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理论第4辑

苏国勋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苏国勋 编  

页数:

335  

内容概要

  脱胎于《国外社会学》的《社会理论》放眼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将所有符合以“社会生活和人类行动的文化产物”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思考纳入视域;在继续评介国外各种社会学理论、深入了解世界社会理论最新潮流的同时,更侧重刊登中国两岸三地学者以国外社会理论为参照来探讨中国问题的学术成果,特别是扎根于中国本土经验、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文章,以鼓励和催生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关注中国本土社会发展的理论努力,竭力推动中国社会研究和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成熟。

作者简介

  苏国勋,男,1942年2月生于北京。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理论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方法论、社会思想史。

书籍目录

中心论题:宗教与社会全球化时代宗教的价值:探讨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共存的可能制度宗教:信仰与反信仰的双重机制——中国宗教社会学的核心问题生财有道:佛教的经济伦理观裨益世俗理性经济生活马克斯·韦伯:以西方为基准的比较宗教社会学“悬置”的基督教:关于基督教在当代社会结构中位置问题的探讨——以浙南Y县X镇基督教教会为个案社会转型与宗教皈依:以山西基督教徒为对象的考察现世性与超越性:初期道教与基督教的差异查美国的公民宗教基督教和儒教中的父与子社会学论坛风险社会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化及中国社会学反思风险研究的多重视角日常秩序与超然知性——浅析涂尔干的现代启示消费的社会形式及其社会后果——旅游的案例古典钩沉亚当·斯密思想中的人性与自然流派稽考系统视角中的社会分化与整合——卢曼社会分化思想研究尼克拉斯·卢曼的“世界社会”观点编辑絮语《社会理论》稿约

章节摘录

  中心论题:宗教与社会  全球化时代宗教的价值:探讨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共存的可能  当今世界的不安定,或多或少都与宗教有关,近年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多起国际冲突证明了这一点。  2005年5月,在美国军方证实关塔那摩美军基地曾发生过“粗暴对待”《古兰经》事件后,伊斯兰世界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5月27日,一些国家的穆斯林举行了大规模反美游行,抗议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监狱的看守或审讯人员亵渎《古兰经》的行为。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摩洛哥和埃及,愤怒的穆斯林焚烧了美国国旗。根据伊斯兰教规,侮辱《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行为都是对伊斯兰教的亵渎,最高可判处死刑。  由于丹麦的《日德兰邮报》在2005年9月刊登了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自2006年2月2日开始,中东、北非及南亚多个国家陆续爆发大规模反欧运动,巴勒斯坦的反欧示威最吸引媒体的注意。继2月2日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和法塔赫下属的“阿克萨烈士旅”包围欧盟在加沙地带的总部后,加沙地带3日又爆发了万人大游行。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3日上午,上万名巴勒斯坦人聚集在加沙的巴勒斯坦议会大楼外,举行示威活动。他们挥舞着哈马斯或法塔赫的旗帜,高呼“穆罕默德是真主的先知!伊斯兰教不容亵渎!”一些激动的穆斯林甚至当众撕毁丹麦国旗,并将其焚烧。部分示威者代表发表演说,声讨“欧洲政府纵容媒体渎神”,要求这些国家正式道歉。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理论第4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