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莎士比亚  

页数:

595  

字数:

549  

译者:

孙大雨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英国文豪,以他的天才创作了37部诗剧,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本书收入莎翁4部最重要的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斯》,是我国著名教授孙大雨先生多年潜心于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和翻译的重要成果。孙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用诗体翻译莎士比亚诗剧的学者。他的译本以他本人所创建的音组体制的五音组素体韵文移译原文的五音步素体韵文,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哈姆雷特
第二部分李尔王
第三部分奥赛罗
第四部分麦克白斯

章节摘录

书摘哈姆雷特 求众位天使和神差护佑我们!不管你是个善鬼还是个邪魔,带来天上的祥氛,抑地狱的煞气,不问你存心恶毒,或用意仁慈,既然以这样可交谈的形态到来,我对你要说话:我叫你哈姆雷特,君上,父亲;丹麦王,啊,回答我!莫使我不耐困惑而爆炸;告诉我为什么你那按教规下葬的骸骨,在棺内挣破了尸衣而出;为什么那坟墓,我们眼见你安葬在里边,张开了它那沉重的大理石巨颚,又把你吐了出来。是什么意思,你这具尸体,重新全身披亮甲,又复到这月光明灭中徘徊,使黑夜吓人;使我们,造化的玩物,心神震颤得有如那瑟瑟的摇旌,缭乱着魂梦所不敢沾的荒沧怪想?你说,为什么?因什么?我们该怎样?近侍 可未曾动怒;镇静和悲伤争着要表现她最高的德性。你见过阳光里下雨吧;她一边微笑一边掉着泪,要比单零的悲喜或忿怒透露着更高超的德性;轻盈的浅笑游戏在她红透的唇边,像茫然不晓她眼中有何宾客在;那泪珠往下坠便比如珍珠的坠子脱落了钻石穿的链。总之,悲伤会变成最可爱的奇珍,如果悲伤能使大家都像她那样美妙。麦克白斯 时间啊,你在我挥动杀手锏之前,竟已先着了飞鞭;迅疾的意向休想能实现,除非有行动陪随;从今往后,我心中第一个意念便得是手里第一个行动。就在此刻,为使意念变实事,想与于要同时并进:我要突然去袭击墨客特夫的堡垒;攻占淮辅城;把他的妻子、儿女、同他有血缘关系的一切不幸者都付诸剑刃。决不蠢材般夸口;我意向冷却前,要办到这正经:但莫再见神见鬼!这些个近侍此刻在哪里?去来,引我去他们那里。法兰西 向你两位姐姐作别。考黛莲 你们这两颗父亲心目中的珍宝,考黛莲潮润着眼睛和你们分手。你们的本性如何我全都明白;只是为妹的不愿敞口言明你们的过错。好好地爱着父亲。我将他付托给你们所自承的敬爱;但是啊,如果我不曾失掉那恩宠,我愿将他付托给较好的所在。跟你们再会了。雷 耿 我们的本分不用你来吩咐。刚瑙烈 你快去学习些抚慰夫君的妇道,他肯收受你也算是命运舍慈悲。对父亲的顺从你用得太过刻啬,那么你不肯给人正合该人家给你也照样地不肯。考黛莲 凭百褶千层的奸诈隐藏得多么巧,时间自会显露她本来的真面貌;遮掩着罪恶的人们最后总难免羞辱到来把他们嘲笑的那一天。祝你们亨通如意!法兰西 来吧,我的明艳的考黛莲。刚瑙烈 妹子,关于可说是跟我们两人都有份的事情我还有不少话说呢。我想今晚上父亲就要离开这儿了。雷 耿 那当然是,且是跟你们走;下个月就轮到我们。刚瑙烈 你瞧,他岁数大了,多么变化不定;我们过去的观察只怕还不很到家呢;他向来最爱妹妹,如今下的多么坏的判断丢掉了她,是不用说得也谁都知道的。雷 耿 那是因为他年纪大了,人就懵懂了起来;可是他素来做事,总是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刚瑙烈 他最好最健全的年头上也只是鲁莽罢了;那么,岁数一大,我们指望着要生受他的不光是习惯成了自然的短处,还得吃他老来糊涂和刚愎任性的亏呢,那才不容易办。雷 耿 就说赶掉铿德那一类的任性乱来,我们大概也得受领些吧。刚瑙烈 法兰西还在跟他行作别的礼。我劝你让我们合在一起;要是父亲还揽着权任着他的老性子干下去,他刚才把君权交出来只会闹得跟我们过不去。雷 耿 我们再想一下。刚瑙烈 我们一定得有个办法,而且得赶快。洛窦列谷 伊耶戈!伊 耶 戈 你说什么,高贵的知己?洛窦列谷 洛你想,我该怎么办?伊 耶 戈 哎也,上床去睡觉。洛窦列谷 我该去跳水自杀。伊 耶 戈 哦,你若是去那么干,我从此将永不跟你好。唉,你这傻瓜的士子!洛窦列谷 活着如果只能受苦,再活下去就成了发傻;当死亡做了我们的郎中的时候,他开的药方就是去死。伊 耶 戈 啊!坏透了;我睁眼看到这世界有四倍七个年头了,而自从我分得清什么是优惠、什么是损害以来,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有人懂得怎样去爱惜他自己。“为了爱一只野鸡,我要去跳水自杀”,我肯说这样一句话以前,我宁愿跟一只狒狒易地而处,让它来做人而我去当狒狒。洛窦列谷 我应当怎么办?我承认这样痴心很丢脸;但是我的德性没有本领去改好这个。伊 耶 戈 德性!值几个钱!我们是生就的这么样,或那么样。我们的身体是一所花园,我们的意志是个园丁;所以,若是我们要种荨麻或是播莴苣,栽香薄荷和耘除百里香,播种一种草或分植好多种,让它荒芜闲置着还是精耕细作,哎也,那力量和究竟怎样做的权力是在我们的意志里边。假如我们生命的天平没有一只理智的秤盘去均衡情欲的另一只,我们天性里的气质和卑鄙也许会引导我们到最乖张怪诞的试验上去;但是我们有理智去镇定我们热情的冲动、我们肉欲的激发、我们放浪不羁的淫荡,而据我看来,你们便把爱情叫作是情欲那玩意儿的另外一种或一枝分蘖。洛窦列谷 不能是那样。伊 耶 戈 这只是性情脾气里的淫欲、意志的放纵罢了。来吧,做个男子汉。跳水自杀!把猫儿和没有睁眼的小狗去淹死。我已经声言过是你的朋友了,我现在承认我把自己用最结实不过的缆索跟你的真价值拴束在一起;我从来也不会比现在这样更能帮你的忙了。口袋里放着钱;跟踪着这场战事;用一蓬假须髯丑化着你的面貌;我说,口袋里放着钱。玳思狄莫娜不可能长继续爱着那摩尔人,——把钱装在口袋里,——他也不可能老爱她。在她身上先来了个猛烈的开始,你将见到一个同样凶暴的破裂;把钱装在你口袋里。这些摩尔人的意志好恶无常;——把钱装满你的口袋:——这食物现在对于他香甜甘美像仙桃,不久会对于他奇苦难堪像黄连。她一定得改换年轻的:当她受用够了他的肉体的时候,她准会发现她挑错了人。她准会有变化,她准会有:所以,口袋里放着钱。假使你非叫你自己打入地狱不可,去用一个比淹死较为愉快的方法。钱弄得越多越好。假使一个浪荡的蛮子跟一个刁钻古怪的威尼斯人之间的假装的神圣和脆弱的信誓敌不过我的灵敏机巧和地狱里的族众们,你准定会受用到她;所以,得弄钱。滚他妈的跳水自杀!那样干会整个儿出岔子:奉劝你还是为享受到了那欢乐而给绞死,可莫要淹死了而弄她不到手。洛窦列谷 你将赶快满足我的希望吗,假使我信赖那结果?伊 耶 戈 你可以拿稳我:去,去弄钱。我屡次告诉过你,而且现在又一再对你说,我仇恨这摩尔人:我的行动准则铭铸在我心里:你的也并不缺少一点儿理由。让我们联合起来对他报仇;假使你能使他戴绿头巾,你对你自己做了件快乐事,对我做了件开心事。时间肚子里会生出许多事情下来。开步走;去吧:预备好你的钱。明天我们再谈这事儿。再会。洛窦列谷 我们明天早上将在哪里碰头?伊 耶 戈 在我的住处。洛窦列谷 我会及早来看你。伊 耶 戈 得了吧;再会。你听到没有,洛窦列谷?洛窦列谷 你说什么?伊 耶 戈 不许再说跳水了,你听到吗?洛窦列谷 我改变主意了。我要去卖掉我全部的地皮。 伊 耶 戈 这样,我总叫傻瓜当我的钱袋;因为假使跟这样的蠢货鬼混,简直是侮辱我财源滚滚的机巧,除非为好玩和实利。我恨那摩尔人,而且外边都以为他在床褥间替我行使着职权:我不知真不真,可是仅仅为那样的怀疑,我就得采取行动,仿佛确有那件事。他对我很器重;我更好对他达到我目的。凯昔欧是个适当的人儿;且等我来想想看:拿到他的位置;且要用双料的毒辣手段,显见我意志的光荣伟大;怎么样,怎么样?咱来捉摸一下看:过了些时候,谗妄奥赛罗的耳朵,说他跟他老婆太亲昵:他一表人材和模样温存容易启疑窦;生就了叫女人失身。这家伙,这天性开诚豁达的摩尔人,看来好像是老实人他以为真诚实,跟驴子一般能给穿了鼻子轻轻地牵着走。有了;想出苗头了:地狱与黑夜准把这骇怪的新生带到天光下。 [下。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序《哈姆雷特》这部莎士比亚最闻名的杰作,也是他四大悲剧诗中最早、最繁复而且最长的一部,大约在一六○○年到一六○一年他写作了初稿。一六○三年在伦敦出版了它的“坏”第一版四开盗印本,文字与内容粗疏而且缺漏很多;第二年,一六○四年,二版四开本问世,文笔与旨意大有改进,剧辞行数增加了几乎一倍:前者仅两千一百四十三行,后者约有三千七百十九行。但即令这个比较完整的版本也并非莎氏自己所监印的。有一个说法认为那个早先的较差的本子可能根据一家书铺雇了速记手,趁剧本在戏院里演出时偷记下来的笔录本排印的。莎氏作为戏剧班子里的成员,当时不会把他的演出底本印刷成书出售,因为那样做被认为会妨害戏院的营业,有损于他的剧团和他自己的权益。莎剧学者们比较和研究的结果,认为一六○四年所印的二版四开本的文字,非但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内容含义上也精采优越得多,有一些段落提高到一个超凡卓绝的境界,远非初版四开本可比。这就显示出它的印刷底稿多半是莎氏的修改增订本,却不知怎样会被偷窃抄录了去付印,当然决不是剧本在戏院里上演时所速记下来的剧辞。所以比较可靠的版本是莎氏逝世后,他剧团里的两个同伴与好友海明琪(John Hemminge,1630年卒)和康代尔(Henry Condell,1627年卒)两人在一六二三年为他出版的对开本全集(少掉《Pericles》一剧)里的版本。但这个版本也有缺漏删节,并非全璧,所以要依靠这三百多年来莎剧学者们的校阅比较,研究考订二版四开本和初版对开本,作出较完整的厘定。另外,还在一六○三年莎剧《哈姆雷特》盗印本出版之前,已有一个同样题材的剧本,为比莎氏年长约七岁的知名剧作家凯特(Thomas Kyd,1557—1595)所作,已经出版,但此书早已遗佚,无可稽考。 哈姆雷特这传奇故事的最早来源是十二三世纪时丹麦史家与诗人萨克梭·葛拉曼镝格斯(Saxo Grammaticus,1150—1206)以拉丁文所写的《丹麦史传宝藏》(Cesta Danorum),但这个原始文献所提供的只是个故事轮廓,跟莎氏悲剧诗《哈姆雷特》的精粹所在和剧中人物鲜明赫奕的性格不相侔。约在十六世纪中叶,有一位法国作家茀朗西斯·特·裴尔福莱斯忒(Francis de Belleforest)在他的《悲剧史传》(Histories Trag-iques,1570)一书里介绍过一位阿模莱斯(Amleth)王子。随后有位年轻的英国作家配忒(William Painter,15407?—1594)出版他的《欢乐之宫》(The Palace of Pleasure,1566)一书,收罗了从希腊文、拉丁文、意大利文和法文间接或直接翻译成英文的好些个故事,大多数是从裴尔福莱斯忒书中得来。而莎士比亚则在阿模莱斯这故事的粗疏轮廓上创建了一个个剧中人物鲜明强烈的性格,并使这些人物言语行动起来,合奏成以哈姆雷特为中心的这部奇妙卓越的悲剧诗。 剧诗中第一幕第五景从二十五行开始到九十一行,哈姆雷特的父王亡魂对他单独一人透露,自己被他的兄弟,即当今的君王克劳迪欧斯,趁他在御花园里午睡时,用一小管紫杉汁毒液注入耳中所杀害(见一幕五景六十二行),却散播谣言,说他的兄长被毒蛇所刺螫而暴死,并将他的嫂子诱骗成奸,匆促成婚,充当他杀兄篡位后的王后—那亡灵召唤他报仇雪恨,以廓清整个朝廷的罪恶污辱。有两位极著名的近代莎剧学者勃阑特莱(Andrew Cecil Bradley, 1851-1935)和威尔逊(JohnDover Wilson,1881-1969)认为王后葛忒露于先王在世时,就已经跟王弟克劳迪欧斯通了奸〔见威尔逊著《<哈姆雷特>剧中发生了什么事》(Miat Happens in“Hamlet”)292-294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35〕。这一见解我认为与莎剧的实际情况不符,虽然据威尔逊说,裴尔福莱斯忒书中是这样叙述的。我认为莎士比亚并不完全依据裴尔福莱斯忒。本剧第一幕第五景八十五到八十八行鬼魂对哈姆雷特说得很清楚: ……


编辑推荐

"……可是,仅仅在一个月之内,莫让我想起--'脆弱',你的名字叫女人!短短一个月,她和那荷琵一个样,涕泪交横,跟着我父亲去送葬 穿的鞋还没有穿旧,她呀就是她--",诗一般的语言!火一样的激情!这就是莎士比亚!这就是四大悲剧!本书收入了莎翁四部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斯》,我国著名教授孙大雨先生用诗体翻译而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用诗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悲剧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PDF格式下载



虽然由精装改为平装,可新版本比先前的版本便宜了一半以上(非卓越打折价),在物价书价飞涨的今天,并不多见。然而,除了把罕默莱德、黎琊万等贴近原语发音却不通行的译名订正,新版四大悲剧和原来译文社的“珍藏本”系列里的同样译本的四大悲剧差距颇大。孙大雨,我国著名学者,诗体莎士比亚翻译理论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其所译除了这本四大悲剧,尚有暴风雨等,有单行本发行,今已不易寻见。孙大雨所译四大悲剧最大的优点在于资料翔实、引证丰富,这也是先前版本序言里着重指出的。“珍藏本”每篇前都有异常详细的说明,包括故事来源、历代评价、版本考证和翻译过程等。每剧每幕后都有详细的注释资料。尤其是哈姆雷特和李尔王两剧,其注释的篇幅大大之超过正文的篇幅(珍藏本仅此二剧的篇幅达578页已经超过新版本全书不少了)。通过这些注释,读者可以理解原作用语之优美、含义之深刻、历代注家对有歧义文字的疏解以及对于一般人不易揣摩处的点明,这都是其他任何版本所不能给予的。至今未见有一本面向大众的莎士比亚汉译本之资料有孙大雨所译版本十分之一。这也是孙大雨译本对读者最大的贡献。如果不从资料的翔实,而单纯从翻译的角度看,孙大雨的翻译(我觉得——乱说的)尚有不尽人意之处。许多句子显得比较生硬,过于追求精确和文饰,有时可以显得很有庄严感;而有时则忽略了前后的连贯,就是从卓越网的选文,读上去也...似有不很通顺之处。和卞之琳的译本相比,差距明显(尤其在多读几遍的情况下)。相较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其中的李尔王。遗憾的是,新版本(即此版本和略早发行的白封面底色的版本)似乎为了追求价格的低廉,把最精华的各种注释资料基本删除,保留的是用很小很小的字印出的并不是最出色的译文,孙大雨之四大也就黯然失色了。 阅读更多 ›


翻译之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读后大概用了三天时间才看完这本书。首先要交代的是语言困难。孙大雨先生的译本因为出的比较早,有很多地方没有摆脱文言文的影子。还有,另外一个阅读上的困难,就像孙近仁先生在序言里交代的那样:孙大雨先生的莎译,是基于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所创建的新诗格律的“音组”理论,用汉字的音组对应莎剧原文中的音步这一格式迻译的;??????这种用韵文体翻译的莎剧比较符合莎剧原作的风貌神韵。还是看两段引文明确一下。这两段译文同样出自《哈姆雷特》一剧中。前一段为孙大雨先生的诗体翻译,后一段为朱生豪先生的散文体:一、“脆弱”,你的名字叫女人短短一个月,她和那荷琵一个样,涕泪交横,跟着我父亲去送葬穿的鞋还没有穿旧,她呀,就是她——上帝啊!二、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由于手边没有英文原文,对翻译的准确与否也就无从谈起。只能大略地进行一下比较,希望能够有效,不至于完全地空谈。诗体的妙处在于它的精炼、准确。一个突出的例子是第一句中的“叫”和“就是”两种译法。笔者以为,一个“叫...”字似乎足矣。但是孙先生又在第三句中自己绊了一交。“跟着我父亲去送葬”?葬谁?有点糊涂,宁愿是一处印刷错误。散文就可以不拘形式,自由的多。主要是体现在句子的长短可控可变。但是同样有易放难收的问题。这一段还不是很明显。朱先生的译本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在《哈》剧中。哈姆雷特关于人的那段感慨。其中有这么一句: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不,女人也不能使我发生兴趣,虽然从你的微笑之中,我可以看到你们持有异议。其中,女人也不能使我发生兴趣,似乎有啰嗦之嫌。当然,笔者在这里是有些吹毛求疵了。即使这样,朋友们应该不难看出我的倾向所在。作为一个爱书,也爱读书的人,是应该的,也是可以的吧。还是让我们看书吧。这本书一定会给爱看书的朋友带来非凡的阅读享受。对了,最后还要交代一下:为什么要选择孙大雨先生的译本?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理由,只是要换一个口味。再者,笔者对翻译的比较也有点兴趣。果然,不虚此举。 阅读更多 ›


孙大雨先生的翻译太生涩,断句,用词滞涩


1,外观很漂亮2,排版很漂亮3,翻译有点涩,不过莎士比亚的文章似乎也跟现代英文不一样


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风格,孙大雨先生的译作是诗体在体例上,和原著还是比较符合的之前读了他的《屈原诗选英译》后来选了这本,还没时间看,先收藏着吧


字太小。。。这一整套外国文学读物的通病。。。但是价格着实便宜,所以也不能太苛刻了。。。


莎翁的代表作,震撼人心。


Kindle版的排版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完全不能正常阅读,请亚马逊尽快修正更新。


看起來彆扭,還是推薦朱生豪版的。


外国剧本不太看得懂。。。


纸质不好,封皮太薄不利于保存!!货刚到就降价!!!


譯者略查了點,裝幀,紙質都可以哈~


这书性价比高,封面简洁,很喜欢。


首先书质很好~但是包装有点破损了,这不影响!内容还没看~~~


书的印刷什么的很舒服,不过装订就不咋样了,看久了有点散架的趋向。内容很全,翻译虽然没那么通俗,总的来讲还可以,就是为了追求整齐的格式,很多时候断句断的,真受不了!


觉得还是算不错的了,以为自己受不了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后的感觉,结果还是能接受啊= =感觉还是蛮好的,而且蛮喜欢这个封面的,啊对了,里面还有一些插画。注释不多,但是应该够了


没有不满意,书的质量,翻译的质量。对专业学习都有很大作用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
  那些垂死的柬埔寨人留下了什么?
  一张大幅照片,照片上那位美国女明星怀里抱着一个黄皮肤的孩子。
  托马斯留下了什么?
  一句碑文:他要尘世间的上帝之国。
  贝多芬留下了什么?
  一个披着 一头乱蓬蓬的长发的忧郁男人,用一种忧郁的声音说“:Es muss sein!“
  弗兰茨留下了什么?
  一句碑文: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中世纪的迷雾刚刚吹开,工业革命的号角还没有吹响,用什么思想去填补这中间的信仰空缺。哈姆雷特一方面高喊着“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将人类提高到神一样的高度,那潜伏在我们身上的普罗米修斯对自由的追求,俄狄浦斯对命运的反抗,美狄亚炽热的欲望开始觉醒。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处理不了很多横亘在创世之初人类就要面对的问题,所以他不得不苦闷的喊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件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我想莎士比亚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对悲剧的把握,把人类伟大的失败的追求展现在我们面前,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向我们展示人性,向我们传达了他所要建立的上帝之国。“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也许这句话只是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另一部巨著《浮士德》中,人类的代表浮士德深深感到了存在于自己内心中的两种精神的矛盾运动:一方面是执著于尘世,贪图安逸,另一方面是不断向精神的高处飞驰。而莎士比亚的悲剧中的主人公也多多少少有着浮士德的性格,奥赛罗对美的狂热的病态的追求使他误入圈套,李尔王三个女儿作为他自己性格的侧面让我们看到人性的挣扎,麦克白自私的欲望则将他带入了毁灭的境地,而哈姆雷特则作为新人类的代表在与丑恶对抗中共荣献身。我们看不到古希腊悲剧中诸神的存在,只剩下悲惨的人类在自顾自的表演。具有罕见的明丽之心的作家,其内心的严酷震撼着我们。谜一样的生命要焕发出她的辉煌, 原来要经过如此复杂的机制的运作,如此你死我活的搏斗。这种博大精深的纯精神产物,像一颗缀在王冠上的最亮的明珠,它的永不暗淡的光芒至今仍能穿透我们的灵魂深处。
  
    人是在追求自由、战胜死亡之际才进入地狱的。这时他才逐渐发现真相:这惟一的、通向坟墓的无路之路,也是达到天堂的必经之路。莎士比亚的悲剧就是要让我们看到在通向天堂的过程中人所要经受的苦痛,用西西弗斯的修炼达到人类的自我完善,也许正如米兰昆德拉另一句借哲学教授说出的名言:自詹姆斯•乔伊斯以来,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生活的最伟大的冒险在于冒险的不存在。因为我们的生命已经荷马史诗化了,我们就是自己的奥德赛,我们在人世的痛苦快乐,假如能够得到记录,我想它一定不亚于任何一部巨著,我们每个人都是哈姆雷特,我们就是尘世间上帝之国的公民。
  


  李尔这一形象在莎士比亚悲剧之中,或许是最难调动人们真实同情的人物之一。出于人的情感常常会偏向弱势的一方,读者经常给予和考狄利娅一同死去的李尔以同样的怜惜与悲痛。这是共有的阅读心理所造成的认知上的偏差。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李尔的悲剧其实正可以照应所谓的“因果报应”,愚昧、昏庸、粗暴、喜怒无常、刚愎自用的李尔非常适合这样一个结局。但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我们已经原谅了他。这种“原谅”基于人物自身最终的醒悟,“弃暗投明”。讨论李尔是否罪有应得,或许还不如分析导致李尔走向悲剧性命运的因素来得更有意义。
   李尔的昏庸与愚昧从他被惑于谄媚可略知一二。然而李尔最初并非如我们所见般不明事理。他其实相当了解自身周围的局势。莎士比亚第一句话便借肯特之口说出“我想王上对于奥本尼公爵,比对于康华尔公爵更有好感。”而葛罗斯特的反应是“我们一向都觉得是这样。”奥本尼对李尔并无二心,而康华尔则不然。李尔对此应该是有所察觉的。那么对于自己的三个女儿呢?他当然更应该知道谁最孝顺自己。李尔亲口说过“她(指考狄利娅)是我最爱的一个,我本来想在她的殷勤看护下,终养我的天年。”这句话至少传达出两个信息:一是李尔深知最孝顺的是考狄利娅,所以他最爱她;二是他早已认定最小的女儿将得到最富庶的土地,并且自己将在小女儿的看护下颐养天年。这一切本该顺理成章地实现,可是李尔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并导致事态的急转直下。
   李尔在划分国土的时候并没有偏心,这说明即使李尔“对奥本尼公爵更有好感”,他仍然依据公平、按照法理来办事。并且他为了“防止他日的争执”,决定“将几个女儿的嫁奁当众分配清楚”。可是他选择的分配标准却很奇怪——告诉自己谁最爱他?这里的奇怪并不是指内容,而是指方式。孝顺并不等于几句美好的言辞,并且仅凭几句话便分配了国土,未免过于草率。所以李尔王做出的这个决定,应该只是一个幌子。他心中早已有分配国土之心,每块土地的主人或许也早已定下。可是他仍然要按照程序来办事。在这个程序上,李尔有绝对的主动权。即使他直接按照自己的意志“颁发”土地,也没有人会有异议(李尔已经将土地平均分配)。可是他所采取的是让女儿们自己来“争取”的方式——说出对他的最伟大的爱,即使这一表态可能完全无法对分配结果产生影响(李尔并未将考狄利娅的“不合作”计算在内)。这一做法的最核心原因,我认为是李尔王强烈的虚荣心所致。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对于奉承与迎合的需求越大。所以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说出那些娓娓动听的言辞极大地欢悦了李尔的内心,借着当时的喜悦,李尔将大块的国土分配给她们。然而令李尔没想到的是,他却在最小的女儿考狄利娅那里遭遇了彻头彻尾的“打击”,他没有听到逢迎与赞美自己的话语。李尔对考狄利娅说“像你这样不能在我面前曲意承欢,还不如当初没有生下你来的好。”我们可以想象,作为君王的李尔,溢美之词简直如同每天的食物般重要。而这本身是作为君王的一个固有但也非常致命的性格缺陷。
   按常理来看,即使考狄利娅没有献出自己娓娓动听的口才,李尔当场的翻脸程度也过于激烈。我觉得李尔在与考狄利娅的交涉中,“怒”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当考狄利娅第一次回答父亲“我没有话说”之时,李尔先是以一个反问句“没有?”来表达自己的诧异与不相信。接着考狄利娅还是说“没有。”李尔给了她第三次机会——“没有只能换到没有;重新说过。”和第四次机会“把你的话修正修正,否则你要毁坏你自己的命运了。”然而考狄利娅依然是始终如一的态度,“只按自己的名分去爱父亲,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最终下定决心和考狄利娅断绝父女关系,并且赠送给她憎恶。到这里,李尔的情绪已经从刚开始的没有得到赞美之词的不满转化为被人挑战君王权威的愤怒了,而后者远远要比前者严重得多。作为一个君主,自己的权威被挑战,这是绝对无法允许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至亲也无法宽恕。而随后肯特的“忤逆”,也属于挑战君王权威之列。李尔对肯特怒吼“逆贼!……凭着你的不法的跋扈,对我的命令和权力妄加阻挠,这一种目无君上的态度,使我忍无可忍;为了维持王命的尊严,不能不给你应得的处分。”李尔和任何一个君王一样,以君王特有的暴躁、任性和蛮横维护着自己的权威与尊严。
   已经八十多岁的李尔,作为一个君主固有的陋习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融化在他的血液里——虚荣强烈,刚愎自用,脾气暴躁,等等。而李尔的性格缺陷中,还隐藏着一层更为隐秘的弱点,即价值观的缺陷。
   在李尔的认知中,付出与得到必然保持一致的等同。当“价值”流动产生倾斜的时候,李尔便会陷入极度的狂暴之中。这种价值观被别人颠覆的体验远比虚荣心未得到满足以及君王的权威被挑战要严重得多得多。李尔多次被逼得无法自控地“怒火中烧”,停也停不下来,即是为此。李尔痛骂高纳里尔和里根,总是强调“忘恩”两个字。他说“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他在狂风暴雨中喊道“儿女的忘恩!这不就像是这一只手把食物送进这一张嘴里,这一张嘴却把这一只手给咬了下来吗?可是我要重重惩罚他们。”在李尔眼里,儿女赡养老人的义务似乎非常的轻飘,他觉得两个女儿应该对自己好,首要且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自己把所有的土地都分给了她们。但是高纳里尔和里根却没有将自己赠与他们的价值回馈给自己。这是李尔最无法容忍的。所以他才会反复被“忘恩”两个字折磨,甚至最终被逼疯。这一价值观在考狄利娅来救助李尔的时候表现得很明显。面对考狄利娅的“不计前嫌”,他说“你虐待我还有几分理由,她们却没有理由虐待我。”因为李尔自己什么也没有给考狄利娅,甚至将她嫁到遥远的法兰西去,这是李尔所认为的考狄利娅可以“虐待”自己的“理由”;而自己将所有的土地都给了高纳里尔和里根,这是她们不能虐待自己的理由。在李尔的观念中,亲情上的义务似乎从来没有浮现过,用来丈量相互间关系的,只有“你来我往”的利益关系。
   在李尔的自白中,也非常轻易地流露出这种“价值”等向流动的观念。在第三幕第二场中,李尔在荒野上接受暴风雨的“洗礼”,他却说“尽情轰着吧!尽管吐你的口舌,尽管喷你的雨水吧!雨、风、雷、电,都不是我的女儿,我不责怪你们的无情;我不曾给你们国土,不曾称你们为我的孩子,你们没有顺从我的义务。”李尔没有给予风、雨、雷、电以国土,所以它们无须以“价值”回报自己,甚至可以摧残自己。
  
   ——《外国文学》课程作业20131220
  


  “给我一个不为感情所奴役的人,我愿意把他珍藏在我的心坎,我的灵魂深处。”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一、
  哈姆雷特试图为父报仇,重振人类社会之纲常,然而终因一次又一次的犹豫与延宕而错失时机,无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一种常见的论点认为,造成哈姆雷特复仇行动屡次拖延的原因来自于其自身的性格缺陷——内心脆弱、犹豫不决。所有这些偶然的个人因素汇合在一起导致了必然的悲剧。因此,哈姆雷特的悲剧是其个人的悲剧,假若将哈姆雷特换做刚毅决绝的其它人物,比如俾斯麦,那么这出戏必定会朝着皆大欢喜的局面稳步发展。然而,笔者认为哈姆雷特的悲剧并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人性的悲剧。
  二、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代表,他们渴望凭借个人的情感与理智重振乾坤,然而终因情感泛滥而失败。
  在复仇面前,哈姆雷特本以为自己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着计划推进进展,然而他却在潜意识中陷入了“仇恨”的漩涡,他爱上了复仇所带来的快感。“我要得到一些比这更切实的证据”,当哈姆雷特计划通过上演戏剧以试探新王并且验证幽灵说的话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人类理智的丹麦王子。然而在另一个层面我们同样能够看到他怀疑主义的游移不定的一面。因为当幽灵向哈姆雷特诉说冤情后,哈姆雷特当即就义愤填膺般地发誓许诺:“我可怜的亡魂,当记忆不曾从我这混乱的头脑里消失的时候,我会记着你。记着你!”通过第一幕第四场哈姆雷特的反应来看,他对于幽灵的话是深信不疑的,那么缘何在第二幕第二场结尾的时候哈姆雷特又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用以验证幽灵话语真实性的计划呢?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可以解释为,哈姆雷特在露台向幽灵的宣誓仅仅是他敷衍幽灵的一种手段罢了。不过根据哈姆雷特将“再会!再会!记着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坚决按照幽灵的意愿,要求霍拉旭与马西勒斯发誓严守秘密的这些行为来看,他并非是一个心口不一的狡猾之徒——表面上敷衍幽灵,实则别有所图。而第二种可能的解释是,他在潜意识中享受这样一个进行复仇的过程。哈姆雷特希望借戏剧来重现案发现场并以此“探视到他(国王——笔者注)的灵魂的深处”。如果从这一幕戏来审视哈姆雷特的这一决定,它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它是人类缜密逻辑思考的必然结果。然而事实却是,哈姆雷特在内心深处早就将其叔父界定为弑其父淫其母的凶手了。“奸贼,奸贼,脸上堆着笑的万恶的奸贼!…一个人可以尽管满面都是笑,骨子里却是杀人的奸贼,至少我相信在丹麦是这样的。好,叔父,我把你写下来了。”探视新王灵魂深处的目的是为了欣赏他在阴谋被揭穿时内心的“惊骇不安之态”。哈姆雷特希望将这种仇恨无期限地延长,无限制地分解。将其延长,是要让这种仇恨刻骨铭心;将其分解,是要让这种仇恨弥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不过,欣赏叔父的不安只是其次,欣赏母亲灵魂的不安才是其潜意识所真正渴望的。相较于父亲的暴死而言,母亲的迅速改嫁给哈姆雷特所带来的打击更为巨大。在哈姆雷特初次登场的第一幕第二场戏中,他就表露了他所认为的人世间的颠倒黑白之事——母亲在其父亲葬礼仅一个月后就改嫁给了新王。在他看来,这种行径是连畜生都不如的,因为“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的长久一些”。因此,造成哈姆雷特复仇的根本在于其母亲的背叛。然而面对着至亲,迫于伦理的约束,哈姆雷特别无他法。他不能报仇,只能将怨恨埋在心底,一个人默默承受。因此他唯有“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然而幽灵的话如同一颗救命稻草般给了哈姆雷特以重燃怒火的希望,为他的复仇行动提供了合情合理的借口。虽然我们不能忽视父亲受害在哈姆雷特复仇动机中所占的比重,但是母亲的背叛无疑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不过哈姆雷特对于母亲背叛的愤怒并不是来自于所谓的“俄狄浦斯情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只能是一种大胆的猜想,至今尚没有充分的实验证据来说明其合理性。在笔者看来,哈姆雷特的这种仇母心态深受从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欧洲社会所盛行的“反女性传统”的影响。当时的普遍观点认为,女性的美貌与道德背道而驰,美艳的装饰只不过是虚伪地遮掩丑陋而已,女人应该戴上面纱而非抛头露面。德尔图良在《论女人的衣着》中认为“你们必须取悦你们的丈夫,而且只取悦你们的丈夫。你们愈是取悦自己的丈夫就会愈不担心怎么取悦别人…每个丈夫都要求妻子贞洁,而不是要求妻子美丽…这些女人不喜欢上帝的创造…他们是从造物主的敌人也就是魔鬼那里,拿这些东西(化妆品——笔者注)” 。这种古老的传统在文艺复兴时发展到了极致,因为这一时期对于女性指摘的作品屡见不鲜。薄伽丘即在《科巴丘》中叙述了一个男人着迷于一个寡妇的故事。这个寡妇的丈夫的幽灵从地狱来到人间,向这个男人讲述他的夫人的种种不忠。“没有任何动物比她们更不干净:就是在粪沼里打滚的猪,也不像女人那样丑恶。” 这是何等的谴责与愤怒!回归到剧本本身我们发现,王后的所作所为恰好与这种观念所要求的女性道德南辕北辙,这也即为何哈姆雷特在出场伊始便埋怨女人是脆弱的动物。在哈姆雷特看来,贞洁与美丽应该断绝往来,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
  “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
  谁又能否定这段哈姆雷特对无辜的奥菲莉亚的嘲弄不是指桑骂槐地暗讽他的母亲呢?
  在幽灵告知真相之前,令他真正愤恨的是母亲的背叛。正如上文所述,哈姆雷特本来没有途径将这种怨念发泄出来。然而幽灵的出现恰好为哈姆雷特的泄愤提供了途径与借口。正是在这种“报复”过程中,哈姆雷特才能将久久压抑在内心的积怨喷薄而出。因此,哈姆雷特当然要无限地延长其复仇的行动了。不过,在这种“延长”背后除了他自己能够无穷无尽地抒发积怨以外,还在于他能够时刻折磨他母亲的道德灵魂。幽灵早就替哈姆雷特说出了实情——“不可对你的母亲有什么不利的图谋,她自会收到上天的裁判,和她自己内心中的荆棘的刺戳”。一旦完成了复仇,母亲反倒能够从灵魂的拷问中获得解脱。长期的灵魂羁绊才是对个体真正的惩罚,它是一种无孔不入、无微不至、无时不断的“规训”手段。只有它才能使哈姆雷特获得真正的惩罚快感。“不要失去你的天性之情,永远不要让尼禄的灵魂潜入我这鉴定的胸怀;让我做一个凶徒,可是不要做一个逆子。我要用利剑一样的说话刺痛她的心,可是绝不伤害她身体上一根毛发。”哈姆雷特愈是提醒自己不可弑母,愈是反映了母亲的背叛对其所造成震撼的强烈程度。在复仇行动的背后,他在潜意识中想要给自己增加一个新的角色——惩罚母亲的角色。
  “君主的薨逝不仅是个人的死亡,它像一个漩涡一样,凡是在它近旁的东西都要被它卷去同归于尽。”哈姆雷特终究为这种在潜意识支配下的情感所吞噬,这体现在他对新角色的表演已经达到了“入戏”的程度。在宫廷中倾听伶人诵读王后守护国王尸体的台词时他会因之热泪盈眶,当伶人演戏至王后对老王发誓忠贞不二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要是她现在背了誓”的愤怒呐喊。这种持续不断地刷新复仇快感的动机都是为了践行幽灵临走前所说的那句“再会,再会!哈姆雷特,记着我!”记住幽灵即是记住仇恨。
  哈姆雷特认为戏剧的目的在于反映时代的自然与善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哈姆雷特所安排的“戏中戏”中,会存在某些他所渴望发泄但却无法发泄的情感与思想。“一时的热情中发下誓愿,心冷了,那意志也随云散。”伶王的这句台词恰可为哈姆雷特渴望刷新复仇快感的动机做一个极好的注脚。情感作为人类原始的自然本能时刻受到来自伦理道德的理智的制约,当二者达到某种平衡时,人才能够保持自己的主体性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行动,而不至于偏至一极。然而仇恨,不接受理智的操控,唯情感之命是从。不过仇恨的感情却可能随着时间地推移而减淡。儿子毕竟爱着他的母亲,但是母亲的背叛于理于情始终令他难以释怀。因此,为防复仇的决心随着时间而蹉跎,“因此失去勇气,让挥泪代替流血”,哈姆雷特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记住这种仇恨。只是在这种不断提醒的过程中,他不自觉地成为了情感的奴役。仇恨地不断重复加深了其本身的感染力,并进一步吞噬了哈姆雷特的一切。情感将战胜理智,使他忽视其复仇的具体目标而流于彷徨。饱含着这种情感的个体会向周围的一切释放其憎恶的力量,漫无目的。王后曾说幽灵是哈姆雷特脑中虚妄的幻象。在某种意义上,幽灵确实是哈姆雷特的内心所投射到现世世界的映像。
  三、
  一个很合情合理的疑问是:假若莎翁真的将幽灵作为一个超自然的客体,那么作为怂恿哈姆雷特复仇的“始作俑者”,当幽灵看到哈姆雷特在决斗中遭毒剑暗害,它究竟会作何反应?难道作为一个行动不受限制的超自然的精灵,它不应该在哈姆雷特的弥留之际出来发表下议论吗?退一步说,当国王与雷欧提斯密谋诡计时作为超能的它难道不应该向哈姆雷特提供些信息吗?然而自第三幕以后,它便消失不见了;倘若我们将幽灵看作哈姆雷特潜意识的仇恨在某种意义上的具化,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幽灵在整部剧作中仅出现了三次,其一在第一幕第一场。然而在这一幕中幽灵没有说话,因此我们不予讨论;其二在第一幕第五场。在这一幕中幽灵的出现恰好是在哈姆雷特默默承受因母亲的背叛而无处发泄的痛苦之时。幽灵的陈述除了说出谋害事件的原委外,还表达了要哈姆雷特为父报仇、惩罚其母以及勿忘仇恨的主要意图;其三则在第三幕第四场。幽灵的出现恰好处于哈姆雷特谴责母亲,并自我独白勿有弑母之心的时刻,它出现的目的在于提醒哈姆雷特加快复仇的进度。而纵观全剧哈姆雷特的自白(仅为个人内心独白),其表达的主题不外乎三条——对母亲改嫁的怨愤、对复仇不断延迟的自责、对命运不可违背的失望。而这与幽灵的意图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可以说,哈姆雷特始终对母亲的迅速改嫁抱有着难以消释的愤恨,这种愤恨来自于时代对其所施加的影响。然而于情于理他不能杀母以泄愤。不过,作为其潜意识情感的具象的化身——幽灵,则为其寻找发泄、进行复仇提供了合理性基础。于内心深处他不断提醒自己记住仇恨,正是在这种不断加深仇恨印记的过程中,他的理智为复仇的情感所奴役,走上了一条在屠杀中追寻快感、享受阴暗的不归之路。然而复仇在他的预想中终究是要完成的,面对这样一个既需完成而又不愿完成的复仇,哈姆雷特便诉诸于无常的命运,为复仇的屡次延宕以及可能发生的失败寻找退路。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鬼魂产生于人的怨气。而在此剧中,幽灵同样产生于哈姆雷特的怨气。这并不是说幽灵不存在,而是表明幽灵虽然是客观的实体,但是其现身与否则与哈姆雷特情感的郁积程度有着直接联系。
  四、
  与哈姆雷特形成比照的还有三个人物,理智的功效在他们身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体现。其一为新王。新王并非一个毫无廉耻、十恶不赦的恶魔,因为他尚能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杀害兄弟的暴行”并进行忏悔。他无疑是“马基雅维利式的人物” 。他充分意识到伦理道德与政治行为的相互独立性。在伦理道德上不成立的命题却可以在政治行为中获得谅解。他明白一旦走上了这条道路就不能退却,所以他目标坚定而不会迷失。他不会像哈姆雷特那样被潜意识的情感所操纵而误入迷途,“不知道先从什么地方下手而徘徊歧途,结果反而弄得一事无成”这难道不正是对哈姆雷特的嘲弄吗?
  其二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有着共同的使命,即为父报仇。然而不同的是,哈姆雷特的复仇对象不仅包括杀父的元凶,还包括背叛伦常的母亲,而后者对哈姆雷特的影响更大。因此,雷欧提斯不像哈姆雷特那样有后顾之忧,甚至于需要其它的外界因素来为其提供复仇的合理动机。所以雷欧提斯能够调节好情感的力度,迅速采取行动。
  其三为福丁布拉斯。他同样与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有着相同的使命——为父报仇。与前二者不同的是,他的仇恨不属于狭义的个人恩怨,其父亲的死并不违背伦理道德。相反它是符合骑士规则的。所以在他的复仇行动中,个人情感因素所占的比重更小,这也即是为何当挪威王喝令其停止招募部队时,他当即就表示顺服的原因,甚至于顺服地让人费解。他的行动几乎为理智所支配,所以为了国家荣誉他能够率领部队去占领毫无价值的土地。作者安排哈姆雷特与福丁布拉斯部队的相遇不是没有缘由的。当迷惘的哈姆雷特看到了这支目标明确的部队时,他只有望尘莫及。
  正当游离的哈姆雷特正在享受这种快感时,一场阴谋令他措手不及。实际上,我们发现,哈姆雷特所采取的杀人行动从来都是被动的自卫而非主动的进攻。他从来都是在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后才着手反击的。试分析其杀死波洛涅斯、罗森格兰茨、吉尔登斯吞以及新王的情节我们即可了解。最后一次当他面对来自雷欧提斯的挑战时,面对胜负充满变数的情况下,他只得诉诸命运以自我消遣。
  “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
  五、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在于,其所注定的“重整乾坤的责任”却是他自己所难以承担的。文艺复兴时人的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是人对自我所肩负的创造历史的责任的觉醒,这是一种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然而人性本身的缺陷却让这种时代的期望看起来渺然无望。莎士比亚正是看到了个人作为一个行动的主体尚不完全具备承担这份责任的能力,所以他通过这部剧作向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们提出了质问。不过莎士比亚对未来还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哈姆雷特虽然与作为邪恶势力象征 的新王同归于尽,然而福丁布拉斯的登基好歹为这出悲剧描绘了一个可以预见的美好未来,当个人主义开始萌发新芽后便是“理性”的彻底觉醒。可以说,他在质询时代悲剧性的同时却无意间预示了历史的发展——“理性时代”的勃兴,或许我们可以称其为悲剧中的喜剧罢!
  


  世界是一所牢狱。
  
  再看莎士比亚,我承认,确实受了《绝园的暴风雨》的影响。
  关于《暴风雨》,或许是我对它的期望过高,或许我对一直期待的结局是悲剧更好,我总觉得,这个故事,更像是童话。但它本身,其实是一部悲喜剧。
  同样是父亲被篡位,《哈姆莱特》的王子背负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就像一团热烈的火,要烧尽他眼前所有的一切。当然,背景是迥异的。在复仇的王子眼里,世界是一所牢狱,生存是他唯一能做的事。然而,生存本身却是不需要理由的。他的心中,对善与恶看得两极分明,他所考虑的事,无非就是待到复仇之日要不要把自己的性命搭上而已。是的。他不惧毁灭,不在乎任何事,因为,他并没有退路,能选择的,也就只有毁灭而已。
  而《暴风雨》中,绝望不是绝对的,仇恨是可以被原谅的,甚至,公主对仇人葬身大海的描述都是美的。
  “五浔的水深处躺着你的父亲,他的骨骼已化成珊瑚;他眼睛是耀眼的明珠;他消失的全身没有一处不曾受到海水神奇的变幻,化成瑰宝,富丽而珍怪。海的女神时时摇起他的丧钟。”
  《暴风雨》这个故事,本身带有魔幻色彩,它同莎士比亚的另一部喜剧《第十二夜》一样,暗示了一个脱离现实的世界,任何离奇的事件不需要合理的解释,所有不合常理的结局也都可以成立。于是,最终皆大欢喜的完满结局就不难被接受了。
  可是,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那个世界,有魔法,有精灵,有爱,本就是一个美的世界,而恶,只要交给神明和魔力就好了。到了这里,我觉得,《暴风雨》正是脱离了现实的《哈姆莱特》。在我眼里,它并不会因为是喜剧就显得美好,相反的,我觉得很遗憾,如果喜剧不能发生在现实,只能发生在那样一个世界,那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再来说说我更感兴趣的事情,就是《哈姆莱特》和《暴风雨》中的爱情。
  哈姆莱特对奥菲莉亚表露心迹的时候,他说,“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没有变。”
  尽管这句话看起来很美,可我始终没有看到,他的爱情在哪里,或者说,在如此颠倒混乱的世界里谈论爱情,实在是太奢侈了。所以,在奥菲莉亚对他的真心感到分辨不清的时候,他早已将自己变为了一个失去了心的复仇者,他并不为自己而活,而她也只是他复仇的一部分。对于她的疯癫,她的死,他无动于衷。而当哈姆莱特自己面临死亡的时候,所毁灭的,也不过是一副躯壳而已。
  但在《暴风雨》里不是这样的。爱情是王子与公主的爱情,公主太过纯真,不谙世事。腓迪南说,我的手在这儿。蜜兰达说,握着我的手,我的心也跟着给了你。
  无疑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美好的,是一种极为纯粹的男女之爱。他们都不认为仇恨可以阻隔他们的爱情,而事实也是如此。上帝可以宽宥任何有悔过之心的人,只言爱,而不言恨。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爱情太理想了,礼乐崩坏的世界里,没有人能触及这样的爱情。
  
  最后,是我最近很爱的,《绝园的暴风雨》。
  在《绝园》里,始之树与绝园之树相互抗衡,相互牵制,正如现实中善与恶的相互制约一般。
  爱花从一开始就很聪明,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内,从容的同时保有亲情和爱情,尽管那种亲情并不纯粹。不过,她早预知了将要发生的事,所以,她及时的让自己消失,将鲜红的血液流成蝴蝶翅膀上的形状,在她最美的时候死去。
  可惜,这个时代,本就颠倒混乱,没有多余的地方容纳爱情的存在。她是那样一个神秘而优雅的人,没有人能猜出她的心中所想,但我觉得,她不过是以死给他们之间甚至这个世界找到一个平衡而已。她就是始之树与绝园之树的平衡。一旦真相被揭开,那么平衡终将被打破,而到了那时,是同归于尽或是皆大欢喜,就不得而知了。
  我想,她从来都知道这一点,可还是选择了死亡。她是想和他们做一个游戏,还是跟自己做一个游戏呢。她或许本意是要阻止世界的毁灭,但前提是,她要足够信任周围的人的能力。不过说起来,她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有事情发生的走向,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我曾经有想过,她最终能够复活,就像公主不合理的从过去穿越到现在一样。但我觉得,《暴风雨》是喜剧,但未必《绝园的暴风雨》也是喜剧,她应该还是不会复活的。如果说在她不会复活的前提下,故事依然是喜剧,那么,除了阻止世界毁灭打倒始之树外,对于别的结局,我很好奇。
  呵呵。这个故事的有趣性就在于,毕竟合理以及不合理的事情时常都会发生,那么,就让我们静待变化吧。
  
  
  初漾矽。
  


  伦敦的莎士比亚圆形剧场,yard里的站票只要五个英镑。站在高架起的戏台旁,抬起头,真的能看到云的流动。伦敦的夏,真美。
  
  哈姆雷特是真疯还是假疯?俄斐丽娅的父亲算是个中庸却有世俗智慧的老人。经过那样的家门不幸,哈姆雷特是对爱有深深疑惑了吧?如果他爱上的是个玳丝德莫娜般的女英雄,或是略有几分麦克白夫人的严毅,这复仇或可成为另一番正义果决的风气。他疑惑,颓废,迷茫,最后的最后,也不过是再别人布好的决斗里草草复仇。说起来,他毕竟还只是个威登堡的学员。
  
  奥赛罗是勇武的将军,或是纵横沙场养成了暴虐的习气,全不把草菅人命放在眼里。奥赛罗和玳丝德莫娜之间是爱情还是激情?那么容易就起了疑心,半点儿没想听玳丝德莫娜的解释?除了最初的故事会,婚后的二人是否还交谈?麦克白和他的夫人,倒是同进退,共计谋。可惜都被命运遮了眼,疯了,死了。
  
  李尔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悲剧,有种雄浑的气势。没成熟却先老了,不由想起古汉语里有篇继母虐待继子的故事,父亲发现后要休掉继母,却被儿子拦下,说是不要他的继兄弟再受此等苦楚。结局是感动了继母,一家团圆美满。有的人,似乎剩下来就是成熟的了。不由得让人感叹,造化弄人,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罢了。
  
  什么是成熟?是自我控制,是看问题的角度,是诚信。其实也很简单,下围棋的人知道,不按程式走是赢不了的。这世间最基本的那些程式叫做道德,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事,不能做。
  
  Maturity, perhaps, is nothing but to do the right thing, with good taste.
  
  =====读书笔记=====
  《哈姆雷特》
  
  有生必有死,谁都得通过人世、跨进永恒的。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
  
  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不能用我的嘴!
  
  不煽动,青春也就会对自己造反。
  
  你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不要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待人要和气,但是决不要随便;相知有素的朋友,考验过交情,就该用钢圈箍上你的灵魂;可不要跟每个半生不熟的相识过分周旋,握粗了你的手掌。当心跟人家吵架,既然吵起来就做到让对手下次碰到你要当心。多听人提意见,少对人发表意见;有批评都接受,自己的判断要保留。不向人借钱,也并不借钱给谁;借出去往往就丢了钱也丢了朋友,借进来会叫你忘记了花钱要省。这一点高于一切——要忠于自己;就如同先有了白昼才会有黑夜,要这样才不会不忠于任何人。
  
  你可以怀疑星辰的发光,你可以怀疑日月的运行,你可以疑心真理会说谎,决不要怀疑我的爱情。
  
  《奥塞罗》
  
  我们的身体是我们的园子,我们的意志就是园丁。
  
  不从恶学恶,而从恶学到聪明!
  
  杀死我自己,就在一吻里收场。
  
  我怀了沉痛的心情、立即上船,回去陈述这件惨痛的血案。


  哈姆雷特 李尔王 奥赛罗 麦克白  哈 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不可不提的聪明和勇气 他是个不幸的王子 父亲被杀 母亲放荡 因此爱人溺亡 挚友反目 但是仇是报了 人也死了   奥 头脑简单 个性冲动 听信谎言 冲动犯恶 他天性如此 其实不该与名门美人结合     李 相信假相 意志不坚     四悲剧的震撼来自于 语言  欺骗 伪装 语言要多有力量就多有力量 好人被说坏 坏人被说好 未完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赋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莎士比亚的作品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据统计,莎士比亚用词高达两万个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他的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他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著名的戏剧家本·琼斯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在他的故居,已竖起了近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 Beth)。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


   Nearly half of my friends had already read it before me.In fact i actually "read" it before this time,i mean in some teaching materials.But as usual,when i finished this book i'm enjoy in it--One good story is much better than thousands of pieces of this story.
   So,compare with others it's may be late to read it ,but for me,it's the best time for me to understand it.
   I always go slow in everything,and i was keep changing this,but i won't,just let these things happen when they happen.


  吃了肉的食草动物是无法评价肉味道的好坏的,这是我对不合胃口的翻译的唯一想法。所以只是不合胃口而已,并不能说明什么。
  以下是自己胡乱写写记记的东西,没什么有营养的内容。
  读完之后,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是浪漫主义的反讽。
  不太记得自己看Shakespeare的初衷。放眼周围,竟有人有着比李尔、麦克白更多舛的命运,奥赛罗的嫉妒在电视里变得随处可见,而你若愿意去问,一千个人说不定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独唱团>的第一期里第一次看到了“自我戏剧化”这个词,觉得和“即视感”一样,看一眼就让人感同身受。我们自我戏剧化得如此投入,几乎饥不择食地接受着各种作品的影响,并把它们当作素材,写进我们这么些年的人生中。
  只因人人都讨厌平庸。这颗漂亮的星球上有数不清的人,每个人都有着经历活着和死去的公平,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仅仅去饰演一个60亿分之1,大家都希望自己走的路多少有些与众不同。在节奏乏味的生活中,这样的希望还真不容易被满足。于是有时哄骗自己,在酒精的萦绕中制造不可思议的种种,或者做着其他属于我们年轻人的事,以制造戏剧化的幻觉——再怎么说,我们也不能输给几百年前的Shakespeare!
  但这一切往往只是场独角戏,在外人眼里什么要紧事都没发生。这甚至不是因为他们不在意。而为我们的肾上腺买单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读Shakespeare的假期两个月里我一直在实习,按理说本就该是平淡无奇、乏味至死的经历,却还是少不了抱怨。20岁前后就经历过早出晚归、受人差遣的小员工生活,也算悲剧性的体验了。随即就会想,自己以后的工作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像是哈姆雷特被套进命运里时的独白,各种想法开始在脑子里乱跳:“To be,or not to be!”我们的前方被浓浓的迷雾缭绕着。
  只好先回头看看。
  这大半个学期,在之前看来,大多也就是大学里总会有的各种事。不好学并对自己假装反省;因为笔记本坏掉而像出家一样清净了许久;在杭城糜烂,逛街、电影和G+,只为挖掘出哪怕一点点乐趣;一两起没有伤害到任何人的感情事件;和家人讨论晕眩的未来,就像灵魂刚从过去的自己身上回来。在二十多岁的夏天里,这些的确不算是特别的体验。
  几天前听人说立秋刚过时,门外边依旧像夏天一样,是散不去的闷热。想想在我出生那时的秋天总该是凉快的。这个季节对始于她的生命不例外地保持着神秘,在夏天和冬天的夹缝中一点也不犹豫地转身离开了一次又一次。以至于有时我会想,秋天是只猫吗?
  而这时才会回忆起去年那次没人知道的生日,也是在余热没有褪去的立秋,可在晚上却已是相当凉爽了。仰躺在操场的草地上,发觉圆月虽亮却还是能看见繁星。想着类似“在我望着的那颗星上也有一个人在望着地球”之类不着边际的事。
  借着月光看见薄薄的云慢慢飘着,才发现时间还在流逝。只有在那一刻,没有过去、无所谓将来,不用把人生的戏剧去写去演,有的只是一片夜空。失去重量的感觉原来能这么美好。自我戏剧化原来也会带来痛苦。
  好在我们能边走边看,还能在疲倦的时候驻足,不像书中人物那般无处休息。背上的木偶线,恐怕都是自己给安上的吧,硬生生地将自己摆在了剧中。有过的太多借口,只是不想承认自己的麻木和不堪。或许也可以说一句:“未来,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之”。纯粹的我们,何必扮出哈姆雷特的疯癫和痴狂。
  


  《奥赛罗》是莎翁于1604年创作的,而《麦克白》是1606年的作品。较前者而言,评论普遍觉得《麦克白》更显凄惨深刻。原因是由于麦克白将军的悲剧是由心理上的折磨而产生,就肉体上的覆灭而言,精神上的摧残更令人窒息。麦克白将军的悲剧结局分析其原因不同于纯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古希腊悲剧的结构样式多半是命运悲剧,是不由自己意志转移的先天注定,但欧洲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结构随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逐渐变化而变化,单纯的命运悲剧已失去了原有的震撼力和认同感。新的时代背景催生新的艺术样式。莎翁笔下的两部悲剧,特别是《麦克白》,已然成为了一个复杂结构下的悲剧样式的模本。我认为,这样的悲剧更显美感,都说能够欣赏悲剧的人才真正的走向成熟,原因在于,这个时期的悲剧思维逻辑更为人性化,但思维形式却偏复杂化,分析思考的余地和空间更大,这样的作品才有更大的张力与原动力。
  
  
  
  两部悲剧的感召力首先来自于作品本身,也就是内容。我认为,其实两部作品均属精品,但《奥赛罗》更多偏向于儿女情长,私人恩怨;而《麦克白》更显张扬跋扈,它所构建的精神圣殿的倒塌伴随的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动荡与变迁。《麦克白》内容上对于权力、欲望的着力渲染,不免能够激起受众内心本能的共鸣,受众也是伴随作品的线索进行着自我的一种情感释放。但终归,我觉得,两部作品有共同之处是莎士比亚对于“欲望”这个字眼的驾驭与把握。《奥赛罗》中的主要人物,奥赛罗、苔丝狄梦娜、伊阿古,三人的欲望关系为奥赛罗对于妻子苔丝狄梦娜的占有欲,本质上也可以是奥赛罗自我的一种价值构建的欲望;而苔丝狄梦娜有欲望吗?答案是肯定的,不然她也不会与奥赛罗私下成婚。对于伊阿古,是对权力的欲望。这样的欲望链条中,很清晰地会产生矛盾。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产生的地方,必定有悲剧。欲望之间的利用与被利用,依附与被依附,就是悲剧产生的逻辑关系。而在《麦克白》中,更多的人会认为麦克白将军的欲望来自于女巫的“预言”,或是妻子的怂恿。但我认为,这绝对不是产生悲剧的关键,而是麦克白自身欲望的膨胀导致的。“悲剧的根源在于发生的必然性和它与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麦克白卓越的功勋,超凡的将领能力,都在催生麦克白将军内心的欲望之火,人之常情。达尔文《物种起源》里早说过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其次,根据两部作品的情感线索来分析。“悲剧的出口在哪里?”我们在读一些悲剧的时候不免会这样想,一部好的悲剧它是怎样存活下来继续给人心以力量的。《奥赛罗》和《麦克白》都在情感线索上有所突破,可以说,悲剧之所以悲,绝大多数原动力还是来自于作者对于情感的把握。人本来就是社会性的动物,而情感正好充当了这样的一个纽带作用。当情感中掺杂了社会发展变革中的阵痛之后,就变得“活色生香”起来,不单纯的并不是不美,只是这样的美,让人疲惫。奥赛罗的悲剧,不仅仅是陷于奸人的圈套和对于伴侣在情感上的不信任,还有对于一个男人而言的一种征服欲望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与集体无意识。奥赛罗无法摆脱与清洗,纠缠最终成殇。对于另一部作品《麦克白》而言,麦克白在欲望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并不是无欲无求就为人生的至高境界,但我觉得,既然选择了欲望之路,就要有这样在欲海沉浮中庖丁解牛的能力。王朔说,我是流氓我怕谁,当个流氓都如此不易,更何况是那个时代对于王权的角逐?有评论说,麦克白是“有野心,但缺少和那种野心相随联属的奸恶”。我很赞同这样的评论。无论怎样的路,都是自己选的,无所谓悲喜剧,但如果走错路,那注定悲剧,如此而已。显然,麦克白就是那位走错路的人。他只配做一个时代的英雄,却不是赢家。这一方面是性格悲剧上所说的,一颗本性柔软的心何德何能在这场厮杀中胜出?另一方面也是命运悲剧上所说的,功高震主引领的这条欲望之路让麦克白分不清内心的方向,悲剧性的迷失情理之中。
  
  
  
  我还认为,莎士比亚的这两部作品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把悲剧写得如此让人深刻和痛哭流涕,是多么的让人苦不堪言,而相反是悲剧之中孕育的宽广的人文主义胸怀和眼界,成为了“悲剧之悲”的灵魂。如果是单纯、大奸大恶的悲惨构筑起来的悲剧世界,是枯燥乏味的,缺乏深度。莎翁的这两部作品将人性的多面性展现了出来,与周遭的环境全方位多视角的结合,使之鲜活、复杂、生动,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生活之中的不可调和、不可复制、不可理解才使得《麦克白》和《奥赛罗》成为了伟大的传世之作。
  
  
  
  评论上多半是比较主流的导向奥赛罗的痴和愚,伊阿古的阴险和奸诈。而麦克白,多半是引向批判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其实我觉得是滑稽的。客观上说,这样事件展现在人们面前,是非因果显而易见,情感偏向也应如此,但就像开篇提到的,为什么人们偏好《麦克白》这部作品?因为《麦克白》触及到的不仅仅是小小的自我情感,更觊觎了关乎国家权利、王权、争斗死亡这些我们现实生活中如空中楼阁一样的东西,觊觎了这些处于是非圈中的人心理上深刻复杂给人快感的变化和斗争。难道,你敢说你就不是基于欲望?难道这样的欲望就是大善或者大恶吗?我想,莎翁写这两部作品的时候不仅仅是想对此就下这样的评价吧,这显然脱离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色彩。鉴赏这两部作品,我觉得首先要站在一个“人”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角色,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每一个角色单一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动因和社会因素,辩证地看待问题,最后再下善恶的定论。
  
  
  
  罗列了一二读书后的体会心得,就以我在微博上写的这段文字结束这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吧。“关于莎翁‘四大悲剧’之中的《麦克白》和《奥赛罗》,我还真不知该从何说起。其实每个男人都有‘麦克白情结’和‘奥赛罗情结’,终归两个字:欲望。对于权力地位,情感自我,有太多的追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逃不掉的宿命,洗不掉的原罪。很难把它们理解成悲剧,因为我们都在悲剧中乐此不疲。”
  


  花了很长时间,终于读完了莎翁的《四大悲剧》。其中《哈姆雷特》还看过话剧。
  
  Hamlet 中最喜欢Ophelia,尤其是她唱的那支歌,真是动听。
  
  Othello,想起了七宗罪中的愤怒和妒忌。Othello无疑是愤怒,lago无疑是妒忌。。。
  
  King of Lear中,Lear 真是可悲。
  
  Macbeth 无疑是贪婪。Macbeth的夫人无疑也是贪婪和妒忌。。
  
  说了和没说一样,真是悲啊。
  
  
  


  直想找本有感觉的正宗原味儿的英汉译作,欣赏欣赏,也好感觉下翻译
    
    不习惯看新出之物,在没有得到群众的承认之前,那只是浪费时间,但也跟不上时潮
    
    选来选去,找到泛黄的郭沫若译诗稿,但正如郭所言,其间许多诗,他都不喜欢,因原文之缘故,故不算得精品。郭沫若此人,不知节制才气,所以他真的是做到文出于胸,非文也,非以才文,而以人文,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不得不止,常在气结处,余下明显不顺,让人遗憾,倘得修润,全乎真气。“但他总能走在时代的潮流之前”这是沈从文说的。沈从文写的最好的书不是【边城】,也不是【湘西散记】什么的,因为那是他修改出来的,他写的最妙的是“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和“抽象的抒情”评论集,对于朱湘的评论,是诗对诗,诗人对诗人的完全!
    
    在观摩了近一年后,终于把梁实秋版的莎士比亚借来一观。第一幕感觉译的平常,还双语互看,到第二幕,直接独看中文看完之,真是人活一口气,气超于文上,而忘文也,正如【醉翁亭记】知文字之韵律,并一读而诵,口齿留香。然此文全乎气化,流行于天心矣,正如罗丹说:“真正的作品,全化为思想,其余的颜色,节奏,形式都没有了。”王小波说过中国最好的语言全在翻译,真正严肃之作家,在不能诚现自己之内心,就在翻译中感受真诚的碰撞,却借翻译表现了现代汉语之美,这是真与真的真,此话不假,只是辛苦译者,付出之辛苦远胜二流文字,然不知其名,如【看哪,这人】稿,胡为乎胡来哉!
  


   希望与失望相随
   光明与黑暗交替
   快乐与悲伤同行
   迷惘与洞彻相伴
   过去与未来交织
   生命与虚无互浸
  
   无穷的对话是飞速的思想的激烈交战,心灵的厚度跃然纸上,灼热的心灵在空气中流动,走过这谜一样的人生;莎氏洞察一切的目光无处不在,仇恨、贪婪、嫉妒、迷茫;人类的弱点洞察无遗。在黑暗的深渊,莎氏的双眼仿如火炬,在暴风雨的深夜,人性得以复苏;如火的夕阳让悲伤在蔓延,流溢着古典美的激情使血液沸腾.
  


  大学时候读过朱生豪翻译的版本,现在读这个版本主要是做个比较,可能是年代久远的原因吧,很多词语很是费解,断句也有些莫名其妙。但是读到精彩的对白仍然会会心一笑。
  平时没有整块的时间来阅读,只有在地铁上的时候读了(书面用书皮包上了,省得被别人说装13)哈哈。


  虽然简介说孙大雨老师考究得很,但语言还是比较拗口。
  想起多年前看《浮士德》,外国人的诗体真是难懂


  “伊丽莎白时代的伟大贡献不仅是一个从此强大的英国,还有天才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戏剧以一种令人震惊的强度刻画了人性,创造着性格,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形象。”你可以不知道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历史上发生了些什么,但你不会不知道那个整天自言自语的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   
  
  作为莎士比亚塑造的最著名的形象,哈姆雷特已经流进了我们的血液,当我们陷入某种困境,我们所问的问题不会超过他那个问题。总有一些命运会强加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要不和它拼了,要么和它妥协, 我相信我们大多数选择了后者,并由此活了下来,很难说哪种是更具有悲剧色彩,是那个在与自己的命运抗挣中碰得粉碎的哈姆雷特,还是苟且活下来的人们。活下来的人们慢慢品尝生活的锁碎,冗长,乏味,直到帷幕落下。
  
  威尼斯的摩尔人奥赛罗听信了别人的挑唆杀死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真相大白之后用剑割断了自己的脖子,这一切都是因爱生妒而导致的不幸的结局。在杀死自己的妻子之前,奥赛罗的心灵经过了痛苦的挣扎,我想,莎士比亚这个剧本是想表达这样的一个困惑,当你所爱的人不爱你之后,你将怎么办?似乎哪一种选择都是痛苦的,杀死她?其实,这和杀死自己差不多,甚至更痛苦。随便她好了,可是哪个人能忍受自己所爱的人和别人的亲昵?或者,不做出选择,一切交给命运去安排好了,可是,这将是一种更为长久的折磨。并不比前两种选择更容易让人忍受。
  
  不列颠国国王李尔王(卞之琳译作里亚王),打算把他的王国一分为三,分给三个女儿,因他最宠爱的小女儿考黛丽亚没有说讨他欢心的话,李尔王一怒之下,一个子也没分给她,光溜溜地把她远嫁法兰西,李尔王的噩运由此开始。得到李尔王宠爱的两个女儿虐待她,李尔王不堪忍受,逃到了荒原,从此李尔王简直成了不列颠的屈原,整天对着天空问这问那的。李尔王的小女儿考黛丽亚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对自己的不公而恨起他来,为了替自己的父亲出一口恶气,不惜与她的两个姐姐一战,可是正义并不总是战争邪恶的,李尔王和考黛丽亚在战争中被俘,考黛丽亚被绞死,李尔王伤心绝望而死。
  
  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卞之琳译作麦克白斯)因听信了三个女巫对于自己未来的预言,野心迅速膨胀,他的妻子的火上加油更放大了他的野心,狠心地杀死了自己的国王,并登上了王位,从此他就没有再过上一天安生的日子,直到他的头颅被别人割下,这样的事在古今中外发生的太多了,对于那些悲剧中的主角虽然是不幸的,但这些并没有什么可新鲜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三个女巫只是对这个悲剧作出了预言,还是她们本身就是这个悲剧的导演?如果人只是那些超自然力量手中的一个小小道具,那么,连对自己不幸命运的一声叹息都不必发出的。在我看来麦克白的悲剧更象是那三个女巫的恶作剧,当麦克白捶胸顿足时,那三个女巫一定在抿着嘴偷偷地笑呢。
  
  其实不只在麦克白中,在其他三出悲剧中,也仿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左右着人物的命运,他们的悲剧其实在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关于宿命论,我觉得《圣经》中的《约伯记》提供了更好的例子。约伯在自己不幸的命运前不免埋怨几句,但终于在神的责问前羞愧难当:“我知道你万事能作,你的旨意不能阻挡。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求你指示我。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我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我感觉莎士比亚这个人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而又很宿命的人,他的聪明在于,他靠创作释放自己的激情,他靠宿命论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莎士比亚创作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看作带了面具的莎士比亚,而不带面具的莎士比亚除了创作悄无生息地生活着,他老了以后,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著作产权,悄然回到了老家就是很好的例证。而几百年后英国的另外一位天才则与他相反,他就是那位玩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玩进监狱的王尔德,王尔德说他靠自己的本事写作,靠自己的天才过日子,他们的创作一样的成功,但他们的命运是多么的不同啊。
  
  那么,是莎士比亚预言了王尔德的命运吗?  
  
  


  近日闲来无事,乱翻卞之林老先生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在谈到哈姆雷特是真疯还是假疯这个问题时,卞之林说这个问题是莎士比亚研究者的庸人自扰,我觉得也是如此,但我同时觉得,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意义不大,但作为一个我们还活着的人可能面对的问题并非没有一点意义。
  
  《哈姆雷特》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即使没有读过剧本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死于他的叔父克罗迪斯的一次谋杀,克罗迪斯顺理成章地成了新国王,并同时拥有了前国王美丽的王后。父亲尸骨未寒,他的母亲就嫁给了别人,哈姆雷特感觉自己和父亲的尊严同时受到了污辱。从他的父亲的幽灵那里得知整个事件的真相之后,复仇的怒火在他的胸中燃烧。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一个懦夫或者一个真正的英雄身上,那一切都会变得简单,但哈姆雷特刚好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男人,于是一切变得复杂和严峻,于是我们听到了那个永恒的追问,生还是死,这还是一个问题。故事的结局是,哈姆雷特几乎是和他的仇人克罗迪斯同时死去,在这以前死去的还有另外四个人,他的备受良心煎熬的母亲,他恋人的父亲及哥哥,及哈姆雷特的恋人,美丽的奥菲莉娅。
  
  如果说,哈姆雷特真的疯了的话,那他的这一次复仇行动,就是一次最大的疯狂。只有真正疯狂的人才会不计一切代价进行一次复仇行动,这种代价不仅是指他的生命,还包括许多无辜者的生命。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按现实的考虑,命运给他安排的结局并不算太坏。他的叔叔继位之后,对她的母亲不错,对他也不错,那位新国王甚至当着他的臣子们许诺,他死以后,哈姆雷特是他的王位的当然继承人。但哈姆雷特感觉到全世界都在欺骗他,他无法生活在一个虚伪的世界里,同时奥菲莉娅对他的爱情的拒绝,也许让他觉得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可让他留念的东西,他宁愿和这个世界一起毁灭。
  
  在此,我想作出另外一种假设,那就是哈姆雷特那次复仇行动没有成功,他也没有在那次复仇行动中即刻死去,而是被流放到一个小岛上,在那里他接下去还活了很长时间,如果是这样,那么会发生什么?我想会不会这样:岁月慢慢抹去了他心灵的一切痕迹,包括仇恨,屈辱,还有爱情,所有的一切只在他的心灵上只留下一些淡淡的印记。最初的几年,他可能还会不停地追问,从现实的追问到那些终极问题的追问,就象我国的大文豪屈原那样,如果他不象屈原那样投水而死,那么他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恬淡从容,如果他有足够的才华,那么他会成为一个哲学家或文学家,如果没有,他最终将会和小岛上的人们打成一片,而过起普通小老百姓的日子。
  
  在我看来,许多活到象我这个岁数的人,就是那个流放在一个小岛上,过着小日子的哈姆雷特。在年青的时候,我们经历了我们生活中最为严峻的时刻,如今大部分时间过着老老实实的日子,生活不好,也不算太坏,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可能再象年青时那样疯狂一次呢?我觉得还是有的,但首先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疯还是不疯?而在我们年青时,这个问题也许根本就来不及问,就疯狂了起来,虽然我们大部分人不会有哈姆雷特那样的深仇大恨,但我想那一次的疯狂也许对我们的一生都会发生影响。
  
  疯还是不疯?我来想想,如果我问到这个问题时,我会面对一些什么。高更在近四十岁时进行了一次疯狂的出走,我相信,我不会因为自己的某种志向未实现而疯狂到如此地步。
  
  那么假设我爱上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有让我发狂的趋势,如果我真的为她发了疯,我将面对下问题:我会伤害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如果我们的恋情暴露,我的生活会变得混乱,因为我和她都将面对这个混乱,我和她都会变得心烦意乱,原先偶然而短暂的相逢,我们会觉得一次次都是在天堂相聚的,现在因为一些小小的误会和步调不一致,会导致我们之间一次次不大不小的争吵,这种争吵会使我隐隐看到等待我们的并不光明的前景。
  
  哈姆雷特在写给奥菲莉娅的情书里写到,你可以怀疑星辰的发光,你可以怀疑日月的运行,你可以怀疑真理会说谎,但你决不要怀疑我的爱情,不不不,我现在没有信心这样说,我相信她也如此。为了如此没有把握的爱情,我是不是真的该疯狂一次呢?
  
  如果我们的恋情没有暴露,我们只能委曲求全,我们想见的时候不能相见,我们为此倍受相思之苦。我一方面会因为背叛了妻子而受到良心上的遣责,一方面会因为不能给她一个完整的爱而内疚。也许让我们爱下去的原因正是因为那种委曲求全,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相见不易?
  
  那么,我是不是该选择放弃呢?不不不,我知道我放弃之后等待我的是什么。一种生活如果不能让我感到活着的美好和甜蜜,那再过一百年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种生活让我对生命越来越厌倦,而不是越来越热爱,虽然我知道这是一种相对容易过的生活,即使我真的可以在这种生活里衣食无忧,并且能让我在事业上飞蝗腾达,难道这种生活就是我想要的吗?如果我这样无休止的问下去,那最后只能只剩一个问题,那就是:
  
  疯还是不疯?
  
  《哈姆雷特》之中有段戏中戏,那就是哈姆雷特看见《哈姆雷特》在上演,对于我,许多戏根本不用上演,我就可以看到。
  
  伟大的莎士比亚,可怜的哈姆雷特。


你说的很 汪洋恣肆


包上书皮~是个有用的好办法。
还有,比较出结果了吗?


很好的点子


我特别不喜欢这个译本,看起来难受死了


不是大白话,其实也别有一种风味的。


读得很透彻,对于文学作品就是要有点自己的看法,赞


瘦竹无可奈何的精神出走了。这位良心大大的有的好同志,找到萨德、王尔德与赫什么拉博的(不记得了),于是找到了一个逃避良心的精神出口,不过逃或不逃,对他都是个问题?
呵呵,我是乱讲。


看来,你看过我不少东西:)谢谢啦:)
我除了听过几首流行歌,有一些比较知名的外国歌,几乎对你说的那些一无所知,以后多写写,我想看:)
你说的那个是博尔赫斯吧,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说,佛陀也救不了他,尼采也救不了他,叔本华也救不了他,我怎么感觉我和他一样啊:)


我也一样的无可药救,所以看你的文章很有同感。如果你还能以写作来给自己一条出路,那我就更惨了。我的英文名就是借小说《飘》中那个艾希礼的,因为我觉得我跟他一样没有生命力。
“几乎对你说的那些一无所知,以后多写写,我想看:)”我没说什么啊?什么意思?


哈姆雷特没有疯,疯了的是奥菲利亚。


还好除了女人,他还有别的。


其实,这个假设还可以继续下去。如果可能被伤害的人(比如文中的妻子孩子,莎翁笔下的那四个死去的角色)因为自然的情况而最终逝去,如果他(哈姆雷特们)还活着,那么他是疯还是不疯呢?
如果他在那时去疯,去和那个他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他还会像当初那样因为这个女人而感到狂喜吗?
如果他那时仍然放弃,那么接下来的日子他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活着?
哦,疯还是不疯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