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属的玫瑰
2010-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丁来先
224
无
我这两年很少写序和书评。评价得低了,作者和出版社都不高兴;评价得高了,在读者眼中难免有为人做广告之嫌。所以我希望把评论和广告分开,自己喜欢评论的,不用人家邀请就写,分文不取,或者在读书札记里随便札几句,其中不伤作者感情的部分,还可以贴到博客上。而对那些盛情难却的邀请,往往只答应写几句推荐的话,还要先看看作品究竟如何。看上去很差的作品,无论什么人请我写,无论出版社给多少钱,无论作者怎么央求,我都谢绝。40岁以后,我也慢慢学会了几个谢绝人的高招,一是谎称个人遭遇急事,比如孩子生病、老婆下岗、情妇怀孕、情敌追杀之类,人家就不好意思非逼你写不可了;二是假装黑心,索要天价抵挡之,非要我写也行,千字以下万元,或者分我一半版税。说这话时,脸要绷着,不能露出笑意或者怯意,就像我母亲赞美的大腕影星那样:“装得可像了!”对方99%要泄气而去。
男主人公是个年轻的大学哲学教授,也是一个具有梦幻气质之人,他对女人的梦幻感表现得尤为突出。但他周围的和他有些关系的女人仿佛是故意似的要打破他的梦想,她们最后均以这个时代特有的面貌出现:追求感性、现实或力量。这让主人公失望而又悲伤。女主人公无所属的玫瑰原来是一名女中学生,和他在网上认识之后,开始了情感的交流历程。他把她当作纯洁与纯真的化身。而她身上也极富神秘的气息。随着他们感情交流的加深,他们的情感发生了一些逆转,其中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件与行为,使男女情感的演绎之中笼罩上一种扑朔迷离的气氛。另一个女主人公雨姗,原是大学教授的小学老师,也是他少儿时代的偶像,是他心中纯美与善良的化身。二十多之午后他们再次相遇,但时过境迁,他内心的梦幻有所破灭,他们的关系不再是原来的精神性的关系,而慢慢演变成为纯肉体的交欢。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大学教授发现无所属的玫瑰与雨姗竟是母女关系。还有女诗人及其陌生的理想女人等人最后所发生的变化,都让他难以理解也难以承受。 《无所属的玫瑰》笔触细腻,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丰富而又深刻。《无所属的玫瑰》有一个主题思想:女人是世界的核心与关键,女人也是世界得救的核心与关键。世界的文明隐藏在女人的内心里,展现在女人的形象与面貌上。 《无所属的玫瑰》在文体方面做了大胆的试验与创新,把哲学元素与文学元素进行了很好的杂糅,对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与突破,从而使得《无所属的玫瑰》更具有哲学的气息与深度。
每天早上醒来,我的第一意识就是1那是个午后,秋天略带凉意的午后3这种突然离去的动作看上去是有点冒失7我在一所大学里教书,教那种听起来很虚的课程:哲学9有时我会在网络世界中漫游12那是大年初一的早晨14大年初一的那个早晨,真是个很奇怪的早晨19无所属的玫瑰,网名读起来很流畅也有点儿哲学感22冬天的天,黑得就是快黑得就是早26那个大年初一的夜晚是我生命中的美好时刻31无所属的玫瑰让我产生了许多特别的感触36我曾经的小学老师,她叫雨姗41阳春三月的那种天气很容易把人的潜在的欲望唤醒43我前面已经说了,我和雨姗能够重新相遇47春天的确给万物注入了一种生命的力量52雨姗那天给我打了电话55那次大概是农历端午节的前夕60我现在回想64如同我对女人怀有理想一样68那个夏末初秋的一天,空气里已经有了一些凉意71.每年十二月都是我去教堂最多的月份74那天在极其偶然之中77我一直追求生活的简洁80我和无所属的玫瑰之间的来往不是很密切83她脸上的表情微微发生了些变化86世界上最神秘的事或许就是所谓的爱89生活总归是生活,不管你是否有爱92生命中的有些时刻常常95无所属的玫瑰真的就站在岸边上等着98那应该是早春过后的三月天里104我喜欢我心目中的大学的样貌109我和无所属的玫瑰见面的次数并不多111那个烈日炎炎的夏天115那天我穿上带着118我虽然只不过是个教书匠,但121后来我还是很快地126下面就是那个被我弄伤的家伙跟我讲的那件事130事情听起来好像很搞笑133那个看守所的确给我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136那又是一个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和无所属的玫瑰140我不再想去探寻那些事情背后的原因了。没过多久149后来大概又有半年多的时间,我和无所属的玫瑰149那天雨姗给我发来一条问候短信,语气很平淡152那年秋天和每一个秋天一样,是个充满零落感的季节156我当时真的很失望,失望透了,她当时的面貌160无所属的玫瑰那些话真的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其后164过了大约半个月之后,我才又和雨姗见了面,我们167那一段时间我很彷徨,不知如何去决定169我和无所属的玫瑰那次见面之后又过了几个月173那天下午我从医院出来时,天下起了178我一直存有一种怀旧的心理倾向;我对旧有的182生活中的好多谜底最后都是会慢慢地揭开的。随着185“刚刚还真把我吓一跳小孩的把戏厂188那个冬天对我来说很漫长,那个冬天我的日子很193大自然季节的变化对我的思想与感受影响很大。我对196那天下午无所属的玫瑰突然跑到了我的家里来199其后没过多久雨姗就被公安局批捕拘留,那时她的伤203我最终完成了那本关于哲学与诗意的理论著作,于是207有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在电话里约了无所属的玫瑰210那天雨姗的小女儿和她的男友突然来到我的家里215我和无所属的玫瑰、雨姗的故事就是这样了。她们221
我很忠实于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不以大家公认的那些个道理作为判断事情的依据。那些公认的大道理与我何干?或者说那些公认的东西如果不能作用于我的心灵,那么人们的公认对我又有什么用呢?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就是那种所谓主观性。我们的幸福与欢乐,我们的痛苦与忧伤,我们的充实与空虚感等等,有哪一个不是直接来自我们的这种主观性呢?我追求这种主观性,我也是根据我自己感觉的好与坏来判断世界的好坏的。我最讨厌别人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客观一些。我一听到别人说这句老掉牙的似乎是真理的句子,我就在内心里自然地涌起讽刺的愿望。这种貌似有理的句子现在正横行世界,足见人们是何等的愚昧!何为客观?客观能给我们的感觉带来什么?只能让我们的感觉与想象日渐干瘪,只能让我们的情感世界日渐麻木,最后变成精准的机器人。人和机器人是属于同一种类的人吗? 客观表面上看来给人类带栗了不少东西,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东西对人类的幸福生活而言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那颗心,那颗似乎是难以把握的心,心如果变质了变钝了,生命与生活还怎么去感觉?用什么去感觉幸福或快乐?只不过当代流行客观这东西,好多人完全忘记其害处。我不愿像个机器人一样地生活,我愿意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活着,哪怕这种活法会给我带来种种不便。 我渴求摆脱这个时代的种种纷乱,并希望自己能保持一颗安然之心。在那种宁静之中人其实可以体会到很多幸福,虽然其感受常常不够强烈,但它能让人遗忘人间的种种烦恼。那些人间的烦恼大都因不宁静而生。
从小说表面的叙事框架来看,这是一个男人跟母女二人发生情爱关系的很“粗俗”的故事。习惯于模式批评的学者很容易驾轻就熟地拿来欧美流行理论的乾坤圈,瞬间把作者打到马里亚纳海沟去。只有那些亲身经历并细心体察过中国30年来社会变化的人,才会读懂这故事背后的“悲伤”。……观察时代的人口有很多,女性是其中极具魅力但又富藏陷阱的一个。丁来先多年就游荡在这个人口旁,不论当年在北大访学,在江湖流浪,还是如今也被招安到大学里当了教授,他都没有放弃对“女性哲学”的执著。他从中看出了哲学,看出了人性,看出了时代的倒退和曲折,看出了女性的沉沦牵连着整个人类的堕落。 ——孔庆东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