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放牛

叶广芩 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作者:

叶广芩  

页数:

211  

字数:

1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讲述:家境贫寒的张文顺13岁便进宫当了太监,在宫里时,他经常和别的太监一起给老太妃唱京剧《小放牛》,唱《小放牛》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抚慰。民国后,他娶了一个带着幼女的寡妇,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后来到了新社会,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然而奴才生涯和身体的残缺成为他内心抹不掉的阴影,因为看不惯现实种种,进了养老院,最后在一个寒冷的除夕夜里悄然死去……
本书还收录叶广芩其他几部作品,包括《黄连·厚朴》、《梦也何曾到谢桥》、《后罩楼》、《雨》、《对你大爷有意见》等。

作者简介

  叶广芩,北京人,满族,国家一级作家。现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陕两省作协副主席、西安文联副主席。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长篇小说《采桑子》《全家福》《青木川》等。长篇纪实作品《没有日记的罗敷河》获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旅文学“骏马奖”;中篇小说《梦也何曾到谢桥》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北京市建国50年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豆汁记》获第四届老舍义学奖、《北京文学》奖;长篇小说《青木川》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优秀长篇小说奖、陕两“五个一”文学奖。

书籍目录

卷一 小放牛
卷二 黄连·厚朴
卷三 梦也何曾到谢桥
卷四 后罩楼
卷五 雨
卷六 对你大爷有意见

章节摘录

  卷一:小放牛  牧童哥,你过来,我问你,我要吃好酒哪里去买哪哈咿呀咳?  小姑娘,你过来,你要吃好酒在杏花村哪哈咿呀咳!  ——京剧《小放牛》  我母亲生了三个女儿,按兄弟姐妹的顺序排是十二、十三、十四。按叶家的女孩论是五、六、七,我就是那个老七。我常自比为叶家“七仙女”,喜欢看的戏是《天河配》,也就是牛郎织女,逢到七月初七,要躲到葡萄架底下去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北京人都这么糊弄小孩子,其实全是瞎掰,人家真有什么“悄悄话”也轮不到我们去听。我们家跟着我到葡萄架底下干这种傻事的只有一个,我的五姐姐。五姐姐比我大不少,本来我母亲说生两个足够了,她已经不年轻,可不知怎的,在四十多的时候又突然来了个我,用父亲的说法我是“拉秧”的瓜。开始还不明白什么是“拉秧的瓜”,后来才知道,敢情是长不熟天就冷了,扯断瓜秧,残留在上头可怜兮兮的青瓜蛋子。倘若说“拉秧的瓜”智商欠缺,傻了吧唧去听牛郎织女说话尚有情可原,五姐可是结了婚的,五姐这个老完家的媳妇不住婆家住娘家,永远是一颗童心,永远长不大。在叶家的孩子中,与我厮混时间最长的当属老七,其次就是五姐了。五姐在娘家迎接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并且参加了街道的一系列宣传活动,成为积极分子,后来还入了党,说她是我们家三姐之外第二个投身到革命队伍的人,应该没错。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在此之前参加革命的属于老干部,待遇要比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的高,到老了是离休,不是退休,北平解放在1948年11月,所以我们家的离休人员只有五姐一个。  作为老干部的五姐有过两次婚姻,儿女不少,到老年却显得有些孤单。不是没钱,是没人,老龄化问题如今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要面临的严酷事情,如果能成为原五姐夫占泰那种不理世事的超脱半仙儿也好,能像后五姐夫王连长那样先老伴而去,落个大松心也好,怕就怕半死不活,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地挨着,沉闷啊!沉闷的五姐在北京复兴门的高楼上过着平淡的晚年,每回给我打电话都要抱怨,抱怨儿女的不孝,抱怨北京的污染,抱怨菜价的上涨,抱怨兄弟们的冷漠……我劝她多去看看仍旧住在戏楼胡同的原五姐夫,她说,当然是常去的,爱情不在友情还在,他今年的被褥还是我给拆洗的,紫阳老家送来的上好米酒,我也全给他送去了……  我让她到西安来跟我住些日子,她不来,说她不喜欢西安,一吃羊肉泡她就想起王昭君,想起“万里腥膻如许”的句子,怎么得了!亏我能在西安这样的地方一待四十年。我告诉她,羊肉泡和万里腥膻没关系,王昭君是从西安走出的,她到了出产羊肉、羊绒的地界,但是她不代表羊肉,不代表腥膻。五姐说她在内蒙搞过“四清”,王昭君名义上是埋在了呼和浩特,其实刚走到包头附近就跳河自杀了,那儿还有王昭君的墓,为什么跳河,还不是因为吃不惯那羊肉!王昭君在包头自杀的事我没听说过,反正五姐是不来西安,不但不来,还让我到北京去和她住,我说我还没有退休,走不开。她说,你那个工作退不退都一样,不管怎么说你都得回来,北京毕竟是你老家,多少知青都办回来了,我就纳闷,你怎就不想着回来,你回来了,我的心就踏实了。  回不回北京不是我能说了算的,在这里咱们且搁下回北京的事,我先跟您说说我五姐的故事。五姐在解放初期和张安达一块儿演过《小放牛》,张安达跟我们家常有走动,虽说曾经当过太监,但没有一点儿坏毛病,很随和朴实的一个人。莫姜临死之前亲口跟我说,她跟张安达一块儿在寿康宫敬懿太妃跟前当过差,她是把张安达当娘家人看的。我想,这怕也是张安达一直和我们家保持联系的一个原因,同是天涯沦落人,互相关照着,惦记着也是人之常情。  五姐和张安达的结局属于殊途同归,他们先后进了托老所,不同的是张安达1958年进的“街道敬老院”,五姐二十一世纪进的是“养老中心”,两人先后相差了四十多年。  我到养老中心去看望五姐。  在青山坞下了长途汽车,有电瓶车在车站等候,司机说是专程来接这趟车的,从这儿到“杏花深处”还有一段路。  下车的除我之外还有两个年轻人,我们三个坐上了那辆带有观览性质的电瓶车,都说“杏花深处”的服务还挺周到,要不这段路程得走四十分钟。司机说只要公共汽车到站,有人没人他都得来接,虽然十之八九会落空,可也不能不来,这是接待科的规定,“杏花深处”的制度严格至极,谁不遵守就要扣分,分数是和工资挂钩的。  车沿着山道慢慢开,树荫渐浓,司机的话也渐多,给大家介绍说左边那座圆顶的山叫猫耳山,后头那座尖的叫鼠须峰,鼠须峰有大溶洞,正在开发修索道,将来这里的旅游前景辉煌而灿烂……  车上的男的对女的说,上个月咱们到西山给你爸爸看坟地也是坐的电瓶车,景致跟这儿差不多。  女的说,你找抽是吧!这回可是给我妈找养老的地界儿,我妈还硬朗着哪.一顿能吃俩馒头,离坟地还差得远!  男的说,都是依着山坡建的,就是有气儿没气儿的差别罢了。  司机说,“杏花深处”北边也有公墓,要是你们同时选中了,有气儿没气儿的都住在这儿,能随时见面。  大家都不说话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叶广芩写景状物,举重若轻,笔下常带沧桑感、人情昧,这形成了她的文章特有的魅力。  ——著名评论家 雷达    就我的印象,无论叶广芩的家族小说,还是写陕西民间乡土的小说,都有一种独特、深刻、个性化的体验。令我往律惊讶的是,这个出身于不平常家族的一个格格,一个把自己遗落为平民的贵族后裔,能够把昨天和今天的生活写得如此真切。她在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中,达到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创造。  ——著名作家 陈忠实    不能不承认,有些人天生适合做小说家,我指的不独是才能,还有条件,家族的变迁,时代的起落,经历的曲折,这诸多个“气场”顶着,那滚烫的熔岩终会有一天喷涌而出。无可置疑,叶广芩正是这众多火山中的一个。  ——著名评论家 何向阳


编辑推荐

  《三昧文学馆·中国当代名家小说系列:小放牛》是叶广芩“京戏系列小说”的最后一篇,说的依旧是北京的过去和现在,关于这类话题似乎总是说不完,只要生命演绎着,便不会枯竭。《三昧文学馆·中国当代名家小说系列:小放牛》说的是一种心灵的放飞,这种放飞尽管艰难,尽管曲折,却是认定本意,是无法遏止的精神追求。不管是清末在寿康宫里演牧童哥的小太监,还是在改革时代在养老中心扮演小村姑的五姐姐,人生的命运或蹇或舒,他们都从《三昧文学馆·中国当代名家小说系列:小放牛》中让心灵得到了舒展,“达天地之和,饬万千之物”,这里难得的精神解放,是人生的大美状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小放牛 PDF格式下载



这本合集里有读过的如《梦也何曾到谢桥》等,也有没读过的《小放牛》等,喜欢叶广苓的写作风格。好书


叶广岑的小说真好看,虽然这里面的小说我全看过了,但我也要留一本,忍不住又翻了一下,结果就放不下手,又看了一宿。这部小书是把以往的集子里的小说每本拿出来一篇组成的。每一篇又都有一些小修改。怎么看都好看。那语言真过瘾。谢谢出版社。


叶广芩的书很幽默,文字独特,故事性强,有老北京的独特韵味又有黄土高原的质朴情怀,很喜欢,推荐。


一直喜欢叶广芩的写作风格。


叶广芩写的书,别有一番滋味。


很爱叶广芩的书,出了就会买


叶广芩的书


内容很好,以前看过这本书,价格合适就收藏了。纸质和以前看的稍有不一,可能再版的原因?


有的故事和之前的书重复了,但无论是新读还是回味都很好!


不错,印刷很好,内容生动感人。


我很喜欢,买书看得就是什么样的人买什么样的书,自个喜欢就好。。


每一篇都喜欢,就是有一半的文章以前都看过了


女作家叶广岑作品,喜欢她的风格


我喜欢叶女士的作品,可读性强,值得收藏。


喜欢的作家,必须要买的


喜欢的书籍!和别的书有重复啊


如果买了状元媒和采桑子,那么这本基本就不用买了,是其中的节选。内容还是百看不厌的。


是同事推荐我看的


很喜欢这个作家的书,很有生活的气息。


性价比很高,正版的,内容不错,喜欢


书便宜,划算,值得拥有,当当网什么时候搞个更大优惠活动


语言幽默,略带伤感。


就值得看一看,她永远不会让我失望


个人风格明显 喜欢


CIP核字号 2011259151 正书名 小放牛 讲述了一对离了婚的夫妇各自找了新欢,却因为两个男人都没有骨气而各自告吹的故事。小说的基点是现在进行时,而作者让它覆盖的乃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一付药方、一所老宅子、一对观念老得似乎没有经历过近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老夫妻———时间线索的那一头是早年间的光绪病症之谜。 购买价 ¥12.00


叶广芹的小说实在是好,可惜不停地重复出版。此书中只有一篇是其他书中没有的——《后罩楼》,其他的在不同的书中都有,甚至多次发表,如《雨》、《黄连厚朴》、《梦里何曾到??》等,唉!


叶老师的书总是在教育我们生活和思想深度的思考,很了不起的书!


老北京的味道很足


写的比较细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