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中医昆仑

张镜源 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张镜源 编  

页数:

446  

字数:

363000  

前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夺目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它仍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民族体魄康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文明的结晶,是勤劳聪慧的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奇迹。它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哲学内涵。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医药人、一辈又一辈名医大家的实践探索、薪火传承一总结完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丰富的医学内容、实用的制药技术。具有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应诊灵活、普适简廉和预防保健作用显著的巨大优势,在世界医学之林独树一帜,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医疗保健事业,已经并正在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精诚合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怀和指导下,为中华近现代百年来贡献卓著、深受敬仰的150位中医药学家,编撰出版了这部大型传记丛书《中华中医昆仑》。丛书以传主姓名为卷名,生年为卷次,每卷3万字,10卷为1集,共15集;采用评传体裁,记载他们的生平事迹、医术专长、学术思想、传承教育、医风医德、养生之道和突出贡献,使这些宝贵的医学成就和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千古流芳。 丛书取名《中华中医昆仑》。昆仑山,被尊为“万山之祖”,柱西北而瞰东南,立中国而凭世界,凌驾乾坤、巍然屹立。以其高峻豪迈、绵延起伏的磅礴气势,寓意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和永不衰竭;以其挺拔雄伟、高耸入云的恢弘气魄,彪炳一代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杰出贡献和不朽勋业。 丛书入选传主,从全国范围推荐遴选,遍及中医药界各个领域。有临床家、理论家、药学家、教育家、医史文献学家;有名师亲授、世医家教、学派传人、院校毕业和自学成才者;有师徒并驾、父子齐名和伉俪联袂者。他们学术造诣深厚、诊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学科地位崇高、科研成果丰硕、医风医德高尚、国内外影响较大,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近现代百年来中华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 丛书的出版,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造就中医药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填补了我国为著名中医药学家大规模撰写传记的空白;也是一项抢救性工作,因入选传主已仙逝过半,许多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日见散逸,将之收集整理、编撰成书,功垂后世、利国利民;更是一项承前启后的工作,总结传主经验,传承中医药伟业,继往开来,光耀世界医学之林。这部医文结合,富蕴历史性、学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的鸿篇巨制,对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及全球关注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各界人士,都有重要的参考和阅读价值。 丛书的编撰出版,是一项巨大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在策划、撰写、编辑、出版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并组织专家对全书进行终审;数百名专家、学者亲,临指导,参与规划;有关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中医局(处)给予大力帮助;传主及其亲属、弟子热情支持、密切配合;撰稿人深情满怀、辛勤笔耕;编审专家尽心竭力、精工细琢;关爱中医药事业的企业家热心公益、慷慨资助;全体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无私奉献,这一切使丛书得以顺利出版。对此,我们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和资料搜集困难,加之水平有限,难免有疏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浩浩汤汤,发端于远古,奔向于未来。百年对于历史,不过是短暂的瞬间;百人对于万众,不过是沧海一粟。然本丛书所记载的百年百人,则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中医药发展史上辉煌的篇章和光芒闪烁的璀璨星辰。 张镜源 2011年6月

内容概要

  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民政部批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是:组织研究攻克疑难病症,探讨研发中药及保健新产品,学术交流,专业培训,国际合作,书刊编辑,展览展示,咨询服务。
  张镜源,山东海阳市人,现任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曾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曾在陈毅、万里、谭震林、叶飞、张彦五位领导身边做秘书工作。离休后,立志在有生之年为中医药事业做些有益之事。在多方支持下,带领全体编审、工作人员用了三年时间,为中华近现代百年来1
5
0位著名中医药学家编撰出版了这部弘扬中医文化的大型传记丛书《中华中医昆仑》。以此献给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体魄康健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中医伟业。

书籍目录

岳美中卷
 虚心勤奋自学成名
 经方大师屡起沉疴
 重视辨病善用专方
 有胆有识有方有守
 老年医学开拓创新
 立足经典引领学术
 振兴中医中流砥柱
 中医使者载誉亚欧
 传道解惑呕心沥血
 尊师重友诚恳待人
 醇雅诗情寄意言志
沈仲圭卷
 名医门下自觅径从流溯源初闻道
 哺育桃李勤耕耘提携后学重基层
 主张寒温本一体治疗温病成一家
 化整为零勤写作百万著述惠杏坛
 渊博融通造诣深精于杂病除难症
 ……
秦伯未 卷
赵锡武 卷
韦文贵 卷
程门雪 卷
黄文东 卷
赵心波 卷
董廷瑶 卷
吴考槃 卷

章节摘录

两年后,山东沦陷,岳美中返乡当小学教员,后到唐山市行医。1946年,岳美中赴北平参加全国中医考试,取得中医师执照。岳美中专用古方治病,时起大证,成为唐山地区最著名的中医。 实践中,岳美中逐渐认识到专执古方亦有不足,他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总结出:只学伤寒而不精,容易侧重温补;单学温热而不博,容易涉于轻淡。必须学古方而能人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强调“治重病大症,要用张仲景的经方;治脾胃病、虚弱证,用李东垣的效方较好;治温热症及时病,叶派方剂细密可取”,只有因人、因证、因时制宜地选方用药,才能恰中病机。岳美中熔古方、时方于一炉,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20世纪50年代初,岳美中在中医学术上博采各家之长,对李东垣、朱丹溪、王肯堂、张景岳、赵献可等医家的学术经验,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的温病学说,王清任的瘀血学说,傅青主的女科治疗经验,以及近代恽铁樵、唐容川、何廉臣、张锡纯等医家的思想,均博观约取,终于使自己在中医学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总结以前的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执死方以治活人,即使综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弊。他主张医药结合,重视对复方和药量以及药味配伍规律的研究和运用,并身体力行,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组方用药是中医治病的特点。方剂的组成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按照一定的原则由许多药物组合在一起的。因此学习方剂要“在药物配伍和方剂组成历史演变的痕迹中,寻求它的规律性”,“只有善于学习和使用成方,才能掌握中医学方剂配伍的精华和用药独到之奥妙”。这种治学方法,不仅可以为临床一些病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而且可以使辨证论治的理论得到丰富和深化。 岳美中认为,成就学问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勤奋苦学、良师益友、天资善悟。其中勤奋最为重要。他谦虚地说:“论天分,我至多是中中之材。如果说掌握了一些中医知识而能承乏医务,所靠的一是‘勤’,二是‘恒’。”几十年来,他基本是“日里临床夜读书”。临床常无假日,读书必至子时,以致于“午夜之后岳美中窗口的灯光”,成为中医研究院的一道风景线。即使是出国为外国元首治疗时,也是有空就读书,手不释卷。由于常年伏案,他胳膊肘下面磨起了大片茧子。60岁后,他还近乎苛刻地规定了几条自律:一、要有恒。除极特别的事情外,每日按规定时间温课,不得擅自宽假,时作时辍。二、要专一。不得见异思迁,轻易地改变计划。要有始有终地完成一种计划后再做另一种。三、要入细。不可只学皮毛,不人骨髓;只解大意,不求规律;只涉藩篱,不至堂奥。入细,要防止轻淡,轻淡则流于薄弱,薄弱则不能举大证;还要防止琐屑,琐屑则陷于支离,支离则不能集中主力,也不能理细证。四、戒玩嬉。忌看小说,非星期日不着棋,不赋诗,非有应酬不看戏。五、节嗜好。衣食方面,不求肥甘,不务华美,随遇而安,自甘淡泊。否则必致躁扰不宁,学术上难于探深致远。此后,不独茶酒不事讲求,即书画篆刻,也不宜偏好过多,免得耗费有限的光阴。耄耋之年,岳美中自检,除在旧体诗词方面,有时情有难禁,占了一些时间外,其他都尽力遵守了。 岳美中习医的另一个特点是十分注重临床。他在长期习医过程中体会到,“中医学术的奥妙,确在于临床”,只有长期深入临床实践,才能人细地掌握生命和疾病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疗效,领悟中医学的真谛。他从医50余年,从未脱离过临床。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后,他结合医疗和科研任务,对很多病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参加和主持了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和研究;参加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主持了同解放军三。二医院合作进行的急性肝炎的治疗和研究;结合保健工作,进行了老年病的治疗和研究;特别是长期进行了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他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对这些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丰富的临床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特色。 岳美中认为,做任何一种学问,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无师自通,所以他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学习。在唐山时,有位医师精针灸之术,擅长用祖传的“大灸疗法”,能起大证,但年事已高,其术秘不传人。为防绝技失传,岳美中虽年过五旬,仍执弟子礼前去求学,每至入夜,即趋聚灯前,问难请业,无间风雨,终于掌握了这套疗法。他晚年已有盛名,仍然十分注意从同事处体察、吸收其特长和经验。 岳美中不仅博学多才,而且非常谦虚。常常在治好病人后,别人由衷赞赏他的医术和疗效时,他却带着浓重的唐山口音风趣地说:“我又捡了一个‘驴镫’!”(冀东乡谚“瞎子捡驴镫——碰到脚上了”,是凑巧碰上、侥幸成功的意思) 岳美中说,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助人、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误人、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真可以说是病人的“司命工”。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并非就一定能治好病,但不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做一名医生,有两条至为重要,一是治学,二是临证。治学,要忠诚学术的真理,直至系之以生命;临证,要真诚地对病人负责,此外别无所求。只有这样,才能认真坦诚地对待患者,谦虚诚挚地对待同道,勇敢无畏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地对待成败。岳美中正是从这样的职业良心和责任出发,几十年倾心以赴,刻苦读书,注重临床,广收博取,熔铸升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中医学家和医术精湛的临床家。 P8-10


编辑推荐

  张镜源主编的《中华中医昆仑》采用评传体裁,记载了150位中医药学家的生平事迹、医术专长、学术思想、传承教育、医风医德、养生之道和突出贡献。这些传主,从全国范围推荐遴选,遍及中医药界各个领域。有临床家、理论家、药学家、教育家、医史文献学家;有名师亲授、世医家教、学派传人、院校毕业和自学成才者;有师徒并驾、父子齐名和伉俪联袂者。他们学术造诣深厚、诊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学科地位崇高、科研成果丰硕、医风医德高尚、国内外影响较大,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近现代百年来中华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本书是《中华中医昆仑(第4集)》,传主有岳美中、沈仲圭、秦伯未、赵锡武、韦文贵、程门雪、黄文东、赵心波、董廷瑶、吴考槃等10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中医昆仑 PDF格式下载



都选自名老中医,弘扬中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