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

刘铮 等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

刘铮 等著  

页数:

348  

内容概要

  《: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力图从新兴交叉学科视角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双重创新。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它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经验的深刻总结与高度概括。这是科学发展观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本含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态文明发晨与区域发晨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及其战略
 第二节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晨与生态文明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
 第二节 引进外资与生态文明
 第三节 生态文明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传统消费理论与生态文明的冲突
 第五节 现行政策与生态文明
第三章 珠三角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珠三角环境概况
 第二节 产业结构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外来投资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城市建设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居民消费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现行政策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长三角区域生态文明与发展
 第一节 产业结构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外来投资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城市建设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居民消费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现行政策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与发展
 第一节 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现状
 第二节 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的建构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产业结构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外来投资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城市建设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居民消费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位与环境状况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第二节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生态文明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外来投资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城市建设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居民消费对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 中部地区生态文明与发晨
 第一节 中部地区环境概况
后记

章节摘录

  它们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形成的综合发展,就是人类社会总体的发展。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精神结构和生态结构则是全部社会交往关系得以正常进行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应当涵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多重关系,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生活多重领域的有机整体①。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体系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自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并不是脱离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与“三个文明”是内在统一的。  物质文明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一切物质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得以建设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体现了一定历史阶段科学、文化、艺术、道德、伦理、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从而使人类社会得以历史的延续,是生态文明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政治文明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包括国体、政体、法律规范体系等)的进步程度和完善发展的水平,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行为,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②。  由此可知,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所创造的生态环境、生态理念、生态道德、生态社会等等,直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  同样,离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的发展。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