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

唐远清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唐远清  

页数:

33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首次系统梳理了由新闻“有学”还是“无学”论争所引发的相关学术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新闻无学论”进行了辨析,将其20种代表性论点概括归纳为八种基本内涵,并对“新闻无学论”做出了内涵界定;然后探究了新闻学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种类;辨析了新闻学学科属性及地位;最后提出了新闻学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四大对策性建议。作者在本书结语强调,要彻底平息“新闻无学”声浪,需要新闻学术界对其进行善意解读,在“浅学论”的针砭中虚心成长。  从目前新闻学学科发展及学术研究的现状看,本书论点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作者提出的新闻学走向成熟的四大途径:遵守逻辑规则、坚持学术规范、平衡协调好科学精神与政治原则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理论抽象与指导实践的关系,仍然是新闻学学科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者简介

唐远清,1971年出生于四川省开江县。新闻学博士,新闻学博士后。本硕博先后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1995年起从事新闻采编、经营工作,先后担任报社编辑、记者、记者站站长,杂志策划、执行主编等职。2006年7月分配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任教。2007年8月成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培养)首位入站博士后。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独著《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兼论新闻学学科发展》。参与《新中国传媒50年》、《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及新闻思想研究》、《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人实务》、《新世纪大众传媒的发展——中俄学者的对话》、《新闻业务》等图书的编撰,承担策划、统稿、终校、主编等工作。

书籍目录

题词序言学术的力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代自序)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新闻学:在“新闻无学”声浪中踯躅前行  一、“新闻无学”声浪绵延不息  二、新闻学研究受到低估与轻视  三、传播学热对新闻学发展产生了冲击  四、快速发展的新闻教育却受到贬损评价 第二节 研究的动因和主旨:对新闻学学科发展前途的忧虑和先行探路的抛砖引玉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实在性:“新闻无学论”不是“假想敌”,而是现实威胁者 第四节 研究的必要性:不是没有价值的“伪问题”,而是不容回避的重要议题  一、“新闻无学论”的深远影响反映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必要性  二、既往研究的不深入、不充分凸显了本课题研究的紧迫性 第五节 研究问题的内容的界定:系统梳理、深入辨析、理性反思 第六节 选题的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七节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八节 研究方法 第九节 必要的有关说明  一、对学术采访有关情况的说明 二、对解释或界定有关词汇或概念、术语的说明 三、对文献分析对象有关情况的说明 四、对引文及其注释有关情况的说明 五、关于附录的说明第二章 学者观点综述 第一节 中国新闻学术史的六大分期 第二节 萌芽时期(1834一1917):“新闻无学”,无争议的事实 第三节 建立时期(1918—1935):积极倡导“新闻有学”,承认“新闻学幼稚”  第四节 初步发展时期(1936一1956):“浅学论”成主导,“无学论”难消,新闻学研究走向分化 第五节 发展停滞时期(1957~1976):特殊历史条件下事实上的“新闻无学”  第六节 恢复发展时期(1977—1997):新闻学研究全面恢复,“新闻有学”渐获认可,新闻学“幼稚”现象有所改观 第七节 兴盛时期(1998至今):学科地位获确认,“有学”成事实,“无学”论转入民间语境,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之争凸显第三章 对“新闻无学论”的归纳辨析和善意解读 第一节 “新闻无学论”:四类持论者的20种代表性论点 一、了解“新闻无学论”多种论点的途径 二、“新闻无学论”的四类持论者 三、“新闻无学论”的20种代表性论点 第二节 是何“新闻”是何“学”:对“新闻无学”的语义解读 一、“新闻无学论”中“新闻”的三种含义 二、“新闻无学论”中“学”的三种含义 第三节 对“新闻无学论”基本内涵的归纳概括(“八论”) 一、“非科学论” 二、“非理论科学论” 三、“无学问论” 四、“不独立论” ……第四章 对新闻学定义、研究对象的探究第五章 对新闻学研究种类的探究第六章 “无学”还是“有学”:对新闻学学科属性及地位的辨析第七章 由“幼稚”到“成熟”:新闻学发展之路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选题背景——新闻学:在“新闻无学”声浪中踯躅前行四、快速发展的新闻教育却受到贬损评价作为新闻学发展支柱的新闻教育,近年来急速升温,快速发展,这集中地体现在全国新闻学教学点数量和全国新闻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急剧攀升上:全国开办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教育的院校已达400所左右,教学点超过600个,在校生已达十几万人。新闻教育急速升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新闻教育的认可和重视,这对新闻学发展和学科建设无疑是有利的。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新闻教育却受到了教育界和新闻业界的贬损评价。一方面,教育界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批评,认为新闻教育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泡沫化倾向。这表现在新闻教育的数量和速度上去了,质量却没有同步上去,如一些新闻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得不到保证,一些新闻系教师从未接受过新闻教育,或者没有过新闻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新闻业界对新闻教育的整体评价越来越低。这既表现在一些相关研究课题的调查数据和业界人士对新闻教育发表的公开的批评意见,更表现在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不少新闻媒体早已不将是否是新闻学专业毕业作为招聘标准,有些新闻媒体甚至拒绝招收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一些新闻专业报刊所作的调查显示,由于与传媒实践脱节等问题,新闻教育已引起了业界的强烈不满,新闻媒体不招收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只是这一不满的典型表现而已。“是谁抢了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饭碗”、“中国的新闻教育需要革命吗”、“新闻教育:离梦想有多远”、“传媒教育:一半是繁华一半是忧虑”、“中国新闻教育:你往哪里去”等类似标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新闻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及其所揭示的新闻学发展和新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危机。


编辑推荐

《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是根据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改编而来的。该论文从善意解读和理性反思的角度,对“新闻无学论”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还提出了新文学从幼稚到成熟的四大对策性建议,这对今后新闻学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 PDF格式下载



质量不错,就是内容太罗嗦,博士论文神马的


对新闻无学论及其流派,产生等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