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台秘要方-中医必读百部名著

中华中医药学会 编 华夏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华夏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 编  

页数:

847  

Tag标签:

无  

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天下名士游”,是古人对治学之道的高度总结。读书与实践,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大法宝。历代医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名著,这些名著既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也是历代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积淀和理论的升华。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术、根基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蕴藏于历代医药典籍之中。博览群书,精研覃思,从中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是造就自身良好学术素质的必由之路。  纵观古往今来的名医巨匠,无不是通过熟谙典籍、躬身实践而登上中医药学术高峰的。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在书的催化中,锤炼为万代永传之宗师的;药圣李时珍“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是在书的滋养中,磨砺为千秋不朽之巨匠的。可以说,凡有成就的名医和学者,尽管他们各自的成长道路不同,或家传,或师承,或自学,但“学经典,读名著”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已经证明,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是每位医家成功的门径。不读书,就谈不上扎实的继承;无继承,学术的发展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无从奢谈创新和进步。  经典著作不仅是理论家的治学根底,更是I临床家的活水源头。诚如徐灵胎所言:“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历代名医都把读熟、背熟经典名著作为治医、行医的一项基本功。已故名医岳美中先生亦曾颇有体会地说道:“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以得心应手。”“学医必须读书”,早已成为医家之其识。

内容概要

《外台秘要方》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采用最佳版本为底本,认真校勘,合理注释,撰写导言,添加按语,分门别类,结集出版,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一卷在手,可以获得一把打开某个领域知识大门的钥匙;全套在握,可以获得一组破解整个中医学发展的密码。 所谓“必读”者,学医之人不可不读,业医之人不能不读。此乃学医之门径,业医之津梁,案头之必备。愿《百部名著》成为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和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的良师益友;愿本套丛书成为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及各图书馆的永久珍藏。  中医名著浩如烟海,积淀了数以千年的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英才,昭示着绚丽无比的辉煌。历史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非经典名著滋养下的躬身实践,别无蹊径。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宝库,如何在这个宝库中迅速找到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者最需要的著作。这是不少中医人士在读书中经常遇到的困惑。

书籍目录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

章节摘录

  卷第三  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  《病源》夫天行时气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也。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一名时行伤寒。此是节候有寒伤于人,非触冒之过也。若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小轻也;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也;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小微也。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然得时行病,一日在皮毛,当摩膏火炙愈。不解者,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③,汗出愈。不解,三日在肌④,复发汗,若大汗则愈,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四日在胸,服藜芦丸,微吐之愈;若病固,服藜芦丸不吐者,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即愈,视病者尚未了了,复一法针之当解。不愈者⑤,六日热已入胃,乃与利汤⑥下之愈。百无不如意,但当谛视节度与病耳。  若食不消病,亦与⑦时行病,俱发热头痛。食病,当速下之;时行病,当待六七日下之。  时行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热在胃外而下之,则热乘虚便入胃,然病要当复下去之,不得留于胃中也。胃若实热,致此为病,三死一生。此辈皆多不愈,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者赤斑出,剧者黑斑出。赤斑出者,五死一生;黑斑出者,十死一生。但论人有强弱,病有难易,攻效相倍⑧耳。病者过日,不以时下之,热不得泄,亦胃烂斑出矣。


编辑推荐

  《外台秘要方》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采用最佳版本为底本,认真校勘,合理注释,撰写导言,添加按语,分门别类,结集出版,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台秘要方-中医必读百部名著 PDF格式下载



按病列方,工具书
本书可说是外台秘要的最佳版本


中医是我的最爱,每每读到经典时都感叹古代的圣贤!


外台秘要是唐以前医方的集大成之作,值得一读!


此唐以前中医必读之书,可与《千金》相并,其价廉物美,校注精细,非常实用,唯缺方剂索引,查阅多有不便,再版时如能增入,快哉读者!


但是如何利用书中的方,对普通中医爱好者来说,如同雾里看花,


好多书都提到外台,买一本参考哈哈


攀医之高峰!


校勘 印刷都精良


厚厚一本,值得珍藏玩赏!


内容丰厚,很喜欢这个版本,比我预想的好得多


书的内容好,质量好,学习中。


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方药简洁。


毕竟是古籍丛书,还没看,应该很喜欢


喜欢这个商品,价格没有那么贵,而且,质量不差。


可以说是唐代以前医学类的百科全书 内容丰富 有临床研究价值


买书还是买好的出版社的,纸张有点薄了


好厚的一本书= = 虽然有点小贵 不过很值


书很好,有简单的注解


不仅有医方,也有医理,非常不错。


书很不错 质量和服务没的说 老顾客了


不错的书,药方很齐全,建议多买一本关于诊断的书


有类似千金方


内容不必说,印刷精美,纸张好,排版清晰,比想象的好。


好书,没想到书有那么厚。。。。


发货提速了,请继续努力,书的质量也很好。


很好,很精致。


可惜表面都有点灰了。校注很用心,推荐购买。


送朋友的 不错


都是古文,可读性差


资料工具书。好!编辑很好。


资料书籍,便于查找应用。


复杂呢


印刷和纸张都不错,古书嘛,内容不用评价了


没问题 挺满意的


收到还不错,就是纸张差了些


看来是好久没有人动了,当当的发货管理还是较差啊,起码把书搞干净再给人发出来吗,有点失望。


书还行,不好的是同一套书却有两种规格,有的书是32开,有的是16开。


印刷较好,排版不错


学中医的值得一看


非常喜欢的这个套系书非常喜欢的这个套系书


正版 就是不一样


名家书籍,经久不衰!


作为藏书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