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市文化自觉与文化深圳建设

彭立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彭立勋  

页数:

464  

内容概要

  《深圳文化蓝皮书2012:城市文化自觉与文化深圳建设》论述了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深圳培育城市文化自觉的成就和经验,并以高度文化自觉意识,分析了深圳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对如何打造“文化深圳”、建设文化强市进行了深度研究。从培育城市核心价值和入文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文化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推进城市文化改革发展的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可供文化研究和实践决策参考。

书籍目录

总报告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争当文化改革发展的排头兵--2012年深圳文化蓝皮书总报告专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深圳十大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自觉与文化深圳全面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不断提高深圳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深圳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自觉研究建设文化强国的特区使命深圳的文化创新与科技自觉文化深圳与深圳质量城市人文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培养法律信仰 提升市民素质公共文化服务2011年深圳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年度报告新社区新技术新资源新文化--关于城市社区转型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大运文化遗产与后大运时代深圳文化的提升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无中生有 星火燎原--从三“华”现象看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圳道路基于社会网络思想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发展策略创意城市理论对深圳发展的启示融合创新:深圳“文化+科技”城市建设模式深度研究深圳市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粤港澳背景下的深圳当代艺术产业集群研究新媒体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圳中青宝互动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经验与启示文化体制创新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金融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版权评估在“文化+金融”模式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国内外发达地区文化基金运营管理办法及借鉴参考与借鉴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2011年度报告法国振兴文化产业政策动向及其启示国际大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深圳的启示--以纽约、伦敦、东京、柏林为例

章节摘录

  观念与深圳存在着天然的内在关联。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可以发现有一类非常特殊而稀少的城市,是应名而生的,或者说是被“设计”出来的。这类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承担某种特殊的政治使命、实现某种特殊的功能,城市建设都在某种既定观念设计主导下启动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深圳也是这种被“设计”出来的城市。31年前,邓小平“选择”了深圳,“在中国的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深圳从此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征程,肩负着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使命,以特殊的政策体系和地缘经济为载体,以31年的跨越,书写了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壮阔篇章。  具体来说,深圳如同文艺复兴时的佛罗伦萨那样,它孕育了新观念产生的各种现实条件,我们不妨仍然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略作分析。  一是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深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路先锋。在这里,经济开放最早得到实行,市场经济因素最早得到培育和发展,外资企业最早得以大规模引进。这是深圳产生新观念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试验权”的确立和保障。邓小平同志和此后的历届中央领导,都对特区建设给予了热切关怀和全力支持,鼓励特区开拓创新、敢闯敢试,这是深圳观念得以产生的最大的政治保障。比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如果没有小平同志的支持,就不可能得到舆论上的广泛宣传,也不可能在国庆35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重要标语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游行队伍中。  三是深圳主流城市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深圳的文化有自己的主流特色,这就是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深圳文化是创新型文化,开拓创新是深圳的精神特质和行为方式,普遍存在于机关、企业、社区乃至市民的思维习惯和寻常日用之中,汇集形成了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文化标识;深圳文化是智慧型文化。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城市文化自觉与文化深圳建设 PDF格式下载



好文集,值得慢慢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