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与学的统一

王雪凌 王雪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1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王雪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1出版)  

作者:

王雪凌  

页数:

247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与学的统一》试从认识论的视角,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以探讨师生主客体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及其教授活动和学生及其学习活动的本质特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师生双方应如何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这一分析不是机械地将哲学、教育学之定义移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而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本身的思考,目的在于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与学统一的内在规律。

书籍目录

导论 教与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永恒主题 第一节 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重要历史活动 二 高校理论课教学:历史和现实 三 坚持教与学的统一:加强和改进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和对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 一 理论教育的实践:理论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 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历史和现实 三 教与学的关系:理论教育研究中一个尚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特色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和客体 第一节 作为哲学范畴的主体和客体 一 实践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二 实践一认识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教学领域的主体与客体关系 一 关于教育教学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争论 二 教学活动的本质:一种特殊的实践一认识复合活动 第三节 从主客体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一 理论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矛盾运动 二 教师:理论课中的教学主体 三 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认识主体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师及其教授活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力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一 理论课教学: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二 理论课教师:理论教育的主力军 第二节 传道和引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任务 一 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二 引导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 三 帮助学生实践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 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教师活动的认识论分析 一 社会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 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第四节 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影响教授活动的关键因素 一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 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分析 三 在教学实践中造就优秀的理论课教师队伍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及其学习活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一 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 理论课教学中的学习活动:大学生科学世界观自我塑造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学生活动的认识论分析 一 学生认识发展中的一个环节 二 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第三节 学生的主体性:影响理论学习的重要因素 一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特点 二 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其主体性的发挥 三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第四章 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坚持教与学的统一 第一节 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 一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学好理论的重大意义 二 围绕根本目标开展理论课教学 三 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 四 增强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二节 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启发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能动性 一 启发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三 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第三节 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一 实践马克思主义是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 有效实施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 第四节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习马克恩主义理论的坚强意志 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需要坚强的意志 二 自觉锻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意志 第五节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弘扬马克恩主义学风 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 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第六节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良好习惯 一 积极参加教学活动 二 培养问题意识 三 独立思考 第七节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结束语 从认识论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一个有待深化研究的时代课题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特殊的实践结果:学生思想的变化  理论课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从而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主观世界,促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学生思想的变化是理论课教师实践活动的结果。  与以物为客体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相比,理论课教师教学的实践结果是人的内在思想的变化,不是物的外在形态的改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活动既能引起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上的变化,也能影响学生的智力和技能的发展。当然,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实践活动相比,理论课教师的实践结果突出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变化。  学生思想的变化是内在的,必须通过学生的言行来体现,且需要长时间方能真实地表现出来。它不像生产实践的产品那样立即可以检验合格与否,即能在短期内准确地加以测定,而是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言行进行长期观察。检测学生的思想变化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理论课教师教学所产生的学生思想的变化这一结果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学生思想的变化绝不只是理论课教师教学活动的结果。学生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之中,其思想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


编辑推荐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教与学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失为深化教育研究、改进理论课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王雪凌编著的这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与学的统一(一种认识论分析)》就是对这一重要课题展开的有益探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与学的统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