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长江鱼类早期资源

曹文宣 水利水电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水利水电  

作者:

曹文宣  

页数:

252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丛书》之一,是关于长江鱼类早期资源的系统专著,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在过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鱼类与水生动物监测重点站10余年的具体实践,提出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的标准工作程序与方法;另一方面是结合已有资料和实验观测,对长江102种鱼类的早期形态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总结了不同种类的典型鉴别特征,并依此编制出长江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种类鉴定检索表。  本书所涉及鱼类的早期发育过程都有图鉴可资识别,其中40余种还附有活体拍摄的精美彩色照片,不仅可作为渔政人员、水生态保护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而且可供鱼类爱好者收藏。

作者简介

曹文宣,四川省彭州市人,1934年5月出生。185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同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历任该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鱼类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水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中国海洋沼学会及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理事长、湖北省暨武汉市动物学会理事长、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的研究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作为主要贡献者之一的科技成果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四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总论 一、鱼类早期资源调查 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的作用 三、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的研究内容 四、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的科学价值与生产实践的意义 五、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1.形态发育与种类鉴定  2.采样技术  3.鱼类种群数量变动机制  4.国内相关工作 六、长江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二章 江湖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方法 一、网具及其选择性  1.主动网具  2.定置网具  3.其他采集方法 二、鱼卵、仔鱼空间分布  1.影响鱼卵、仔鱼空间分布的因素  2.长江鱼卵、仔鱼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长江鱼卵、仔鱼采集实例  1.采集工具  2.采集时间  3.采集地点  4.采集前的准备  5.采集方法  6.数据处理第三章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种类鉴别 一、鱼类的早期发育过程 二、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划分和命名  1.受精卵  2.胚胎  3.卵黄囊仔鱼(出膜胚胎)  4.对外营养仔鱼  5.稚幼鱼  6.初孵仔鱼 三、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种类鉴定技术  1.形态学鉴定方法  2.分子生物学方法 四、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种类鉴定的形态学分类性状  1.可量性状  2.可数性状  3.描述性状 五、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种类鉴定工作流程  1.方法步骤  2.观察内容  3.注意事项 六、依据形态学特征进行种类鉴定的注意事项第四章 分种描述 1.中华鲟 2.达氏鲟 3.鲥 4.大银鱼 5.陈氏短吻银鱼 6.乔氏短吻银鱼 7.前颌间银鱼 8.胭脂鱼 9.稀有(鱼句)鲫 ……附录 长江鱼类早期资源常见鱼类检索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长江鱼类早期资源》所涉及鱼类的早期发育过程都有图鉴可资识别,其中40余种还附有活体拍摄的精美彩色照片,不仅可作为渔政人员、水生态保护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而且可供鱼类爱好者收藏。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长江鱼类早期资源 PDF格式下载



让我见到了好多长江鱼类早期形态!


通过长期、大量实地考察、研究而来,权威性高,对于鱼类资源调查,尤其是对鱼类早期的识别和资源状况调查很有帮助。


这是多年从事长江鱼类区系研究的鱼类的保护神:曹先生的杰作,图文并茂,值得研究、学习、收藏。


我们现在还是应该多为子孙后代想想吧,如果我们都变成了鱼,那鱼儿会怎么想呢?


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好。


图文并茂,我看过乔的博士论文,基本就是里面的内容,能出一本这样的书确实不简单。印刷精美,很有价值。


图片很精美,内容很丰富,是经验之谈,对实践有指导性作用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对我的工作起到较大作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