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因素及中国的对策

王志民 等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

王志民 等著  

页数:

25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区域经济合作虽强劲发展势头,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以不断扩大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非洲大陆也于2002年成立了以经济融合为目标的非洲联盟,其目的是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东亚各国需要有一种以东亚主体意识、共生意识为基础的东亚认同感,并在东亚认同感的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机制,进而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只有采取多层次、次区域合作和开放性的形式,低政治与高政治并行发展,经济合作与政治合作同步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方能得以实现。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又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开放性课题。本书根据东亚地区的现状,以东盟、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区域外的重宴国家美国为重点展开研究。

作者简介

陈志民,男,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事务与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对外战略,出版专著4部,主要和参加编写教育部重点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等4部,发表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中国构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动因 第二节 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抉择 第三节 台海问题的演变与中国的基本战略应对第二章 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中的日本 第二节 日本政治大国战略对区域经济战略的影响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与政治大国双重视角下的对华外交第三章 韩国关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综合战略 第一节 韩国关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 第二节 韩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挑战 第三节 韩中先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第四章 东盟内部的凝聚力及其大国平衡战略 第一节 东盟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第二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东盟凝聚力 第三节 东盟国家的大国平衡战略第五章 美国的东亚战略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美国与日、韩及东盟的关系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角色定位的态度及中国的对策第六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途径 第一节 构筑东亚地区政治互信新机制 第二节 开创自主独立和开放型新模式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道路就不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周边地区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产生着更为直接的影响。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抉择。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具体该如何走呢?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在全球舞台上和地区舞台上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抉择。而对中国来说,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第一节 中国构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动因  一、负责任世界大国的历史性定位  中国是个大国,大国战略是中国的既定战略。早在冷战结束后,不久,中国就提出“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并开始树立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形象。世界大国的战略定位不仅关系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直接影响到周边国家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孤独的大国,包括区域经济合作在内的各项合作机制无疑成为中国大国战略的基本依托和战略定位。  (一)世界大国战略需要以区域经济合作为基本依托  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之间的竞争转向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作为生产国际化和世界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否拥有确具实力的跨国公司,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没有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强国;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竞争转向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将更多地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矛盾,其解决方式也将由国家之间的谈判发展为区域组织之间的经济协调。一国要取得经济发展优势,需要借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力量。试想,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如果长期游离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外,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密切的经济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一个地区内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样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消除和缓解区域内国家的主权争端和领土纠纷,增加相互间的信任,提高成员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更需要利用国际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水平要大大高于经济全球化的一体化水平,这就锁定了参与国贸易自由化或制度改革的进程,保障参与国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成果,这不但是对参与国的挑战,同时也决定了参与国在经济上甚至在政治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上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从发展的眼光看,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像经济同盟那样的高层次经济一体化发展客观上要求政治上的一体化。欧洲联盟就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的高层次区域合作机制。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可以大大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二)大国定位要求中国推行多边外交战略、避免陷入孤独大国的境地  区域经济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多边合作机制。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推动多边外交。“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与的外交行为或活动。中国传统上一直奉行双边外交战略。一方面,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不允许中国奉行多边外交战略;另一方面,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领土纠纷等矛盾,担心采取多边手段可能导致领土争议国际化。冷战结束后,多边合作逐渐机制化,成为各国对外战略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如果长期置身于多边体系之外,不仅自身的发展受到局限,而且难以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经济上,中国是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外依存度很高,甚至超过多数发达国家;政治上,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核俱乐部成员国;意识形态方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鉴于以上诸方面的原因,开展多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适应世界政治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重视开展多边外交。虽然在对外交往中还必须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但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不管愿意与否,中国会或多或少卷入某些重大的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在某些事关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与其被动卷入,不如主动参与。参与程度可以视对中国国家利益影响的大小而决定。  参与多边机制有助于减轻单边主义对中国的战略压力,有助于发挥中国的国际影响。美国的霸权行径、超级大国地位及其处理大国关系上的“霸道思维”和单边主义,不仅导致国际战略格局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衡,甚至造成大国关系紧张,也使相当大范围的和持续的不安情绪加剧。美国不顾世界舆论,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废除《反弹道导弹条约》,试图打破条约对其发展军备的限制,并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多边机制不仅可以缓解这种紧张,而且可以制约单边主义的蔓延。一般来说,小国或实力较弱的国家在多边外交活动中受到的压力小,活动余地比较大。多边外交的特征就是议程较为明确,其决策具有较大的公开性,参与各方都有平等的发言权。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依然有限,所以应该尽可能多地通过参与多边外交活动,调整与各国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减少战略压力。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中国必须参与到全球性多边合作和地区性多边合作机制中去,这样才能维护中国自身发展和自身安全,制约单边主义,阻止任何一个大国主宰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  (三)大国定位要求承担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性问题,也是地区性问题。当今世界,相当长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总体态势是西强东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是,“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潮流。”中国一直把维护世界和平、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不是破坏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就越靠得住。”冷战结束后,和平问题仍是一个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它是直接涉及人类生存的问题,与世界命运密切相关。上个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约1亿人口的伤亡,物质财富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对世界大战的估计,是判断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国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愿意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不愿意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意看到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贫富鸿沟再扩大下去。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不容忽视的是“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不太平。”实际上,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互为条件,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正如世界银行前行长沃尔芬森警告的那样:“如不对全球化出现的问题加以防范,世界稳定就会受到损害”,“如不关注贫困和贫富不均的问题,和平将是不可能的。”为此,中国确定的对外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的对外战略还必须符合并服务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即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竞争的重点从安全战略争夺转向经济竞争,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层次上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利益成为中国的首要利益。  中国的经济利益要求创造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并在国际贸易、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国际旅游、承包工程与劳务出口等方面获得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国际定位的短期目标是建设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国际定位的长远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从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考虑,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而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实现世界大国定位的基础。如果没有改革,没有理顺包括经济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改革和发展都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更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稳定的周边环境。  (四)中国正在努力成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中国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引导国际社会走向合理和有序。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一直处于国际秩序之外,几乎没有参加任何国际组织。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生的人民政权诞生于两极制世界格局的背景之下,如果直接参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担心重新被西方控制。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对新中国实行遏制政策,极力排除中国融人它们主导的国际社会。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争霸由美攻苏守发展到苏攻美守,同时,中苏关系恶化,并发生了珍宝岛事件这样的军事冲突。中国认为苏联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美国也不再把中国看作“更具侵略性的共产党国家”,主张发展美中关系有利于制衡苏联。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以世界大国身份走向国际社会。1977年中国加入了21个政府间国际组织,1988年达到37个。中国参与非政府组织的步伐更快,1977年为77个,1988年则增至574个。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普遍倾向于把中国看作重要的世界大国。基辛格认为,世纪之交,将中国看作建设性的大国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主要大国表示期望看到中国全面参与国际机制。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曾撰文指出:“我们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一个全面而完全具有建设性的参与者。”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因素及中国的对策 PDF格式下载



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一直就是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在国际政治领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更为复杂,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和去分析。


已经看过了,还可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