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带一本书去美国

林玫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林玫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美国是一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家,复杂多样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仅构成美国人的地域风格,也构成美国人生活的多样化。一个异域的人想要在美国生活,其间必定会有一段摩合期。也许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就先来听听作者是怎样适应过来的吧! 本书从对美国的最初印象、生活、看病、学习、留学须知这几方面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却很令人深刻。书中虽说写的都是生活小事,但切入的角度都很准确,除窥一斑而见全貌外,从生存、人性、习俗、制度都留给读者许多拓展的思考空间,足以见其功力。因此这不是一本简单的随笔,而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传媒工作者的思考,并不像她自己所说的是一杯“聊聊异域风光,谈谈旅愁乡情”的下午茶。

作者简介

作者林玫,原在江苏电视台工作,当过导演、记者、主持人,1998年随先生赴美国陪读,现定居美国亚利桑那州。就在这赴美、陪读、定居的过程中,她接触到了美国迥异于中国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不解、震惊、认同直到对许多方面给予赞叹。她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细腻与敏感,将这一切详细记录下来,并给予严肃的思考。
两种文化与习俗的对比是林玫随笔的一个特点,无论是写饮酒、买车、考驾照、垃圾回收、高龄产妇等都不经意地将她体验的美国与自己原来的生活经历进行比较,但这种比较并没有那种愤世嫉俗的批判,而是从人类生存与理想的状态去分析,让读者从差距中明白道理,同时,这些比较都不是用理论而是用笔者所体验的事例去诠释的,所以读来令人信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带一本书去美国 PDF格式下载



  作者像说书一样讲着在国外的故事,读起来很顺,在准备考试的两天里就看完了。
  
  通过这本书,看到了在国外生活的影子,以及美国和中国的跨文化差异。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道出了种种中美求学和生活的差异,也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书中讲到了美国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只要在美国出生的婴儿,不论父母国籍是何、有无工作、有无固定居住地,都能够享有该地区的医疗保险,以及义务学习。讲到美国的妇女,不管处于何种学历职业,很多在结婚生子之后都会“沦为”家庭主妇,并且免受丈夫或者社会的鄙视,这和中国大不相同。在那里,家庭主妇是一项很令人敬佩和令丈夫感激的工作,而不像中国父母眼中的那样没有出息。书中也讲到了在美国的求学,虽然只有一点点。从那为数不多的文字当中,也可以看出,求学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只要保证健康的身体、乐观的心情,强者总能生存下来。
  
  作者是一位积极主动的人,几次谈到自己爱喝酒,在宴会中“张牙舞爪”,并且很善于察言观色。看着她的文字,我也开始觉得潇洒起来。


  可能开始的时候开起来有些枯燥,她和留学生的生活距离还是有些大的,但叙述的是美国生活,也就耐着性子往下看了。
  看到后面,讲到一些很现实的东西,比如就医,比如culture shork, 还比如健康等等。其作用,说白了,起到预防针的效果,美国,当然我们怀抱梦想,当同时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艰辛+勤奋+未知的未来
  
  嗯,就这么多感慨,继续读书了


   读了这本书有一段时间了。回想一下只能用"还行"来评价了。作者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所以在评论上回和中国进行比较,这样有利有弊。
   个人认为如果是去美国工作,或者旅游的人选这本书还是有一点价值的;但对于留学的朋友,客观来说价值有限。
   先说值得肯定的地方吧。首先就是比较真实,可以展现出一个凤凰城,一个美国的许多方面,其次有很多趣事,大部分是以回忆录般的形式写的,可读行强,最后将自己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写的也比较详细。这些都值得肯定。
   但弊端呢?我认为首先是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了,书写的比较早了,当然不是说越新的越好,但如书名,要去一个地方,少则几天,多则几十年。如果不能很好的了解目前的情况就无法发挥书的价值了;其次是对于留学的同学,这本书的价值会稍有逊色,大部分是已只内容,因为留学以为着长期停留在美国,所以这样的朋友都应该对美国有一点的认识,再看这本书的收获可能会稍微小一点;最后是自己的一点小抱怨,作者对美国女性就业和生育与中国做了很长篇幅的比较,至少有40页吧。我认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写这么多,而且只关注一个事情,我一开始很好奇,但读了10多页吧,就发现实在看不下去了,反复重复,反复强调,这对我这个粗人可真的一种折磨,别的文章也或多或少的有点这样的问题,所以对急着了解美国情况的朋友建议可以参考一下别的书。
   我对这本书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希望朋友们能从书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_^


  这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以前也曾读过几本留学生写的书,多半是一段段的小品文夹杂着大量的图片,虽然内容很多,但深度不足,看了就算了,没有太多的感受和印象。而这本书则完全不同,事实上在我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撼,因为它写的是如此的真实。读着这本书,我仿佛又回到了英国,那时的感受、心情又回来了。正如序中写到的,作者曾长时间从事电视节目制作,她的随笔很有画面感,我很容易想象出当时的情景。
  这本书很厚,有363页,字也不大,18.8元的定价,在我看来是很超值的。这是一个成熟的人写的一本很深刻的书。在读的过程中,我会思考、会回忆。5年的时间,厚厚的一本书只写了在美国生活的不足20个题目。其中culture shock, medicare和study in american 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三篇《假如你选择留学》,作者深刻而真实地写出了在美留学的现实。我想也许作者的陪读身份帮助她站在一个更客观的高度来看留学生的生活。她写的很多事,我也经历过,但我身处其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反而是回国后看了一些材料和书,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当初会那样?可以说,我的留学经历有很多遗憾,可青春就是这么过的,也许哪天我应该整理一下记忆,写写我的留学生活,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留学生活是很暴露人的本质的。
  
  书摘:
  人在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角色,职业生涯是一个角色,做妻子和妈妈是另外一个角色,关键是你要享受它,当你懂得享受不同角色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幸福了。
  
  美国人多把接受教育看成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而绝非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使自己过得舒服快乐,就是他们的最基本的生活准则。基于这种思维的美国人,虽然也不是没有理想、对人生没有设计、没有刻苦拼搏的精神、不求上进等,但是他们干什么,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热衷。另外,在美国人的心里,充分尊重个人意志,尊重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取舍和选择也是占有很重要位置的。
  
  健康的体魄确实很重要,但是具有阳光一样灿烂的心态更重要。


推薦lonely planet US,國圖應該有吧


相关图书