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夷待访录

季李源,桂兴沅 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

季李源,桂兴沅 著  

页数:

18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明夷待访录》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着。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省余姚县黄竹浦人,成年以后加人复社。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着述。主要着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和《明夷待访录》等。
本书是关于研究《明夷待访录》的专著。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导论
一、中国民主启蒙主义先行者黄宗羲简介
二、书名简释与版本简介
三、《明夷待访录》中的民主启蒙思想指要
四、《明夷待访录》的读解方法
第二部分选读
明夷待访录·题辞
原君
原臣
原法
置相
学校
取士
建都
方镇
田制
兵制
财计
胥吏
阉宦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引言】从形式上讲,作为为治之“大法”,首都问题是不可或缺的一款。但黄宗羲主要是从思想内容方面考虑建都问题的。首都,作为政治中心,建于何处,对于国家民族的安危盛衰,尤其是发展前途,是有其影响的。在考虑建都问题时,黄宗羲充分考虑到国家的安危问题,当时不安定因素主要存在于北方。永乐建都北京以后的历史,已经无可辩解地证明了那时决策上的错误。“上下精神敝于寇至”,哪里还有心思来“治天下”?哪里还有可能富民强国?回顾历史是为了现在和将来。“有王者起,将复何都?”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体现。在建都问题面前,明代人有两种思想方法、两种观点:向前看和向后看。“向前看”,就是以国家民族将来向何处去作为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即:建都于何处,对于顺乎时代的趋势,促进国计民生的发展才是比较有利的?“向后看”,就是以历代帝王建都的历史为立足点,流连封建帝国的古都——认为关中是十多个封建王朝的名都、人们历来将其作为封建帝国的象征加以褒扬,因而认为应当“还于故都”。以此为立足点的人们,在建都问题上显然还没有摆脱封建主义思想体系的羁绊,新的社会制度的萌芽在他们的头脑中尚未占据应有的地位。


编辑推荐

《明夷待访录》:国学经典导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夷待访录 PDF格式下载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刚看完,这本却是他的更精彩的著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