但绝对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可行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公务员选拔工具。 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题目特点 根据人事部及权威人士的分析总结,申论考试作为一种新型通才考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综合能力的测评 申论考试点的依据,是公共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实践性思维与行为规律,一般来说,包括提出(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方面。这是从事公共管理,特别是以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为特点的政府工作最基本的思维与行为规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申论考试具有重要的科学特质。 申论考试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测评方式的优点、细致务实的综合性能力测评,考生平时的修养与积累、考时的发挥和表现、创造性的实际潜力等都将通过这种考试得到比较充分全面的展现。可以说,申论考试是具有相当大科学程度的一种综合性通才考试。通过这种考试方式,考生既能自由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和综合性的才能。又能比较自然地模拟机关实际运作要求与过程来有所约束地表现自己的才华。这样就使得申论考试成为选拔公职人才的有效的测量工具和机制。从申论开考时的“归纳要点、提对策、论述问题”此较常用的三种能力,到2007、2008年的“概述焦点、归纳观点、写论文”,都反映了对考生多种能力的综合了解。 二、情景设定性和角色扮演性 无疑,公务员申论考试中的给定资料和考试要求,已经把最接近公务员日常工作实际和机关运作主要状况的事实与情境摆在考生面前,由他们在充分切合政府工作实况的情况下进行均等的、近似实战的综合性写作竞赛。 这就是说,考试内容是极其贴近现实的,是跟政府运作和公务员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有时甚至就是政策问题本身。它不要求文辞华丽、辞章优美,只要求能够非常务实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为考试提供了基本的目的和价值导向。 考生必须把自己放进考卷设定的情境中去,切实体会、准确把握并很快进入设定情境下的某种具体角色,由此来研究材料,并准确地摸清考试意图,抓住考试要求,明确应答的实际目标,集中注意力进行主线一贯而分明的应答。这是在开放性基础上的“集中”。这样就可以更真实、准确地测试出考生适应公务员工作的实际优势和潜力。2007、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都设置了省地级的政策类和县以下行政执法类的不同工作角色的答题,考生应注意这种角色性。 三、主题明确,内容多样 从历年申论考试的实践来看,没有一份申论试卷是没有明确主题的。但是,所给定的材料却都是侧重于讲事实,很少直陈观点,即使介绍观点,也不是一家之言,常常是有争议的。另外,给定资料往往都是多个事实、多个侧面、多种来源,而且还不一定根据内在逻辑将它们按某种顺序编排在一起,以此来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考生必须在给定的材料和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变通性、灵活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不能以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知识模块死板地作出反应。这样就使得考试变得最主要依靠实际能力和平时积累,而不是可以通过押题或死记硬背就能应付得了的。 四、结构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申论是典型的主观性考试,但应尽量降低主观成分的不确定性,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对思维和行为规律的紧扣和对行政运作的模拟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就使申论形成“事实一问题一对策一选择一行动”这样一种现实形态,进而也就决定了考试必然是结构化、程序化的——即“归纳问题、原因等一对策、方案或建议一展开论证”。 其次,申论考试进行测评的标准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是简单根据答题结论的正误,而是以思维逻辑过程和实践模拟表现水平为标准来评判考生表现的优劣档次。 再次,考试时限比较符合体现和反映思维与行为规律的客观实际,中央和地方的申论考试一般都是以150分钟为时限(个别地方采用l20分钟)。 五、测试角度的灵活性、开放性 在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所给定的资料、所设定的情境和所提出的要求,灵活多样地、以发散式的思维来加以应对,而不能局限于某一具体习惯、角度、方位、视野或套路来作出反应。也就是说,每一份给定资料、每一个设定情境、每一个重点倾向、每一个考虑结果和每一份写作答案都不是、也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标准,而只有更优。为此,考生可以在尽量摸清题材、体裁、主题、主线和考试意图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从某一个现实需要和运作的角度切入,然后展开论述。为此,只需要考虑是否切实、严谨、务实、可行和有效,而不应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题,不是考作文,而是考能力,在出题内容和形式角度等方面都很灵活,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避免人们以应对“八股文”的策略掌握一些答题的套路,例如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题出社会安全方面的问题,内容确实是实践需要的,而材料形式则是“官员与网友对话”,作答的“三段论”之一则是“归纳不一致和具体说明原因”的相当灵活、有相当难度的新题型问题。 第二章 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与命题趋势 第一节 申论考试测评的能力要素 中央和地方的申论考试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提出解决方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与行政机关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对合格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的要求相一致。下面分别对这四种基本能力进行分析。 一、阅读理解能力 申论考试所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与一般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有区别的。一般阅读理解,大多是完整的文章作品,而申论考试要求阅读的给定资料不是完整的文章作品,而是些略经整理的“半成品”,连“事件报道”都够不上。申论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不够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材料的加工能力。这种加工,主要是对各种材料的阅读分析,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 另外,阅读理解能力还表现在善于处理各类材料,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区分各种层面上的问题,注重主次、轻重、缓急,善于发展、辩证地看问题,视具体情况恰当地处理各种问题。 二、综合概括能力 在申论考试中,申论的测试材料是由诸多信息“拼凑”而成的。这些信息大都具有相关性或连带性,但有些材料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因此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综合分析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应弄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第二,善于对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分清主次、有无关联,分清可解决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只有综合分析各段材料,才能弄清测试材料所要反映的问题,才可能按命题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对策。 申论测试对应考者提出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是合理的,能有效考查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阅读、处理政务类材料的能力。公务员具有综合能力和全局观念,就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善于把多种事物、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通过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高水平地处理好工作问题。 三、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申论测试中,应考者要在理解、分析命题者给定的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或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实际上是考查应考者“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这一测试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出问题时,个人定位要准确。应考者应仔细审题,看清命题者为你拟定的身份。 (2)善于针对问题提出意见或办法。综合分析材料时,应弄清材料究竟反映了什么主要问题,要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或弃本逐末。 (3)方案或办法要有可操作性。即明确到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部门去处理、落实,提出具体实施步骤办法,而且要考虑到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切忌模糊、脱离实际。 应考者应能够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要着力培养洞察力和剖析能力。在通过对大量的文字材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能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善于从小事情着眼,洞察到大问题。从而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方案,这是应考者能力测试的关键环节。该部分通常在试卷第二、三部分中,这种能力得到集中全面的体现。 四、语言表达能力 申论考试形式多样而又灵活,能有效地测试考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在申论测试中,应考者作答的文字量在1000一2000字,它所检测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提出解决方案能力都需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成为申论测试中一个重要测评要素,要求应考者分析、论证要透彻、全面、清晰,文字简洁,语言流畅。对于这一点,应考者应有清醒的认识,在备考过程中通过必要的训练,提高、优化自己的语言能力是重中之重。 申论作答时,遣词造句应当准确、简明、规范;联句成文应当条理清晰,理据相谐。具体来说,语言表达应达到以下五项标准: 其一,准确,即表达的内容与原始的、给定的信息绝对不能有歧义。 其二,简明,即剔除一切冗余信息,重视和提炼出主要信息。 其三,规范,即使用的词语符合言者身份,要语出有句。 其四,条理清晰,即把握主次、识别因果,在语句、段落之间都要体现合理的逻辑关系。 其五,理据相谐,即观点和支持观点的材料、论据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后者是对前者的支撑,两者要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2009年公务员考试系列教材申论》(2009年公务员考试系列教材)“2009年公务员考试系列教材”是一套由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应考辅导方面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直接参与组织编写的规范教材。这些专家在高校、党校和社会诸领域多年从事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严格按照公务员考试最新大纲要求的考核内容、题型、题量和难度系数,设计、编写了本系列教材。.
书内详尽介绍了申论的技巧和内容,应考的实用性很强,还附带归纳了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考试前还在拼命看呢。。。
很好的书,实用性不错,而当当的服务也很好
感觉前面萝莉吧所后面习题马马虎虎凑活。
评论申论2009年公务员考试系,不错啊!~呵呵,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