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的挑战与中东近代经济的转型
2006-12
中国社科
王三义
242
269000
本书对中东近代社会经济的转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讨论了近代中东国家遭遇的挑战、中东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基础。近代的西化改革、早期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近代经济转型的动力与条件以及近代经济转型的跨地区比较等方面的问题。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资料丰富,具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
王三义,男,1968年生。先后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中东近现代史、罗马经济史。
引言导论 中东近代经济研究:现状、目标与任务 一、研究近代中东经济史及经济转型问题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相关概念和术语的界定第一章 背景和趋势:穆斯林帝国遇到挑战 一、沉睡的中东与崛起的欧洲 二、工业文明对中东社会的全方位冲击 (一)商业领域的冲击波 (二)西方技术的传播及对中东的影响 (三)西方文化观念的传入第二章 历史与现状:中东社会经济条件与基础 一、传统农业、土地及其所有制 二、中东的手工业和商业 (一)19世纪之前中东的手工业 (二)19世纪之前中东的商业 三、16世纪至18世纪晚期中东经济遇到的问题第三章 图强与顿挫:“西化”改革与中东经济的微弱内变 一、中东穆斯林帝国的经济改革 (一)埃及行省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 (二)奥斯曼政府经济领域的改革(1831—1876) 二、经济改革之作用与影响评述 (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成就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误及负面影响 (三)奥斯曼政府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就与不足 (四)经济改革未达目标之原因分析 (五)经济改革的后果及深层影响第四章 内化与外化:工业文明冲击下中东经济的整体变动 一、19世纪奥斯曼帝国经济个案 (一)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变化 (二)阿拉伯行省19世纪的经济变化 二、19世纪中东经济的整体性变动 (一)列强在中东的利益 (二)中东社会的反应 (三)中东社会经济的内在变化 (四)内外力作用下中东经济的变动第五章 萌动与新生:革新时期及变动时期中东经济新特征 一、新兴工业从无到有 (一)奥斯曼帝国本土的新兴工业 (二)阿拉伯行省和波斯的新兴工业 二、交通运输与贸易互相促进 (一)中东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二)新交通运输条件下的中东贸易 三、中东城市化艰难启动第六章 理想与现实:中东传统经济近代转型的动力与条件问题 一、社会经济转型所需的动力和条件 二、中东社会的“现实”动力 (一)自强意识支配下的变革动力 (二)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 三、中东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第七章 抉择与痛苦:改造传统经济模式的难度 一、中东传统经济的特征 二、影响中东农业向“现代高产、优质农业”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的影响 (二)交通运输的落后对中东农业经济的影响 (三)耕作工具和耕作方式对中东农业的影响 (四)中东劳动者专业素质对中东农业经济的影响 (五)其他因素对中东农业的影响 三、影响中东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 (一)制度和政策因素对中东经济变革的影响 (二)宗教因素对中东经济变革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对经济变革的影响 (四)社会结构等因素对经济变革的影响第八章 机遇与挑战:经济转型中的中东经济各区域 一、中东北层地区的经济 (一)土耳其经济的转轨(1918—1938) (二)伊朗经济(1914—1938) 二、肥沃新月地带和阿拉比亚地区的经济(1914—1938) (一)伊拉克20世纪初期的经济 (二)20世纪早期叙利亚、黎巴嫩的经济 (三)20世纪早期巴勒斯坦的经济 (四)20世纪早期的沙特阿拉伯 三、20世纪初期埃及的经济(1914—1938) 第九章 远观近眺:近代经济转型比较研究 一、西欧近代化道路与经济转型“范例” (一)西欧的近代化道路 (二)西欧经济转型模式的理论探讨 二、中东近代化道路的特殊性 (一)总体特征 (二)内部差异 三、中东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结论附表 (表1—表9)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