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在中西文学间徜徉

张保宁 张保宁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03出版)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张保宁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03出版)  

作者:

张保宁  

页数:

252  

内容概要

  《在中西文学间徜徉》是个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为文学批评类,主要是针对新时期以来文坛上的各种现象进行批评,其中《文学需要理想主义》、《文学:逃离还是回归本位》在《光明日报》发表,《文学离生活再近些》、《文学:抒写健康的情感》、《文学:人类精神的希望》等在《人民日报》发表,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本编其他六篇也都是站在主流文学的立场上,倡导文学的理想主义精神,呼唤文学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第二编为古典文学研究类,共十四篇,其中有四篇是对《诗经》的研究,还有对孟浩然、李白、杜甫、李清照等诗人、作家的研究;第三编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共七篇。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多年来在教学之余读书、思考、探究问题的结果,其中绝大多数先后在省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

作者简介

张保宁,男,汉族,陕西渭南人,1957年生,1982年1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和西安文学研究会理事。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文杂志》《陕西师大学报》、《西北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论著一部,近年分别荣获陕西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一) 文学批评类文学需要理想主义文学:逃离还是回归本位文学:抒写健康的情感文学:人类精神的希望新世纪的文学需要什么样的心态文学缺失了什么文学不能没有崇高诗歌需要思想和情感文学不能忘记生活生活永远是作家最宝贵的财富从“文学革命”到“文学边缘化”“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时代精神要义柳青的小说处女作《待车》纪弦的四首思乡诗(二) 中国文学类《诗经》“二南”主旨的整体性考察《诗经》叠音词与主体情感表现《诗经·蒹葭》主旨的心理学解析古代诗文中的方位观念孟浩然的“愁情”诗李白咏物诗中的人格意象描写 李白诗歌中的黄河、长江意象杜甫与屈原简论杜甫诗歌的人类文化价值宋代文人与自然之关系(一)宋代文人与自然之关系(二)李清照词的白描手法古典诗文艺术谈(三) 外国文学类《鲁迅日记》里的日本医务人员考略日本的藤野严九郎研究《唐璜》的讽刺力量青年歌德的爱情诗中西诗体话语中的情感表达之比较后记

章节摘录

二、“召南”的主旨:婚嫁、教育与社会治理如果说“周南”的主旨是一组有关婚嫁、家庭以及宗族繁衍的诗,那么“召南”则重在表现女子的婚嫁观念、礼仪教育以及社会治理的问题。这组诗进一步反映了《诗经》编选者以礼治国、用诗教化民众的思想。这和“周南”的精神是一致的,但其思想内容显然比“周南”更为丰富了。(一)首先是对婚嫁观念的表现。“召南”共十四首,其中与“周南”相承,表现婚嫁观念的诗仍有五首,占三分之一多。这其中义可分为两组,即《草虫》、《探有梅》和《野有死麇》为一组,《鹊巢》和《何彼神矣》为一组。这两组诗中,第一组三首都以女性为抒情主体,抒写她们对爱情和婚嫁的渴望。如《草虫》,诗有三章,首章以昆虫蝈蝈在草丛中呜叫蹦跳起兴,引起一位怀春的女子内心对男子的思念;二、三两章借写女子登南山采野菜,来抒写怀春的女子对内心情感的排遣。前人对《草虫》的解读众说纷纭,但大体也以“女子怀春”为主旨。如金启华认为是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忧伤,以及相见时的欢乐”。袁愈荽、唐莫尧二人亦说《草虫》是写“女子怀念情人时的忧伤和情人会面后的喜悦”。应指出的是,从诗中的表达来看,“亦既见止,亦既觏止”两句,三章反复使用,却并非实际发生的事情,而应是诗中的女主人公臆想出来的,是怀春的少女人性之本能所致。这首诗通过抒情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典型地表现了青春少女对爱情的渴望。再如《野有死糜》,从表层看是写男子的诗,如余冠英《诗经选译》认为是写“丛林里一个猎人,获得了獐和鹿,也获得了爱情”。

后记

我们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积淀,它们是我们的精神之根;我们又处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转型时期,有许多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需要接受。这就是我们这代读书人求知、问学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既不能忘记传统,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发扬传统中优良的东西,又要对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使之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新知识、新学问,而这样的任务何其艰巨,即使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劳动,亦未必能够有所成就或结出硕果。如我辈天生愚钝,对这样神圣而伟大的学术研究工作就更难胜任。但生活让我选择了高校教师这样的职业,又不得不去从事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我很崇信蔡元培先生对现代大学的界定,它不仅只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还是研究学术的机构。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只授课,不搞科研,课也讲授不好,起码不会达到学贯中西、融会新知的境界。


编辑推荐

《在中西文学间徜徉》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在中西文学间徜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