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生物学

汪子春 中国国际广播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作者:

汪子春  

页数:

16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采集植物和渔猎野生的动物,是远古时候祖先们获取食物最重要的方式。他们辨认和品尝各种野生动、植物,并从中获得了种种经验和知识。尽管当时还没有出现文字,这种经验和知识,已经通过口头相传或简单的图画而得到流传和积累。

作者简介

汪子春(1936~),1961年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专业毕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作有: 《中国古代生物学》、《鲁迅和自然科学》、《鸡谱校释》等。发表论文60多煞。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物学知识的渊源和发展第二章 古代早期生物学知识 一 甲骨文中的动植物知识 二 《诗经》、《夏小正》中的动植物知识第三章 动植物分类学成就 一 动物、植物两词的出现 二 《尔雅》和古代的动植物分类系统 三 对《尔雅》动植物的注释研究 四 陆机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五 药用动植物研究的发展 六 植物学专著《南方草木状》 七 谱录的出现 八 郑樵论动植物志的编写第四章 生态学成就 一 对动植物地理分布的研究 二 地形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和植物的垂直分布 三 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四 动物间的相互关系 五 动物体应月盈亏现象的探索 六 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七 对毁林恶果的认识 八 生物资源保护思想 九 对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循环的认识第五章 对菌类的认识和利用 一 对大型真菌的认识 二 对微生物活动的认识和利用 三 关于病原微生物 四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第六章 昆虫的研究和利用 一 益虫的利用 二 害虫的防治研究 三 对昆虫习性的研究第七章 关于人体形态构造和机能的研究 一 人体解剖和人体测量 二 宋代的人体解剖图 三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四 关于人体生理节律的认识 五 关于胚胎和生长发育的研究第八章 对亲代与子代关系的探索 一 生物遗传概念和气种说 二 对生物遗传变异的认识 三 对生物遗传变异的利用 四 动物杂交的利用 五 优生探索第九章 明清时期动植物分类研究的发展

章节摘录

  《神农本草经》问世以后,广泛流传。但是随时代的发展,对药用动植物研究的深入,新药种类逐渐增多,原来药物药效也有变化。例如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25——88)简牍中,所记近百种药用动植物中,就有20种不见于《神农本草经》;南北朝时,陶弘景(452——36)订正《神农本草经》时,加入自己写的《名医别录》中的365种药物,合编成《神农本草经集注》,一共记载药用动植物730种,不仅增加了种类,而且对动植物形态鉴别也更细致。例如说术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作桠(yu),根甜少膏;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多膏。区分得很清楚。还指出药用植物产地和采收时间对疗效有密切关系,例如说麻黄在秋季采取功效最胜,说明植物的生理与地域气候相关。更重要的是:在分类上,《神农本草经集注》按药物本身功能分类,把三品改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七类。例如对药用植物按形态或应用部分区分为草、木、果、菜、米食五类,这是动植物分类的重大发展。《神农本草经集注.序例》中还按药物在药效的共同点上归类,列出80多种“诸病通用药”,便于实用。这些新的分类及编排方法,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例如唐代《新修本草》(659)、宋代《重修经史证类本草》(约1086——1093)、明代《本草品汇精要》(1505),都沿用这种分类方法,长达千年之久。直到《本草纲目》,方产生重大变化。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生物学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介绍中国古代生物学知识的书


古代生物学入门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