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北京的记忆

张善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张善培  

页数:

22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张善培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七十余年来居于四九城。作者热爱老北京的民俗文化,笔耕不掇,描绘自己亲历亲睹的古都风物,用平易亲切的文字记录岁月变迁,勾勒出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北京。书中汇聚了老北京的岁时佳节、古老传说、传统美食、旧时风物、人文景观。  这里有上巳节、中元节、重阳节的繁华盛景,有什刹海、唐花坞的良辰美景,还有白云观、古城墙、大栅栏的风情。  这里有戏楼书肆的风流雅趣,有蝈蝈和蛐蛐的悦耳鸣叫,还有孩子们的嬉戏欢笑。  这里有爆肚、焦圈儿、酱肘子、蜜供的唇齿留香,有四合院里的“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还有胡同深巷里的门墩、鸟笼和小贩们余音袅袅的吆喝……  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  昔日繁华今何在,《老北京的记忆》帮助我们看懂今日的北京。

作者简介

张善培,1935年生于北京,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自幼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看着京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欣喜之外还有些忧伤,和许多老北京一样,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这片古老的街巷胡同。
改革开放后任铁路中级法院会计主任,业余热爱文学写作,选择用手中的笔而不是相机记录下内心的感受和对北京的热爱。年轻时做单位通讯员,老年辛勤笔耕,成了习惯和乐趣,现七十余岁仍未歇笔。文章多发表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中国电视报》、《北京娱乐信报》上,常常被“老北京网”等有关网络转载,亦常有报社记者上门采访。

书籍目录

一、岁时佳节  立春的习俗 春分的习俗  谷雨的习俗  立夏的习俗  夏至的习俗 立秋的习俗  秋分的习俗 立冬的习俗  冬至的习俗  元旦 腊八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九燕九节 正月廿五填仓节  二月初一中和节  二月初二龙头节 三月初三上巳节  清明节    四月初八浴佛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六月初六洗晒节 七月初七乞巧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  八月初八走白塔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二、美食雅趣  老北京的“涮锅子”  蜜供与杂拌儿 消夏冰食  老北京的西瓜  三伏天的食俗  入秋尝秋鲜  砂锅居白肉  天福号酱肉  粥铺 烧饼 油炸鬼  豆汁儿 焦圈儿  糖葫芦  牛筋儿豌豆 芸豆饼 煎灌肠 四合院里的童年游戏 古城墙旁的忆旧                冬养秋虫  冰雪嬉戏                兔儿爷                鸟笼 拨浪鼓 门墩儿                旧京唐花坞                什刹海的荷花  京城何处赏月 三、历史影像     老皇历  北京的春联                灶君庙庙会                旗袍溯源 闲话扇子                天棚 鱼缸 石榴树              菜篮子 荷叶 网兜儿            老北京的冰窖与冰箱              夏日里的叫卖声  老北京的户外广告               老北京的铛铛车  老北京的戏楼 老北京的书肆 四、京城古貌  大钟寺与永乐大钟  梵宫塔影天宁寺  白云观  花儿市大街  帘子胡同与帘子  前门和前门大街  大栅栏儿 门框胡同 青云阁  宝月楼与新华门  九门之外的建国门、复兴门、和平门  城东南角楼  高梁河与高梁桥  金水河与牛郎织女桥  先农坛和一亩三分地     八大处的“两谜”和 “四宝”  老北京的“四水为镇” 后记


编辑推荐

《老北京的记忆》:亲历京城风物,回忆市井街巷;饱含京腔京韵,描绘古都风华;了解一座城市,就从历史开始,从民俗风物开始,从市井街巷的每个剪影开始。老北京的回忆,描绘旧京风华,饱含京腔京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老北京的记忆 PDF格式下载



作者今年有70多岁了,书里是他对老北京的回忆,吃穿住用、年节习俗,都是我们遥远而陌生的世界。这世界时有很多讲究,很多说法,现在已经消失或遗忘了。能在这本书里看到,学到,也不失是一种慰藉。
有时路过一些老北京吃食,会想起书上的一些内容。现在稻香村的蜜供吃上去和书里说的很像,烤肉季的老建筑也有些特色。吃炸酱面时,也会乐呵呵地数着“红黄绿白黑”的五行,也会在七夕的时候端一碗水,在太阳底下往水里扔绣花针……在旧时人们带着愉悦的心情把这些老讲究传承着,消遣着,而今天的我却只能用一种怀念的心态,去赞许自己的坚持和执着。
南方的同学告诉我,家里过年时甚至连饺子都不吃了,一家人团聚就是过年。说来也没错,然而饺子这种象征性的过年食物慢慢变成普通的吃食,到底是饺子的不幸,还是今人的庆典呢?


北京人应该看看关于北京的文化。


这本书拿在手里的感觉非常好,封面有感觉
作者一看就是多少年的老北京,写得原汁原味
北京曾经是比现在更有文化的地方啊……


老北京的记忆很好,总觉得对写小说有帮助


张善培老先生的书一如既往的好,这本也是之前看过了,因为要给一个友人送书,所以这本书当之无愧的进入了前三甲。


学习了。我爱我的北京,我的家乡。


应该是身处北京的人才有感触吧,看了没太多印象,适合看一次。


北京人的美好回忆。现如今......


很容不错 很丰富 看着很有感觉


书很好,就是比想象中要薄一点。


书到手之后与我的想象有点出入,我以为会厚一点的岂料有点薄,但是内容很丰富,是我喜欢的


看电视后强烈想买的书


很好,非常满意,送货很快!


比较喜欢!


还没看先屯着


还没读 看包装透着股怀旧 喜欢


学习用书很好。


内容似曾相识,但讲述的还算精采!


很好我觉得还可以


回味老北京的风俗。


是个负责人的作者


书中关于风俗、节令什么的有好多引证


写的还好,就是有点琐碎


作者的笔法很细腻,回忆也真实,不同于那些公式化的讲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写得出来,而且内容也挺全的算是一本描述老北京的经典之书


很详细,很好,很精彩


我是特意看了几十页才来评论的,说实话,作为一个北京孩子,都这本书不过瘾,之前在图书馆借过一本白明(片儿白)写的书,每句话看着都那么痛快,透着一股北京味儿。这本书说是老北京记忆,不如说是民俗记忆,大量的科普,少量的专门针对老北京的描写。就是知识性比较强,但没有人情味儿。


内容很没劲,抄民俗什么的一半自己流水账般的写一些就成一本书了。


看完了我好想去北京...


作者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七十余年来居于四九城。他热爱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在书里描绘了自己亲历的古都风物,勾勒出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北京。书里有老北京上巳节、中元节、重阳节的繁华盛景,有什刹海、唐花坞的良辰美景,还有白云观、古城墙、大栅栏的风情。也有戏楼书肆的风流雅趣,有蝈蝈和蛐蛐的悦耳鸣叫,还有孩子们的嬉戏欢笑。... 阅读更多


  五月风筝2010-08-04 12:36:07
  
  有多少往事,还能被收藏?
  
  最近连续读了好几本关于老北京的书,比如《城记》、《城南记事》、《北京古建筑图》、《北京四合院》、《北京天坛》、《北京的古树名木》……越读,心里积压的悲伤却是越多,而这本《老北京的记忆》,就仿佛如最后一根稻草,压在心头的那只骆驼身上,终于忍不住想说点什么了。
  
  年龄越大的人,越喜欢回忆,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高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天天中午在外公家吃饭。和他四目以对,他一边煮了点汤菜给我,一边开始谈起他的过去。从他的语气里,我可以听出,他是如何的缅怀那段解放后到文革前的日子——“那时候一斤菜才多少钱?两分!那些海鲜啊,比土还便宜……再看看现在,这日子是人过的吗?一斤菜两块五,一斤猪肉还要十几块……”所举的事例不外如此,我听得耳朵长茧,且当时单纯的接受了政治教育,所以便不厌其烦的和他争吵,试图告诉他现在的日子不知多美好。
  
  看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想起早已仙去的外公,还有那段往事。也许,这本书所带给我的感觉便是如此吧,像一个老人,在絮絮叨叨的谈论他的历史,他那个时代所看到的听到的人和事。所不同的是,现在已经慢慢的懂得去理解和体会那种过去的美好,还有老人所拥有的那种珍贵的阅历。所以,也开始能走进作者的世界。
  
  作者的确是一位老人,土生土长于北京七十余年,相当于跨越了近一个世纪,他所见到的北京,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不断的在变幻中发展的北京。他是如此的热爱这片土地,所以不厌其烦的,用最繁琐和细腻的笔触,去描写那些过去的文化、人情风俗、美食雅趣、岁时佳节、古貌建筑……很惊讶于,他对往事的记忆是如此的细致,经历了那么多年,还依然记忆犹新,每个地点,每个名号,都一一清晰的记录下,犹如用摄像机拍下的精美画面。
  
  作为北京文化,这是一本值得收藏和参考的书。它凝聚的是作者对老北京真挚的爱,也将所有早已消失在时光机器中的旧光阴,记录了下来。即使现在能留在北京这片土地上的,只有书中的不到百分之一的内容,但是,毕竟有人记得它们存在过,曾经是当时的人所珍惜和喜爱的,便也就值得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有多少往事,还能被收藏?只能化成尘埃,消失在空气中。即使有许多人在不断的追忆和惋惜,北京这片土地越来越失去它的文化价值,但是,那种无奈,却无法阻止那些利益熏心的人的推土机前行的。我们的北京,也许最终残留的只有故宫这个小小的博物馆,而所有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产,都将消失在人们的回忆里。
  
  


  北京对于国人来说是国家的首都,对于外人来说是中国的代表,那么北京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他是我们生活的土地,他,首先是我们的家园,即使是记忆里的破败也是一种美丽,就像怡然而安详的老者,在午后斜阳的余光中,在婆娑摇曳的树影下,在幽深而隐秘的胡同深处,在规整而敞亮的四合院的门廊里,缓慢的抬起满面摺皱的面庞,那里面藏了半个多世纪的生活痕迹,一点一滴渗进悠然展开的笑靥中和倦懒的被拖长的尾音里。
  
  当红砖绿瓦的消逝逐渐驱散了慢步的人流,高楼大厦的拘谨困顿了无间的交流,繁忙取代了安逸,简洁替代了讲究,与时俱进的潮流搁浅了“慢”,终是要消亡了那份绵长而细腻的情感之伤,如同每一座古城的迁徙变更,有的用杀戮掩埋了废墟,有的用精神蚕食了文化,还有一种叫做取舍,没有人能说清取舍的准则,只能看到取舍的结果,当变逐渐的取代各种不变之时,所有的不变只能默默的哀叹,直至被文字亦或影像记取,留待为忆旧的信物。
  
  《老北京的记忆》就是这样一本书,也是张善培老爷子的忆旧之作,他笔下的老北京还沾染着老舍先生的余温,尚为我父母一代的成长相伴,及至我的童年,又有许多习性随风飘逝,只留下了念想的残影,即便如此,我却依然对往昔有着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虽然无形无踪,却弥散不去。这一种情怀,就是张老爷子在书里物化的种种。
  
  纵观全书,老爷子的文字很是客观谨慎,也许是年纪使然,那些旧的习俗,老的物件,生活的细节都描写的细致入微,甚至于引经据典铺陈的全面而周详,不过情感上却略有隐忍,更多的注重于客观的陈述,像“古城墙旁的忆旧”那样的抒情委实不多见,从而也就决定了在这篇忆旧的集子里更多的是为我们还原古都旧貌,理性的为我们讲述老北京人的生活。
  
  作为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加之又属于本家,张善培老爷子之于我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在他笔下有一些事物确实我也不曾经历过,只是被长辈们偶有提及,比如各种节气的讲究,并非一一都会做到,这里面有着一种南城文化和东西城区的差异性问题,有一些节庆,早年间,平民常百姓也不是样样都要实行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讲究,虽然还会被时时的念叨,不过多是作为一种意象而已,比如二月二,龙抬头,都知道要去理发,但是已经并非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亲为一番了,再比如正月十五的花灯自然也是很少有人挂了。但是立春时候的春饼,立秋时候的贴秋膘,却依然被保留下来了,不得不说老北京人的众多“好”(四声)里面,吃是首当其冲的。
  
  在美食雅趣一节里,老爷子讲了很多吃食,但是其实并不全,只老字号这一话题就可以大书特书,可能因为存在时代的错位,老爷子更加心心念念的是旧时街头小巷的叫卖声,而对于我来说,却是辗转于四九城的老子号,因为身为崇文人,对家门口的店铺尤其熟悉,全聚德的烤鸭,鲜鱼口的炒肝,都一处的烧麦,龙潭湖的豆汁,老正兴的驴打滚,艾窝窝,六必居的酱菜,功德林的素菜,小肠陈的卤煮,门框胡同的褡裢火烧和爆肚冯,这只是记忆之舟的一点点泛滥,也只归为吃里的小吃中的部分,更只为南城的点滴,尚有同仁堂,稻香村,瑞蚨祥,内联升等等各个领域的知名店铺未曾提及,及至今日90%以上的老字号都消失了,只有像全聚德,稻香村这样与时俱进,发展为集团式的品牌的企业活得倒很坚挺,但是其实有很多东西都已然变味了。
  
  吃之后是玩,老北京人好玩,提笼驾鸟的是爷,琉璃厂的字画玉器,玩的是雅,天桥的耍巴式卖艺,看的是俗。更有花市的花鸟鱼虫市场,谓之活物的赏玩之地。而老爷子在书中言及的玩,是更加平民一些的游戏和玩艺,我小时候已然难见的兔爷儿,和我现在依然每年要逛的庙会。
  
  相较而言,历史影像于我来说也是更为陌生的部分,那些半个世纪前的生活真的已经成为老人的记忆了,而我的记忆是在这层记忆之上叠加后略为扭曲的另一层印记。胡同和城市的消弥,不只有关一种生活,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事实证明,北京的文化生活有着出乎意料的广阔,就像在严寒中蹒跚的行者,一层又一层的外衣,裹挟着这座古老的都城,我总觉得张老爷子笔下的老北京比我眼中的还要久远,久远到很多事物已然被世人忘却了,而我经历的旧城,正处于忘却中,所以我总是想试图抓住一点什么,让它不至于只剩下单薄的身躯,甚至于赤裸而行,但是我知道很多时候,一切皆为枉然,那么我只能选择尽量的把它填充进大脑的空白,好好的珍惜着。
  
  如果你在《老北京的记忆》中看到了一个更为遥远,更为陌生的老北京,其实你不知道还有一个重叠在这层影像之上的缩影,正在追赶着它,注定会一同沉入时空的旋涡里,但是我知道它永远不会在我的记忆中消亡,那是我们二代人的北京。


  偷爱警/文
  
   关于北京,紫禁城,皇帝呆过的地方,天子脚下……,这样的比喻比比皆是,对于北京的记忆,多来源书本上的勾勒与介绍。北京城就如同中国的心脏,即神圣又神秘的地方,那京味十足的北京小吃,京腔调调的京韵大鼓,日晒风化的古城墙,都成为不可多得的城市财富。
  
   老北京的记忆中,保有十足的京味、京髓、京韵。老北京里面有许多的讲究,涮羊肉要怎吃、爆肚要怎么选、蜜饯要分等级的,一道道复杂的工序,可以看出北京人对吃的讲究与精细。北京人更善于发现吃的方法和对味道的享受。能够发现吃的戏法,能够将吃出来的经验和说道发展成为一种城市文化,被当地人所传承,并且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引来世界各地吃客的赏识与品尝。
  
   开篇24节气的排序方法,不但从每个节气的产生由来,到每个节气中所要隐喻的祈福与诉求,一件件的娓娓道来,周密的穿插着北京的特色风貌,从中引线出北京自古有之的传统文化精髓之处。
  
   历史影像和京城古貌,透过北京北京著名景点和人文景观,来衬托出北京现代与过去的不同,或许作为北京人已经将这样的记忆封存起来,有些人还在追随着这样的脚步依稀的搜寻着,而更多的年轻人,只能通过作者收集和描写的文字之中,找到那一点点过去的印象。
  北京发展的很快速,关于北京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破坏,在疏远着故去的历史,也在追溯着历史封印。
  
   书中写到很多饮食文化、古韵文化、历史积淀,都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北京文化这个小圈子之内。很多文化、风俗、习性俨然成为全中国,乃至海外国家的一种共享盛宴。单一的来讲,书中对饮食与节气的关联文字较多,而关于历史与风貌的文字少了许多,很大程度上来讲,作为一位生活在北京70多年的古稀老人来讲,他所看到和听到的北京记忆,已然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文中提及的事情,保留下来的文化在一点点的萎缩,甚至在一点点的退化,到底是历史的车轮碾压了过去的更迭,还是西方文化的强烈注入触动了中国传统基石的松动。老人想用一种记忆来承载历史的更替,不要忘记和摒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韵精髓所在。
  
   张善培老人的《老北京的记忆》,更像是中国的记忆,仅有200多页的文字,却足以成为不可多得的一部文化参考书,内容特别丰富,对于知之甚少的年轻人来说,可以从很多文化描述里面,找到老辈们信奉的文化答案。故画作插图与书中的文字联系在一起,更加具有历史的气息韵味。甚至我们可以通过文字与字画的结合,嗅到一点点北京地方民间的兴荣昌盛的古香味。
  


  虽然出生在北京,成长也没离开过,但由于骨子里是南方血统,所以始终对北京的传统文化不是十分了解,甚至连“老北京话试题”都答不好,对北京多少有些陌生感。
  有时候羡慕那些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可以从小听着长辈的北京话和北京故事长大。
  朋友推荐了一本《老北京的记忆》,正好弥补了我儿时的缺憾。
  这本书没有站在所谓的历史角度,或者说某种高度去讲北京,而是以一个长者的姿态,从身边的小事儿说起,把老北京的传统风俗、人文历史娓娓道来。如同在四合院的阴凉下,边喝茶,边听一位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
  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工具书,每到一个农历节日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翻翻,查查这个时候有什么讲究,该吃什么,该做什么。因为书的第一部分便把一年当中每一个农历节日都详细介绍了一遍,从历史渊源到风俗习惯,一一涵盖。
  我比较感兴趣的两个章节一个是美食雅趣,还有一个是京城古貌。
  前几天带外地同学去后海吃九门,吃了个够,结果一个老北京说我点的大部分都是老北京回民小吃。后来看这书里提到的豆汁焦圈炸灌肠之类才是最北京的。
  提到京城的古貌,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无奈。梁思成年代已无力回天的损失在这就不提了,现在仅存的一些古旧民宅都难逃厄运。北京古建保护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推土机的速度,最具京味儿的胡同,被成片成片的拆除。
  大栅栏是我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每每看到那些中不中洋不洋的房子里卖着H&M、挂着ZARA,就非常不舒服。这就叫所谓的与国际接轨吗?在王府井,西单,无可厚非。可这是在古老的前门楼子旁边,改成这样根本不配大栅栏这个名字。
  最近看到鼓楼北侧已夷为平地,说是要学习大栅栏修建古文化街,我只能再次表示无奈和遗憾,默默地叹息着。我们还能给后代留下什么?任何重建都无法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过去的一切其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血液,多少代人之后,它仍然存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