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诊护理学
2009-9
科技文献出版社
冯岚,林爱玲 主编
386
随着医学科学及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临床急诊医学和危重病人的救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推广普及急救技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救和急救水平,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机和通过护理手段提高基本生活质量成为社会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总结了各种常见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和护理手段,分20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基础的常用急救技术、常见急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救治原则、紧急和一般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旨在为普通人群及各级医疗单位提供方便、实用的疾病抢救及护理指导,有利于提高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
冯岚,副主任护师。1971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1989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护校。1994年获得护理大专学历,2001年经过研究生课程班培训。现担任《中华医护杂志》编委、《中国保健》杂志编委职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第一章 急诊护理学概述第二章 急诊常用护理技术第三章 急诊科第四章 心血管内科第五章 呼吸内科第六章 消化内科第七章 内分泌科第八章 神经内科第九章 血液内科第十章 儿科第十一章 传染病科第十二章 急诊手术的管理与护理第十三章 普通外科第十四章 肛肠外科第十五章 心胸外科第十六章 骨科第十七章 泌尿外科第十八章 神经外科第十九章 五官科第二十章 妇产科学参考文献
第三章 急诊科 第一节 急诊科的管理建设 急诊科是一个医院的窗口。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急诊病人的安危。作为医院急诊科的护理管理者,更应全面考虑:抓硬件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抓软件管理,重视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思想品质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以病人为中心,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一、建立科学的布局及合理的工作程序 按规范化科学布局,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建立生命绿色通道,使急、危、重症病人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杜绝各科室间互相推诿病人、延误病情的情况发生。 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EICU的一体化建设。 二、仪器设备及时更新补充 这一点需要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急诊科应该设分诊区、内外科诊室、相关专科诊室、急诊室、抢救室、监护室、留观室、输液室、注射抽血室、隔离室等部门。 三、组织业务培训 护理人员是急诊科的基本力量,应相对固定。急诊医护人员均须做到能熟练掌握抢救和监测设备的性能及操作。 除上岗前培训外,根据护士的各自特长,注意培养一专多能护士。每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呼吸机应用、气管插管、各种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操作规程。所有护士必须掌握以下知识及技能: 1.基础理论知识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的诊断和处理;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处理;昏迷的诊断和处理;创伤、烧伤、发热、咯血、缺氧、休克、大呕血、急腹症、急性中毒、心律失常、急性传染病、急性脑卒中、中暑、溺水、电击等因素致急性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断和处理,以及五官科急症的诊断和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